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 • • • • • • • • • •

学习目标

了解并掌握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技巧

考点阐释

《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有两种考查形式:

一、选择题的形式: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二、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实词的含义。

要求:多积累常见实词的常见义项,同时要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与技巧。

隆庆时,绍兴岑cén郡候有姬方娠shēn.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冯梦龙《古今谭概》) 问题:

你能推断出“弄璋”和“弄瓦”的意思吗? 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可以联系上下文,寻找有效信息: “我夫人有娠”(娠:怀孕) “果双生一男一女” “璋也弄,瓦也弄” 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

古人把璋给男孩子玩。璋:一种玉器; 古人把瓦给女孩子玩。瓦:原始的纺锤

方法一:借助上下文语境

任何方法的使用都不能离开语言环境。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境。”

试试看: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dài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 《项羽之死》 “欺骗”

齐武成帝子琅玡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dǔ爱之,衣服饮食, 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xiá儿也,当有所成。” 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②(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① “应”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可释为“ ”。 ② 句中的“应”和“对”连用,都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上,动作对象为“诸侯”,而“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

1, 随着,和着 2, 2应答

①日籴dí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 ②二月卖新丝,五月粜tiào新谷。

你能推断出“籴” 和“粜”的意思吗? 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籴:买进粮食 粜:卖出粮食

方法二:借助字形推断

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形旁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偏旁”,与字义联系密切

1、从“刂(刀)、弓、戈、斤(斧)”者与兵器有关 2、从“马、牛、羊、豕 、犭、 鸟、虫”者与动物有关 3、从“讠 (言)、辶(走)、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

禾 五谷 歹-- 死亡 皿-- 器具

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斜眼看 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田地 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绳索

4、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美好的食物 5、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竹制的鞭子

1.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分开

2.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磴,其有七千有余。 石阶 3.生而眇者不识日 。 双目失明

4.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渡口 5.王怒曰:“劓yì之。” 割掉鼻子

1、文过饰非 2、前倨jù后恭

你能推断出“文” 及“倨”的意思吗? 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文,掩饰 倨,傲慢

方法三:借助对称结构推断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多,这是可供 利用的条件。在这样的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 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就可由 已知词性、词义推知未知词性、词义。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飞奔的马 2、据崤xiáo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险固的地方 3、取之不禁,用之不竭 禁:尽,完 4、正襟危坐 危:端正

1.谷则异室,死则同穴 活着

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任用,重用 3.通五经,贯六艺 。 通晓 4.齐人追亡逐北 逃跑者

沛公军坝上

你能推断出“军” 的意思吗? 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军:谓语,名词作动词,驻扎

方法四、借助语法推断

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

① 将军身披坚执锐 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 “坚”解“ ”,

“锐”解“ ”才能搭配 坚硬的盔甲 锐利的兵器

(2000年全国高考题)“自放驴,取樵炊爨cuàn”,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是否正确?

“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 ”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当。 ①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兵车行》) ②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 ③信义著于四海 (《赤壁之战》) ③ 行而无信(《荆轲刺秦王》)

① “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 确实 ”之意 ② “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动词,为“ 相信 ”之意。 “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为名词,故“信”为“ 信誉,”之意

“无”为动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信”处于宾语的位置,所以“信”为“ 信物 ”之意。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你能推断出“殚”及“竭” 的意思吗? 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殚精竭虑 殚,竭:尽

方法五——借助成语等推断

成语乃古汉语遗留在现代汉语中的“活化石”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疾风知劲草-强) (欲盖弥彰-明显、显著)

在官清恪,未尝问私 恪尽职守-谨慎而恭敬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招致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日薄西山-迫近

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07年江苏高考)

你能推断出“刑” 的意思吗? 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刑:杀

方法六——借助课文推断

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大家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大家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充分调动大脑中的储存信息,进行灵活迁移,力求融会贯通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B.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爽:差错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卫风·氓 C.咸私哂其矫饰焉 。 哂:讥笑。 “夫子何哂由也?”笑, 讥笑。

D.齐人追亡逐北。 北:北方。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北,败逃者《过秦论》

答案:D

方法小结

一、借助语境推断【最基本的推断方法】 二、借助字形推断 三、借助对称结构推断 四、借助语法推断 五、借助成语等推断 六、借助课文推断

• 以上介绍了文言文实词几种常见的推断方法,其中联系语境推断是最基本的推断方法,也是推断的原则。

在考试过程中,如果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文言实词的解释、句子的翻译都能很好地解决。当然方法仅仅

是方法而已,词义推求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要以一定量的文言文背景知识(如实词、虚词、句式、文化常识等)的积淀为前提。为此,熟悉教材中文言文,打好基础至关重要。

• 1、运用这几种方法时要结合语境,多角度思考,仔细推敲,相互验证,作出选择。

2、所有的方法都是以深厚的积累为基础的

勤积累,强记忆

各种方法要融会贯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