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七年级(上)期
中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 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是地表起伏较小 B. 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C.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 D. 山地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缓,沟谷较浅
2. 下面不能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
A. 远处驶来的轮船,最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 B. 日食
C.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D. 麦哲伦环球航行
3. 关于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经线是最长经线 A. 0°
B.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 所有经线都平行
C.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4. 下列有关东西半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5. 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
A. 阴晴变化 B. 昼夜交替 C. 四季变化 D. 昼夜长短变化
6. 下列常见的图例与表示的地理事物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C.
山峰
公路
B. D.
河流、湖泊 沙漠
7. 下列山脉全部位于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的是( )
A. 喜马拉雅山脉和安第斯山脉 C. 阿尔卑斯山脉和阿特拉斯山脉
B. 阿特拉斯山脉和落基山脉 D. 阿尔卑斯山脉和落基山脉
第1页,共22页
8. 地理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阿拉伯人穿长袍,是因为( )
A. 气候湿润多雨 C. 比较干净
B. 炎热且沙漠分布广泛 D. 地势平坦
9.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
B. 魏格纳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地球的形状 C.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 地球的表面积大约为5.1亿平方千米
10. 关于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C. 全球海陆分布均匀
B. 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印度洋 D.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非洲大陆
11. 因疫情影响,美国的杰克无法参加北京冬奥会。他想知道中国北京的位置,最适合
查找的地图是( )
A. 世界政区图 B. 世界地形图 C. 中国气候图 D. 中国政区图
1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地图三要素的是( )
A. 颜色 B. 方向 C. 比例尺 D. 图例和注记
13. 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
么( )
A. 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C. 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B. 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D. 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14. 下列关于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甲地海拔200米,乙地海拔为-300米,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00米 B. 相对高度指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距离 C. 海拔就是指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D. 海拔高的地区相对高度一定大
15. 同学们在收看宇航员的太空课堂后,进行了相关讨论,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 宇航员在北极上空可观察到地球运动方向呈顺时针 B. 从太空可以看见地球表面布满经纬网
C. 从太空看地球,应当称地球为“水球”更符合实际 D. 在太空肉眼可观察到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
16.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五种,即( )
第2页,共22页
A. 平原、高原、山地、沙漠、盆地 C. 沼泽、高原、山地、沙漠、盆地
B. 沼泽、高原、山地、山坡、冰原 D.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17. 下列陆地地形之最搭配正确的是( )
A. 最高的高原--巴西高原 C. 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B. 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D. 最长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18. 下列关于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大 B. 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C. 同图幅地图,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详细 D. 同图幅地图,比例尺越大.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详细
19.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的是( )
A. 海洋 B. 平原 C. 山地 D. 高原
20. 读“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图”,完成27~29题。
(1)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A图是南半球
B.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 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D. 北极附近是陆地,南极附近是海洋
(2) A图中大洲E的名称是( )
A. 亚洲 B. 大洋洲 C. 北美洲 D. 南极洲
(3) 欧洲与大洲D的分界线是( )
A. 苏伊士运河
B.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C. 巴拿马运河 D. 白令海峡
第3页,共22页
21. 世界最大的岛屿和世界最小的大陆分别是( )
A. 马达加斯加岛、亚欧大陆 C. 格陵兰岛、澳大利亚大陆
B. 台湾岛、澳大利亚大陆 D. 格陵兰岛、亚欧大陆
22. 下列关于在地图上识别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B.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南方 C. 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都是北方
D. 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23. 下列比例尺,最大的一个是( )
A. 1:250000 C.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50千米 D. 1:250000000
24. 如图是依据“大陆漂移假说”绘制的不同地质年代海陆分布图,完成20~22题。
(1) 根据大陆漂移假说,陆地海洋变化的过程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2) 下列事例能够为上面海陆变化过程提供证据的是( ) ①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
③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④大陆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的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3) 通过观察世界地图引发思考并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是( )
A. 麦哲伦 B. 哥白尼 C. 哥伦布 D. 魏格纳
25. 从北极到南极,纬线长度变化的规律是( )
A. 越来越长 C. 由短变长再变短
B. 越来越短 D. 由长到短再变长
26. 下列关于海底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第4页,共22页
A. 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500米以内 B. 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 C. 海沟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 D. 大洋中脊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1万多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7.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三地的经纬度: A( ______ 、 ______ ); B( ______ 、 ______ ); C( ______ 、 ______ ).
(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______ 地,位于东半球的是 ______ 地,位于西半球的是 ______ 地. (3)A地位于C地的 ______ 方向.
(4)从低、中、高纬度看,B 在 ______ 纬度;C在 ______ 纬度. (5)随地球自转一周,A、B、C三地绕过距离最远的是 ______ 地.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第5页,共22页
28. 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H点位于 ______洋。
(2)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______洋,被欧洲、北美洲和 ______洲包围(填名称)。
(3)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 ______和 ______(填字母)。
AB两洲的分界线是 ______,(4)该分界线沟通的两个大洋是 ______和大西洋(填名称)。
(5)赤道穿过的大洲有 ______、______和亚洲、大洋洲。(填名称) (6)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______。(填字母) 29.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形部位名称:A ______、B ______。
(2)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 ______米。①②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是 ______米。 (3)图中小青河的流向大致是 ______。
(4)C、D两虚线处有可能发育形成小河的是 ______。
(5)沿甲、乙两条线路登山,比较容易攀登的是 ______线路,理由是 ______。
第6页,共22页
(6)山顶丙和丁,海拔较高的是 ______。若两山顶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______米。 30.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板块的名称:D ______、F ______。
(2)澳大利亚大陆所在的板块是 ______,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 ______。(填名称)
(3)请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日本地震多发的原因 ______。
(4)图中的③______山脉是由 ______板块与 ______板块之间的 ______(张裂拉伸或碰撞挤压)形成的。(填名称)
(5)读图,图中①②③④山脉中地震频发的是 ______。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第7页,共22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故A正确;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200米,故B错误;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不一定是平原,故C错误; 山地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缓,沟谷较深,故D错误。 故选:A。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本题考查陆地地形的特点,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学知识点比较记忆。
2.【答案】B
【解析】解:海平面上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的照片,都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日食不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本题考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依据,牢记即可。
3.【答案】C
【解析】解: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长度相等且相交于南北极点。依据题意。 故选:C。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
第8页,共22页
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本题考查经线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4.【答案】C
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解析】解: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
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读图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 故选:C。
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
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以西、16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划分,理解解答即可。
5.【答案】B
【解析】解:地球自转是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转,其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因为地球是个不透明球体,所以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有昼夜不断更替和日出时间的差异,即地方时的不同,而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和昼夜长短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阴晴变化属于天气现象。 故选:B。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是一个难点,学生容易把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现象混淆,产生的这些现象也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所以有助于让学生学以致用。
考查了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的认识,基础知识,常考知识点,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题。
6.【答案】A
【解析】解:读图可知,图例A表示铁路,B表示河流、湖泊,C表示山峰,D表示沙漠。 故选:A。
第9页,共22页
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不同的地图上,图例有时不同,看地图时必须先熟悉一下图例,然后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
本题考查了图例的识别,牢记常用图例解答即可。
7.【答案】C
【解析】解: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阿特拉斯山脉。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世界上两大山脉带是环太平洋山脉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山脉的分布,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结合教材中世界山脉分布图解答,牢记即可。
8.【答案】B
【解析】解:阿拉伯国家主要位于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那里气候炎热,沙漠分布广泛,很少下雨。当地的阿拉伯人喜爱穿着白色衣服,是因为宽松的白色长袍能反射阳光,又能很好地透气。 故选:B。
由于阿拉伯国家地处干旱炎热的热带沙漠气候区,白色对强烈的阳光有反射作用,吸热较少。因此,阿拉伯国家的人们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男人的传统服装是白色的缠头巾和宽大的白色长袍。
考查西亚和北非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对生活的影响,分析解答即可。
9.【答案】B
【解析】解: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选项AC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
第10页,共22页
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大小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依据,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0.【答案】A
【解析】解: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故A正确;
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故B错误;
全球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故C错误;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故D错误。 故选:A。
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 本题考查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概况,牢记即可。
11.【答案】D
【解析】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他想知道中国北京的位置,最适合查找的地图是中国政区图。 故选:D。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考查地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
12.【答案】A
第11页,共22页
【解析】解: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根据题意,选项A符合。 故选:A。
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 本题考查地图的三要素,属于基础题。
13.【答案】D
【解析】解:甲乙二人同时从赤道出发,甲到达北极点后,四周都是南方,如果不改变方向,则回不到原点,而乙则可以沿纬线回到原点。 故选:D。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形状为半圆,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形状为圆形。
此题的易错点在于顺着经线直走似乎可以走到原地,但特殊点在于到达北极点后,周围都成了南方,如不改变方向,又怎会回到原点。
14.【答案】C
【解析】解:若甲地海拔200米,乙地海拔为-300米,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500米;相对高度指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海拔就是指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海拔高的地区相对高度不一定大。 故选:C。
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本题考查了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理解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概念答题即可。
15.【答案】C
【解析】解:北极地区地球自转是逆时针方向,故A错误; 经纬网不是真实存在于地球表面的,故B错误;
第12页,共22页
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故C正确;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1千米,对地球这么一个庞大的球体来说,差距是微不足道的,在太空中宇航员看不出差异,故D错误。 故选:C。
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与海陆分布特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6.【答案】D
【解析】解: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故选:D。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本题考查陆地地形的名称,牢记即可.
17.【答案】B
【解析】解: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A错误;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B正确;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C错误;世界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最高大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D错误。 故选:B。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陆地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本题考查了世界之最的知识点,牢记即可。
第13页,共22页
18.【答案】B
【解析】解:比例尺就是个分数,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故选:B。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
19.【答案】B
【解析】解: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 故选:B.
在等高线和等深线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白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学会根据不同的颜色识别不同的地形,是阅读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基础.
20.【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解析】 1. 【分析】
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了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特点,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点解答此题即可。 【解答】
解:读图可知,A图中心是海洋,是北半球,故A错误。
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但仍然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故B错误。
第14页,共22页
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故C正确。 南极附近是陆地,北极附近是海洋,故D错误。 故选:C。 2. 【分析】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本题考查大洲的轮廓及位置,读图解答即可。 【解答】
解:读图分析可知,A图中大洲E的名称是北美洲。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3. 【分析】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
本题考查亚、欧两洲的分界线,熟记即可。 【解答】
解:D是亚洲,亚洲与欧洲的陆上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和土耳其海峡。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亚非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故选:B。
21.【答案】C
【解析】解:世界上最大的岛为格陵兰岛,澳大利亚大陆是最小的大陆。 故选:C。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以大陆和岛屿的形式散布在海洋中,其中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
解答本题首先要掌握大陆的概念,然后结合地图解答即可。
22.【答案】C
第15页,共22页
【解析】解: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故A叙述错误;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故B叙述错误; 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都是北方,故C叙述正确;
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D叙述错误。 故选:C。
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本题考查在地图上方向的判读,牢记知识点解答即可。
23.【答案】A
【解析】解:比例尺就是个分数,我们把所有的比例尺都写成分数的形式,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把选项中比例尺转化成数字式为:B、1:25000000,C、1:2500000,比较得知,比例尺A最大. 故选:A.
比例尺有三种基本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比例尺,不同形式的比例尺比较大小,需要把它们转化为同一形式的比例尺,一般转化为数字式比例尺,再进行大小比较.
此题是如何判断比例尺的大小,属于关于比例尺知识的基础考查题,要理解解答.
24.【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解析】 1. 【分析】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
第16页,共22页
说。
本题考查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解答】
解: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结合所学知识,由此可知,根据大陆源移假说,陆地海洋变化的过程是③→②→①,故C对。 故选:C。 2. 【分析】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并对大西洋两岸动物和南美洲与非洲古老地层进行实地考察,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本题考查了大陆漂移假说的依据,在熟记大陆漂移假说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答题即可。 【解答】
解: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①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③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②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这是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④大陆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的,这可能是由于地月之间的能量引起的。 故选:A。 3. 【分析】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本题考查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属于基础题,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解答】
解: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 故选:D。
25.【答案】C
第17页,共22页
【解析】解: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由此可判定,从北极到南极,纬线长度的变化规律是由短变长再变短。 故选:C。
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本题考查纬线的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纬度长度与纬度度数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26.【答案】B
【解析】解:A、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故A不正确;
B、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故B正确; C、大洋中脊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剧烈,故C不正确; D、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1万多米,故D不正确。 故选:B。
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盆、海岭、海沟。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大洋中脊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剧烈;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一般出现在大陆坡下。
本题主要考查海底地形知识,识记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等地理事物的特点是答题的关键。
W;60°N;0°E;40°S;B;B、C;A;西北;低;中;B ;0°;40°27.【答案】60°
W,60°N),B点的经纬度【解析】解:(1)从经纬网图看出,A点的经纬度是(60°E,40°S); 是(0°,0°),C点的经纬度是(40°
(2)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的是B地;因此位于东半球的是B、C,位于西半球的是A;
第18页,共22页
(3)A地位于C地的西北方向; 根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知, (4)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故B在低纬度;C在中纬度;
(5)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纬度为0°,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故随地球自转一周,A、B、C三地绕过距离最远的是B地.
W;60°N;0°E;40°S;(2)B;B、C;A;(3)西北;故答案为:(1)60°;0°;40°(4)低;中;(5)B.
(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W(2)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和160°西半球;
(3)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判读.
28.【答案】大西 北冰 亚 B E 巴拿马运河 太平洋 非洲 南美洲 G
【解析】解:读图可知,(1)图中H点位于南北美洲东侧,是大西洋。
(2)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被欧洲、北美洲和亚洲包围,它也是世界上最冷,面积最小的大洋。
(3)图中B是北美洲,E是欧洲,这两个大洲全部位于赤道以北,全部位于北半球。 (4)图中A是南美洲,南美洲与B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5)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穿过非洲和南美洲的大陆部分。 (6)图中G是南极洲,位于南极地区,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 故答案为: (1)大西; (2)北冰;亚;
第19页,共22页
(3)B;E;
(4)巴拿马运河;太平洋; (5)非洲;南美洲; (6)G。
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上的陆地分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大洲之间往往以运河、山脉、河流、海峡等地理事物作为分界线。地球上广阔的海洋分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大洋之间彼此相通。
本题考查了世界上大洲、大洋的分布,读图分析解答此题。
29.【答案】陡崖 鞍部 100 500 自西向东 D 甲 甲线路等高线稀疏、坡缓 丙 1200
【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
(1)依据位置,图中字母A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B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
(2)依据等高距的含义,图示等高距为100米;①海拔为200米,②海拔为700米,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是500米。
(3)依据指向标判定方向,结合图示河流流动的箭头方向,可判定,图中小青河流向大致是自西向东。
(4)依据位置,图中C处为山脊,D处为山谷,因此两虚线处有可能发育形成小河的是D处。
(5)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沿甲、乙两条线路登山,比较容易攀登的是甲线路,理由是甲线路等高线稀疏、坡缓。
(6)读图可知:山顶丙和丁,海拔较高的是丙。若两山顶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实30000=1200米。 地距离是4厘米×故答案为: (1)陡崖;鞍部; (2)100;500; (3)自西向东; (4)D;
(5)甲;甲线路等高线稀疏、坡缓;
第20页,共22页
(6)丙;1200。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部位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可根据等高线排列规律来判断各种地形部位;可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把握地形部位的判读方法、等高距的含义、相对高度的计算、方向的判定、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0.【答案】南极洲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
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落基 太平洋 美洲 碰撞挤压 C
【解析】解:读图可得,(1)D是南极洲板块,F是非洲板块。
(2)澳大利亚位于大洋洲,所在的板块是印度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
(3)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4)图中的③山脉是北美洲西部的落基山脉,此山脉是由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形成的。
(5)根据山脉位置判断:图中②、③山脉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地震频发。①、④山脉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南极洲板块;非洲板块; (2)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3)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4)落基;太平洋;美洲;碰撞挤压; (5)C。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据图中不同字母的位置解答。
第21页,共22页
本题考查世界不同板块的名称、火山地震带的位置,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第22页,共2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