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报告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报告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

化的模型实验报告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一、实验原理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减I的主要特征是同源染色体配对——__________;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__________;同源染色体________,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减II的主要特征是染色体不再复制;每条染色体的__________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二、实验过程 1、活动准备:

(1)用彩色纸片做出4条黄色和4条红色的染色单体,其中2条黄色的染色单体长3-4cm,2条长6-8cm;2条红色的染色单体长3-4cm,2条长6-8cm。

(2)把颜色、长度相同的两条染色单体成对并排放置。用同种颜色的吸扣代表着丝点。

(3)磁力小黑板1个,在左侧画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轮廓、中心体和纺锤体;在右侧画2个次级精母细胞的轮廓,中心体和纺锤体。 2、活动任务:

(1)模拟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及主要行为的动态变化;边操作边完成染色体/DNA数量变化表和曲线图 实验记录 实验方法步骤 每一个细胞中 时期 染色体数 把颜色、长度相同的两条染色单体粘在一起。代表1 减数分裂开始时已完成复制的染色体。把做好的染色体放在画好的精原细胞内。 2 3 4 5 让长度相同、颜色不同的两条染色体配对。红色代表来自母方的染色体,黄色代表来自父方的染色体 将已经配好对的两对染色体横向排列在纺锤体中部赤道板处, 双手分别抓住并移动染色体的着丝点,使红色和黄色的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在两极有染色体的部分画出细胞轮廓,代表新细胞的生成。 在另一张纸上再画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轮廓,并画6 出中心体和纺锤体。将已经移到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放到这两个新细胞中。 7 把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横向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处。 把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并将染8 9 色体分别拉向细胞的两极。尽量一次移动所有的染色体,象在活细胞中发生的那样 在两极有染色体的部分画出细胞轮廓,代表新细胞的生成。 (2)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探究创新:如果用3对染色体进行模拟,将产生多少种类型的配子?

减Ⅱ末 减Ⅱ后 减Ⅱ中 减Ⅱ前 减Ⅰ前 减Ⅰ中 减Ⅰ后 减Ⅰ末 间期 DNA数 染色单体数

巩固练习

1.下列哪一过程发生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A.染色体复制B.同源染色体联会 C.着丝点分裂D.同源染色体分离 2.同源染色体是指()

A.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分别来自于父亲和母亲的两条染色体 C.形态特征大致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3.下列四个细胞图,属于二倍体生物精子细胞的是() 4.下图为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

(1)此细胞处于_________分裂时期,此时有四分体_________个。 (2)可以和1号染色体组成一个四分体的是_________号染色体。 (3)此细胞全部染色体中有DNA分子_________个。

(4)在此细胞分裂后的一个子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_对。子细胞染色体的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