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7399576 U(45)授权公告日 2018.05.22

(21)申请号 201721496154.X(22)申请日 2017.11.10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垅运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桂

月路334号硅谷动力汽车电子创业园A5栋及A6栋3-4层(72)发明人 庄永渠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代理人 王永文 刘文求(51)Int.Cl.

H05B 33/08(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包括信号隔离模块、同步信号产生模块、稳压模块和积分模块,PWM信号经过信号隔离模块进行信号隔离后输出至同步信号产生模块,由所述同步信号产生模块产生PWM驱动电压并输出同步的PWM信号,同步的PWM信号经过稳压模块进行稳压处理后输出至积分模块,由所述积分模块进行滤波后输出模拟信号。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隔离的方式,增加防反接、防干扰措施,可靠性大大提高,并且增加可调整的稳压管,使得其电压精度提高,电路的灵活性也提高,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CN 207399576 UCN 207399576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隔离模块、同步信号产生模块、稳压模块和积分模块,PWM信号经过信号隔离模块进行信号隔离后输出至同步信号产生模块,由所述同步信号产生模块产生PWM驱动电压并输出同步的PWM信号,同步的PWM信号经过稳压模块进行稳压处理后输出至积分模块,由所述积分模块进行滤波后输出模拟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隔离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二二极管和光耦,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PWM信号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连接光耦的第1脚,所述光耦的第2脚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PWM信号的负极,所述光耦的第3脚连接同步信号产生模块,所述光耦的第4脚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二极管为稳压二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信号产生模块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三极管,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光耦的第3脚和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VCC供电端和第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稳压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模块包括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积分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二极管为稳压二极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积分模块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七电阻的一端和模拟信号的正极,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也同时连接模拟信号的负极。

2

CN 207399576 U

说 明 书

一种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LED调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很多的LED驱动都具有可调光功能,而调光的方式也各种各样。单从调光输入信号的波形上区分,可以简单分为PWM调光和模拟调光。不同的应用场合会采用不同的调光方式。但当调光接口要求与调光芯片的接口要求不同的时候,就需要一种实现PWM信号和模拟信号相互转换的电路。本文讲述的就是一种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的电路。[0003]通常,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的电路,用的是一种简单的RC积分电路,如图1所示,PWM信号经RC电路进行滤波之后输出模拟信号,模拟信号正比于PWM信号的占空比。此电路基本可以实现转换要求,且结构简单,元件少,成本低。但是存在如下缺点: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未隔离,容易受干扰,输出模拟电压幅值不可调,电压精度低。[0004]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旨在解决目前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未隔离、容易受干扰的问题。[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0007]一种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包括信号隔离模块、同步信号产生模块、稳压模块和积分模块,PWM信号经过信号隔离模块进行信号隔离后输出至同步信号产生模块,由所述同步信号产生模块产生PWM驱动电压并输出同步的PWM信号,同步的PWM信号经过稳压模块进行稳压处理后输出至积分模块,由所述积分模块进行滤波后输出模拟信号。[0008]所述的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中,所述信号隔离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二二极管和光耦,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PWM信号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连接光耦的第1脚,所述光耦的第2脚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PWM信号的负极,所述光耦的第3脚连接同步信号产生模块,所述光耦的第4脚接地。

[0009]所述的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中,所述第二二极管为稳压二极管。[0010]所述的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中,所述同步信号产生模块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三极管,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光耦的第3脚和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VCC供电端和第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稳压模块。[0011]所述的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中,所述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0012]所述的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中,所述稳压模块包括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积分模块。[0013]所述的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中,所述第三二极管为稳压二极管。

3

CN 207399576 U[0014]

说 明 书

2/3页

所述的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中,所述积分模块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一

电容,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七电阻的一端和模拟信号的正极,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也同时连接模拟信号的负极。[00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包括信号隔离模块、同步信号产生模块、稳压模块和积分模块,PWM信号经过信号隔离模块进行信号隔离后输出至同步信号产生模块,由所述同步信号产生模块产生PWM驱动电压并输出同步的PWM信号,同步的PWM信号经过稳压模块进行稳压处理后输出至积分模块,由所述积分模块进行滤波后输出模拟信号。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隔离的方式,增加防反接、防干扰措施,可靠性大大提高,并且增加可调整的稳压管,使得其电压精度提高,电路的灵活性也提高,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现有的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的原理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0019]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包括信号隔离模块10、同步信号产生模块20、稳压模块30和积分模块40,所述信号隔离模块10、同步信号产生模块20、稳压模块30和积分模块40依次连接。[0020]具体来说,PWM信号经过信号隔离模块10进行信号隔离后输出至同步信号产生模块20,由所述同步信号产生模块20产生PWM驱动电压并输出同步的PWM信号,同步的PWM信号经过稳压模块30进行稳压处理后输出至积分模块40,由所述积分模块40进行滤波后输出模拟信号。

[0021]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信号隔离模块10将输入的PWM信号进行隔离处理,防止其与输出的模拟信号产生干扰,然后再输出至同步信号产生模块20,同步信号产生模块20产生PWM驱动电压并输出同步的PWM信号,稳压模块30对同步PWM信号进行稳压处理,同时稳压模块30的稳压值可调整,从而可以通过调整稳压模块30的稳压值来调整输出的模拟信号的幅度,积分模块40用于对稳压后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从而输出模拟信号,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信号隔离模块10,实现了信号隔离,防止输入的PWM信号和输出的模拟信号产生干扰。

[0022]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信号隔离模块10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二二极管ZD1和光耦OP,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PWM信号的正极PWM+,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连接光耦OP的第1脚,所述光耦OP的第2脚连接第二二极管ZD1的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ZD1的正极连接PWM信号的负极PWM-,所述光耦OP的第3脚连接同步信号产生模块20,所述光耦OP的第4脚接地,PWM信号的正极

4

CN 207399576 U

说 明 书

3/3页

PWM+依次通过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光耦OP的初级,再经过第二二极管ZD1回到负极,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D1为防反接二极管,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为所述光耦OP提供偏置电流,所述光耦OP用于进行光电隔离,所述第二二极管ZD1用于防止其它非PWM的干扰信号导致光耦误动作,提高电路的抗干扰性,使得电路的可靠性显著提升,在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二二极管ZD1为稳压二极管。[0023]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同步信号产生模块20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三极管T1,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光耦OP的第3脚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VCC供电端和第四电阻R4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T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和稳压模块30,在具体应用时,光耦OP初级的PWM信号传输到次级后,在三极管T1的基极电阻第五电阻R5上同步产生PWM驱动电压,使三极管T1同步工作在开关状态,从而在三极管的集电极的输出端产生同步的PWM信号后输出至稳压模块30,在实际应用时,所述三极管T1为NPN型三极管。

[0024]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稳压模块30包括第三三极管ZD2,所述第三二极管ZD2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ZD2的负极连接三极管T1的集电极和积分模块40,所述第三二极管ZD2起稳压作用,模拟信号的幅值根据第三二极管ZD2的稳压值决定,调整第三二极管ZD2的稳压值则可调整模拟信号的幅值,在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三二极管ZD2为稳压二极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可调整的稳压管,使得电压精度提高,电路的灵活性也显著提高,增加了电路的适用范围。

[0025]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积分模块40包括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和第一电容C1,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ZD2的负极,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一端和模拟信号的正极DC+,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均接地、也同时连接模拟信号的负极DC-,其中所述第六电阻R6和第一电容C1组成RC积分电路,用于对稳压处理后的同步的PWM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从而输出模拟信号。[002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WM信号转模拟信号电路,包括信号隔离模块、同步信号产生模块、稳压模块和积分模块,PWM信号经过信号隔离模块进行信号隔离后输出至同步信号产生模块,由所述同步信号产生模块产生PWM驱动电压并输出同步的PWM信号,同步的PWM信号经过稳压模块进行稳压处理后输出至积分模块,由所述积分模块进行滤波后输出模拟信号。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隔离的方式,增加防反接、防干扰措施,可靠性大大提高,并且增加可调整的稳压管,使得其电压精度提高,电路的灵活性也提高,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0027]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5

CN 207399576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