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专题频道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抗战人物 叶剑英

专题频道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抗战人物 叶剑英

2023-06-11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专题频道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抗战人物 叶剑英

专题频道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抗战人物 叶剑英

叶剑英(1897~1986),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原名叶宜伟,字沧白

1897年4月28日,叶剑英出生于广东省梅县雁洋堡。1917年夏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毕业后,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加入“援闽”粤军。1920年8月参加粤军回粤驱逐桂系军阀之役。翌年10月,随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孙中山出巡广西,后任江防舰队海军陆战队营长。1922年夏,当投机革命的广东军阀陈炯明发动武装叛乱时,叶剑英率部参加护卫孙中山、反击叛军的作战。1924年任建国粤军第2师参谋长,应廖仲恺之邀,参与筹办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后因陈炯明叛军再次来犯,奉调回第2师参与组织指挥作战,保卫广州。随后兼任第2师独立营营长和新编团团长,设营于香洲,配合黄埔军校培训军士。10月,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1925年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总预备队指挥部参谋长,参加北伐。攻克南昌后任新编第2师师长。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毅然通电反蒋,从吉安赴武汉,任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第4军参谋长。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前,在九江得知汪精卫阴谋加害叶挺、贺龙的消息,立即告知叶、贺,并商定对策,挫败了汪精卫的阴谋。南昌起义后,劝说第2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放弃尾追撤出南昌的起义军,后兼任第4军教导团团长,率部南下,进入广州,任中共广东省军委委员。根据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积极扩充教导团、警卫团等革命武装,为起义创造条件。12月11日,参与领导广州起义,任工农红军副指挥。

1928年,赴苏联莫斯科,入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1931年初,进入中央苏区,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瑞金卫戍司令员、闽赣军区及福建军区司令员,参与反“围剿”作战的指挥。1934年,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红军长征前,任军委第4局局长。长征中,任第 1纵队司令员。第一、四方面军会合后,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当他发现张国焘拒绝执行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针,背着中央电令右路军南下时,识破张国焘企图分裂和危害党中央的阴谋,立即向毛泽东报告,中共中央随即采取正确措施,保证了一方面军主力胜利北上。到达陕北后,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兼一方面军参谋长。1936年2月,协助毛泽东、彭德怀指挥东征战役。同年7月起,到安塞、西安等地,联络东北军、西北军中的爱国力量,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2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西安事变发生后,协助中共全权代表周恩来做了大量工作,推动事变的和平解决。

抗日战争爆发后,叶剑英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代表中共和红军与国民党谈判。1937年8月初,蒋介石准备在南京召开国防会议,邀请毛泽东、朱德参加,并且数次打电话给在西安的叶剑英,询问毛、朱的行止。叶剑英鉴于历史上和蒋介石打交道的教训,特别是张学良被扣的严酷现实,考虑到领袖的安全,急电中共中央,提出“毛不必去、朱必须去”的建议。中共中央经过研究,采纳他的建议,决定派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去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叶剑英在会上做了抗日“政略与战略”问题的长篇发言。1937年8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第八路军命令,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

1937年10月3日,八路军总部正式委派参谋长叶剑英为八路军驻南京的代表。在这里,叶剑英以公开合法的身份进行活动,坚决贯彻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既坚持原则性,又掌握灵活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利用和国民党谈判的机会,同周恩来等一起想方设法,多次交涉,将数百名关押在南京等地的共产党人和难友营救出狱。

在酝酿成立新四军的过程中,叶剑英与叶挺进行磋商,并与国民党代表反复交涉,终将南方八省区的红军游击队编为一个军。

上海沦陷后,叶剑英经请示中共中央同意,率领八路军办事处于1937年11月下旬转移到武汉。在武汉,他日夜奔走,广交朋友,主动找国民党的党政军各界人士商谈救国救民的大事,安定民心。他还到许多机关、学校、团体作讲演,在报刊发表文章,宣传中共全面抗战主张和毛泽东的持久战思想。他先后同国际友人伊文思、马海德、何棣华、史沫特莱多次交谈,宣传抗战,争取国际支援。他还多次就中共扩充军队的编制员额及请领军需、装备、物资等问题同国民党当局谈判,求得解决,并为八路军向山东、河北发展争取合法地位。

1938年9月,日军全面进攻武汉,叶剑英随周恩来组织八路军办事处转移到长沙,后又至衡阳。1939年2月,协助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创办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先后任训练班副主任、副教育长职,不但参

专题频道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抗战人物 叶剑英

与制订教育计划,组织中共方面派去的教官做好教学工作,还亲自主讲战略、战术、论持久战以及如何做好政治工作、群众工作等课目。他的课,不仅学员们听,就连附近的国民党的一些将领都赶去听,扩大了中共的影响,不少国民党将领接受了中共的主张,在抗战中坚持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和倒退。

1939年6月上旬,叶剑英到重庆,任中共南方局常委,在周恩来领导下,继续进行统战工作。叶剑英在中共南方局期间,曾经担任统战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并负责军事组工作。军事宣传是中共宣传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每当战局、时局发生变化及重大节日,叶剑英便组织军事组人员写文章、作报告、接见有关人士,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他本人还赶写大量的文章。1940年3月,《新华日报》社出版了《叶剑英抗战言论集》。此书分为论战局、论战略、八路军抗战的经验、纪念和悼文等7个部分。当时发行量很大,很受读者欢迎。

由于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的经历,叶剑英在国民党政军界都有很高威望。他凭借这种关系,同国民党上层人物广泛接触,出色地开展统战工作。皖南事变后,他立即找国民党代表交涉,多次向蒋介石、何应钦、白崇禧等人提出抗议,并写有《新四军皖南部队惨被围歼真相》的传单,广为散发,及时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血腥屠杀和欺骗宣传。

1941年2月,叶剑英从重庆回到延安,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兼第18集团军参谋长,成为毛泽东、朱德在军事上的得力助手。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他从各根据地送来的战报中发现,敌后军民的战略战术有许多新的发挥和创造,便组织参谋部的干部及时总结上报,并以军委名义转发到敌后抗日根据地,推广实行,有力地打击了日军。他还组织力量收集国内外有关战争情报资料,编辑出版《作战周报》、《国际资料》等,并定期召开作战情况汇报会,向中央军委首长及各战区领导提供情况和经验,分析研究作战部署。此外,对各抗日根据地的部队建设、生产、作战都提出了许多重要谋略。

在考虑对日军作战的同时。叶剑英还针对国民党顽固派制造摩擦的阴谋活动,协助毛泽东、朱德制订了反摩擦斗争的方针。1943年夏,国民党妄图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集结四五十万军队,准备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大举进攻。当时,八路军主力部队大都已深入敌后对日作战,陕甘宁边区兵力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叶剑英经过深思熟虑,提出政治作战方案,即使用中共掌握的军事情报,公开揭露国民党军队进攻阴谋,以为退兵之计。中共中央采纳这一方针,挫败了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

1944年夏.叶剑英受中央委托,先后向在延安的中外记者参观团和美军观察组介绍八路军、新四军等中共抗日武装的作战情况,有力地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的诬蔑。中外记者听后,对中共抗日情况倍加赞赏。报告的内容很快被他们传到英、美等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叶剑英的安排下,美军观察组还分小批赴抗日报据地考察。他们大多对解放区的政治、军事情况的看法比较客观,对中共部队抗日决心和实力有较正确的估计。

1945年,叶剑英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中央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积极准备内战,挑起军事冲突。叶剑英参加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赴重庆出席政治协商会议,同国民党政府继续进行停战谈判。1946年1月,赴北平任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与国民党代表、美国代表调处国共军事冲突和监督双方执行停战协议。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他于1947年2月返回延安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长。同年3月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后,赴晋西北临县地区,任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书记,统筹后方工作。1948年,任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北平和平解放后,任北平市市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华南军区司令员、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广州市市长、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参与组织指挥海南岛登陆战役,领导华南军民剿灭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实行土地改革,建立城乡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1952年后,任中南军区代司令员、中共中央中南局代理书记。1954年后,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训练总监部代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8年起,任军事科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并一度兼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参与领导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作出了多方面建树。他主持全军院校和部队的军事训练,倡导郭兴福教学法,开展群众性的练兵活动,组织实战演习,参与领导制订人民解放军条令条例。指导全军开展军事科学研究,总结人民解放军建军和作战的经验,探讨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指导规律,参与制订国防战略方针。1966年1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秘书长。5月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

专题频道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抗战人物 叶剑英

决斗争。1967年以后,实际上被解除了在党和军队中的领导工作。1969年夏,受毛泽东、周恩来委托,在陈毅主持下,与徐向前、聂荣臻一起,全面深入研究了国际形势,为打开对外工作的新局面提出了战略性的意见和建议。1971年,林彪叛逃事件发生后,重新以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身份主持军委日常工作。1975年,任国防部部长。1976年,实际上再度被解除领导工作。同年10月,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7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83年,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同时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职务。他是中共第八至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八届(十一中全会增选)、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和中央副主席。1982~1985年,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