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30366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7.23
(21)申请号 201420106490.9(22)申请日 2014.03.10
(73)专利权人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龙井高发
科技工业园4号厂房(72)发明人张芳源 李炳峰 姜明 易兵
王金波 陈锦(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代理人李新林(51)Int.Cl.
F04D 27/00(2006.01)H02H 7/08(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风机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机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其包括有单元控制板、驱动板、接触器KM1和温度开关G,所述单元控制板与驱动板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驱动板设有端子P1和端子P2,并且由驱动板控制该端子P1和端子P2的通断,所述接触器KM1主触点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风机和交流电源,所述接触器KM1辅助触点的两端均连接于单元控制板,并且由单元控制板采集该辅助触点的通断状态,所述温度开关G是常闭型温度开关,所述温度开关G、端子P1、端子P2和继电器KM1的线圈依次串联后连接于交流电源的相线与零线之间。该风机控制电路将强、弱电有效隔离,使得变频器设备满足安规要求,不仅保护了单元控制板,而且消除了安全隐患。CN 203730366 UCN 203730366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风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单元控制板(1)、驱动板(2)、接触器KM1和温度开关G,所述单元控制板(1)与驱动板(2)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驱动板(2)设有端子P1和端子P2,并且由驱动板(2)控制该端子P1和端子P2的通断,所述接触器KM1主触点(1,2)、(3,4)、(5,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风机(3)和交流电源,所述接触器KM1辅助触点(13,14)的两端均连接于单元控制板(1),并且由单元控制板(1)采集该辅助触点的通断状态,所述温度开关G是常闭型温度开关,所述温度开关G、端子P1、端子P2和继电器KM1的线圈依次串联后连接于交流电源的相线与零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开关G设置于所述风机(3)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KM1辅助触点(13,14)为常闭开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开关G是双金属片温度开关。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风机及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风机控制电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变频器或逆变器。
2
CN 203730366 U
说 明 书
一种风机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1/3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风机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变频器、逆变器等电子设备上安装有风机,通常由230V~400V交流电源对风机供
电,比如德国ebmpapst公司的D2D160-BE02-14型离心风机,此类风机内部设有温度开关,该温度开关用于当风机温度过高时产生通断动作,再由驱动板根据该通断动作控制风机的上电状态,避免因温度过高而损坏风机,受风机内部空间的大小限制,温度开关引线与风机电源引线之间的爬电距离仅2.0mm,就变频器而言,变频器的标准220V电压与地线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要求达到3.0mm,因此,此类风机应用于变频器设备时,对风机控制电路提出了较高要求。
[0003] 现有的风机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交流电源的相线L和零线N连接于单元控制板1的端口CN1,用于对单元控制板1提供电源,温度开关G的两端直接连接于单元控制板1的端子S1和端子COM,该温度开关G用于当风机3的温度过高时产生通断动作,并且由单元控制板1采集该温度开关G的通断状态,单元控制板1与驱动板2之间通过信号线相连,风机3初始工作时,单元控制板1向驱动板2发出控制指令,驱动板2执行该控制指令使得端子P1和端子P2导通,此时,接触器KM1的线圈(A1,A2)上电,接触器KM1的主触点(1,2)、(3,4)、(5,6)分别吸合,风机3上电运转,当风机3的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G产生通断动作,该通断信号直接传输至单元控制板1,单元控制板1向驱动板2发出停止指令,驱动板2执行该停止指令控制端子P1和端子P2断开,接触器KMI的线圈掉电,风机3停止运转。[0004] 上述电路中,温度开关G引线与风机3引线之间的爬电距离较小,温度开关G引线接低电压,而风机3引线接高电压,不能满足变频器设备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尤其当风机3上电运转时,倘若受温度或其他因素影响而导致绝缘性能下降或者消失,则风机3的强电电压将通过温度开关G传输至单元控制板1,由于单元控制板1通常以低电位直流电压实现信号采集与信号处理,所以,该强电电压对单元控制板1造成电压冲击,不仅会损坏单元控制板1,还存在安全隐患,使得变频器设备不能满足安规要求。
[0002]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风机内部引线难以满足安规要求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将强、弱电隔离开的风机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7] 一种风机控制电路,其包括有单元控制板、驱动板、接触器KM1和温度开关G,所述单元控制板与驱动板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驱动板设有端子P1和端子P2,并且由驱动板控制该端子P1和端子P2的通断,所述接触器KM1主触点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风机和交流电源,所述接触器KM1辅助触点的两端均连接于单元控制板,并且由单元控制板采集该辅助触点的通断状态,所述温度开关G是常闭型温度开关,所述温度开关G、端子P1、端子P2
3
CN 203730366 U
说 明 书
2/3页
和继电器KM1的线圈依次串联后连接于交流电源的相线与零线之间。[0008] 优选地,所述温度开关G设置于所述风机内部。[0009] 优选地,所述接触器KM1辅助触点为常闭开关。[0010] 优选地,所述温度开关G是双金属片温度开关。[0011]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有风机及上述风机控制电路。[0012]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为变频器或逆变器。
[0013]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而言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温度开关G连接于驱动板与相线之间,并且端子P1、端子P2的电压等级也较高,所以,温度开关G引线与风机引线之间呈等电位关系,即使两种引线的爬电距离较近,也不会对单元控制板造成任何电压冲击,该风机控制电路将强、弱电有效隔离,使得变频器设备满足安规要求,不仅保护了单元控制板,而且消除了安全隐患。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机控制电路的电路框图。[0015] 图2为现有风机控制电路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0017]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机控制电路,该风机控制电路可以应用于变频器、逆变器等带有风机的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该风机控制电路包括有单元控制板1、驱动板2、接触器KM1和温度开关G,本实施例中的温度开关G设置于风机3内部,单元控制板1与驱动板2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驱动板2设有端子P1和端子P2,并且由驱动板2控制该端子P1和端子P2的通断,接触器KM1主触点(1,2)、(3,4)、(5,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风机3和交流电源(L1,L2,L3),接触器KM1辅助触点(13,14)的两端均连接于单元控制板1,并且由单元控制板1的端子S1和端子COM采集该辅助触点的通断状态,温度开关G是常闭型温度开关,温度开关G、端子P1、端子P2和继电器KM1的线圈(A1,A2)依次串联后连接于交流电源的任一相线(L3,或L1或L2)与零线之间。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该温度开关G是双金属片温度开关,接触器KM1辅助触点(13,14)为常闭开关。[0018] 上述风机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为:风机3工作初始,单元控制板1通过信号线发送控制指令至驱动板2,驱动板2执行该指令而控制端子P1、端子P2导通,此时,交流电源的相线(L3)、温度开关G、端子P1、端子P2、接触器KM1的线圈和零线N构成回路,接触器KM1的线圈上电,并且其主触点和辅助触点均吸合,风机3上电运转,同时,单元控制板1采集到该辅助触点的闭合状态信号,并且根据该闭合状态信号获知该风机3正常运转。当风机3内部温度过高时,温度开关G因金属片变形而断开,接触器KM1的线圈掉电,其主触点和辅助触点均断开,风机3停止运转,同时,单元控制板1采集到该辅助触点的断开状态信号,从而发送停止指令至驱动板2,由驱动板2将端子P1和端子P2断开,等待下一次启动,同时,单元控制板1发出故障提示。[0019] 上述风机控制电路中,由于温度开关G连接于驱动板2与相线之间,并且端子P1、端子P2的电压等级较高,如为AC220V或380V等,所以,温度开关G引线与风机3引线之间
4
CN 203730366 U
说 明 书
3/3页
呈等电位关系,即使两种引线的爬电距离较近,也不会对单元控制板1造成任何电压冲击,该风机控制电路将强、弱电有效隔离,使得变频器设备满足安规要求,不仅保护了单元控制板1,而且消除了安全隐患。
[0020] 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5
CN 203730366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