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花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歌曲《古韵新声》
【教学内容】歌曲《梅花》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歌曲《梅花》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区分并唱好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反复后两个不同的结尾,用连贯、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梅花》。
2.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梅花》。
3.通过朗诵、演唱等形式,感受古诗的韵味,体会诗词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歌谱。
2.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梅花》。
教学方法:聆听法、演示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古筝、梅花花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新歌,让我们先睹为快,来听一听并思考:这首歌曲的歌词有什么特点?
(播放课件听音乐)
生:(歌词是一首故事写成的。)
师:对,这首歌曲是宋朝的大文学家王安石写的《梅花》,你们会背吗?(学生背古诗)
师:古诗在朗诵的时候要读出它的韵味儿来,听老师读一遍。(教师配乐朗诵古诗),好,大家再来朗诵一遍。 (学生配乐朗诵古诗)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古代诗歌与词赋大都有音律,传世的23000多首唐诗宋词,配有800余调。但除一、二首特例外,今已不复存在,其失传的原因很复杂。为了让我们能更好的领略和传颂古诗词文化,现在的艺术家们把这些古诗谱上了新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韵新声,学唱歌曲:
《梅花》
二、学唱歌曲:
1、教师弹古筝范唱:
下面听老师再来唱一遍,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教师弹古筝,学生在此感受歌曲旋律)
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对,是优美抒情的。歌美花更美,你们看,这就是梅花。(展示梅花花束)梅花原产地是中国,属落叶小乔木,每朵花有5个花瓣。梅花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也没有菊花的尊贵典雅,更没有水仙的婀娜多姿,但她却有着超凡脱俗的傲骨。所以被誉为“花中君子”,成为了坚强不屈性格的象征。接下来,敬请同学们随着这动听的旋律,轻声哼唱,熟悉歌曲旋律:
2、第三次聆听歌曲。(轻声哼唱)
3、学唱简谱:
师:歌曲听了好几遍了,有没有熟悉的感觉。接下来我们就来学唱歌曲:
(1)、教师唱简谱,学生用“呜”跟唱,熟悉旋律唱名,并思考一下能分为几句?
(2)、跟钢琴唱简谱:讲解a、切分节奏XX X X
b、3---5、3---6的区别,用手势表示。
c、反复跳跃记号
(3)、师生齐唱简谱旋律。
4、填歌词:
(1)、教师弹琴,学生填歌词。强调“墙”、“开”、“来”等字的演唱和时值。
“墙”一字多音,并且加入了“4”,让歌曲增加了灵动感,学生唱不准时,可以画一下古代的墙,让孩子感知音准。
(2)、师生接龙练习歌曲。
(3)、师生齐唱歌曲。
(4)、跟伴奏练习。
三、艺术处理:
1、情绪:同学们,歌曲的第一乐段表现了梅花的柔美,那我们应该用什么养的声音和情绪来演唱?对,用轻柔的声音,表现优美抒情的情绪。
第二乐段情绪有变化吗?是的,第二段情绪变得激昂了,表现了梅花的坚强美。力度变得强一些了,反复乐段再次赞颂梅花的高贵品质。结束句要渐慢,具有结束感,再次感受梅花的余香。
第一乐段 P 优美抒情-----表现梅花的柔美
第二乐段 f 激 昂-----表现梅花的坚强美
2、演唱时,表现“柔美”时声音要轻柔,气息要绵长一些,并面带微笑,注意咬字吐字。
3、反复记号再次赞颂梅花,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
4、有感情的齐唱歌曲。
四、演唱形式练习:
师:我们在以前的歌曲练习中,都运用过哪些演唱形式?
生:齐唱、轮唱、领唱……
师:作为古诗还可以加入朗诵,那同学们设计一下怎样演唱?
(学生讨论设计演唱形式)
总结:朗诵加前奏
第一段:领唱加哼鸣
第二段:轮唱加齐唱
师生练习。
五、课后拓展:请同学们另选其他描写梅花的五言诗句,重新填词唱一唱。
六、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唱了歌曲《梅花》,再一次体会了古诗的韵味,感受了中国诗词文化的无限魅力。梅花是柔美的,但她又是坚强的。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像梅花一样,具有高贵的品格。就让我们从此地出发,传诵经典,展露风华,传播最美的中国诗词文化,梦想就此起航!
下课,同学们再见!
《梅花》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梅花》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是小学部的高年级,经过几年的学习,在视唱、识谱、音乐知识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我校学生来自城乡不同地方,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别,有些学生能通过点拨就可以学会,而有些学生则要进行反复的训练。
这首单声部歌曲听似简单,但要最终唱到有表情的、优美抒情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还需要教师的充分指导。在学习《梅花》这首歌曲中,由于开头的切分节奏增加了歌曲学唱的难度,而“墙”字的一字多音,又增加了歌词演唱的难度,所以在学唱中,我通过简笔画在黑板上画出了古代的墙,让孩子觉得了“墙”和切分节奏的相似之处,再加上用“ang”做双音的延长音,使得学生很快掌握了歌曲开头的难点。我又通过和学生一起视唱曲谱,让孩子们感受歌曲的旋律,通过对段落的分析、音乐标记的对比学习达到对歌曲的理解。
并通过对比模仿让他们听辨歌曲的情感以及声音的美,最终用自己的歌声表现出了梅花的柔美和坚强美的不同意境。尤其是学生通过老师的分析体会,感觉到歌曲的两段体,分别由女生齐唱表现梅花的柔美,男生表齐唱现梅花坚强美,这时本节课的课堂生成的点,也让学生对歌曲有了深深地体会,更完美的表现了古诗歌曲的韵味!
《梅花》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韵新声》
【效果分析】
1、运用现代的音乐旋律唱出了古诗的韵味,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表现力。
2、能够运用速度、力度、情绪等音乐要素,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讨论的方式为乐曲划分乐段,分析乐句。
2、通过长期系统的识谱视唱训练,学生能够很快的进入歌词的演唱,并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有伴奏有演唱的表现歌曲。
3、对于歌曲所要表达的内涵的理解方面,以及运用自己的声音、表情、速度、力度等来表达歌曲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梅花》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韵新声》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王安石是宋代的著名诗人。与一般描写梅花的诗不同的是它不仅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坚强性格,而且还表现了梅花幽香扑鼻,洁白如雪柔美的一面。大意是:在寒冷的冬天,别的花都凋谢了,只有在院墙边上的几枝梅花,冒着寒冷独自绽开。远远的看去一片雪白,难道是下起了雪?忽然闻到了淡淡的清香,原来是一片严寒中开放的白色的梅花。
歌曲为两段体,大调式。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的“墙”字很有特点。从时值上看,是一拍半,但作曲家却没有按常规用四分附点音符,而是用了切分节奏,在以mi为主的一拍半中,又用了一个十六分音符的fa,不仅使音乐显得有生气和活力,而且强调了第一个字的语气,使音乐的开篇即有独到之处。第二乐句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在节奏上是第一乐句的重复,保持了旋律进行的统一。第二乐段的节奏和旋律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第一乐句出现了最高音sol,同前一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情绪推向了高潮,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坚强性格。接着的第二乐句旋律逐渐下行,情绪逐渐平稳,结束在主音上。第二乐段又反复了一遍,更加突出了梅花坚强的性格。
《梅花》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韵新声》
【评测练习】
1、学会运用连贯、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梅花》。
2、认识切分节奏和换气记号(∨),能够较正确的使用于演唱,乐段分析与乐句曲谱的学唱。
第一乐段两个乐句:
第二乐段两个乐句:
3、通过朗诵、演唱等形式,感受古诗的韵味,体会诗词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兴趣。
4、小组展示练习的成果(学生运用独唱、朗诵、齐唱、轮唱等形式演唱歌曲)
《梅花》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韵新声》
【课后反思】
五年级下册古韵新声《梅花》是一首用古诗创作的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感情充沛,很适合学生咏唱。
我从让学生聆听歌曲歌词入手,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就接触到要学唱的歌曲。学生一听就知道了这是一首用古诗写成的歌曲,然后我们进行了配乐朗诵,让学生体会古诗韵味,为学唱做好铺垫。
在聆听第二遍时,我进行了现场演唱,当我弹起古筝,应声而唱时,我看到了孩子们羡慕和赞叹的目光。就是这种最直接的、近距离的音乐接触,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也许是配上古筝的铮铮鸣声,也许是歌曲动听的旋律,也许是我渲染的古韵氛围,我看到了孩子们在音乐中自由畅游。之后,我和学生又进行了第三次聆听,让他们轻声进行哼唱,自此感受音乐旋律的美感。
听了多遍后我们开始了歌曲的学唱。首先是歌谱学唱,我让孩子们在钢琴伴奏下,进行了简谱视唱。我唱简谱唱名也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熟悉音符,为视唱做好铺垫。所以在后来孩子的视唱中,学生很轻松就唱准了简谱,更好地提高了孩子的视唱能力。
在学唱歌词之后,学生对歌曲已经有了基本的掌握。我和学生对歌曲进行了分析,感受了歌曲两段不同的情绪,表现了梅花不同的两种音乐形象。在艺术处理中,学生通过
感受音乐的情绪,能运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歌曲。最后我又让学生设计了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很好地表现了歌曲,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在“美”的感受中进行,美的旋律、美的歌词、美的韵味、美的场景,让学生在古诗韵味中体会歌曲的韵律。
亮点一:在课堂上我运用古筝自弹自唱,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了学生对歌曲学唱的兴趣。
亮点二:在课堂上我展示了梅花的仿真花束,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梅花的形态,从而更好的表现歌曲。
亮点三:现场简笔画勾画的古代的墙,解决开篇的切分节奏,让学生轻松掌握一字多音的正确演唱。
《梅花》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梅花》
【课标分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韵新声》主旨是:通过学唱、欣赏表现古诗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感受到传统古典音乐的美。本单元收录了唱:《梅花》,《静夜思》;听《梅花三弄》,《渔舟唱晚》;活动“古诗朗诵演唱会”。通过本单元演唱、欣赏和活动,引导学生热爱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能够感受音乐中传达的情绪,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古诗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古诗朗诵
的韵律感与音乐的韵律是相通的。通过演唱古诗让学生从中收到教育,使古诗更加深入人心,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本单元以中国古典曲目为主,古曲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珍宝,对培育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了解中国悠久的音乐文明、添加民族自豪感有重要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