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本周教学内容:
《小英雄雨来》《军神》
《小英雄雨来》
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7个生字。
能力目标: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情感目标:
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知识目标:
学习本课13个生字,理解词语。
《军神》
能力目标:
理解描写人物神态、动作、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人物品质。
情感目标:
学习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体会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教学过程:
《小英雄雨来》
1. 字
音:笤 帚 吆
形:帚 毙 吆
2. 多音字组词:
3. 形近字组词:
笤(笤帚) 帚(敝帚自珍)糠(谷糠)(秕糠)
迢(千里迢迢)寻(寻找)(寻死觅活)糖(糖果)(白糖)
栓(枪栓)(消火栓)毙(枪毙)(毙命)吆(吆喝)
拴(拴住)(拴紧)毕(毕业)(完毕)幼(幼小)
4. 近义词、反义词练习:
近义词:
喜欢--喜爱隐蔽--隐藏发愣--出神
温和--温暖劫难--灾难防备--预防
反义词:
伸出--缩回英雄--懦夫慌忙--镇定
温和--冰冷歪歪斜斜--端端正正
5. 词语注释:
晋察冀边区:晋,山西省。冀,河北省。察,察哈尔省,现已撤销。晋察冀边区指这三省交界的一块地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之一。
黝黑:黑,黑暗。如黝黑的脸膛,黝黑的房间。
苇絮:芦苇的花轴上生长着一层密密的白毛,花开后,可随风飘荡,就像棉絮一样。
睁眼瞎:比喻文盲,不识字。
劫难:灾难。
落脚:临时停留或暂住。
推推搡搡:搡,猛推。推推搡搡,形容接连不断地推。[例句]大家推推搡搡地把他拥上了主席台。
嘟嘟囔囔:小声地自言自语。
趔趄:身体歪斜,脚步不稳。[例句]他走着走着,突然打了个趔趄,险些摔倒。
有志不在年高:人小志气大,有大志、有作为不在于年龄的大小。
漩涡:河水等液体流动旋转时,形成的螺旋形。[例句]在江河里游泳时,特别要注意避开漩涡,不然就有生命危险。
暴跳:突然猛烈地跳,形容大怒的样子。
飘飘悠悠:一般指在空中或水面上轻缓地浮动。
6. 文章结构:
全文按原序号可分为六段。
第一段:写雨来高超的游泳本领。
第二段:写雨来在夜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段:写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段:写雨来不屈不挠地与敌人做斗争。
第五段:写人们对雨来的赞叹。
第六段:写雨来机智脱险。
加标题:
1. 游泳本领高。
2. 上夜校读书。
3. 掩护李大叔。
4. 与鬼子做斗争。
5. 河沿上的枪声。
6. 雨来没有死。
7. 写作特点:
(1)课文写景自然巧妙。第一次写景突出雨来家乡的可爱,又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第二次写景是为了烘托雨来宁死不屈的英雄行为。第三次写景烘托了乡亲们痛惜失去小英雄时的悲愤心情。
(2)巧妙的反复语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文中反复三次,既加强了小说的回环往复,使文章主题更鲜明,又真实地反映了雨来性格形成发展的过程。
(3)本文使用象声词达十九处之多,有的摹拟人的动作发出的声音,有的摹拟生活中某些事物发出的声音。这些象声词的运用使语言具体、生动、形象、感人,富有节奏感。
8. 简介作者:
管桦:著名作家、诗人、画家,主要作品有《荆各庄的故事》《将军河》《小英雄雨来》《管桦中短篇小说集》
时代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日战争爆发。日本鬼子在中国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奋力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终于在1945年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胜利结束了“八年抗战”。
《军神》
1. 字:
音:晕勉堪
形:勉堪龄醉承
2. 形近字组词
沃(肥沃)(沃土)龄(学龄)(年龄)匪(土匪)(盗匪)
妖(妖精)(妖怪)龇(龇牙咧嘴)匹(一匹)(布匹)
拒(拒绝)(拒捕)醉(醉鬼)(喝醉)剂(一剂)(调剂)
柜(柜子)(衣柜)碎(打碎)(破碎)济(救济)(无济于事)
晕(晕倒)(晕头转向)勉(勉强)(勉励)堪(不堪设想)
旱(干旱)(旱季)兔(兔子)(白兔)勘(勘测)(勘探)
承(承认)(承担)
乘(乘凉)(乘车)
3. 近义词
愣住--呆住审视--打量居然--竟然
惊疑--惊讶吩咐--命令慈祥--和蔼
反义词:
镇定--慌张清醒--昏迷生气--高兴
拒绝--接受崭新--陈旧柔和--强烈
4. 多音字:
5. 时代背景及人物介绍:
刘伯承(1892-1986),原名刘明绍,四川开县(今属重庆)人。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时参军,从而开始了长达70年的军事生涯。他曾任川东护国军第四支队将领。1916年3月,在攻打丰都的战斗中头部连中两弹,右眼受重创,在不用麻醉剂的情况下摘除了右眼球,令德籍医生为之动容,惊呼军神。1934年12月,刘伯承任红军军委总参谋长,率领部队强渡乌江、智取遵义、抢夺娄山关。1949年,刘伯承参与指挥了渡江战役,1955年,他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6. 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至15自然段):写手术前病人从容镇定和拒绝使用麻醉剂。
第二段(第16至17自然段):写手术中沃克医生和病人的表现。
第三段(第18至最后):写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军神”。
7. 积累词语:
惊疑:惊讶疑惑。
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简短而能说中要害。[例句]她看问题深刻,说话一针见血。
柔和:温和而不强烈。[例句]夕阳发出柔和的光。
麻醉剂:能引起麻醉现象的药物。
息肉:因黏膜发育异常而形成的像肉质的突起,多发生在鼻腔或肠道内。
颤抖:哆嗦;发抖。[例句]树枝在寒风中颤抖。
由衷:出于本心。
勉强:能力不够,还尽力让人或自己做。[例句]你不要勉强他做这件事。
堪称:能够称得上。
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8. 难句解析:
(1)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这句话说明了手术的复杂性,“一刀刀”更突出了手术的复杂,要有忍受剧痛的思想准备。这句话与后文手术后的“七十二刀”相呼应,突出了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和非凡的毅力。
(2)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从容镇定”、“汗珠滚滚”,“一次又一次”说明了沃克医生做手术时,对病人承受巨大痛苦时的紧张心理,更突出了军神的坚强。
(3)“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这是沃克医生发自内心的赞美刘伯承的话,刘伯承将军在做手术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惊人的毅力的确让人钦佩,“一块会说话的钢板”说明了他像钢板一样坚强。
9. 思考练习全解
(1)“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生
气地说”“再次愣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双手却有些颤抖,额上汗珠滚滚”“吓了一跳”“惊呆了”“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肃然起敬”。是因为刘伯承将军在做手术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惊人的毅力令沃克医生吃惊。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锻炼自己的意志,做事要有毅力,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10. 写法借鉴
(1)抓住次要人物的神态、情绪的变化表现主要人物的性格。
(2)通过人物的对话,点明中心,内容生动感人。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一. 看拼音写词语。
nián língtǔ fěijù jué
( )( )( )
má zuì jìshī xíngyūn dǎo
( )( )( )
guòjiǎngcóng róng zhèn dìng
( )( )
二. 填空:
有个同学看《水浒传》,“浒”字不会读,他应用__________查字法,先查出________,再查__________。后来他写日记,“qǐ发”的“qǐ”字不会写,他应用___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___,再查________。无意翻书时,他看到“夷”字不认识,对找不出部首的字,就应用_________查字法,查________。
三. 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熟练(shóushú) 12. 胸脯(fúpú)
13. 勉强(qiáng qiǎng) 14. 绷带(bēn bēng)
15. 悬崖(xiá yá) 16. 磨盘(mó mò)
四. 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写在句后的括号里。
1. 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
2. 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
3. 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
4. 沃克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
5. 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
6.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东支队的将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 )
五. 给下列汉字或偏旁加上一部分,使之组成新的汉字,再组词。
1. 2.
3. 4.
5. 6.
六. 仔细读课文后填空。
1.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________次。第一次是: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次是: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文中写雨来从“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一共出现____________次,第一次是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是________。这样的描写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课文中有不少地方用了象声词。如:妈妈追雨来,雨来跳进河里是______________,爸爸回家开门、离家关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翻书、窗户纸响是____________,鬼子说话、鬼子叫是______________。这些象声词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七. 排列句序
( )神头岭伏击战前,司令部按地图先是确定在岭上埋伏,打岭下公路上通过之敌。
( )他及时改变了方案,一战歼灭了鬼子1000多人。
( )刘伯承亲自去看地形,发现公路实际是在岭上,连说:“粗枝大叶可要害死人啊!”
( )进入抗日前线后,面对狡猾的日军,刘伯承注意勘察战场设巧计。
( )国内盛传刘伯承是“武神投胎”,其实他打胜仗的原因在于擅长动脑并深入实践,这正是革命军队一向提倡的勇敢和智慧的结果。
八.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
一次,有一家人到森林中去度假:父亲、母亲和五年级学生托利亚、四岁的小弟弟萨沙。森林里是那么美好,那么欢快,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第一朵花开放了,粉红粉红的,芬芳扑鼻。全家人都坐在灌木附近。父亲在看一本有趣的书。突然雷声大作,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
托利亚把自己的雨衣给了妈妈,而妈妈又把雨衣给萨沙穿上。
萨沙问道:“托利亚把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我穿上,你们干吗要这样呢?”
“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的人。”妈妈回答说。
“那么,我干吗又保护不了别人呢?”萨沙说,“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人了!”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真是最弱小的人了。”妈妈笑着回答说。
萨沙听完妈妈的话,快步朝蔷薇花走去,掀起雨衣的下部,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两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自卫能力。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吧,妈妈?”萨沙问道。
“是呀,现在你是强者,是勇敢的人啦!”妈妈这样回答他。
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内画“√”。
2. 根据短文内容,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大雨如注: 滂沱:
纤弱: 自卫:
3. 短文第一自然段为什么写蔷薇“第一朵花开放了,粉红粉红的,芬芳扑鼻”?4. 用曲线在文中画出拟人句,并说一说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
5. 选文中哪句话点出了文章的中心?
6. 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比你弱小,需要你保护的人?你当时是怎样做的呢?
【试题答案】
一. 看拼音写词语。
nián líng tǔfěi jù jué
(年龄) (土匪) (拒绝)
má zuì jì shīxíng yūn dǎo
(麻醉剂) (施行) (晕倒)
guò jiǎng cóng róng zhèn dìng
(过奖) (从 容 镇 定)
二. 填空:
有个同学看《水浒传》,“浒”字不会读,他应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出氵,再查六画。后来他写日记,“qǐ发”的“qǐ”字不会写,他应用音序查字法,先查Q,再查qǐ。无意
翻书时,他看到“夷”字不认识,对找不出部首的字,就应用数笔画查字法,查第一笔。
三. 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熟练(shóushú√) 12. 胸脯(fúpú√)
13. 勉强(qiáng qiǎng√)14. 绷带(bēn bēng√)
15. 悬崖(xiá yá√) 16. 磨盘(mó mò√)
四. 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写在句后的括号里。
1. 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傲慢冷漠)
2. 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惊疑)
3. “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肯定)
4. 沃克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吃惊)
5. 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赞叹)
6.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东支队的将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敬佩友好)
五. 给下列汉字或偏旁加上一部分,使之组成新的汉字,再组词。
1. 2.
3. 4.
5. 6.
六. 仔细读课文后填空。
1.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老师教学生念;第二次是:大家齐声轻轻地念;第三次是:雨来被打,鼻血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点明中心,突出雨来的优秀品质。
2. 课文中写雨来从“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一共出现二次,第一次是妈妈追打雨来,雨来跳进河里;第二次是大家以为雨来牺牲在河里。这样的描写所起的作用是表现雨来水性好,机灵可爱。
3. 课文中有不少地方用了象声词。如:妈妈追雨来,雨来跳进河里是______________,爸爸回家开门、离家关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翻书、窗户纸响是____________,鬼子说话、鬼子叫是______________。这些象声词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略
七. 排列句序
(2)神头岭伏击战前,司令部按地图先是确定在岭上埋伏,打岭下公路上通过之敌。
(4)他及时改变了方案,一战歼灭了鬼子1000多人。
(3)刘伯承亲自去看地形,发现公路实际是在岭上,连说:“粗枝大叶可要害死人啊!”
(1)进入抗日前线后,面对狡猾的日军,刘伯承注意勘察战场设巧计。
(5)国内盛传刘伯承是“武神投胎”,其实他打胜仗的原因在于擅长动脑并深入实践,这正是革命军队一向提倡的勇敢和智慧的结果。
八.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
一次,有一家人到森林中去度假:父亲、母亲和五年级学生托利亚、四岁的小弟弟萨沙。森林里是那么美好,那么欢快,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第一朵花开放了,粉红粉红的,芬芳扑鼻。全家人都坐在灌木附近。父亲在看一本有趣的书。突然雷声大作,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
托利亚把自己的雨衣给了妈妈,而妈妈又把雨衣给萨沙穿上。
萨沙问道:“托利亚把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我穿上,你们干吗要这样呢?”
“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的人。”妈妈回答说。
“那么,我干吗又保护不了别人呢?”萨沙说,“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人了!”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真是最弱小的人了。”妈妈笑着回答说。
萨沙听完妈妈的话,快步朝蔷薇花走去,掀起雨衣的下部,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两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自卫能力。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吧,妈妈?”萨沙问道。
“是呀,现在你是强者,是勇敢的人啦!”妈妈这样回答他。
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内画“√”。
2. 根据短文内容,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略
大雨如注:滂沱:
纤弱:自卫:
3. 短文第一自然段为什么写蔷薇“第一朵花开放了,粉红粉红的,芬芳扑鼻”?
为了突出蔷薇花的娇嫩可爱,美丽芳香,为下文写小萨沙把雨衣的下部盖在蔷薇花上面而保护它埋下伏笔。
4. 用曲线在文中画出拟人句,并说一说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好处略
5. 选文中哪句话点出了文章的中心?
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的人。
6. 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比你弱小,需要你保护的人?你当时是怎样做的呢?略
【励志故事】
有为有不为
有位青年人,非常刻苦,可事业上却没什么起色。他找到昆虫学家法布尔说:“我不知疲倦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了事业上,结果却收获很少。”
法布尔同情、赞许地说:“看来你是一个献身科学的有志青年。”
这位青年说:“是啊,我爱文学,我也爱科学,同时,对音乐和美术的兴趣也很浓,为此,我把全部时间都用上了。”
这时,法布尔微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凸透镜,做了一个“小实验”:当凸透镜将太阳光集中在纸上一个点的时候,很快就将这张纸点燃了。
接着,法布尔对青年说:“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点上试试看,就像这块凸透镜一样!”
很多小朋友都有这样的习惯:做作业的时候听着歌,一边看书一边开着电视……听了这个故事,你就知道,做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集中精力,这样才会有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