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巴蜀酒文化的特点及作用

巴蜀酒文化的特点及作用

2020-01-03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巴蜀酒文化的特点及作用

作者: 来源:酒文化网

作者:邓绍辉(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

摘要:四川素以美酒佳酿著称于世,人称“名酒之乡”。誉满中外的四川名酒(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全兴大曲、沱牌曲酒和古蔺郎酒),既是巴蜀酿酒业中的上乘精品,也是中华酒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拥有数千年历史积淀的巴蜀酿酒业和酒文化并不是历史的陈迹,在现实生活中仍具有独特的经济地位和文化价值。本文着重对四川名酒的发展概况、特点及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以期有助于推动四川酿酒业的发展和巴蜀酒文化学术研讨的深入。

关键词:巴蜀;酒文化;特点;作用

巴山钟灵,蜀水毓秀,勤劳智慧的巴蜀先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酿酒业和酒文化。近年来在成都及其附近地区蜀文化遗址中发掘的大量酒器文物,表明酿酒饮酒在巴蜀先民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的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特别是广汉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出土文物中,仅陶器类就有:觚、瓮、长颈壶、瓶和鸟头把勺等。这些器物的盖纽和勺把常作成鸡冠状、花蒂形和鸟、羊、虎、杜鹃等飞禽走兽的形象作为装饰,尤其是小平底罐、尖底罐、高柄豆、鸟头把勺等陶器文物,从酒的酿造、贮藏到饮用,极具浓厚的巴蜀地方色彩。三星堆文化分布主要集中在川西平原的广大地区,从地域上看大体上包括广汉、绵竹、德阳、什邡、郫县、新都、彭州、成都、双流、新津、彭山等地。从出土陶器的时代看,大致为夏商时期距今约三千年左右。早期陶器,根据地层和类型学的排比和碳14的测定,还可早到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在三星堆二号祭祀坑中还出土了龙虎尊六

件、铜罍四件[1]。特别是铜罍这种大型酒器的形制、花纹与河北蒿城台西村墓葬出土酒器相似。这既反映了巴蜀古文化中酒文化的发达,也说明巴蜀古文化曾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

在古代文献材料中,有关巴蜀地区出产好酒的记载也很多。秦汉时期,酿酒业普及巴蜀各地,酒作为一种消费品已遍及民间。西汉前期。司马相如与

卓文君临邛(今成都邛崃)卖酒一事即被传为千古佳话。史书载:“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车骑,买酒舍,乃令文君当卢。相如身自犊鼻裢与保庸,涤器于市中。”同一时期的扬雄在《蜀都赋》中说:“木艾椒蓠,蔼酱酴清。”[1]这里所谓“酴清”,即是当时蜀地所产的酴曲酒。另外近年来汉墓中出土的文物,不仅有大量的酒器,还出土了不少反映酿酒工艺过程的画像砖和画像石,其中成都土桥、泸州附近出土的画像石,形象而又生动地表现了汉代制作酒的工艺过程。从很多文献知道,汉代巴蜀酒业的品种是很多的。有以原料命名的,如黍酒、秫酒、米酒及各种果酒;有以配料命名的,如椒酒、柏酒、桂酒、兰花酒等;也有以酿造方法命名的,如清酒、韫酒等;还有以酿造季节和颜色命名的,如春酒、冬酒、秋酿以及黄酒、白酒、金浆酒等。西晋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亦说:“九世有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日醴,药日荆,人尚赤,帝称王。”[1]醴在中原地区是祭祀用的酒,而蜀人所称:“酒日醴,乐日荆”,据有关学者研究,醴和荆都是蜀语的音译,醴似乎是一种蜀酒的名称,自然是蜀地的一种好酒。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七·笨曲饼酒》中详细记述了蜀酒的生产工艺。他说:“蜀人作酴酒法,十二月朝,取流水五斗,渍小麦曲两斤,密泥封,至正月二月冻释,发漉去滓,但取汁三斗,谷米三斗,炊做饭,调强软合和,复密封数日,便热。合滓餐之,甘辛滑如甜酒味,不能醉人,人多啖温,温小暖而面热也。”[1]很明显贾氏这里所云蜀人所作的酴酒,即今流传下来的醪糟酒。隋唐时期及以后记述巴蜀酿酒业发展的史料甚多,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事例说明,巴蜀酿酒、饮酒距今已有三四千年的悠久历史,拥有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和长期历史文化积淀的巴蜀大地自然被称为饮誉中外的“名酒之乡”。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的人民创造了一方的文化,一方的文化又哺育了一方人民特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气质。地处青藏高原向长江中下游平原过渡地带的四川省,山高林茂,河流纵横,气温适宜,粮源充足,酿酒历史悠久,工艺独特,有的佳酿窖藏达数百年之久,致使天府之国名酒倍出,香飘四海。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四川上各种档次的名优酒就有144种,其中又以“六朵金花”(即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全兴大曲、沱牌曲酒和古蔺郎酒)饮誉海内外。

五粮液,原名“杂粮酒”,产于四川宜宾,属浓香型白酒。该酒形成经历了秦汉古棘道的“苟酱”,唐代的“重碧酒”,宋代的“荔枝绿”、“姚子雪曲”,明代的“杂粮酒”,1909年改名为“五粮液”。主要以高粱、糯米、大米、小麦和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通过按比例精选原辅料、蒸糟拌曲、封窖发酵、蒸馏提酒、储存、勾兑、检验、包装等一整套独特的工艺制成,具有香气悠久、口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风格。1952年,国营五粮液酒厂成立,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工艺,产销量不断扩大。90年代以后,该厂又组建成五粮液集团,谋求向海内外发展。宜宾五粮液自1915年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以后相继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屡获国际金奖19枚,4次蝉联中国国家名酒称号。“五粮液”牌商标在1992年获“首届中国十大驰名商标”称号。[2]

泸州老窖(包括特曲、头曲、二曲)产于四川泸州,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生产历史可上溯至1700余年前的汉代。清同治八年(1869年)正式定名为泸州老窖大曲。现有100年以上老窖窖池300多个,其中明代1573年兴建的4口“国宝窖池”,窖龄长达400多年。该酒以红高粱为原料,小麦制曲,经过复杂工艺精酿而成,具有醇香浓郁、饮后尤香、清冽甘爽、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泸州老窖

的一大特点是窖藏时间久,窖龄至少在300年以上,采用传统的独特固态发酵法,用麦曲和微呈酸性、水味略甜的龙泉水酿制而成,具有浓香、醇和、爽甜、味长的特色,作为浓香型酒的代表,长期以来与“酱香正宗”的茅台酒双星并雄,饮誉中外。1915年泸州老窖特曲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即名声鹊起,后又多次获重大国际评酒会金奖。自1952年中国第一届评酒会起,获历届国家名酒桂冠。在国家质量检测和质量万里行消费者调查活动中均被评为质量合格和消费者最满意产品。现已发展为高度特曲、低度特曲、鸡尾酒等18个品种,40多个系列包装,远销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2]

剑南春,产于四川绵竹,浓香型白酒。绵竹古属“剑南道”辖,酿酒历史悠久。唐代,酿有“剑南烧春”,闻名于世,为皇室专享的贡品。宋代即以“蜜酒”、“鹅黄”出名。清康熙年间,绵竹大曲即以醇厚和味美而享誉中华。1951年地方国营绵竹酒厂(即剑南春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继承传统工艺,开发生产“剑南春”。原料为高粱、大米、小麦、玉米。采用浓香型传统工艺,用优质地下矿泉水,经老窖发酵、红糟盖顶、回沙回酒、去头拆尾、分段按酒储存、勾兑调味等工序精心酿成。1958年正式命名为“剑南春”,以“色清透明、窖香浓郁、味厚绵长、醇和回甜、余香悠长”独显其特色。现有酒度为60度、52度、38度、28度等品种。注册商标为“剑南春牌”,外销注册商标为“长江大桥牌”,畅销全国各地。同时还销往美国、德国、西班牙、马来西亚、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1963年该酒被评为四川省名酒,荣获金质奖章。1979年、1984年、1989年蝉联国家名酒称号。[2]

全兴大曲,产于四川成都,浓香型白酒。唐朝时,成都就以生产名酒“锦江春”闻名。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福升全酒坊取用薛涛井水酿酒,始创“薛涛酒”,道光四年(1824年)改名为全兴酒,1951年在全兴老字号基础上,成都酒厂成立,以高粱为主要原料,经历代酒师的精研细琢,逐步形成独特的酿造工艺,精酿全兴大曲。该酒具有香而不绝、雅而不淡、醇香尾净、以味见长等特点。1963年在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中国名酒,

1988年在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上再登榜首。近年来,该厂又推出豪华水晶瓶全兴大曲、全兴特曲、全兴液等品牌,其系列产品远销海内外。[2] 沱牌曲酒,四川省射洪县酒厂生产,优质白酒。以高梁、糯米为原料精酿而成。酒液无色透明,芳香浓郁,口感醇甜,清冽爽口,饮后回味,是浓香型酒。酒度为60度,曾于1984年以后多次获商业部和国家优质白酒称号,其产品远销国内外[3]。

古蔺郎酒,产于四川古蔺县,酱香型名酒。清末古蔺镇已能生产“回沙郎酒”,名噪云贵川。赤水河将四川古蔺二郎镇与贵州仁怀茅台村从中隔开;两厂隔水相对,在如此短的距离内,能酿出两种蜚声中外的名酒,实属难得。郎酒以高山深谷中流出的泉清水洁、略带甜味的郎泉酿成,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主要原料为优质高粱和小麦。生产工艺为高温制曲、高温发酵、高温蒸馏,生产周期长达9个月,储存期需3年以上。具有“酱香突出、醇厚净爽、幽雅细腻、回味悠长、空怀留香久”的独特风格。人称郎酒有三大宝:郎泉、宝洞、窖池老。郎酒与茅台相比,另具一格,色泽秀明,醇柔甘洌,饮后不头昏,不口渴。现有500毫升、250毫升、100毫升、50毫升盒装、简装等多种包装规格。年产量4000吨,远销日本、韩国、泰国、越南、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1984年、1988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国家名酒和国家质量金质奖。与此同时,还在国内外酒类评比中多次获得其他奖项。[4]

通过以上简要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四川名酒具有以下特点。

l、历史悠久。如前所述,广汉三星堆考古发掘出的大量的酒器文物足以证明,早在商周时代,巴蜀大地已出现酿酒饮酒现象。汉武帝时,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为生计所迫就在临邛(今成都邛崃市)以卖酒为生,流传着“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佳话[5](106—108页)。1977年和1978年在成都郊区出土的东汉画像砖和画像石中,就有多幅酿酒图、酒肆图、宴饮图,表明当时成都地区饮酒之风已广为传播。特别是唐宋以后,现今大

部分四川名酒皆以诞生,并成为朝廷贡品。唐时宫廷酒,今日剑南春。泸州老窖现拥有全国惟一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泸州老窖池群,距今有420多年的历史。另外在泸州老窖的陈列馆里,现珍藏着一只乳白色筒形粗瓷包装酒罐,上写“三百年老窖”,背有“豫记温永盛酒厂”的款记[6]。据温家1l代传人回忆,1869年,温家就从泸州购得十口陈年老窖酿造三百年老窖大曲,由此可证明今天的泸州老窖确有

四百多年的历史。

2、工艺独特。泸州老窖特曲为我国浓香型白洒的代表,其中麦釉、万年糟、老窖是构成浓香型酒的传统工艺特点。目前,泸州老窖既采用传统酿酒技术,即麦釉中的微生物类群、窖内发酵的微生物和窖内甲烷菌发酵,又积极采用新工艺,使用计算机架式制曲、勾兑、控制自动测温、控温,还把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现代化先进科技手段用于酿酒的全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泸州老窖年产系列酒l万吨,系列产品达18个、40多个系列包装,主要有泸州老窖特曲、大曲、特曲低度酒、泸州老窖二曲和三曲、滋补曲酒、鸡尾酒、白兰地以及被誉为“东方第一瓶”的金爵士超豪华特曲酒等。剑南春酒采用浓香型传统工艺,用优质地下矿泉水,将高粱、大米、小麦、玉米等原料,经老窖发酵、红糟盖顶、回沙回酒、去头拆尾、分段按酒储存、勾兑调味等工序,精心酿制。1958年,该酒正式命名为“剑南春”,以“色清透明、窖香浓郁、味厚绵长、醇和回甜、余香悠长”独显其特色。八十年代以来,剑南春酒厂又陆续开发了系列产品,并实现了全优目标,现有酒度为60度、52度、38度、28度等品种。

3、酒香浓郁。四川名酒多以浓香型白酒为主,但香型略有不同。香型是指香气的类型或格调。中国白酒的香型,绝非单指香气,乃香与味的复合感,而香韵则是同香型酒的不同气质。泸州老窖素以香爽、甘洌、尾净为典型,形成了爽净类风味。五粮液喷香、丰满谐调,以酒味全而著称,形成了丰满类风味。剑南春,带酱、爽冽、醇厚,形成醇厚类风

味。茅台酒与郎酒,同属酱香型。前者酱香柔细、醇香、丰满、悠长;后者酱香纯净,口感似食鲜果之甜润酸爽。在历次国家酒评比中,大家都认为郎酒不及茅台酒,而香型则有过之,风格类似茅台酒而又有独特之感,在评比中有时不分上下。

4、中外驰名。如前所述,四川名酒“五朵金花”,远销全国及世界各地,并屡屡获得国内外金银大奖。改革开放以来,剑南春继续发展名优白酒产业,加大投资力度,强化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扩大以中国名酒剑南春为龙头的名优白酒生产规模,利用技术优势,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名酒数量,积极高速产品结构,不断开发一系列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进一步增强和扩大剑南春及其系列产品在全国酒类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极大地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该酒内销注册商标为“剑南春牌”,外销注册商标为“长江大桥牌”,畅销全国各地。同时还销往美国、德国、西班牙、马来西亚、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自1963年该酒被评为四川省名酒,荣获金质奖章后,1979年、1984年、1989年又蝉联国家名酒称号。又如古蔺郎酒现有500毫升、250毫升、100毫升、50毫升盒装、简装等多种包装规格。年产量4000吨,远销日本、韩国、泰国、越南、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四川名酒的大量出口,一方面推销了企业的产品,另一方面又扩大了四川知名度。

近年来,四川工商界和学术理论界围绕巴蜀文化及酒文化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与争鸣,有关研究文集相继问世。笔者从这些论集提出的新观念新材料中获益匪浅,并引发了以下思考。

(1)巴蜀酿酒业和酒文化在四川社会生产生活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古往今来,酒在四川社会生产生活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首先,酿酒业是四川古代社会的重要产业。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是以农立国的国家,一切政治、经济都以农业

生产发展为立足点。以粮食为主的酿酒业,是紧紧依附于农业,并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因而,农业生产的状况便直接关系到酒的酿造。而酿酒业的兴衰、消耗量的起伏,又是粮食生产的晴雨表,这就造成酒及其所联系的文化网络进一步扩大。酒在官家手里,既是赏罚于民的重要手段,又是其农业丰歉的标志。在酒的背后.既可以看到农业生产的状况、天灾人祸的程度,亦可看到各朝各代强弱盛衰之动荡。其次,酿酒业是历代政府税收的重要来源。据《文献通考》记载,公元1077年以前,赵宋王朝每年征收商税额在十万贯以上的郡、州,全国共26个,泸州就是其中之一。其中酒税就占了十分之一,每年都在一万贯以上[6],足以证明当时泸州酒业的兴盛。再次,四川产好酒,川人爱饮酒。一年四季,不论春种秋收、建房造屋,还是婚娶丧葬、祝寿拜节,可谓无时不饮酒。除夕之夜,合家团聚,喝“团年酒”;正月里亲朋聚会,喝“春酒”;栽秧时节喝“栽秧酒”;夏收时节喝“开镰酒”、“收镰酒”;金秋时节喝“丰收酒”。川人饮酒,讲究少饮、慢饮、细饮,徐徐举杯,边喝边摆“龙门阵”。

(2)巴蜀酒文化为研究四川古代及近现代社会学和民俗学提供了丰富素材。

酿酒饮酒,是全人类共同的源远流长的文化现:象。从古至今,世界各民族各地区,酒类酿造丰富多:彩,饮用消费千姿百态。它浸染于民风民俗,形成众多富有独特个性的酿饮文化区,汇聚为灿烂的世界酒文化,成为今天民俗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历史学以用科技史研究的重要领域。

酒文化在巴蜀民间文化中的作用极为突出。以绵竹酒为例,绵竹年画、酒令、酒联、酒诗、酒习、酒德、酒器等丰富多彩。至于米芾酒后醉草,李白斗酒诗百篇等佳话,更表现出酒在精神文化创造上的作用。文人用酒增加了无穷的雅兴,歌手用酒唱出了壮丽的诗篇,酒可以激起豪情壮志,酒可以打开智慧之门。唐代诗人郑谷在他的《旅次遂州将之泸郡》一诗里写道:“我拜师门更南去,荔枝春熟向渝泸。”所谓荔枝春就是以荔枝香为主体

香成分的酒。在今泸州博物馆中陈列的一只陶制角杯,经考证系两千年前秦汉时期专供宴请宾客之用。1983年,泸州市郊出土的第八号汉棺上的巫术祈祷图中,两巫师高举酒樽,昂首相对,再一次证明了当时的泸州不仅有酒,而且已懂得“酒已成礼”。

酒不仅用于祭,用于礼,还用于史、用于政、用于艺,用于文;酒,不仅有它所连接的农时节日,人生大礼,而且有它所引起的社会风尚和文明表现。在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中,到处都可体现出川酒的魅力。相传诸葛亮屯兵泸州时,正值瘟疫流行,诸葛亮使人采集百味草药,制成曲药,含龙泉之水酿制成酒,令兵民日饮一勺,即避瘟疫,自此曲药制酒也流传下来。另据姚雪垠《李自成》,张献忠占据泸州时,夜巡泸州,远闻酒香扑鼻,近看泉水涓涓,但因军务在身,只饮一杯,顿感口齿生香,心旷神怡,于是作“香溢泸州城,芳流十里外;献忠一杯酒,醉颜红可掬”[7](105页)诗一首。

酒文化在民族生活中表现极其广泛。无论在古代,还是在近现代,大西南各地民族节日、生产活动、祭祀活动、集会游艺、迁居建房、宗教庆典等无不用酒。各少数民族还用独特的酿造技术与传统自酿青稞酒、马奶酒等,且在酒具、酒器上也有许多独特之处,牛角、兽骨、木碗、竹盏等都表现出独特的文化传统与特色,其饮量之大与嗜酒之深,是汉族群众所不能比拟的。. (3)巴蜀酒文化是巴蜀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巴蜀文化,不能不研究巴蜀酒文化。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广义的文化则是指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总和。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指出:“广义的文化包括酒文化”。因此,谈巴蜀文化,自然离不开巴蜀酿酒业和酒文化。悠悠数千年的文明史,巴蜀酿酒业曾赋予巴蜀文化以博大精深的内涵。作为巴蜀文化的一个载体,巴蜀酿酒业不仅可为其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客观素材,而且可为其展示不可忽视的特殊价值。

酒文化的研究总体上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反映着酿酒业客观

的物质现象,具体包括酒器、酒具、酿酒设施,酒的储存、保管、运输,酒的品验鉴定、出厂包装,酒楼、酒肆、酒幌等生产建设布局问题。社会属性是指酿酒业所联系和表现出的广阔的文化现象与社会文明。巴蜀酒文化的研究应侧重于酒的社会属性,即酒在社会活动中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艺术、科学技术、民风民俗等领域所产生的具体影响。

美酒飘香的四川几千年来形成了独特的酒文化氛围,哺育了许多大文豪,这些大文豪饮酒后又流传了大量的千古绝句。李白曾在绵竹“解貂赎酒”,故留有“士解金貂,价重洛阳”的美谈。唐代诗人张籍目睹成都城南万里桥边酒店兴隆的盛况,喜上心头,写道:“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杜牧也以“益州官楼酒如海,我来解旗论日买”,抒发喜悦之情。杜甫喜饮“荔枝绿”(今五粮液前身),留下了“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的诗句。清乾隆年间,诗人张船山卸职返川,遍访蜀中名酒,写下了“城下人家江上城,酒旗红处一江明;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7]的赞美泸州好酒的诗句。乾隆年间的文史大家李调元写诗称赞:“天下名酒皆尝尽,欲爱绵竹大曲醇。”[1]以上诗句无不与诗人当时的心境、处境密切相关,成为研究诗人行踪、心路历程和文学创作的重要资料。

(3)巴蜀酒文化既有长期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又有与时俱进的开放动态。这种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既有酿酒器物、技术和工艺等物化活动,也有酒礼、酒诗、酒联等精神文化的不断延续。如前所述,巴蜀酒业及酒文化不是主静的,而是主动的,对于酒文化这一开放系统来说,酒文化(包括传统工艺)在流动、衍变、发展,落后地区总是不断地向先

进地区看齐,加之文化区域的变迁、历代的建置沿革,增加了探讨川酒渊源、走向诸问题的难度。世界是开放的,中国已敞开了国门,正接受现代酒的机遇与挑战。要吸收、融合不同民族酒业及酒文化的长处,建构既不游离于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的现代酒业和酒文化,这是目前川酒走向世界,铸造新辉煌遇到的一个新课题,也是巴蜀酒文化研究不可

忽视的重要问题。

川酒的传统工艺是宝贵的民族遗产,但人们并不满足于此。新陈代谢乃是系统运动的普遍法则,古老的传统酿酒技术世代相传、流传至今,显示其坚强的生命力。毋庸讳言,目前四川酿酒业还有落后的一面。历史以它巨大的惯性前进着,传统的观念常常是根深蒂固,对于老祖宗遗留下来的酒文化遗产,人们研究的还太少。生产力水平与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要赋予巴蜀酒文化以崭新的内容和观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以上几方面分析说明,巴蜀酿酒业和酒文化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均具有独特风格和重要地位。因此,研究古代及近现代四川酿酒史,不可不研究巴蜀酒文化。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研究巴蜀酒文化仍具有特殊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利用川酒知名品牌,可以打造川菜王国。川酒和川酒文化作为巴蜀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各个历史发展进程中,曾以其独特的丰姿展现了自己的魅力。无论是研究数千年川酒酿造历史、工艺技术、酒业管理、财政税收,还是了解巴蜀大地各种思想文化传统和风俗民情活动,都可以从酒文化中找到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过去,我们在阐述和发掘巴蜀文化的巨大影响时,多注意从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及丝绸、陶瓷等方面探讨其作用,却很少顾及川酒的文化价值和特殊品牌,这不能不是一个很大的缺憾。目前,四川社会各界,包括政府在内,正在积极打造川菜王国。川酒作为川菜王国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大有潜力可挖。如前所述,近年来川酒在国内外已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很大的市场,川菜王国若能很好地将其市场纳入自己的经营范围,也可取得较大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其次,可以开拓四川旅游新领域——工业旅游。工业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即以工业企业的厂区、生产线、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产品特色等为主要内容,吸引广大游客到此观光、考察。这一旅游方式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

国。当时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组织客人参观其生产流水线,引起众多厂商效仿。有些厂商采取对客人收取少额费用的做法,逐渐演化为工业旅游。工业旅游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前景看好。近年来,我国一些旅行社根据部分游客对工业生产方面感兴趣的市场需求,主动与工业企业联手开发工业旅游项目。例如目前四川泸州老窖股份公司建立了泸州老窖博物馆,开辟新的旅游景点——明代4口“国宝窖池”。悠久的历史显示了珍贵的文物价值,国务院目前已将这4口窖池确定为国家级保护文物。全球闻名的吉尼斯组织也将其记录为酿酒史上的世界之最。又如四川宜宾五粮液集团近年来也投巨资兴建了酿酒历史博物馆和五粮液城,再现了五粮液及酒文化的发展历程,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前往参观。以上举措不仅提升了其企业的知名度,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其城市的知名度。

不少专家认为,开发工业旅游对发展当地旅游业具有积极意义。一个旅游景区对游客吸引力的大小,不仅与其自然风景优美程度相关,而且还与其文化内涵的多少紧密相连。目前,四川一些城市为增加景区文化的“厚重感”,对一些古迹进行修建是必要的,但不能仅停留在低层次的大型景点的建设上,更不能把十分有限的资金用来搞假古董。要让游人“品”出景区“厚重的文化内涵”,就应该加强对原始文化形态旅游景区的保护与开发,加强对具有民族特点、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风俗民情的整理与开发,以形成浓厚独特的文化氛围,使游人通过游览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第三,可以为四川改革开放营造一个优美的环境氛围。古往今来,川酒,特别是四川名酒六朵金

花,已与四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紧紧相连,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氛围。1986年,酒城泸州决定该年9月20日为第一个泸州名酒节,以后每年8月20日至9月20日,全市都要举行盛大的名酒节庆祝活动。成都从1987年开始,每年春天举办全国糖酒交易会,各地客商云集,畅谈美酒,畅销美酒。在这一独特的文化氛围中,四川省各级政府和

社会各界可以进一步发掘川酒和川酒文化的深刻内涵,并借重其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实施“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发展战略,搞好招商引资,经贸洽谈,以提高四川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知名度,为改革开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第四,可以促进巴蜀文化学术研究向纵深发展。川酒文化是巴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巴蜀大地上,历史上许多古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在酒力的协助下留下了无数瑰丽的诗篇。许多达官贵人及普通百姓好饮白酒,极富侠义之气,并演化了许多传统的酒令词句和生活情趣。这些酒令词句其中包含了当时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极具地方风味,说唱结合,富有节奏感,是研究巴蜀文化的一大内容。通过对巴蜀酿酒业和酒文化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其数千年工艺和文化的特点,促进巴蜀文化学术交流的深入,而且可以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战略决策服务,以推动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

总之,巴蜀酿酒业和酒文化并不是历史的陈迹,它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独特的经济地位和文化价值。目前四川名酒正在走向世界,创造新的辉煌。我们相信,由巴蜀先民创造的,在四川盆地上滋生数千年的巴蜀酿酒业和酒文化在新世纪里一定会进一步发扬光大。

来源中外酒文化网:http://www.9wenhua.com/Article/527.htm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