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分析与测试》课程考试方案
课程性质:专业任选课 总学时:28 总学分:2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适用专业:农学专业 一、课程描述
《农业分析与测试》是由国家教育部指定的种植专业选修课程,是研究常用测试分析仪器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火焰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色谱仪等仪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分析方法及应用,土壤理化性状、肥料样品、植物养分以及农产品品质和有害污染物质分析的一门专业课程,同时预测现代农业测试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适当介绍测试分析技术的前沿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分析方法的不断出现,使得现代分析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通过学习《农业分析与测试》,提高学生对现代农业测试分析仪器的认识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选择分析方法,设计分析方案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谱图解析能力,使学生尽快适应科学研究的需要。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本考试方案根据《呼伦贝尔学院考试改革指导意见》,农学专业《农业分析与测试》课程教学大纲制定,内容、难度、考试方式及各阶段
1
所占比重均参考《呼伦贝尔学院考试改革指导意见》、《农业分析与测试》教学大纲要求进行安排。全部内容按各章对学生的要求分为以下类别:以A(了解)、B(识记)、 C(应用)三个层次为考试目标,具体如下:
了解――认识、记忆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并能正确表达; 识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内容,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记忆和归纳;能运用基本原理、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归纳总结;
应用――能综合运用涉及多个知识点的原理、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充分认识到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本课程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本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本课程对人们生活和健康的指导意义等。
三、考试形式及要求
1.考试方式:课堂点名及提问、课堂笔记、作业、开卷考试。 2.考试次数:平时考核和阶段考核次数为3次,结课考核1次。 3.记分方式:采用百分制计分方式。 4.课程总评成绩构成:
课程总评成绩满分为100分 期末课程 总评成绩构成 出勤:课堂点名 平时考核20% 课堂表现:课堂提问 阶段考核成绩20% 总结知识的能力及对重点难点的掌握:作业2次 10﹪ 20﹪ 考核内容方式 比例% 10﹪ 2
结课考核成绩60% 知识掌握、对重点难点的掌握:开卷考试1次 课程总评成绩100% 60﹪ 100% 注:学生不参加结课考核,期末课程总评成绩记为不及格;学生的结课考核成绩达不到60分,期末课程总评成绩记为不及格,成绩不予登录。补考或重修时,平时考核成绩和阶段考核成绩予以承认。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现代农业测试分析技术》(第一版),乔亚科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3月,ISBN:9787040337167 参考书:
[1]《分析化学》 武汉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 [2]《仪器分析教程》 北京大学化学系仪器分析教学组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3]《土壤肥料学通论》沈其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4]《现代植物生理学》 第三版,李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6月 学生必读书:
《仪器分析教程》 北京大学化学系仪器分析教学组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