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过关测评卷
、看拼音,写词语。 (8分)
shān zh ài
) z ì s ī( ) tu ō l ā( ) xi è f èn( )
) ji é du àn ( )
二、按要求完成练习,把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0分,每
( dù j ì( quán t óu( bǎnɡ y
小题 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监督.( dū) 湖泊.(bó) 幔.( màn)子 弓弩.(nǔ)
B. 诡.(ɡuǐ)胸膛.(t 踉跄.(qi 蹿.(cuān)计 出 ánɡ) ānɡ) 猕C.姊.(zǐ)妹 迸.(bènɡ)出 山涧.(ji ān)
猿(yuán)
D. 镌.(ju 瞑.(mínɡ)目 阻挠.(náo) 顽劣.(li è) ān)刻 2.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部分的意思理解有误的是( )
A. 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 可趁午间结伙成队过冈, 请勿自误。(老 虎)
B. 武松走进店里坐下, 把哨棒靠在一边, 叫道:“主人家,快拿酒来吃.。”(喝, 饮用)
C. 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 朝.游.峰洞之中
朝
D.众猴
着某个地
“怎见得是个家当..?”(家业,
方
游
去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 )
A. 卢沟桥的狮子真多,一眼望去,预计..有好几百个。 B. 任何胆敢触犯法律的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C. 战术,指的是在战场中如何调度..兵马以赢得胜利的技巧。 D. 他跑完马拉松,双腿已经酥软..无力了。
4. 下列句子中,不能体现出武松有勇有谋这一性格特点的是( )
A. 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
地 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1/ 8
B. 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C. 武松回到青石上坐了半歇,想道:“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
来, 却怎么斗得过?还是先下冈去,明早再来理会。”
D. 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 叫道:“这酒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拿
些来吃。
5. 下列句子中,不是描述诸葛亮这一人物的句子是( )
A.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B. 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 乐毅,时人莫
之许也。
C. 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驿,把门人那里阻挡得住, 直奔
后堂, 见督邮正坐厅上,将县吏绑倒在地。
D.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三、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10分) 空。 )( ) 神机(大雾( )( ) ( )( )挠腮
喜不(
天造( 一饮(
)( ) )( )
)( )
1. 凉爽的秋天来临了,早晨 了。
__,大地像层银纱罩
住 被一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子兵法》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对战争
规律的透彻阐述,又有战略、战术 等方面的 。
3. 这里物产丰富,山水秀丽,四季如春,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的好地
方。
4. 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都 ____________________ ,奔走相告。
四、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9分,每小题 3分)
1.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用 同样的方法仿写句子)
2. 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给句子换个说
法, 保持意思不变)
2/ 8
3. 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把句子换成我们现在
的语 言)
五、按要求填空。(13分)
1. 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换一种更适合语境的说法。 (4分)
( 1)我们打算去云南旅行,爸爸提前在网上订了客舍..。( ) ( 2)小丽最喜欢写作文了,她的理想是长大后成为一名墨客..。( ) ( 3)检查完合同后,双方公司代表分别在合同上盖上了印信..。( ) ( 4)弟弟生病了,妈妈带他看郎中..去了。( )
2. 这一单元中,我了解了许多古典名著,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 ______
(谁)写的《 _____________ 》,这本名著讲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分)
3. 根据课文内容,把下面的剧本补充完整。 (5分) 旁白 :鲁肃按承诺诸
葛亮的,没有对周瑜提借船的事,使得周瑜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鲁肃按照诸葛亮的吩咐准备好一切,一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 诸葛亮才 __________________ 。
鲁肃(表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叫我来做什么?
诸葛亮 :请你一起去取箭。 鲁肃:哪里去取? 诸葛亮 (动作: ):不用问,去了就知道。
旁白 :诸葛亮吩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朝北岸开去。
六、阅读理解。(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9分)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 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天还没亮, 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 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 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 “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 “雾 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
3/ 8
亮了就回去。 ”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 “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 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他派人去 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 到江边支援水军。 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 箭 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 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 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 文段中画“ ”的句子既写出了诸葛亮的 _______________ ,又写出曹操的
_______________ 。( 2分)
2. 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下面人物在文段中的神情。 (2分) 诸葛亮:( )
鲁肃:( )
3. 文段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请你至少写出两点。 (3
分)
4. 当曹操发现上当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 11分)
空城计
街亭失守以后, 诸葛亮一面命关兴、 张苞领人马到武功山埋伏作为疑兵, 一 面派张翼带兵去修理剑阁, 平整回川的道路,又秘密传令,叫全军暗暗收拾行装, 准备撤退。
诸葛亮调兵遣将, 先带领五千兵马去西城搬运粮草。 忽然飞马送来消息, 说 司马懿带领大军十五万朝西城这边蜂拥而来。 这时诸葛亮身边无大将, 只有一班 文官,所带的五千兵马,已分了一半去搬运粮草, 只剩下二千五百兵马留在城中, 众文官听到这个消息,都吓得脸色发白。诸葛亮上城楼一看,果然尘土冲天,魏 兵正分两路杀来。 诸葛亮知道想走也来不及了, 于是连忙传令下去, 藏起所有的 旗帜,禁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说话,却把四面城门大开,每一个城门,用二十 个军士扮作老百姓,洒扫街道,倘若魏兵来到,不可乱动。诸葛亮自己则披上鹤 氅,戴上纶巾,带领两个童子坐在
4/ 8
城楼上焚香弹琴。
司马懿前军来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都不敢前进,连忙报告司马懿。司马 懿笑着不肯相信,下令停止行进,在马上远远观望,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 满面笑容,悠闲地弹琴。左面的童子手捧宝剑,右面的童子手拿麈( zhǔ)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多个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了,心中大疑,连忙 传下命令,叫后军充当前军,前军改作后军,向北面山路退去。司马昭说:“或 许诸葛亮没兵, 故意做出这样子, 父亲为什么就要退兵?”司马懿说: “诸葛亮 平生谨慎,从不冒险,如今大开城门, 必有埋伏。我如果进兵,就中了他的计。 ” 于是,将两路兵马全部退去。
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起来。众官无不..惊奇,便问诸葛亮:“司马懿 是魏国名将,如今带了十五万大军到此,见了丞相,为何..退得这样快?”诸葛亮 说:“他料定我平生谨慎,决不冒险,见了如此模样,便怀疑有埋伏,所以很快 退走。我并非想要冒险,实在是不得已才决定如此。我们只有二千五百兵马,如 果放弃城池逃走, 必不能跑远, 岂.不.被司马懿捉住?现在他们一定从山北小路退 走,我已让关兴、张苞在那里等候迎敌。 ”部下听了,都十分佩服。
1. 联系上下文,猜测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见了如.此.模样
( )
众官无.不.惊奇(
)
见了丞相,为.何.退得这样快( ) 岂.不.被司马懿捉住( )
2. 文中两次写到诸葛亮的“笑”, 请你仔细揣摩他当时的心理, 分析这两次
“笑” 的不同之处。(2分) (1)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满面笑容。
(2)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起来。
3. 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分)
5/ 8
4. 简要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分)
5. “空城计”能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请你试着至少写出两个。 ( 2分)
七、习作乐园。(30分)
《空城计》一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读后你有什么感受?请你写一篇读 后感。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结合实际,把自己的感受写清楚;③语句通顺,书 写工整,不出现错别字;④ 400字左右。
6/ 8
参考答案:
、山寨 自私 妒忌 拖拉 拳头 泄愤 榜样 截断 、1.D 解析 A 项湖泊.(pō)。B项,踉跄.(qi ànɡ)。C
, 项,山涧(
2.C
解析 C 项朝游:早晨出游。
,
3.A
解析 A 项“预计”应为“估计”。
,
4.D
ji àn)
5.C
C 项描述的是张飞。 解析
,
三、妙算 漫天 地设 抓耳 自胜 而尽
1. 大雾漫天 2. 神机妙算 3. 天造地设 4. 喜不自胜
四、1. 示例:这瀑布如同脾气暴躁的老头,带着满腔的愤怒,直泻九天。
2. 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怎么也斗不过。
3. 一个个都按年龄大小排序,朝石猴有礼貌地参拜,都叫石猴“千岁大王”。
五、1. (1)宾馆 (2)作家 (3)印章 (4)医生
2. 示例:施耐庵 水浒传 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个好汉在梁山泊起义的故事 3. 示例:疑惑起来 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疑惑不解 边走边说 把二十条船
用绳索连接起来
六、(一) 1. 胸有成竹 生性多疑
2. 示例:泰然自若 惊奇不已
3. 示例:选择大雾漫天时草船借箭,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预测准确;料定
曹操 不敢轻易出兵,而曹操果真没有出兵,只是让弓弩手放箭。
4. 示例:都怪我生性多疑,白白让诸葛亮得了这么多箭。他真是神机妙算啊!
(二) 1. 这个,这种 没有不 为什么 难道不
2. (1)故作坦然轻松,以诱司马懿中计,这次“笑”是紧张的笑。
(2)见魏军远去,暗自庆幸,如释重负,这次“笑”是轻松的笑。
3.他的兵马被分配到各地去执行任务, 身边无大将, 城中兵马少, 想走也
来不及
7/ 8
4. 司马懿兵临西城时, 诸葛亮身边无大将且兵马不足, 于是临危施计。
司马懿生 性多疑,果然中计。最后,诸葛亮为部下解释自己的计谋。
5. 示例:司马懿生性多疑;诸葛亮神机妙算,熟知司马懿性格。
七、略
8/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