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芳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理念上是否科学对具体管理活动开展具有直接影响。近几年,精细化管理备受推崇,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也得到了很多关注。但也需要看到,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以及最终精细化管理活动的开展都不简单,其对于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主体往往也有更高要求。本文将对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难点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更好进行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精细化管理趋势十分明显,粗放的管理理念已经不再使用,且传统施工项目管理方式方法的滞后性越发显著,构建精细化管理模式,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下进行精细化管理也成为了必然选择[1]。可以看出,精细化管理本身具有很多优势,其能够大为提升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效率。但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与精细化管理活动开展并不简单,很多难点性因素的影响不容小觑。鉴于此,探寻出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一、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概述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十分新颖的管理理念,其在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活动开展中更是具有重要意义[2]。一般来说,精细化管理首先能够带动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理念的创新,其次可以带动具体管理活动开展上的创新性提升。在构建了精细化管理模式后,管理层面的创新性提升对管理层面有效性的提升也可以提供很大帮助。很多大型建筑企业都在项目工程建设施工中进行着精细化管理,且取得了不错的管理成效。但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并不简单,很多难点性因素客观存在时,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与运转必然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对于公路工程施工主体而言,想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就需要较好破解相关难点性因素。二、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精细化模式构建难点
1.施工主体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较为浅显。
很多公路工程施工主体都在基于经验主义进行各项管理活动的开展,其对于精细化管理的认识较为有限,这也成为了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难点,想要进行精细化管理也并不现实。虽然部分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主体着手进行了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尝试,但思想意识层面的认识较为有限时,重视程度自然明显不足,缺乏精细化管理经验也导致精细化管理模式无法较好构建出来。更为严重的是,一旦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存在明显偏差,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中很容易出现明显缺陷,这反而会影响到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活动的正常开展。从这一层面看,精细化管理认识明显不足时,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也会十分困难。2.施工项目管理内容的细分较为困难。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涉及到很多管理内容,但精细化管理视角下,管理层面需要进行精准细分,这也是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中的基础[3]。但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内容的细分较为困难,特别是缺乏全面的施工项目管理体系予以支撑时,施工项目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也无法较好构建下来。精细化管理更为强调逻辑性与条理性,特别是施工项目管理本身涉及到很多管理内容时,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中更是需要凸显出管理层面的优先级。但不同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状况不尽相同,施工项目管理内容的细分也十分困难,无法对施工项目管理内容进行精准细分时,施工项目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也会十分困难。3.施工方式方法过于陈旧。在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中,施工方式方法过于陈旧的制约性影响也十分显著,施工方式方法过于陈旧不仅拉长了施工周期,同时也对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4]。一方面,施工方式方法过于陈旧时,施工管理不得不更为关注于进度管理等内容,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势必会受到影响;其次,即便进行了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但施工效率处于较低水平时,施工状况便相对较差,想要将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优势充分显现出来也并不简单。很多公路工程施工主体并不关注于施工技术的更新以及施工方式方法的改良,过度依赖经验主义进行施工的做法也导致传统施工管理手段成为了主要选择。这一情形下,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也缺乏充足施工及施工管理经验予以支撑。4.评价与反馈机制构建难度大。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中,评价与反馈机制是一种保障性机制,特别是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内容较多,工程量相对较大时,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需要相应评价与反馈机制予以支撑。但也要看到,一直以来施工层面的各项管理并未得到应有重视,评价与反馈机制的构建较为困难,如何评价,怎样反馈,评价结果如何应用问题都需要得到有效解决。无法构建出与精细化管理模式相互匹配的评价与反馈机制时,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与运转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和解决时,精细化管理便很容易成为一种形式大于实质的管理,其对于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活动开展的正向影响与价值也无法有效凸显出来。三、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的策略
1.增强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程度。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主体需要提升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程度,避免思想意识层面存在的偏差成为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难点。例如,沈阳市某路桥建筑施工企业一直十分看重精细化管理事宜,在公路与桥梁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施工管理主体性人员通过精细化管理知识学习,以及专项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研讨,更为精准的构建出了精细化管理模式。其它公路工程施工企业也要增强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程度,从而更为具有针对性的进行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思想意识层面的认识越发全面,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后,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环境会越发良好,这对于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以及后续精细化管理活动的开展都能提供充足支持。2.结合施工项目管理内容构建精细化管理模块。结合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内容进行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十分重要,而在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中,确立出不同的管理模块也是重中之重,这对于提升精细化管理模式下整体管理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也有很大帮助。例如,精细化管理模式中,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主体可以将整体管理氛围质量管理、进(下转第60页)2019/19 CHENGSHIZHOUKAN城市周刊37
城市广角得更加的高科技。例如,可以引进遥感技术和定位系统,同时还可以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这些技术可以应用到大面积的不动产测绘中,方便后期的登记、存管和开发。员、资料整理人员和检验员等。这些人员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后才能正式的上岗,并且要求测绘人员要掌握专门的测绘技能,熟知自身的岗位职责。相关部门和企业可以和高效联合培养定向人才,为测绘的实际工作有效进行提供保障。另外还可以引进先进的设备,并培训测绘人员短时间内学会高科技设备的使用,以便应对测绘过程中碰到的难点。在培训的同时不仅要培训专业的技能,更要培训测绘人员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测绘行业更加的规范。3.登记工作的信息化开展。
不动产的管理工作应该尽快进行信息化的转变,不仅要重视前端的测绘工作,更要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总结,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良好的分析和总结对日后的开发和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提供了较大的方便。但是在现实的工作中,一线人员所采集的数据还是存在着凌乱,且信息交流闭塞,各个部门之间无法对数据进行共享。这就需要对信息登记工作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和简化,尽快将登记工作实现网络化和信息化。在先进发达的网络时代,国家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设定统一的网站平台,如果测绘结果与以往的数据相比有所变动,则在一定的审核后可以进行全网的更新,确保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四、结语
综上所述,不动产测绘工作的重要程度非常高,其在实际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都是今后对不动产测绘工作优化的重要目标。在时代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更需要相关制度的保证,和有关部门的协调,同时在技术上也要进行相应的提高。另外,在实际的测绘过程中,要搭建信息平台和交流平台,相关部门和公司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业务的交流,确保测绘工作更加的高效。另一方面,测绘人员也应该不断的提高工作上的素养,并提升自身的测绘技能。测绘工作的完善需要各个机构和部门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将测绘工作做的更好。同时本文为不动产测绘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参考文献:[1]刘威,杜猛.浅谈不动产测量技术的现状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4):23-24.[2]周艳,王迪,刘航,等.浅议基于PixelGrid的无人机空中三角测量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11):204-206.[3]江泽敏.浅议不动产测绘中测绘工程技术的实践应用[J].西部资源,2018,85(3):146-147.4.推进测绘行业市场化。
对于测绘行业的垄断现象,在未来应该不断的将该行业进行市场深化,通过测管分离的方式加速测绘行业的转变。为了测绘行业更加健康的有效的发展,应将测绘部门从管理部门中分离出来,同时不断的向其中引入新的技术力量。为相关项目的测绘提供更加高效和优质的服务。不仅如此,还要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其中,促进该行业可以稳步健康的发展。可以推行责任连带制,企业要对相关的测绘结果承担相应的责任,出现问题要依法做出相应的赔偿。同时还要对行业的监管力度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建立良好的监管体制。5.加强测绘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
不动产测绘的工作人员涵盖了户外测绘人员,内部核算人(上接第37页)度管理、安全管理与成本管理等几个模块,并结合不同层面的管理内容进行质量上的精细化管理、进度上的精细化管理等。由于要进行施工项目管理资源的整合与配置,且精细化管理模式中不同模块管理内容的优先级需要确立下来,结合不同管理模块进行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十分必要。这一状态下,即便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着一定不足,不同模块内的精细化管理程度提升也能够促进整体上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和体系形成。化管理评价小组,并结合具体的质量精细化管理、进度精细化管理目标,以及具体的精细化管理评价标准,对精细化管理策略选用状况,精细化管理目标达成状况等进行分析,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不同层面精细化管理活动负责人。通过进行精细化管理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关人员,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与运转中可以积累很多经验。即便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以及精细化管理模式下精细化管理活动开展中存在明显不足,评价与反馈机制也能够对相关不足进行有效弥补。3.强化施工方式方法创新。想要在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构建精细化管理模式,就需要在施工方式方法选用层面进行创新,通过选用新的施工技术与设备,调整施工中的具体侧重,提升施工层面的安全性,施工管理层面的压力可以得到有效缓解,施工项目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也能更好构建下来。例如,在北方秋冬进行公路工程施工时,可以通过冷凝机的添加,保温材料的应用等更好进行公路工程施工。通过优化公路工程施工的方式方法,施工的顺利程度能够有效提升,施工管理层面具体问题产生的概率也会明显降低。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施工方式方法创新性的不断提升,施工主体可以积累更多经验,施工层面的经验越发丰富后,施工管理层面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也可以得到更多支持。四、结语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主体不仅要加深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同时也要积极进行精细化管理模式与体系构建,借助精细化管理模式运转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活动开展。随着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越发深入人心,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的紧迫感不断增强。单一公路工程施工主体需要对优秀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经验进行充分借鉴,并不断进行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以及精细化管理活动开展经验总结,从而将精细化管理固有的优势和价值更好发挥出来。参考文献:[1]宋国玺.基于精细化理念的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经贸导刊(理论版),2017(17):51-52.[2]姜超.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探析[J].冶金丛刊, 2017(8):78-79.[3]郑文波.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精细化管理[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7(5):62.[4]高欣.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7(52):47-48.4.确立精细化管理相关评价与反馈机制。
在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中,相关企业应当确立相关评价与反馈机制,并将常态化评价与及时反馈作为凸显精细化管理模式实际价值的有效选择。具体来说,公路工程施工主体在构建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同时,应当成立精细60城市周刊CHENGSHIZHOUKAN 2019/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