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

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云南财经大学 周旺

经济与发展

社会保障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进、社会发展的稳定和社会公平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参考《劳动与社会保障年鉴》摘要:众所周知,

和《中国统计年鉴》,选取其中2007年-2014年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和显著性检验,以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为解释变量,经济增长为被解释变量并对此量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存在着动态平衡。

关键词: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增长;动态平衡

基于目前中国国情——世界上最大的发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数据的线性回归结果,社展中国家,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长,合理且会保障支出的p值为0.559,远大于0.05的又成熟的社会保障制度必不可少,社会保障是显著水平,并且前面的系数为0.013,属于对保障人们生活的最后一道屏障。

经济的影响较小,那么是否可以说社会保障的一、研究意义与目的

提升对经济增长没有促进作用?

社会保障就是国家经济正常运行的润滑(3)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保障的替代剂,弥补市场经济带来的缺陷,保证经济正常弹性较小,是由于我国各省之间的社会保障水运行。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其他方面的平差距过大,难以协调所导致的。也就是经济发展,经济越强大的国家财政收入越高,财政水平高的省份,反而社会保障支出较小,经济收入越高,其中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也相应的越水平低的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较高。正如林治高,从社会层面上来看,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芬教授在《中国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及其转移保障社会公平,防止失业带来的社会不稳定,支付》一文中指出:这种原因是在于我国社会客观上稳定了经济发展带来的弊端,保证了社保障是省级统筹,经济水平较高的省份缴纳的会的公平。从经济上看,社会保障是转移支付社会保障费用更容易得到,例如北京、上海;手段,社保补贴可以更多投入消费,有利于促而经济水平低的省份筹集比较困难,因此其负进经济增长。事实上,社会保障制度的合理运担较大。

用是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的。从总体来说,随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着我国改革的进行,国力的不断增强,社保支(1)加快经济发展。一方面在发展经济时,出占财政预算的比例逐年上升,一方面不仅是要注重总量上的提高,另一方面,对发展质量支出数额的上升,另一方面也包括了社会保障也要有严格要求。通过以上研究,经济增长速支出范围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我国社保历史比度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比率存在着相关关系。较短,于欧美等国成熟的社保体系相比,还有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财政上的社会社会保障支较大差距。这不仅仅表现在增速上,还体现在出的增量大于经济增长量。这就表示财政社会制度支持上,因此我国在社保改革方面还任重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作用的,相关性很而道远。

大。基于此,我国应该扩大经济规模,继续保二、最低工资制度对城镇居民就业效应

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资(1)1992年是改革开放的转型期,社会金的筹集来源更加稳定,以保障财政社会保障保障体系初步建立。随着这么多年社会体系支出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稳定均衡发展。

的不断完善,社保制度愈加趋于成熟。就目前(2)优化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结构。目前来看,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主要由社会保险、国家重视财政社会保障对社会的稳定调节作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抚恤构成,其中社用,优化财政支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会保险占得比重最大。本文中的国内生产总值方面要慢慢地减少其他财政支出比重,尤其是取2004-2014十年的数据,将每年的数据扣财政经济建设支出的比重,开创多渠道的社会除当年的价格变动因素,即得到“实际国内生保障资金链,鼓励和允许民间资本对社会保障产总值”。

的投入,逐步完善体制改革,为广大投资人营(2)在我国社会保障确实有利于资本和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保证其平稳发展。在劳动生产力的提升,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这样的举措下,社保基金才能得到极大的充实,短期内,经济增长一般来源于资本和劳动的提实现把重心转到社会保障上面来,加大居民社高,因此社会保障应该对经济有很强的促进作保力度。另一方面要在可能的情况下精简政府用,但事实上,根据2007-2014年财政社会

管理体制。当前国内行政体制出现了职位太多,

过于拥挤,办事效率低下等情况,我们应加快体制内改革步伐,减少行政费用,并多多用于支持社会保障。

(3)加大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投入力度。随着老年人口的比重慢慢增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下降,刚出生的小孩和老人的负担都在这些年轻的劳动力身上,养老负担急剧增加。由于我国20世纪的社保制度改革,之前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基金,政府帮忙支付,导致这一代的老人并没有多少养老基金存余,所以负担很多都集中到了年轻人头上。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就很难跟得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现有的社会保障匹配不上人们的物质物质文化需求,其中相对较低的财政社保支出就是重要原因。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快速增加使得加大社保投入成为了现实上的可能性。因此,加大社保力度才是首要选择,发挥政府转移支付的职能。

(4)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养老、医疗、工伤等一系列社保制度都先后进行了重大改革,制度虽然在不断完善,但问题仍然很多。例如我国现在的社会保障都是属于省级管理,这就导致了统筹层次太低,每个省市的社保基金收支不一样,一些老牌工业化城市如吉林等处于老员工较多,现行经济并不是太好的尴尬的情况,而一些新兴的城市如深圳等经济发达,20世纪的老员工少,社保基金相对富余。因此,实现国家级统筹迫在眉睫,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一个个去处理,我国的社保改革道路还没有走到终点。

参考文献

[1]王静敏.我国民生问题构成要素的理论分析[J].经济纵横,2014(4):41-44.[2]李华燊,朱松茂.社会保障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3(24): 238-239.[3]谷士发.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的战略抉择[J].陕西行政学报,2013(3): 115-11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