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平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平衡

2021-09-26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第二章 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

1. 反应N23H22NH3刚开始时,N2的浓度为3mol/L,H2的浓度5mol/L,3min后

.mol/L,则此时间内,下列反应速率表示正确的是( ) 测得NH3浓度为06A. v(NH3)0.2mol/(Lmin) .mol/(Lmin) B. v(N2)10.mol/(Lmin) C. v(H2)167D. v(H2)0.3mol/(Lmin)

2. 已知某反应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

aA(g)bB(g)2C(g)

起始浓度(mol/L) 3.0 1.0 0

. 0.6 0.8 2s末浓度(mol/L) 18据此可推算出上述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是( )

A. 9:3:4 B. 3:1:2 C. 2:1:3 D. 3:2:1

3. 将10molA和5molB放入10L真空容器内,某温度下发生反应:

3A(g)B(g)2C(g),在最初的0.2s内,消耗A的平均速率为0.06mol/(Ls),则在0.2s

时,容器中C的物质的量是( )

.mol A. 012.mol B. 008.mol C. 004.mol D. 084. 在N23H22NH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内,NH3的浓度增加了06.mol/L,在

此段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mol/(Ls),则所经过的时间是( )

A. 1s B. 2s C. 0.44s .s D. 1335. 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为2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事先装入催化剂)通入1molN2和3molH2,3min后测得密闭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的0.9倍,在此时间内v(H2)是( )

A. 0.2mol/(Lmin) B. 0.6mol/(Lmin)

.mol/(Lmin) C. 01D. 0.3mol/(Lmin)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mol/LHCl和01.mol/LH2SO4与2mol/LNaOH溶液反应速率相同 A. 01.mol/L盐酸反应速率相同 B. 大理石块与大理石粉分别同01.mol/L盐酸反应,其反应速率相同 C. Mg、Al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与01

.mol/LHCl和01.mol/LHNO3与相同形状和大小的大理石反应,速率相同 D. 017. 将盐酸滴到碳酸钠粉末上,能使反应的最初速率加快的是( )

1B. 盐酸浓度增加1倍,用量减至2

A. 盐酸浓度不变,使用量增大1倍

C. 增大碳酸钠粉末的用量 D. 使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1100mL6molL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8.

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A. 硫酸钠固体 B. 水

C. 硫酸钾溶液 D. 硝酸钾溶液

9. 反应C(s)H2O(g)CO2(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

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A. 增加C的量

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D. 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

.molX气体和0.4molY气体混和于2L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 10. 把063X(g)Y(g)nZ(g)2W(g)

.mol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5分钟末已生成02001.mol/(Lmin),则上述反应中Z气体的计量数n的值是( )

A. 1 B. 2 C. 3 D. 4

11. 可逆反应:A3B2C2D在4种不同的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

v(A)015.mol/(Ls) ②v(B)06.mol/(Ls) ③v(C)04.mol/(Ls) ④v(D)045.mol/(Ls)该

反应进行速率最快的是( )

A. ① B. ②和③ C. ④ D. ①和④

12、反应N23H22NH3在2 L的密闭容器中进发生,5min内NH3的质量增加

了1.7克,求V(NH3)、V(N2)、V(H2)。

试题答案

1. A、D

0.6mol/L0.2mol/(Lmin)3min

解析:

v(NH3)v(N2):v(H2):v(NH3)132::

则v(N2)01.mol/(Lmin);v(H2)0.3mol/(Lmin) 2. B

30.18.解析:

v(A)20.6mol/(Ls)

v(B)10.0.620.2mol/(Ls)v(C)08.020.4mol/(Ls) 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各物质在方程式中计量数之比。3. B

解析:v(A):v(C)32:则v(C)004.mol/(Ls) n(C)02.s004.mol/(Ls)10L008.mol

4. B

5. C

解析:

N23H22NH3

起始:

1mol3mol 0 总量

4mol

3min内变化量

xmol3xmol 2xmol

3min时的量 (1x)mol(33x)mol 2xmol 42x

4mol1x0.2mol42x0.90.6molv(H2)01.mol/(Lmin)2L3min

6. D

7. B、D

8. B、C

C(H),但不能消耗H,D选项中加入KNO3,使溶液解析:减缓反应速率,可降低

具有强氧化性(相当于HNO3)不生成H2。

9. C

解析:C选项中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但容器的容积未变,参加反应的各种气体浓度未变,故反应速率不变。

D选项中保持恒压,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参加反应的各种气体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10. A

11. C

解析:利用各物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在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之比,将各物质的反应

.mol/(Ls) ②v(A)02.mol/(Ls) ③速率转化为同一种物质进行比较:①v(A)015v(A)02.mol/(Ls) ④v(A)0225.mol/(L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