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教育之观后感
观看了关于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方面的视频后,心里颇有感触。这段视频对即将成为小学生的孩子的家长们来说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课堂,是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最大的心愿。孩子的成长和家庭是息息相关的,本人对观看良师教育后我总结出以下观点,望与良师和各位家长共勉。
一、鼓励教育已深入我的心中。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骂出来的。我对这句话非常赞同,家长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所以,要教育孩子,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起一个良好的带头作用,这样,就能达到一种家长孩子共同进步的效果。而且在这个和孩子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还能拉近孩子和家长的距离,形成一种轻松温暖的家庭氛围。视频中老师讲的关于一个母亲的故事使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发,也让我由衷地敬佩这个母亲,她的教育是成功的。正是她的这种鼓励教育,使她的孩子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有人说一句鼓励可以成就一个孩子,一句恶狠狠的批评可以毁掉一个孩子。在我看来,这真的是一句至理名言,值得每个家长思考。
二、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时期,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重要转折,作为家长,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怎样教育孩子,怎样教育好孩子对我们家长来说是一个重大课题。,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什么是教育? 简单的说,就是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正如视频中所提到的,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脱离幼儿园里蹦蹦跳跳,开心玩乐的生活,正是需要培养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时期。这个时期,好习惯的养成会对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的好处。一种好习惯就像在银行存了一大笔钱,会使人终生受益。
三、要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要从孩子感兴趣的地方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视频中老师提到的对家长的要求共有六点。第一点是起点要低,对于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家长不能过分地要求他们。家长的要求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在每一个阶段都要鼓励孩子,要放大孩子的优点,要不吝啬自己的表扬。第二点就是要求要细;在这里,老师讲到对孩子的要求要细,要实在,操作性要强,而不是笼统的要求。作为家长,我们不能笼统的告诉孩子要认真完成作业等等,而是具体地告诉孩子怎样才算认真地完成作业,要提出具体地要求让孩子照着去做。第三点是训练要严;对孩子的要求应该多做重
复,多要求,要让孩子知道不按家长的要求去做是不行的。第四点是检查要勤;作为家长,既然对孩子提出了要求,就要按时检查,不能只要求,孩子做成什么样就不管了。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你只是说说而已,不会真的检查,所以就不会认真地按要求做。这样对孩子会产生不好的影响。第五点是评价要快;当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认真完成作业时,要及时地给予表扬。这样孩子就得到了肯定,就会认为这样做是对的,是好的,就有了动力。这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强化作用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当孩子没有按照要求认真完成作业时,要委婉地批评,家长应该是通情达理的,应该是教育为主,批评为辅。
四、重点培养孩子生活、学习习惯。首先是认真准备的习惯;在这里,老师提到,要让孩子养成自己整理书包,课本,文具的习惯。家长不能任何事都亲力亲为,要让孩子形成一种意识,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其次是认真倾听的习惯;老师这里讲到的认真倾听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认真听老师的讲课。在课堂上应该认真听讲,积极和老师交流,遇到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课后找老师问清楚。二是认真听同学发言。在课堂上,当老师让其他同学发言的时候也要认真听,这也是一种学习的互动和交流,而且要告诉孩子,倾听是尊重别人的表现。第三是培养孩子认真观察的习惯;我认为这个环节是家长和孩子互动性较强的环节。亲子教育是很有帮助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有指向性的游戏,通过竞赛等方式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较强的观察力对孩子以后写作文大有益处。第四是认真思考的习惯;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对于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人云亦云,遇事要开动自己的小脑筋,认真地思考一下。第五点是大胆发言的习惯;家长应该告诉自己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应该大胆地说出来。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当孩子想要向你表达什么的时候,要耐心倾听,并且鼓励孩子讲下去,这样就可以锻炼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最后一点就是认真作业的习惯。要让孩子认真地对待每一次作业,让孩子认识到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这样孩子就能在不知不觉中端正学习态度,也能提高作业的正确率。
细节决定成败。视频中老师说到,所有的要求都要从细节做起。小学生正是各种习惯的培养期,所以我们要多费心思去引导,教育,配合学校老师的工作,一起教育好孩子。让每个孩子将来都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最后,向所有的老师致敬,感谢你们辛勤的工作和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 家长: 学生: 日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