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diovascular Disease Electronic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9 年 10月 B 第 7 卷第 29期Oct. B 2019 Vol. 7 No. 29
探究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
韩丽祥
(江苏省东台市梁垛镇卫生院,江苏 东台 224225)
【摘要】目的 探究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1日~2019年2月21日我院接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研究组(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各34例,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手术情况(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结节;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9.184.02DOI:10.16282/j.cnki.cn11-9336/r.2019.29.144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中年女性[1],本次研究中,抽取我院接诊的68例患者(甲状腺结节),分组治疗,探究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见下。
定结节位置、数量,明确手术范围。先将峡部切开,对患侧峡部血管进行分离、结扎操作,离断甲状腺静脉,将甲状腺上下极进行向上牵引干预,保存甲状腺后被膜,离断囊内分支,并对甲状腺下极进行游离,其次,紧贴甲状腺上极,将其动静脉进行游离、切断。手术过程中,注意远离甲状软骨侧板,最后,放置引流管,对切口进行缝合。
术后,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治疗,2 d后,拔除引流装置。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的手术情况(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情况(创口粘连、吞咽不适、伤口感染、颈部麻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1日~2019年2月21日我院接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后仰,并将颈部用软枕垫高,伸展颈部,暴露术野。全麻后,在胸骨上缘约2~3 cm的位置作4~7 cm的颈部横向弧形切口,其次切开甲状腺被膜(纵向),以暴露甲状腺,然后分离结扎甲状腺颈动脉,将甲状腺病变部位切除,最后缝合切口,放置引流装置。
2 结 果研究组(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取仰卧位,全
麻后,于其胸骨切迹上方2 cm的位置,沿着颈部皮肤皱褶方2.1 手术情况向,作2~4 cm的小切口(横向弧形),然后逐层将各层组治疗后,研究组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织切开,直到皮瓣暴露,顺着甲状软骨-胸骨上窝的方向,学意义(P<0.05),见表1。将颈白线切开,分离甲状腺被膜,将甲状腺充分暴露,确
表1 手术情况(x±s)
组别研究组(n=34)对照组(n=34)
tP
切口长度(mm)4.16±1.056.47±1.248.28970.0001
手术时间(min)41.06±5.2564.17±6.0516.82250.0001
术中出血量(mL)
40.16±2.2583.55±3.2564.00580.0001
住院时间(d)5.76±0.7511.03±1.0523.81460.0001
2.2 并发症
研究组创口粘连1例,吞咽不适1例,伤口感染1例,颈部麻木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低于对照组的32.35%(创口粘连2例,吞咽不适4例,伤口感染3例,颈部麻木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甲状腺结节指甲状腺内的肿块,患者吞咽时,肿块会跟随甲状腺移动[2]。临床上,手术治疗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主要方式。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造成的切口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3]。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是种新型的手术方式,相比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该方式具有创口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同时,该方式切口较小,患者留疤的面积小,不影响美观,另外,该方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其康复。
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的手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了相比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更明显,可缩短住院
(下转195页)
2019 年 10月 B 第 7 卷第 29期Oct. B 2019 Vol. 7 No. 29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Electronic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195
痛1例,瘙痒2例,水疱0例,脱屑1例,合计4(13.3%);对照组皮肤疼痛2例,瘙痒1例,水疱2例,脱屑1例,合计6(20.0%)。
3 讨 论
在皮肤科慢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影响较多的疾病之一,与急性湿疹不同的是慢性湿疹治疗周期较长,疾病容易反复发作。湿疹的常见临床症状主要有皮肤苔藓样病变。局部皮肤厚度增加,有小丘疹并伴随角质层脱屑等症状,患病皮肤有明显的色素沉淀。目前临床上为改善此类症状通常结合激光治疗措施以及抗炎药物治疗,本文中提到的“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技术应用了微孔点阵技术,能够在精确扫描的基础上利用微小孔径对穿透皮肤表皮组织,并在二氧化碳的作用下气化皮肤深层的色素以及皮屑,除此之外该项技术能够刺激皮肤胶原蛋白的生成,但应用过程中操作不当或因其他原因能够导致较多的不良反应。而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中重要的成分时全反式维A酸,能够针对慢性湿疹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起到改善作用[4-5],为证明两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后的有效率,本文结合我院60例符合慢性湿疹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采取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6.7%,高于单纯采取超脉
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后的有效率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两种治疗方法下产生的不良反应概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慢性湿疹患者采取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后能够提高治疗疗效,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李小燕,聂 磊,刘科峰.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8,21(2):187-189.[2] [3] [4]
陈海燕.CO2点阵激光联合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治疗结节性痒疹的疗效观察[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8,25(4):216-218.郑建辉.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5):52-53.
孙昌洁,黄久遂,吴小纯.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盐酸依匹斯汀胶囊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8.044.[5]
朱 洁,闵仲生.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中药浸泡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06.016.
本文编辑:刘欣悦
(上接180页)
参考文献
[1] [2]
谢彩颜,朱玉兰,潘艳芳,等.职业女性乳腺增生现状调查及其危险因素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4):73-74.
何建军,彭运连.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0,9(2):163-165.
[3] [4]
司徒红林,任黎萍,陈前军,等.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医药信息,2001,18(4):1-2.
杨 琳.浅谈超声大型体检中压力增大造成乳腺增生发病率急剧增高的现象[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2(z1).
本文编辑:刘欣悦
(上接184页)
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2] [3]
程 超,龚 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55(32):33-36.
颜 状.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2):68-69.
参考文献
[1]
王培民.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对比评价[J].临床医学,2017,37(1):98-99.
本文编辑:刘欣悦
(上接191页)
醉当中来,镇痛效果更强,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更少,适宜在临床实践中普遍推广。
[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3):192-193.[2]
陈海森.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3):45-47.
参考文献
[1]
孙祖波.舒芬太尼运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的效果分析
本文编辑:刘欣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