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形势下推进高速公路管理现代化的思考

新形势下推进高速公路管理现代化的思考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新形势下推进高速公路管理现代化的思考

作者:马超升

来源:《西部交通科技》2019年第12期

摘要:文章从广西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企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制约企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提出将企业管理模式与现代化融合的建议,从而促进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企业转型发展,提升运营管理水平与质量。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现代化;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13282/j. cnki. wccst. 2019. 12. 054 文章编号:1673 - 4874(2019)12 - 0206 - 03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在交通运输领域提出了新时代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需求,对高速公路出行服务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作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企业,要主动适应新时代发展趋势,解放思想,创新作为,在最大限度提高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上谋求新的思路、新的发展路径,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现代化。 1 高速公路管理现代化的内涵

高速公路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高速公路管理现代化是实现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高速公路管理现代化则是基于“交通强国”战略下,通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应用新时代新思想经营管理和服务理念,结合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通信技术等技术,通过新技术与专业化、标准化管理的充分结合,实现高速公路管理、质量安全、运营维护、绿色生态、服务性能、经济效益等方面显著提升的综合管理方式。

2 当前高速公路管理现代化发展现状

自高速公路管理机构改制以来,广西高速公路管理企业在推进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现代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仅局限于科技小创新且未形成体系。经调研,仍存在思想观念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及经济效益低等突出问题。

(1)思想观念仍比较落后,管理方式较为传统。①视野及格局受限严重。面对复杂的新形势、繁重的新任务,高速公路管理企业对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规定,尤其是对建设交通强国新形势、新机遇了解把握不准确;对广西高速公路新规划与发展目标、定位、作用缺

乏深入研究;对高速公路服务沿线经济发展,参与地方经济发展格局缺乏认识不到位。②管理体制相对僵化。目前仍存在浓厚的行政事业单位色彩,人财物管理的高度集权统一、单纯事务性的行政手段、大而全的考核机制,不仅与新发展理念和现代化企业管理要求格格不入,还缺乏经济思维和市场竞争力。近年来,“简政放权、放管服结合”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未实现管理效率最大化。⑧新形势下现代化管理方式研究滞后,存在被动化管理从而失去主动性。就国务院出台的《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施方案》而言,在取消省界收费站、ETC推广、自由流和入口治超等方面,企业应对的速度较慢,在管理模式、技术应用、体制改革方面缺乏研究,无法实现从点状思维到网状思维的跨越。

(2)信息化程度不高,创新发展能力不足。高速公路信息化与“智能化”有差距,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网络5G等新技术、新理念应用催生了智慧交通的发展,并且在智能监测、智能传输、智慧服务、应急处置、智能ETC收费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1]。但在实际运用中,各项技术应用未能深度融合,主要体现在:数据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应用场景未充分挖掘;各业务板块的数据信息相互独立,综合统筹管理难;应用系统分散建设,信息孤岛仍然存在;单位系统间协同尚不充分;信息标准体系尚未完善,数据质量有待提升;信息化水平不足以满足已经到来的自由流、不停车收费管理模式。

(3)产品力和效益不足,路域经济开发力度有待加强。①路域经济挖掘力度乏力,未能开发利用好高速公路沿线土地、广告、贸易、物流、旅游等资源,未形成高效能的产业融合效应。②对通行费增长缺乏有力手段,尚未形成长效性以及与市场竞争接轨的营销手段,且高速公路车流量统计大数据未能充分发掘分析,未能将分析物流车辆、旅游车流量點对点的大数据应用于拓展经营。⑧服务区经营资源统筹整合程度不高,未形成知名度高的经营品牌,现有的业态及软硬件设施均未达到引车停驻的水平,无法实现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3 运营管理现代化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深究存在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1)思想解放不彻底。多年的运营管理模式,使各运营企业与员工习惯于命令与执行,思维固化,主要体现在缺乏形势政策教育,对企业面临的形势和高速公路发展趋势缺乏了解。(2)改革创新不到位。部分企业人员缺乏对业务学习的钻研,在打造核心竞争力和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等创新举措上需进一步抓实、抓牢。(3)市场意识不够强。高速公路管理企业属于国有企业,员工长期处在旱涝保收的氛围中,缺乏竞争意识,未能充分认识市场竞争的激烈性,缺少开发市场及拓展经营的冲劲、闯劲、干劲。 4 推进高速公路管理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1)在解放思想中汇聚发展力量。思想的高度决定发展了格局,“最大的落后是思想观念的落后”。①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深入学习“交通强国”战略,强化形势政策学习,关注时事政策,尤其是要关注取消省界收费站、ETC发行政策,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市场、开放、竞争、效率、效益、人才等思想观念,广泛猎取前沿资讯,并将其

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果。②要加快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和增强危机意识。⑧要认清路域竞争的严峻性,增强危机感,改变国有企业“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思想观念,在转变思想观念中提升核心竞争力。

(2)在创新管理中转变发展方式。①大力推进管理体制改革。要主动探索“去行政化”,形成与市场化深入融合的管理体制,实施管理效率再提升、质量效益再提效、运营管理再创新计划;在人财物管理上实行“放管服”和容错纠错制度;通过广泛调研转变大而全的考核机制,实现由基础考核向重点考核转变,并施以通行费收入和利润作为运营公司的主要考核指标,激活企业活力。②积极研究应对取消省界收费站带来的新型管理模式。针对已到来的自由流、入口治超等新型收费管理模式,要加快学习研究步伐,针对收费员安置、人员管理重心转变、管理制度更新、资产保值增值、安全管理、偷逃通行费及站队文化建设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制定应对方案,形成本土化的新型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③加大人力资源管理格局。管理的关键在于人才,要祛除现有人力资源局限于细节性、具体性和事务性管理的诟病,探索形成人力资源与企业战略、业务发展连成一体的局面,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灵活的薪酬管理和多元化人才激励机制。

(3)在科技创新中智造发展动力。①强化新型技术应用与创新。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现有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能出行等将会成为智能交通系统下一阶段技术发展的关键方向[2]。要加强交通大数据平台应用及视频数据提取技术、综合分析研判技术、交通控制优化技术、车路协同技术、无感技术等新技术的学习与应用。②加强大数据管理打通数据的“任督”二脉。要强化系统观念转变,做好管理、部门、技术三个方面的融合:管理融合就是各种机构、多种层面交通管理策略的融合,以推进信息共享、高度衔接、网络供需平衡为目标的管理;部门融合是要加强关联机构和部门间的协调合作,打破“各自为政,各扫门前雪”局面,做到管理边界无缝对接;技术融合包括促进数据、信息、系统功能的共享以及推动标准的融合和贯穿[3]。运用数字经济理念深挖这三个方面数据融合背后的价值,为运营管理工作中的运行监测、事件预警、通行能力、车辆稽查、治堵分析、信号控制等发挥辅助决策作用。③大力倡导和推行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为数据端口共享和二次开发打好基础。

(4)在跨界融合中厚植发展优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思维的广泛应用,催生了共享经济并使其蓬勃发展,因此,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将迎来“二次创业”,应运而生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更需要融入到共享经济中,从中孕育新的利润增长点。①扩大自身开放程度,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要增强融入发展新时代的紧迫感和机遇意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中国一东盟、广西自贸区、北部湾城市群建设中,加强与旅游行业、口岸贸易、保税区、产业园等跨界产业融合,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经济效益。②加强顶层设计,扩大引车上路聚拢效应。引车上路最重要的是给顾客实惠,发挥旅游资源等优势,联合酒店、景区、饭店等路外经济主体合作研究探索优惠政策,进一步吸引车流实现引车上路,打造“高速+旅游”模式。③挖掘路域经济增长值,提高高速公路附加值。要加强开发利用高速公路沿线土地、广告及设施

设备资源。尤其是要重点开发利用服务区资源,灵活运用服务区一体化管理模式,从管理格局、经营模式、服务区+品牌等方面科学谋划,将服务区打造成为主题服务区、智慧服务区及生态旅游服务区。

(5)在品质服务中展现发展成效。交通强国战略提出了交通服务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目标,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满足大众出行需求。基于多维度的服务需要,必须要打破常规,做到常创常新。①结合新兴的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理念及联建共管创新服务方式,强化共享、融合、联建措施拓宽服务面,着重拓展“高速公路+旅游”“ETC+金融”“联建+合作”服务模式,实施创新发展、融合发展。②加强与气象、高德、通信、交警、媒体等跨界融合,实现行业数据共享与交互,提供准磅及时的出行服务,实现路网监测、公众服务、应急处置等方面更加高效。③加强与跨行业的施工单位、产品供应商、方案解决商合作,通过技术引进、购买式服务、PPP、技术入股等混合所有制改革新合作模式,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管理现代化,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5 结语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及取消省界收费站不停车、自由流收费模式的到来,新时代新形势下的高速公路管理企业推进运营管理现代化的步伐仍需快马加鞭,以促进企业转型和创新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陆化普.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理解与分析[J].人民公交,2014(9):42 - 45.

[2]陶梦梦,高天惠,姜从云,等.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智能交通系统设计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40(5):37- 40. [3]曾海祥.大数据时代的高速公路运营[J].新经济,201 5(20):89.

作者簡介:马超升(1990-),助理政工师,主要从事企业文秘宣教及企划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