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诗歌事物形象学案(附答案)

诗歌事物形象学案(附答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诗歌事物形象学案(附答案)

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事物形象类型题的解题技巧 2.过程与方法:精讲与练习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诗歌的鉴赏,培养学生高尚、健康的情操。

课前预习

一、命题分析

1、20011 年重庆卷、山东卷,

2021 年四川卷、天津卷考查了这一考点。

2、该考点出现的频率较高,古诗表情达意常用事物托物言志,因此事物形象常常成为命题热点。 二、考点精要:

1、咏物诗:描写客观的“物〞,细致刻画其外在形态或表现其内在精神品质,借以抒怀兴盛,托物言志。

2、事物形象:即物象,是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3、事物形象分类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 2〕、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方:柳,谐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

4、常见命题方式:

( 1〕诗中的语句表达了形象〔物象〕怎样的品性特点 ( 2〕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形象。 ( 3〕诗中塑造的××形象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三、常见物象集释:

诗歌事物形象学案(附答案)

在 期的 作 践中,

很多物象已 被人 予了一些特殊含 , 久了, 就被固定

下来。列 其中的一局部,以供参考:

亭: 地送 之所,写到 亭,一般就与送 相关。

柳:由于“柳〞与“留〞音近,古人常折柳相送,因而“ 柳〞与离 相关;又因古人常把柳种在房前屋后,因而也表达 故 的无限 挂。

芳草: 离恨,也与美人一起 美好事物,比方理想等等。 梧桐:表示一种凄苦之音,常与凄凉悲 相 系。

芭蕉:常常与孤独 愁特 是离情 相 系。雨打芭蕉往往 人 得凄 。 梅花: 初用于 , 后 一种 忍不拔、

松柏:耐寒 木, 冬不凋,象征孤直 正的品格。

菊花:清 淡雅,芳香 人,欺霜傲雪,在 中常常是恬然自 、傲然不屈高尚品格 的象征。

花、 子:“ 〞与“怜〞 音, “子〞 第二人称敬 ,古 中有不少写 的 句表 达 情。又由于 出淤泥而不染,故又被 于 世而仍保持气 的高 之士的象征。

竹子:虚心、有 、根固、 、 洒、挺拔,所以, 中多 “ 〞

〞的象征。

寒蝉: 由于它栖于高枝, 久 ,寒蝉也成 悲凉的同 。

雁: 雁是侯 , 春秋迁徙, 常常触 人的故 之思, 愁。又因它曾 武 ,也常比作信使。

:容易勾起旅途 的 想和 腔的离愁 。 杜 :是凄凉、哀 、思 的象征。

蟋蟀:又名“促 〞 ,跟促人 、准 冬衣以至 念征人等 系在一起。

月亮:在我国古代 歌中,用月亮衬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 来,古 中的月亮是思 的代名 。 中的月亮就不再是 客 的物象,而是浸染了 人感情的意象了。 浮云:比 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指恩 的夫妻,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 不羡仙〞〔唐 照 ? 安古意?〕;

所以常用大雁寄托人的 的

餐 食露, 所以常用来 指人的高 人品。又因秋后的蝉命不

“高雅〞“气

高 亮 的人格象征,是身陷逆境却勇往直前

理想而拼搏的勇者,是清高 逸不随波逐流的孤高智者的象征。

丁香:指愁思或情 ,如“自从南浦 ,愁 丁香 〞〔唐牛 ?感恩多?〕⋯⋯

课堂探究

一、高考引路:

( 2021 山 〕 下面 首唐 ,答复 。咏山泉

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 不知名。映地 天色, 空作雨声。 来深 ,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 ,年年 自清。 首 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 人借咏山泉表 了怎 的情

思路方法: 诗歌事物形象学案(附答案)

二、典例精析: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答复后面的问题。

张渭

早梅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我形象的

2、〔 2021 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答复下列问题。

木芙蓉 窗前木芙蓉

[ 注 ]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吕本中 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探究答题步骤:

课后稳固

1、阅读下面这首诗,答复下列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商风,秋风。

怆悢,悲伤。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表达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复下列问题。

孤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缯缴,孤飞自可疑。

诗歌事物形象学案(附答案)

注:渚,水中小洲。关月,边关的月亮。矰,短箭。缴,系箭的丝绳。 诗中的孤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塑造孤雁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3、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菊

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秋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政,通“正〞。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答案 :

1、〔步骤 1〕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

迎风而发的形象。〔步骤 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

的恶劣; “迥〞

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

“白玉条 〞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

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步骤 形象。

3 作者

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

孤寂傲世、坚韧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

2、〔一〕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

〔二〕木芙蓉风吹雨打之后,在寒霜的侵扰之

下,用心努力地开放出美丽的花朵,突出其不畏艰难、无惧风霜的特性。 “一生开落任东风 〞写出了木芙蓉

〔三〕作者借此说明自己也要像木芙蓉

〔一〕范诗写的木芙蓉

的沉着与淡定,不管环境多么的恶劣,也按自己的本性,自开自落。

那样,不管环境有多恶劣,不管有多么的艰难,也依然沉着淡定,坚持走自己的路。 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做愁苦。

〔二〕秋天盛开的木芙蓉花不怕寒霜,傲然怒放,

没有一般的花那样纤弱,动不动就是

“愁红怨绿 〞的可怜样子。 “辛苦 〞点出了环境的恶劣。 〔三〕作者借木芙

蓉表现了自己少年时的意气风发、昂扬非凡的气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 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的形象。

答题步骤:〔1〕指出形象 〔物象〕并概 括物象的根本特征;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

(结合表现手法 );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

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 3、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4、高洁〔或“超凡脱俗〞 “清高〞〕;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 〕。凤凰“饮醴泉〞 “栖山冈〞可见其高洁,而“鸣彻九州〞 “望八荒〞那么表现其心系苍生,但它是单独一个,没有同伴,没有共鸣。由此抒发了诗人孤

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

〕的悲伤情怀。

5、形象:孤雁在潇潇暮雨中单独飞翔悲鸣,在静静的寒塘上面盘旋,欲下却又迟疑,只恐遇险。目的:通过对孤雁形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孤独凄凉的情感。

6、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