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建设工程监理服务质量问题与评价

建设工程监理服务质量问题与评价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建设工程监理服务质量问题与评价

摘要: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从实施至今,在工程建设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工程实践当中,建设工程监理作为监理服务的提供者,其产品即监理服务的质量问题频发。本文就当前监理服务中常见的监理工作不到位、监理人员素质不高以及监理单位对自身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建设工程监理服务质量问题尚无明确的评价体系的问题,综合分析影响建设工程监理服务质量的因素,提出监理服务质量评价系统方案,为建设工程监理的质量提供借鉴,实现规范监理行业的发展,使之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建设工程 监理 质量 评价

1、引言

建设工程监理是具有相关资质的建设监理单位接受建设单位(项目法人)的委托和授权, 根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以及工程建设合同,代替建设单位对承建单位的工程建设实施监控的一种专业化服务活动。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属于业主项目管理的范畴,属于智力密集型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服务活动。自从我国开始试行监理制度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监理制度在工程建设领域取得了很大成绩, 其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在控制工程质量、造价、工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工程建设领域在其引导下也逐步进入正轨。但是,我们在实践中也看到,建设工程监理领域暴露出了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建设工程监理在从事监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服务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社会和市场主体对监理的认可度。随着我国加入WTO,建筑市场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更趋完善化,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有效地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离不开更加完善的建设监理体系,使建设工程监理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提供高质量的监理服务。

2、当前我国工程监理服务质量问题

2.1 建设工程监理工作不到位

现阶段,建设工程监理工作不到位主要体现在:(1)工程监理单位组织结构不健全;(2)监理人员的数量和专业素质远远不符合监理工作的要求;(3)施工现场监督管理不得力,如要求旁站的未旁站,应签认的项目未签认,造成监理形同虚设,监理工作如走过场,流于形式;(4)有些监理单位既没有办公场所也无相应的设备,完全挂靠在省外监理行业,临时聘用监理人员;(5)一些监理单位为了评资质,弄虚作假,租借别的监理单位的监理工程师,临时租借办公设备和监理设备;(6)工程监理师同时任职几个监理单位更是普遍存在;(7)对没有经过资质审定,没有级别的监理单位,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管理规定。这些问题造成了监理工作质量低下,与国内外对工程监理的定义背道而驰,造成社会对监理的漠视。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监理单位自身业务水平和管理队伍的问题;还有则是监理费用问题,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按理说

是比较合理的,既考虑到监理机构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支持又能充分对监理人员工作肯定而支付较高的工资标准,但当前我国工程监理行业实行低标准工资制度。如个别省份工程监理单位聘用监理工程师的月薪一般为800~1500 元,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月薪也就 1800~3000 元[1]。还有则是由于大多数建设单位对监理制度缺乏认识,迫于政府强制实行监理的压力,在选择监理单位时强行压低监理费。在委托监理时,一些建设单位还与监理单位签订阴阳两份合同,实际执行的监理委托合同的合同价远远低于报送政府主管部门备案的监理委托合同的合同价。

要改变监理工作不到位的现状,可采取如下对策:一、监理企业努力完善自身组织结构和公司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以适应市场发展需要。二、提高监理取费,放开价格,按市场化取费,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只有对取费标准的改革,才能根本上提高工程监理的质量,才有利于工程监理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三是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管理,不仅要求监理单位的人员数量和素质、注册资金、管理水平、监理业绩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同时应要求监理单位具备必要的现代化的高新监理设备。因为没有良好的现代化的设备来配合监理人员对工程进行监理,就很难实现监理目标,就不可能很好地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也谈不上经济成本的节约。先进的检测器材、电脑、项目管理软件、概预算软件,有利于监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准确度和监理效率,还可防止扯皮现象。利用摄影机对重点部位的施工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可为工程安全问题提供证据。有条件有资历的监理单位还可建立实验室,以便对所监理的工程更好地掌握自己所要的数据,为提高工程效益创造条件。

2.2工程监理行业队伍素质不高

建设监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专业技术工作,从业人员不仅要有工程类知识,还要有管理、经济、法律等多学科知识,在当前监理工程师中这样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还不多。当前我国普遍存在工程监理行业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一是监理工程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二是监理工程师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监理工作需要;三是监理人员缺乏实践经验。监理队伍中没有经验或没有执业资格或兼职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如工程监理队伍中80%以上是大中专理工院校毕业,甚至有的只有高中、初中文化水平的建筑行业的技术工人,通过培训,凭一张执业资格证书,就上岗监理。上岗后,也未对自身进行知识更新,对工程的监理因循守旧。年长的监理缺乏理论知识,年轻的监理缺乏实践经验,专业素质普遍低,知识结构单一[1]。在监理的“三控三管一协调”工作中,我国监理人员一般只能从事质量技术控制和安全管理,至于工期、成本控制更无从谈起,如在三大控制中工程建设的监理不仅要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保全合同和信息的管理,更要保证成本的控制,使整个工程项目质量好、工期短、投资少,但是由于监理专业素质不高,导致在成本控制工程监理的工作中最容易被忽视。

2.3 监理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

监理是建筑行业市场化的产物,在西方发达国家工程咨询监理行业是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但在我国,监理制度是通过政府制度强制推行的,因此我

国建设监理制度推广缺乏运作实施的市场基础,造成其市场主体地位缺乏。突出表现在:大部分监理企业仍未摆脱母体的羁绊,缺乏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地位,不能作为完全的独立法人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全国约80%以上的监理企业依附于政府、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勘察设计等为母体的企事业单位中[2] ;母体单位以行政管理方式调控监理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经营者及员工们希望参资入股改制,而母体单位不愿放弃管理权,有些母体单位虽然同意下属监理企业改制,但仍以国有法人股身份控股,并以行政管理代替产权管理,与原有形式没有根本区别,企业的经营性支出必须经母体单位审核批准,企业经营利润全部无偿上交,企业没有自我积累能力,难以求得自我发展,无法摆脱浅层次、低水平徘徊的尴尬局面。经营者却无法自主经营、无权调动职工、无权分配利润,企业经营者和广大员工积极性受到挫伤。这些企业往往缺乏活力与市场竞争意识,监理工作水平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不能提供良好的监理服务。

3、 建设工程监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监理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安全责任、成本控制以及进度控制等工程建设各方面,所以当前的形势下,建立一个关于建设工程监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迫在眉睫。要评价监理的服务质量,首先应确定影响监理服务质量的特征;然后针对这些特征确定相应的影响因素,考虑每个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对服务进行综合评价。由以上分析可知建设工程监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属于技术水平和功能服务两个范畴。技术水平是关注的是业主从监理服务中得到了什么,注重服务的结果;功能是指业主是如何得到这些服务的,注重服务的过程。监理服务质量是结果和过程的统一,二者相辅相成。从业主的角度来说,其对监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最直接地从技术水平和功能服务两个方面来感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