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RAID卡用户手册

RAID卡用户手册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目录

第一章 RAID基础知识及特性简介.......................................................................................................3 

1.1 RAID基本概念,专用术语介绍............................................................................................3 1.2 RAID功能介绍...........................................................................................................................5 第二章 Lsilogic RAID卡配置及使用......................................................................................................6 

2.1 WebBIOS Configuration Utility配置介绍..................................................................................6 2.2 开始运行WebBIOS CU.............................................................................................................7 2.3  WebBIOS CU主界面选项.......................................................................................................7 2.4 创建一个存储配置...............................................................................................................8 

2.4.1 使用自动配置...............................................................................................................9 2.4.2 使用自定义配置.........................................................................................................10 2.5 观察和改变设备属性............................................................................................................12 

2.5.1 查看和改变适配器属性.............................................................................................13 2.5.2 查看和改变虚拟磁盘属性.........................................................................................15 2.5.3 查看物理设备属性.....................................................................................................15 2.6 查看系统事件信息................................................................................................................16 第三章 MegaRaid Storage manager 管理软件..................................................................................17 

3.1 MegaRaid Storage manager安装............................................................................................17 

3.1.1 MegaRaid Storage manager功能.................................................................................17 3.1.2 MegaRaid Storage manager安装环境.........................................................................17 3.1.3 MegaRaid Storage manager安装步骤.........................................................................18 3.1.4 MegaRaid Storage manager使用方法.........................................................................22 3.2 MegaRaid Storage manager 窗口..........................................................................................24 3.3 MegaRaid Storage manager 配置..........................................................................................25 

3.3.1 configuration 菜单......................................................................................................26 3.3.2 逻辑阵列的创建.........................................................................................................28 

第四章 驱动程序光盘的使用.............................................................................................................30 

4.1使用RAID卡驱动程序光盘制作驱动的方法:.....................................................................30 

4.1.1Windows操作系统的驱动制作...................................................................................31 4.1.2Red Hat Linux系统的驱动制作.....................................................................................32 4.1.3Suse Linux系统的驱动制作..........................................................................................33 4.2驱动程序的加载方法.............................................................................................................34 

4.2.1. 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32位和EMT 64位)..........................................34 4.2.2. 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统(32位和EMT 64位)......................................36 4.2.3.Red Hat Linux操作系统...............................................................................................36 4.2.4. SUSE Linux 10 SP2操作系统......................................................................................38 

附录B:技术支持信息........................................................................................................................40 

第一章 RAID基础知识及特性简介  

1.1 RAID基本概念,专用术语介绍

我们提供的RAID卡支持各种常用RAID级别,如0,1,5,10,50等,您可以根据数据的重要性来选择。在开始使用RAID卡之前,我们希望您能够对下面的概念有较深的理解,从而更好的配置和使用您的服务器。

RAID 0是无数据冗余的存储空间条带化,具有低成本、极高读写性能、高存储空间利用率的RAID级别,适用于Video / Audio存储、临时文件的转储等对速度要求极其严格的特殊应用。但由于没有数据冗余,其安全性大大降低,构成阵列的任何一块硬盘损坏都将带来数据灾难性的损失。

RAID1使用磁盘镜像(disk mirroring)的技术,是两块硬盘数据完全镜像,安全性好,技术简单,管理方便,读写性能均好。但其无法扩展(单块硬盘容量),数据空间浪费大。

RAID 5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RAID技术。各块独立硬盘进行条带化分割,相同的条带区进行奇偶校验(异或运算),校验数据平均分布在每块硬盘上。以n块硬盘构建的RAID 5阵列可以有n-1块硬盘的容量,存储空间利用率非常高。RAID 5具有数据安全、较好的读写速度,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应用非常广泛,但不足之处是1块硬盘出现故障以后,整个系统的性能大大降低。

RAID10是RAID1和RAID0的结合,RAID50是RAID5和RAID0的结合。鉴于RAID0、RAID1和RAID5的优缺点,RAID10与RAID 50成为它们之间最好的平衡点。如果您的配置中硬盘数目超过6块,我们强烈建议您选择RAID10或RAID 50。

总的来说,RAID0及RAID1最适合PC服务器及图形工作站的用户,提供最佳的性能及最便宜的价格。RAID5 适合于银行、金融、股市、数据库等大型数据处理中心OLTP应用,同时提供数据的安全性与较高读写性能。

下表是RAID0,1,5,10,50的优缺点的对比:

各RAID级别支持的磁盘数目与创建后的阵列容量关系表如下:

1.2 RAID功能介绍

Battery backup(备份电池):

通常只作为可选项,为某些特殊应用提供掉电后的RAID卡缓存cache数据保护。一般情况下,它只能在72小时内保护掉电后cache内数据的安全,等到系统重新恢复工作后再把cache数据写回硬盘等存储系统。电池的寿命是有限制的,当电池使用超过大约1100次充放电次数后就必须更换电池。 Hot fix (hot spare)disks(热备份磁盘):

Hot fix(热备份)磁盘可以在array(磁盘阵列)中有1个或2个磁盘failed时自动接替与自己容量相匹配的failed磁盘,随后array自动开始rebuilding动作。要注意hot fix磁盘的容量一定要等于或大于array中要保护的最大容量磁盘。 Array Roaming compatibility(磁盘阵列迁移的兼容性):

该特性允许从一个服务器系统中完全迁移RAID array到另一个服务器系统,并确保数据完好,RAID配置信息完好。array roaming的前提是2个系统的RAID控制器兼容,也就是写到硬盘上的RAID配置信息的数据格式相同。该特性也允许服务器中的RAID卡损坏后,在服务器中重新换上另一块兼容的RAID卡,而保证磁盘阵列的数据并不丢失。 Array level migration (RAID级别迁移):

随着用户存储阵列上数据应用的变化,可能只有改变RAID级别才能最大化发挥阵列的性能,此时就需要RAID级别迁移的功能。针对我们提供的RAID卡的不同, RAID

卡支持的RAID级别迁移也不同,一般只支持RAID 0、RAID1、RAID5之间的相互迁移,并确保数据完好无损。

Initialize background(后台初始化):

RAID卡支持在后台初始化创建磁盘阵列的同时进行安装操作系统等其他操作。当然您也可以在初始化完成后再安装操作系统,这样操作系统的安装速度会更快。 Online capacity expansion without reboot (OCE,在线容量扩展):

您可以添加新的物理硬盘到已经配置并完成创建任务的阵列中去,在不允许停机的服务器上实现存储容量的扩展。针对我们提供的不同RAID卡,某些RAID卡的OCE功能的实现只能针对部分RAID级别(如RAID0、RAID5、RAID10)实现在Windows 2000、NT、NetWare操作系统下的在线扩容,而在其他操作系统下需要重新启动服务器。据预测,存储需求的增长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OCE的特性可以阶段性的逐步满足用户对存储需求的不断增长,也为制定良好的存储策略奠定基础。 Auto rebuild:

当某块磁盘 failed之后,系统会自动启用hot spare磁盘或自动检测到在failed磁盘同一ID位置插入的磁盘容量大于或等于failed磁盘的新磁盘,此时系统会自动启动rebuild操作。

第二章 Lsilogic RAID卡配置及使用 

Lsilogic RAID SAS 卡提供了基于Html的配置工具‘WebBIOS Configuration Utility’,而MegaRAID Manager依赖于操作系统。

2.1 WebBIOS Configuration Utility配置介绍

WebBIOS CU能够使你在LSI逻辑的SAS控制器上创建和管理RAID配置。和MegaRAID Storage Manager™(MSM)软件不同,WebBIOS CU是固定在SAS控制器BIOS里而独立于操作系统的。可以使用WebBIOS CU实现以下的操作: 为存储配置创建物理阵列和逻辑驱动器。 删除虚拟磁盘 RAID级别的迁移 删除配置 显示适配器,有效磁盘,物理磁盘和电池备份单元(BBU)属性 初始化虚拟磁盘 检查数据一致性配置

WebBIOS CU提供一个配置向导来由始自终的引导配置逻辑驱动器和物理阵列。

2.2 开始运行WebBIOS CU

使用以下步骤来开始WebBIOS CU进入主界面。

1、启动主机,当屏幕上出现以下文字时按住键 Copyright© LSI Logic Corporation

Press for WebBIOS 出现适配器选择界面

2、 如果系统有多块适配器,选择一个进入 3、 点击”Start”继续,WebBIOS主界面将会出现

2.3 WebBIOS CU主界面选项

图2-1 展示了启动WebBIOS CU选择了适配器后的界面

图2-1

这是逻辑观察界面,在右下面板中显示了在这个控制器上被配置好的所有逻辑驱动器(虚拟驱动器)。在右上面板中同时也显示了连接在这个控制器上的物理驱动器。点击菜单左边的Physical View按钮或者Logical View按钮,实现与控制器相连接的存储设备上物理界面和逻辑界面之间的转换。当Physical View界面被显示,在右下角界面中显示出在这个控制器上被配置好的阵列。

在表2.1中列出了位于WebBIOS顶端的工具栏的按扭及其功能描述。

表2.1 WebBIOS CU 工具栏图标

图标 功能描述

点击这个按钮可以从任何一个WebBIOS CU截面返回到主界面。

点击这个按钮可以返回上一级界面。 点击这个按钮退出WebBIOS CU程序。 点击这个按钮显示选择适配器屏幕。如果计算机系统安装了多块 适配器,可以使用这个功能切换别的控制器上。 点击这个按钮关闭控制器板载的蜂鸣器声音。 点击这个按钮显示有关WebBIOS CU版本号,浏览器版本号等信息。

以下是WebBIOS CU界面左列的菜单详细描述: Adapter Properties:选择这个选项查看当前选择的SAS适配器的属性。查看更

多的信息,见“2.5.1查看和改变适配器属性”。

Scan Devices: 选择这个选项重新扫描驱动器的状态以及物理配置的改变,

WebBIOS CU显示出扫描到的物理驱动器和逻辑驱动器记录。

Virtual Disks: 选择这个选项查看虚拟磁盘界面,在这可以改变和查看虚拟

磁盘属性,删除虚拟磁盘,初始化磁盘和履行其他任务。更多信息请参考“2.5.2 查看和改变虚拟磁盘属性”。

Physical Drivers: 选择这个选项查看物理设备界面,在这可以查看和改变物

理磁盘属性,创建Hotspare和履行其他任务。更多信息请参考“2.5.3 查看物理驱动器属性”。

Configuration Wizard: 选择这个选项开始配置向导可以创建一个新的存储配

置、清除配置,或者增加一个配置。更多信息请参考“2.4 创建一个存储配置”。 Adapter Selection: 选择这个选项查看选择适配器界面,在这可以选择不同

的SAS适配器,可以在这查看连接到的适配器和设备的信息,或在这个适配器上创建一个新的配置。

Physical View/Logic View: Select this to toggle between the Physical

View and Logical View screens. Events: 选择这个选项在时间信息界面中查看系统事件记录。更多信息请参考

2.6,“查看系统事件信息”。

Exit:选择这个选项退出WebBIOS CU。

2.4 创建一个存储配置

这一节解释了怎样使用WebBIOS CU培植向导来设置RAID阵列和虚拟磁盘,使用以下的步骤来开始配置向导:

1、 WebBIOS主界面中点击“Configuration Wizard”后出现第一个配置向导界面,如图2-2所示。

图2-2 WebBIOS配置向导界面

2、 选择一个配置选项

警告:如果你选择第一个或者第二个选项,在这个设置中全部现有的数据将全部被删除掉,在选择这些选项之前备份你想保留的数据。 ---Clear Configuration :清除当前的配置。

---New Configuration: 清除当前的配置并引导创建一个新的配置。

---Add Configuration: 保留当前的存储配置并添加进去一个新的设备(这

个操作不会引起任何数据丢失)。 3、 点击”Next”

4、 在下一个界面中,选择一个配置模式:

---Custom Configuration: 允许控制新的存储配置的所有属性。

---Auto Configuration with Redundancy: 自动创建一个最佳的RAID1或RAID5,提供数据冗余,LSI逻辑推荐使用这个选项来配置RAID。

---Auto Configuration without Redundancy: 自动创建一个无冗余的RAID0配置。

5、 点击”Next”继续。

如果选择一个自动配置选项,参考2.4.1“使用自动配置”继续。如果选择了自定义配置,参考“2.4.2使用自定义配置”继续配置使用。

2.4.1 使用自动配置  

使用以下说明自动创建一个无冗余RAID配置。

1、 当WebBIOS显示新配置的提示,在屏幕上回顾配置信息,点击“Accept”接

受(或者点击“Back”改变配置)。如果选择了“Auto Configuration with Redundancy”WebBIOS在可利用磁盘数大于等于3时创建RAID5。如果只有两个可利用的磁盘时候,就会创建RAID1。

2、 当被提示保存配置时点击“Yes”。

3、 在被提示初始化虚拟磁盘后点击“Yes”,WebBIOS CU将开始后台初始化虚拟磁盘。

2.4.2 使用自定义配置  

当选择自定义(Custom Configuration)后点击“Next”,接下来的界面如图2-3所示。

图2-3 定义WebBIOS磁盘组界面 在磁盘组定义界面中选择物理硬盘创建磁盘阵列。 1、 按住键在窗口的左列依次选择已经准备好要创建磁盘阵列的物理硬盘。正确的选择两个物理硬盘创建RAID1磁盘阵列,创建RAID 5时至少选择3个硬盘。 2、 点击“Accept DG”移动想要创建磁盘阵列的磁盘到磁盘阵列窗口的右边。如果想撤消改变,点击“Reclaim”按钮。 3、 如果想创建一个RAID 10阵列,重复步骤1、2选择两组硬盘创建两个RAID 1磁盘阵列。如果想创建一个RAID 50阵列,重复步骤1和2创建两个RAID 5磁盘阵列。 4、 选择完硬盘点击“Next”;这时候将出现虚拟磁盘定义界面,如图2-4所示,可以使用这个界面来选择RAID级别,stripe大小,读写策略和其他的一些新的虚拟磁盘的属性。

图2-4 定义虚拟磁盘界面

5、 如果没有必要修改虚拟磁盘的属性,屏幕上显示的就是默认的属性。 以下简短的说明了虚拟磁盘的选项:

---RAID Level :下拉菜单列出了虚拟磁盘能创建的RAID级别。 注意: 创建一个RAID 10(spanned)磁盘阵列,为第一个磁盘阵列选择RAID1,点击“Accept”,然后再点击第二个磁盘阵列,同样选择RAID 1,再点击“Accept”。如果要创建RAID 50,做同样的操作创建两个RAID5磁盘阵列。

--Stripe Size :条带化大小指定了在一个RAID配置中分割写入的大小。可以选择的条带化大小为8、16、32、64和128KB,一个大的条带化尺寸会很大的提高读的性能。如果计算机有规律的履行随机读取请求,选择一个小的条带化尺寸,默认为8KB。

--Access Policy:选择一个虚拟磁盘允许的数据访问类型,这些选项有Read/Write、Read Only和Blocked.

--Read Policy:为磁盘阵列指定读取策略,有以下选项:

Ahead:这个选项能使能够有预读能力,允许控制器预先读取被请求的数据储存到内存里,预期将要被用到的数据。这个能加快连续读取数据的速度,但是对随机数据的影响很小。

Normal:使用这个选项将关闭Read Ahead功能。

Adaptive:当适应预读被选择,控制器首先使用Read Ahead, 如果最近两次

访问磁盘发生在相续的扇区,而读取请求是随机的,控制器将回复成Normal状态(非预读。

---Write Policy:指定虚拟驱动器的写策略:

Wback:回写,在回写模式下,当控制器处理完成收到的数据后,控制器发

送一个传输完成信号到主机。这个设置被推荐为标准模式。

Wthru:在Writethrough模式下当磁盘子系统收到传输中的所有数据后控制

器就发送一个数据传输完成信号给主机。

Bad BBU:当控制器又没有带有BBU或者BBU实效时候,但是希望控制器使用

Writeback模式,就选用这个模式。如果没有选择这个模式,当控制器检测到BBU失效或者检测不到BBU时候,控制器的firmware会自动转换成Writethough模式。

IO Policy:IO策略适用于读取一些特殊的虚拟磁盘。它对预读cache没有

影响。

Cached:在Cached I/O模式下,所有的读取都在内存上缓冲。

Direct:在Direct I/O模式下,读取数据不会在内存上缓冲。数据直接并

发的传输到内存和主机上。如果同样的数据块被重复读取,它将从内存上读取。

---Disk Cache Policy:磁盘缓存策略选项是打开、关闭和不改变。 ---Disable BGI: 选择“NO”为同意后台初始化状态打开,这就意味着一个新的

配置能够在使用WebBIOS做其他配置任务的时候被后台初始化。当不允许后台初始化时选择“YES”。

---Select Size:指定虚拟磁盘的尺寸(MB)。通常情况下,将选择配置界面

右边面板中显示的最大的容量大小;如果想在同一个磁盘阵列中创建多个虚拟磁盘,可以指定一个比较小的容量。

6、 点击“Accept”同意对虚拟磁盘所做的改变或者点击“Reset”返回上一级设置。 7、 如果想创建一个RAID 10配置,在配置窗口选择两RAID 1磁盘阵列;在RAID级别菜单中选择RAID 10;输入两者磁盘空间的总数大小,点击“Accept”,如果想创建一个RAID 50配置,在配置窗口中选择两个 RAID 5阵列;在RAID级别菜单中选择RAID50;输入选择尺寸中所有的磁盘阵列的总大小;点击“Accept”。 8、 当完成所有虚拟磁盘定义后点击“Next”。 9、 检测配置预览中的信息。 10、 如果虚拟磁盘配置被接受,点击“Accept”保存配置。否则,点击“Back”返回上一级界面改变RAID配置。 11、 点击“Yes”保存配置。

2.5 观察和改变设备属性

这个选项解释了怎样使用WebBIOS CU来观察和改变适配器、虚拟磁盘、物理设备

和BBU的属性。

2.5.1 查看和改变适配器属性  

WebBIOS允许在一个时间能查看LSI逻辑的SAS适配器信息,如果计算机系统有多个LSI逻辑SAS适配器,可以在主界面中点击“Adapter Selection”选择不同的适配器来查看。当适配器选择界面出现后,选择想要查看的适配器。

点击WebBIOS主面板上的“Adapter Properties”查看当前选择的适配器的属性。以下是适配器属性的两个图片,在图 2-5上显示的是适配器的第一屏属性。

图2-5 适配器属性(1)

在这个界面中显示的是只读属性,是不能直接修改的。这些属性是不需要加以说明的。这个界面中列出了在这个适配器上已经定义了的虚拟磁盘数目,加上连接到适配器上的物理磁盘的个数。

如果正在进行后台初始化,可以点击“Background Init Progress”来终止这个状态。点击“Next”查看适配器属性的第二屏信息,如图2-6所示。

图2-6 适配器属性(2)

表2.2描述了在适配器的第二个属性屏中的选项。LSI逻辑推荐使用默认设置达到最佳配置,除非有特殊的应用需要改变他们。 表2.2 适配器属性菜单选项

选项

Battery Backup (后备电池) Set Factory Defaults(出厂默认

设置) Cluster Mode (Cluster模式)

描述

这个条目显示被选择的控制器是否装有电池,如果有,则可以点击“Present”来查看有关BBU的信息,详细信息请参考1.5.4“查看BBU信息”

使用这个选项可加载默认的MegaRAID WebBIOS CU设置。默认为否。

使用这个选项可以改变Cluster模式。默认状态为否。(目前的SAS RAID卡暂时不支持Cluster),状态为“Disable”不可选。

Rebuild Rate 使用这个选项来选择连接适配器的物理设备的重建

比率。默认值是30%,重建比率是一个失效设备后系(重建比率)

统投入重建的资源的百分比。当这个数据越大时,系统投入重建的资源就越大。

BGI Rate 使用这个选项来选择连接在所选择的适配器上的虚(后台初始化比率) 拟磁盘后台初始化时系统所消耗的资源的总数。默认

值是30%。

CC Rate 使用这个选项来选择连接在所选择的适配器上的虚(一致性检测比率) 拟磁盘在做一次性检测的时候所占用的系统资源的

百分比。默认值是30%。

使用这个选项来选择连接在所选择的适配器上的物Reconstruction

理磁盘在重建时做占用的系统资源的百分比。默认值Rate

(重建比率) 是30%。 Adapter BIOS 使用这个选项来打开或关闭所选择的适配器的BIOS,

默认值是打开。如果选择控制器上的启动设备,BIOS(适配器BIOS)

必须设置成enabled。

Coercion Mode 磁盘强制是一个能强制有多种变化能力的物理磁盘

成为同一尺寸的工具这样变换后这些磁盘就能在阵(强制模式)

列中使用,这些选项有128MB-way,1GB-way.默认值是无。

PDF Interval 这个选项用来终止控制器频繁的发送S.M.A.R.T错误(设备失效预告间隔) 报告。默认值是300秒。 Alarm Control (蜂鸣器控制) Patrol Read Rate (巡读比率) Cache Flush Interval (Cache刷新时间)

这个选项用来选择控制器的板卡上的蜂鸣器的开、关和沉默状态。默认值是关。

使用这个选项来选择联结在控制器是的物理硬盘的巡读比率。默认值是30%。巡读比率是系统用在巡读上的资源在系统资源中占用的百分比。

使用这个选项来控制控制器板卡上的cache数据的刷新时间。默认值是4秒。

如果在这个界面中做了些改变,点击“Submit”提交;如果改变主意的话,点击“Reset”返回默认选项值。

2.5.2 查看和改变虚拟磁盘属性  

在WebBIOS CU主界面列表中选择一个虚拟磁盘(逻辑设备)点击“Virtual Disk”来进入虚拟磁盘界面。图2-7即为虚拟磁盘界面。

图2-7 虚拟磁盘界面

属性面板中显示了虚拟磁盘的RAID级别、状态、容量大小和条带化大小。 当存储配置被重建后,被定义过的虚拟磁盘策略将在策略面板中列出。更多的信息请参考“2.4.2使用自定义配置”,要改变任何策略,在下拉菜单中修改后点击 “change”。

2.5.3 查看物理设备属性  

物理设备界面显示了被选择的物理设备的属性和能操作的物理设备。图2-8为物理设备窗口。

图2-8 物理设备界面

物理设备属性为只读和自定义说明。记录了包括物理设备的状态属性。屏幕底部操作列表的变化取决于驱动器的状态。如果选择了一个操作,点击“GO”开始操作。

1、 选择“Make Drive Offline”,强制物理设备离线。

2、 选择“Locate”使得物理设备的LED闪烁。这个功能只能是在设备被安装在

磁盘端口上后才有效。

3、 如果选择的一个硬盘是独立于磁盘阵列的,那么可以把它做为全局热备

盘和某个阵列的局部热备盘。

4、 一个准备移动的选项可能也会出现。

2.6 查看系统事件信息

SAS控制器Firmware监控所有的存储配置和系统设备的状态和性能。当一个事件的发生(比如说创建一个新的虚拟磁盘或者移动一个物理设备),就会有一个事件信息产生并被保存在控制器的NVRAM中,点击WebBIOS CU主面板中的“Events”,事件信息将会出现,如图2-9所示。

图2-9 事件信息界面

注意:界面的右边在选择一个事件之前是空白的。 查看事件信息,请按照以下步骤:

1、 在菜单中选择一个事件,比如说,选择”Enclosure”来查看磁盘关联的事件信息。选择一个事件分类:信息、警告、鉴定、致命错误和完全错误。 2、 输入一个开始的次序数目,在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次序之间。越高的数目最近的事件也越多。

3、 输入一个想查看的事件类型,点击”GO”。次序中的第一个事件将显示在

右边面板中。

4、 点击”Next”和”Prev”来查看上一页或者下一页事件信息。 5、 如果想查看别的事件信息,选择面板左边不同的事件标准,然后点击”GO”。 事件信息包括时间和描述。

第三章 MegaRaid Storage manager 管理软件  

MegaRaid Storage manager 管理软件让你配置、监视、改变在控制器上的一些配置,它图形化的界面能提供更方便的使用。它支持Windows XP,2000,Windows Server 2003 ,Red Hat 3.0,4.0,Suse SLES 9。它的管理功能与基于Html的配置工具‘WebBIOS Configuration Utility类似,所以我们只在这里介绍它的安装和注意事项,略去它的配置和使用指导,并且只介绍在WINDOWS下的安装过程。

3.1 MegaRaid Storage manager安装

MegaRaid Storage manager 管理软件是一个面向对象的GUI图形存储管理软件,它可以实现对本地,远程存储阵列的监测,配置和管理。

3.1.1 MegaRaid Storage manager功能  

1、 磁盘阵列的配置向导;

2、 实现在线无缝扩展的Flexraid 功能; 3、 RAID级别迁移; 4、 阵列性能监测;

5、 预定义日程式数据一致性校验检查; 6、 SMART,SAF-TE管理特性支持。

3.1.2 MegaRaid Storage manager安装环境   

对运行MegaRaid Storage manager管理软件的机器的配置要求如下: 处理器:Intel IA-32(32-bit)或者EM64T(64-bit)

内存:至少128M(推荐使用256M)

可获得的磁盘空间:50M

3.1.3 MegaRaid Storage manager安装步骤  

一、具体安装步骤如下:

1、 在windows 操作系统下插入随RAID卡的光盘,打开光盘的文件夹:

SM\\Windows\\DISK1,双击‘setup.exe’文件启动安装MegaRaid Storage manager程序,出现如图3-1所示的界面:

图3-1

2、 在图3-1中,点击NEXT,出现图3-2所示的界面:

注意:如果您不是第一次运行该程序,系统会弹出如下界面提问您是要‘remove’,‘modify’,‘repair’。

图3-2

3、 在图3-2中,仔细阅读licence并且Accept,点击NEXT。 出现如下图3-3所示:

图3-3

4.输入用户名称和组织名称,假如选择ALL USERS,所有用户都有管理员权限,点击NEXT,出现如下图3-4所示的界面,选择程序的安装路径。

图3-4

5、在图3-4中点击“NEXT”,出现图3-5所示的界面:

图3-5

6、在图3-5中,可以选择安装模式,根据需要选择,点NEXT继续安装,出现图3-6所示的界面:

图3-6

点Install,开始安装,安装结束后,出现图3-7所示的界面:

图3-7

点Finish完成。

二、MegaRAID Service Monitor MegaRAID Service Monitor服务是一个windows服务程序,它安装后可以在每次开机时自动启动并在后台运行,用于跟踪监测系统内某些硬件设备的状态变化,每隔10~15秒就重新扫描一遍连接到RAID卡上的设备的状态,并把有变更的状态记录到系统的事件日志里,MegaRAID Service Monitor服务独立于MegaRaid Storage manager,不管MegaRaid Storage manager是否运行,它都会监测硬件状态和活动情况,它把事件记录在硬盘上。MegaRaid Storage manager里的‘view log’里也记录了阵列内设备状态和活动日志,但它依赖于MegaRaid Storage manager的运行与否,它的事件记录在硬盘上的raid.log里。

插入Power console plus CD,打开MegaRaid Storage manager\\application 目录,双击‘setup.exe’运行安装程序。如果您不是第一次运行该程序,系统会提问您是要‘remove’,‘modify’,‘repair’,选择‘modify’,在安装组件的列表内选择‘Megaraid service monitor’安装即可。

3.1.4 MegaRaid Storage manager使用方法  

1.启动MegaRaid Storage manager :点选系统开始程序MegaRaid Storage

managerStartupUI,或者点击桌面上的MegaRaid Storage manager快捷方式。

2.如果程序运行,会出现如下图3-8所示:

图3-8

如果界面上的小圆圈是黄色,说明工作在不正常的状态,虚拟盘中有一块磁盘掉线, 如果是红色,说明配置没有成功。

3.双击其中一台想远程登录的服务器,出现如下图3-9所示:

图3-9 4.选择想登录的模式,

如果想查看配置和改变配置,选择Full Access。 如果只想查看和监视配置,选择View Only。 5.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Login,进入MegaRaid Storage manager界面,如图3-10所示。

3.2 MegaRaid Storage manager 窗口

图3-10

MegaRaid Storage manager Window列出了物理设备和逻辑设备。 对系统中出现的一些图形给予注释: 系统 端口 虚拟磁盘

控制器 阵列 物理磁盘 BBU

3.3 MegaRaid Storage manager 配置

MegaRaid Storage manager配置主界面如图3-11所示:

图3-11

在图形化的界面中,各个设备的容量都是以颜色来标识的,比如说,在一个物理磁盘中,已经进行配置过的容量用蓝色表示,白色为可获得的空间,红色为预留的空间,如果3-12所示:

图3-12

3.3.1 configuration 菜单  

在图形化界面中选择Operations—〉Advanced Operations—〉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Wizard 进入到如下图3-13所示:

图3-13 有三种配置模式:

Auto Configuration :自动为可选的磁盘创建一个最佳配置,可作的RAID为0,1,5。 Manual Configuration:手动创建,可作的RAID为0,1,5,10,50。

Guided Configuration:提供一些问题作为导向,然后自动配置,可作的RAID为0,1,5。

您可以选择auto自动配置模式,系统会弹出下面的配置界面,MegaRaid Storage manager 会扫描系统内闲置设备自动为您选择一种合适的RAID level配置方式,您无法修改其中的任何参数选项,点‘finish’完成逻辑阵列配置,如图3-14所示:

图3-14

您也可以选择手动配置模式,系统会弹出图3-15所示的配置界面,您可以选择添加新的物理磁盘创建新的逻辑阵列,也可以为逻辑阵列添加热备份磁盘,但无法对已配置的逻辑阵列添加物理新硬盘来扩展容量或转换RAID 级别,只有在’logical drv’菜单才可以实现。

其中:

add to array :可以创建新阵列或扩展已有阵列的容量或转换RAID级别

add spare:选中某个物理磁盘,设置其为hot spare,也可以拖动它到global hot spare

(提供对系统内所有逻辑阵列的热备份磁盘)

reclaim:可以从某点选‘accept array’ 后定义还没点‘Next’确认创建的逻辑阵列内移掉某

块磁盘,只要点选该磁盘后选择reclaim即可;用这种方式也可以移掉整个刚定义的逻辑阵列。

图3-15

3.3.2 逻辑阵列的创建  

1、在‘physical devices’区域用鼠标左键点选要配置成逻辑阵列的所有物理磁盘,点选右方向键。此时在逻辑阵列区域就会出现要定义的阵列图标,点选‘accept’完成阵列的定义,在这里我们举例做一个RAID0,如图3-16所示:

图3-16

2、点‘Next’开始逻辑阵列的定义。您可以设置阵列的raid level,size,read/write policy等,确认后点选‘accept’,‘next’继续。

3、完成逻辑阵列的定义后,点‘finish’,系统会询问您是否立即启动初始化进程?等待初始化逻辑阵列的进程完成后即可。

第四章 驱动程序光盘的使用  

4.1使用RAID卡驱动程序光盘制作驱动的方法:

有些服务器配置有外插RAID卡,此时需要通过RAID卡驱动程序光盘制作驱动。 

①RAID卡驱动程序光盘自动运行或手动运行光盘根目录下的setup.exe文件后,系统进入下图所示界面: 

②点击【创建驱动程序】,进入到下图所示界面:  

 

 

③从请选择操作系统一栏选择要安装的操作系统,然后点击【驱动制作】便可以制作驱动程序。选择的操作系统不同,驱动的制作界面和制作方法将会不同。以下分别介绍: 

4.1.1Windows操作系统的驱动制作 

Windows操作系统的驱动制作时,直接将驱动拷贝到浪潮驱动U盘的模拟软驱A:中。 如下图所示,选择要安装的Windows版本后,然后点击【驱动制作】。

如下图所示,系统提示“请插入浪潮驱动U盘,并先快速格式化盘!”,请确认已经连接好了浪潮驱动U盘,并将浪潮驱动U盘的模拟软驱A:进行了格式化,然后点击【确定】,开始制作驱动。 

 

驱动制作完成后,系统弹出窗口,提示驱动已经制作完成,点击【确定】完成驱动的制作。 

 

4.1.2Red Hat Linux系统的驱动制作 

Red Hat Linux操作系统的驱动制作时,驱动程序会拷贝到浪潮驱动U盘的普通分区里,如下图所示,选择要安装的Red Hat Linux版本,然后再选择需要制作的驱动,点击【驱动制作】。

 

如下图所示,系统提示“请插入浪潮驱动U盘”,插入浪潮驱动U盘后点击【确定】。 

 

 

系统开始拷贝驱动,稍后系统弹出下图所示窗口,提示驱动已经制作完成,点击【确定】完成驱动的制作。 

 

4.1.3Suse Linux系统的驱动制作 

Suse Linux操作系统的驱动制作时,直接将驱动制作到浪潮驱动U盘的模拟软驱A:中。如下图所示,选择要安装的Suse Linux版本,然后再选择需要制作的驱动,点击【驱动制作】。

 

如下图所示,系统提示“请插入浪潮驱动U盘,并先快速格式化盘!”,请确认已经连接好了浪潮驱动U盘,并将浪潮驱动U盘的模拟软驱A:进行了格式化,然后点击【确定】,开始制作驱动。 

 

系统开始制作驱动到浪潮U盘的模拟软驱A中,稍后系统弹出下图所示窗口,提示驱动已经制作完成,点击【确定】完成驱动的制作。 

 

4.2驱动程序的加载方法

4.2.1. 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32位和EMT 64位) 

①通过前面介绍的方法把硬盘控制器驱动程序制作到浪潮驱动U盘模拟软驱A:中; ②将浪潮驱动U盘连接到服务器的USB接口上,加电启动服务器,将操作系统安装光盘放入到光驱中,进入BIOS进行设置,使系统能够从光盘引导;

③当屏幕出现“Press F6 if you need to install a third party SCSI or RAID driver...” 时,按F6加载驱动;

④当系统显示“setup could not determine the type of one or more mass storage…… ”信息时,按‘S’键,按回车系统会显示浪潮驱动U盘中的驱动列表,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应驱动,然后按回车键将会自动加载驱动程序;

⑤然后根据提示继续安装;

进入磁盘分区界面,系统显示这台计算机上的现有磁盘分区和尚未划分的空间,浪潮驱动U盘此时会占用一个磁盘盘符,如下图所示:

    上图表示的是硬盘上已经存在分区,根据硬盘的分区情况,U盘占用了D盘符区。此时需要把硬盘上的分区全部删除,然后在硬盘上新建分区,此时U盘不会再占用盘符。  

    若硬盘未分区,则U盘会占用盘符C:,如下图所示: 

此时需要在未划分的空间上任意创建1个磁盘分区,然后再删除这个新建的磁盘分区,此时U盘不会再占用盘符,然后根据实际需求创建磁盘分区,根据提示完成操作系统的安装。

注意:一定要分清U盘跟硬盘,切勿将U盘删除或格式化。 ⑥根据提示继续安装,直至完成Windows 2003操作系统。

4.2.2. 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统(32位和EMT 64位) 

①通过前面介绍的方法把硬盘控制器驱动程序制作到浪潮驱动U盘的模拟软驱A:中; ②将浪潮驱动U盘连接到服务器的USB接口上,加电启动服务器,将操作系统安装光盘放入到光驱中,进入BIOS进行设置,使系统能够从光盘引导;

③在“您想将Windows安装在何处?”界面,选择【加载驱动程序】;

④系统弹出窗口,提示请插入包含驱动程序文件的安装媒体,在此直接选择【确定】; ⑤系统将会显示检测到的驱动程序列表,请选择需要安装的驱动,然后单击【下一步】继续;

⑥驱动加载完成后,将会显示检测到的磁盘,硬盘控制器驱动程序添加完成,请根据提示完成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统的安装。

注意:一定要分清U盘跟硬盘,切勿将U盘删除或格式化。 

4.2.3.Red Hat Linux操作系统 

注意:浪潮驱动U盘只支持Red Hat Linux 4.5以上(包含4.5)操作系统下驱动程序的添加,且此时驱动程序必须制作到U盘普通分区中。

①通过前面介绍的方法,把硬盘控制器驱动程序拷贝到浪潮驱动U盘的普通分区中(注意:不能是模拟软驱A:部分); 

②将浪潮驱动U盘连接到服务器的USB接口上,加电启动服务器,将操作系统安装光盘放入到光驱中,进入BIOS进行设置,使系统能够从光盘引导;

③在显示boot:时,输入linux dd ,按回车键继续加载驱动程序; ④屏幕提示:“Do you have a driver disk?”,选择【Yes】,按回车键继续安装;

⑤系统提示,请选择驱动来源,在此选择【sda】,然后选择【OK】;

⑥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dev/sda1】,选择【OK】继续;

⑦如果U盘中有多个文件,会弹出驱动选择界面,请选择正确的驱动程序文件,选择【OK】按回车键,系统开始加载驱动程序,加载完成后,弹出以下窗口,提示是否还需要添加其他程序;

⑧如果还有其他驱动需要添加,请选择【Yes】,按上面的方法添加其他驱动程序,如果没有其他驱动程序需要添加,请选择【No】,然后根据提示完成Red Hat 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

注意:在Red Hat Linux 5.0以上版本,在创建分区时会自动检测到U盘,请将U盘前面方框中的“√”去掉,避免在U盘上创建磁盘分区。 

如下图所示,其中的【sdb 1907MB USB DISK Pro】指的就是U盘,在创建硬盘分区时,请将其前面方框中的“√”去掉。 

4.2.4. SUSE Linux 10 SP2操作系统 

①根据前面介绍的方法,将硬盘控制器驱动程序写入浪潮驱动U盘的模拟软驱A:中(驱动程序如果写入到U盘的普通分区里,将会无法加载驱动程序); 

②将浪潮驱动U盘连接到服务器的USB接口上,加电启动服务器,将操作系统安装光盘放入到光驱中,进入BIOS进行设置,使系统能够从光盘引导;

③在Boot Options界面,按【F5】键,系统弹出一个小窗口,选择【Yes】按回车键,然后再选择【Installation】并按回车键开始加载驱动程序(加载驱动程序需要几分钟的时间,请耐心等待);

④驱动加载完成后,会提示所加载的驱动名称,选择【OK】继续; 

⑤进入到下图所示的界面: 

⑥由于已经自动完成了驱动加载,在此选择【Back】继续; ⑦请根据提示完成Suse 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 

注意:在自定义分区时要区分硬盘跟U盘,不要对U盘进行分区、删除或格式化等操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