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

2020-03-18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领域和内涵

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

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 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科学的方法助人的专业活动,它首先发端于西方社会,资产阶级思想家强调天赋人权,认为所有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利。

(二) 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工作革命不但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整个社会日益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告诉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力

第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的扩张

第四:社会问题大量的出现(饥饿、贫穷、失业、堕落)

综上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这些不期而遇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 (一) 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 对于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带来的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在试图消灭资本主义带来的弊端的途径方面,基本上分为改良和革命两种思路。改良主义者认为,可以采用补救和协调的方法,可以通过修改社会政策来调整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问题,其具体措施包括实施社会救济、提倡人道主义和博爱互助等等。总之,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要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去解决自身的问题。革命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运行规律出发,论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对之进行革命的改造。这不但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批判,而且是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打碎旧的人剥削人的制度,建立一种公平的、没有阶级压迫的、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的社会。 (二) 社会工作的产生 西方社会工作形成于19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受社会思潮的强烈影响,它是在长期的助人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社会工作的形成 宗教对处于困境者和弱者的帮助对于西方社会工作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其次论及对现代社会工作的贡献,普遍指出是17世纪以来的社会救助制度。1601年英国女王颁布“救济法”规定:以社区为单位,对无亲属照顾的贫民实行有条件的救济,从而初步建立了社会救济制度,并形成一套救济工作方法,这对以后世界各国的社会救济法规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个要求有系统的服务体系,服务人员需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追求服务效果的现代社会工作逐步形成了。 2.现代社会工作是实践的产物 现代社会工作是长期以来助人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无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还是社会工作的方法,都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三、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 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发展 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社会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已进入专业发展阶段,它表现为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和教育的发展及社会工作的科学化,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发展是社会工作知识和经验不断积累和发展的反映,也是其工作领域不断扩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标志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二) 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 治疗—预防,救助—发展就成了社会工作的基本思路。社会工作不但关注现有问题的解决,而且特别注重从预防和发展的角度开展工作。 四、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 中国历史上缺乏专业社会工作 传统的中国一直是个农业国。崇尚儒家思想,在较为封闭的圈子中,对他人无多求助,因此不可能产生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 (二) 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向西方寻求民族自救的道路,西方文化也以各种方式进入我国,一些大学开始从事社会服务教学并从事服务实践活动,以晏阳初倡导并极力推行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最为典型,这是中国知识界施行的、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社会工作实践活动。 (三)1949年以后中国的社会工作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就排除了专业社会工作存在的必要性,我国的行政干部实际上承担了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的职能,这种实际上的社会工作可称为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四)改革以来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1978年年底中国共产党决定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通过改革开放解决了许多历史上积累下来和新产生的问题,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社会学学科建设,人们开始用新的发展观来看待社会进步,即不但关注经济增长,更注重社会发展,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在这个价值体系中,所有伤害人,漠视人的尊严和平等,压抑人的发展的现象都将被社会工作者所反对,并成为社会工作的对象。

社会工作的领域

(一)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 社会工作可分为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还可分为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 (二)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 服务对象的困难是社会工作面对的直接任务,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更能反映社会工作的范围及其功能。

(1) 日常生活方面(为有困难者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是社会工作的首要任务) (2) 就业方面的问题 (3) 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 (三) 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 可分为救助、帮助和发展三种类型。救助是救人于危难的活动,帮助是就一般困难而言,发展则是在受助人自认为面对未来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社会工作给予的帮助。 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 一、社会工作的定义 (一) 社会工作的不同内涵 国际上公认的涵义:它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活动。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的本事却是相同的,即以利他主义的价值观为主导帮助他人。 (二)一般性定义 一般性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这一定义指出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这个定义还指出,社会工作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并以科学的助人技巧为手段,以达到助人的有效性,由此可见,社会工作同怜悯、同不考虑受助人的现实需要及接受服务能力的配给式福利也不相同。

(三)几个相关概念 1.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法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的社会制度,其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不因基本生活受损而招致危险,并进一步达到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障是通过政府立法而确定的,基本上属于政府行为。它与社会工作的区别是,社会保障是一套制度性规定,而社会工作则是依据这些制度性规定而实施的具体服务。 2.社会福利

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面对广大社会成员并改善其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一切措施。协议的社会福利基本上指对社会弱者所提供的带有福利性的社会支持,包括物质和服务支持,我国传统上对社会福利作狭义理解。狭义的社会福利服务与社会工作在涵义上基本吻合。 3.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是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弱者提供的改善其处境的活动,它是将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传至有需要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服务与盈利性商业服务有本质区别,它是社会福利服务。

社会工作的构成要件

(一) 对作为社会行动的社会工作过程的解析 社会工作者作为行动者,依自己的助人价值观去设计和实施助人活动,并积极吸引受助者主动参与这一行动,通过相互配合与协调,从而达到助人的目的。受助者也是行动的主题,他将自己的意识、目的、对社会工作者行动的理解带入接受服务的过程,并直接影响这一过程,因此,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双方互为行动主体和客体。 (二) 社会工作的要素 1、社会工作者:他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的构成部分,没有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就无从谈起。

2、受助者:也成服务对象、工作对象。受助者是服务的接受者,没有受助者,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必要性。

3、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利他主义,尊重受助者的权利和选

择)

4、助人活动:它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

社会工作的类型

(一) 社会工作形态的变化 综观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它经历了一个从非专业化到专业化的发展过程。这表现为服务提供者由慈善助人者向专业助人者的转变和从不太重视工作技巧到十分强调专业工作方法的变化。因此,社会工作曾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其最初的形态是慈善性、分散化、非职业性和非专业化,而现代形态则是理性化、组织化、职业化和专业化、二者之间呈现出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二) 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 当前,我国对于社会工作的理解有三种: 1、普通社会工作

普通社会工作是在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出现的,是在本职工作之外所从事的不计报酬的服务性和管理性工作,它是附属性的建制。其工作人员凭借忠诚、热心和奉献精神开展工作,基本不需要助人专业培训。它基本上不属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 2、实际社会工作 在我国政府部门和群众组织中,有一些以专门进行福利服务活动为己任的职业或岗位,他们承担着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职能。如民政部门的社会救济妇联对妇女的合法权益的保护。这些工作的特点是:工作人员基本属于国家行政干部,他们利用正式的组织架构,按照政策及本部门的工作方法开展工作,他们的工作以服务工作为主,同时也是管理工作。其服务工作部分是实际社会工作,它是行政性和半专业性的。这类工作当前是我国社会工作的主体。

3、专业社会工作

专业社会工作是受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的人员,遵照社会工作的价值观,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进行的服务。

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一) 社会工作同社会学的关系 社会学是以社会整体为对象,研究社会关系与社会行为、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变迁及其原因,并揭示其规律的社会科学。社会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群体)的关系,即人们怎样组成社会,社会又如何运行以满足其成员的需要,并由于二者之间的张力而导致社会变迁。社会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社会学的研究和分析基础之上,当社会工作面对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个人的、心理的因素解释时,社会学就显示出其特殊的作用。 (二) 社会工作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发生条件及规律的科学。当受助者的问题主要是个人性的,并与他的意识和认识密切相关时,社会工作者就会运用到社会心理学得知识去分析和帮助他解决问题。所以社会心理学必然成为社会工作者的重要理论支柱。 (三) 社会工作与政治学和管理学的关系 政治学是研究权利关系的科学,它不但指国家政治体制,也研究行政和日常生活中的权利运作过程。在一些社会工作者看来,社会工作是一种道德实践和政治实践,社会工作就是要维

护社会弱者的权利,使其享受公平。社会弱者所遇到的困难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要彻底解决他们的问题,根本途径是完善社会制度,社会工作者为解决这些问题所进行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社会弱者争取合法地位和权利的努力。

管理学知识对社会工作的贡献,集中反映于社会行政之中,社会行政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这一整套管理方法对社会工作机构进行管理以有效地达到社会工作的目标,是管理学与社会工作关系的突出体现。 (四) 社会工作与经济学的关系 经济学与社会工作的关系集中体现于福利经济学对社会工作的影响。福利经济学主张社会物质财富的公平分配,即政府通过收入再分配而使社会弱者得到好处,并认为这不但有利于社会弱者的生活,也有利于社会稳定。 (五) 社会工作与伦理学 伦理学时研究人类行为之对错、善恶的科学。社会工作者以利他主义为指导思想,强调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受助者服务,尊重受助者,保护受助者,帮助受助者。这无不体现了社会工作者高度重视伦理道德的精神。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功能

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 社会工作者的特征

定义: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他们是有一定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

特征:第一,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在我国表现为有全心全意为受助者服务的思想,不以助人过程牟取私利。第二,他们是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而不是行政官员。第三,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以上这些内容有利于我们将社会工作者同慈善人士、行政官员、志愿者等区别开来)

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作用 助人过程特征分析

第一,助人过程是帮助他人获利的过程。社会工作是帮助困难人士和群体满足其基本需要的过程。

第二,助人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的合作过程。

第三,助人过程是不对称的互动。所谓不对称是指互动双方在输入、输出方面的不对等,是双方在质和量上的差距。助人过程的不对称表现为:(1)双方在信息占有方面的差异。(2)互动效果上的不对称。(3)合作促成力量的不对称。 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地位

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居于主动的甚至是支配的地位。支配不是对受助者的控制,二是对助人过程的发展进程和方向的控制,是为了提高社会工作的效果而对该过程的管理。

社工作者的角色

1、社会角色的涵义:社会角色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它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位置相适应的一整套行为规范。

2、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

(1)服务提供者—向受助者提供服务的人。

(2)支持者—鼓励受助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即“助人自助”。 (3)倡导者—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者采取某种行为的倡导者。 (4)管理者—对助人相关的资源、信息进行协调安排和管理。 (5)资源获取者—为服务的开展而争取资源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6)政策影响人—社会工作者将其工作经验反馈给政策制定者,以避免社会问题的再次发生或减缓社会问题。

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

1、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 2、救难 3、解困

4、发展—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身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

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持续的意义

1、社会秩序的涵义:社会结构的稳定和社会运行的有序性。

2、社会秩序对增进社会福利的意义:第一,社会秩序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正常生活的条件。第二,社会秩序为获取福利提供了制度化的途径。

3、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的方式:第一,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第二,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第三,通过实施和修订社会政策维持社会稳定。 社会工作对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之间关系的理解。

①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的一致性与相悖性 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同维持社会秩序视为社会工作的两项相互联系的功能。帮助有困难者走出困境会产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效果,良好的社会秩序也有助于对有困难者的救助,这种一致性是一般状况或者总体而言的。但二者在某种情况下,可能相互冲突。在社会政策不尽合理的情况下,简单强调秩序的重要性可能会贻误对有困难者的救助,甚至会酿成重大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只强调助人的至上性可能会冲击社会秩序,因为有时原有秩序并不一定能向有困难者提供制度化的帮助。这样就会发生强调社会秩序的社会本位观同强调助人的个人本位观之间的冲突。

②社会工作对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关系的处理 在社会制度并不能合理地向有困难的人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合理援助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可能会要求修订政策,他们对原有政策或秩序的触动又是以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公正为目的,其后果也将有利于建立更加协调的社会秩序。 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

社会工作是利用各种资源达到助人目标的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活动,社会工作包括对受助人问题的辨认和对其企求的接受,收集助人所必须的资源并将其传递给受助者。为了收集和传递这些资源,社会工作者要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和服务传递系统,这是社会工作的工具性资源。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积极组织和有效运用这些资源为受助人服务。一般来说,实施社会工作经过以下几个环节:接触问题—进一步了解确认问题—分析和诊断—提供服务—评估服

务—终结。 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的涵义 涵义:它是指在一个社会中,如何组织和运用社会资源去实施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包括福利服务者的组织模式、受助者求助模式、资源获取模式和服务提供模式。福利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模式即服务提供者采取何种组织方式去回应社会的需求。受助者求助模式即有困难者怎样向福利服务提供者请求帮助,资源获取模式即福利服务提供者如何获得提供服务所必须的资源,服务提供模式是指服务提供者如何将资源传递给服务对象。 发达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工作组织模式

现有的、市场经济发达的社会其主要特征是非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其福利服务的提供有政府提供、民间机构提供和社区共同体提供三种方式。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福利服务和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是行政化的。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我国的社会福利服务和社会工作采取了行政化的组织模式。这表现为:第一,国家将社会成员特别是城市居民的福利服务纳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并由国家拨付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等资金,没有其他资金来源。第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依赖国家的统一政策对有困难的成员提供各种资助。第三,在提供福利服务和帮助的过程中,行政部门与工会、共青团及妇联等群众团体一起通过行政程序并借助于思想工作对有困难的成员进行帮扶。第四,这些福利服务及解困工作被当做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正式工作而列入工作议程。第五,执行服务及解困工作任务的是国家干部。综上述,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是行政的、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 社会制度对实施社会工作的影响 (一) 经济制度对实施社会工作的影响 在强调自由竞争的经济体制下,政府会采取刺激经济增长和削减福利的政策。在政府对市场经济有较多干预的情况下,政府则会通过利益再分配来减少贫富差距,缓解因分配不均而产生的社会问题,这样,不同的经济制度就会对社会服务和社会工作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 政治制度对实施社会工作的影响 当一个国家、政府的社会政策较能反映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时,社会工作就获得了一个支持性的实施环境,并称为社会政策的执行者。相反,当社会政策不能反映社会公平及社会进步的要求时,社会工作的环境是约束性的,社会工作者会以自己的工作去试图改变政策环境。

(三) 社会救助制度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专业社会工作功能的发挥与民间互助制度和政府的福利服务体系的功能范围及强度有关,即它们给社会工作提供了补充服务的活动空间。因为社会工作是一种派生的社会制度,当民间互助制度和政府的福利服务体系不能有效地满足社会需求时,新的需求空间产生了,社会工作获得了存在的必要条件。民间互助制度的衰退和功能不足,政府的福利服务体系让渡的空间加大,都会增加社会工作存在的必要性,并使得其功能范围扩大。 中国体制转变中的社会工作 中国体制改革的内容及其特点

内容:1978年以来,中国实现改革开放政策。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是这场体制改革内容的集中表述。(P33了解)

特点:第一,整体性。这场变革不但是经济体制的变革,也是政治体制、科学教育、社会福利制度的变迁。第二,渐进性。以探索性改革为前导,获得经验后再推广经验。第三,非同步性。从总体设计的角度看,先农村后城市,先经济后政治,先体制外围后体制核心。第四,计划性与自发性并存。改革是有计划性的,而一些自发性的改革则使各种亚体制之间出现不协调。

体制改革和社会进步对发展社会工作的要求(P33了解)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方案,发展社会服务和改善社会保障体系被提上日程。 当前中国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 (一)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的路径依赖 改革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是在半专业化社会工作的改革和专业社会工作的创建两种努力下发展的。两种社会工作在共生和互动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显现了原有体制的强有力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组织模式明显地反映出对原有制度和经验的路径依赖。

(二)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的提供模式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时期。 结构特征:

第一,不同模式并存。

政府通过企事业单位继续承担一定的社会保障责任,并依靠社会政策解决重大社会问题。家庭将继续承担自我保障的职能,并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社区将承担互助功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帮助。社会福利机构将逐渐成长,并在社会服务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第二,不同专业水平的服务并存。

社区提供的互助服务虽然不属于专业社会工作,但在互助解困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提供的服务是行政性和半专业化的,随着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其专业化水平将有所增强,但仍带有行政性的色彩。专业社会服务将有一个明显的发展,民间社会服务将拉动整个社会服务向专业化方向成长。

第三,本土性社会工作的倚重。

我们把长期以来在我国实现的较为制度化的社会服务称为实际社会工作,它是本土性的社会工作。在社会转型期,本土性社会工作仍将是主要的社会工作模式。

第四,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的推进和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福利体制的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制度的建立将成为一种现实要求。

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第一节 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化 (一)早期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价值观 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期社会工作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把救助看作是一种施舍,是对受助者的怜悯,它承认和容许受助者的羞耻感及不平等意识。 (二)正式社会工作中的价值观 正式社会工作,又称有组织的社会工作。它开始于工业化和都市化的社会进程。早期正式

社会工作在价值观念上抛弃了求助过程中的尊卑意识,而是出于同情和怜悯。它承认人们之间是平等的,并应互相帮助。 (三)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社会工作专业化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1919年美国社会工作学院协会成立,吹响了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号角。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是社会工作世俗化的组成部分,它是与社会工作世俗化同步发展的。在这两个过程中,社会工作中的宗教价值逐渐让位于以科学和知识为基础的专业价值,人本身无条件地被放到社会工作专业的中心位置来考虑。帮助人不再是一种宗教上的义务,而是一种人道主义义务。社会工作完全被放到人与人关系的天平上来检验。 二、价值和社会工作的总体界定(P42看) (一)价值和社会工作的意义 (二)价值和社会工作者 (三)价值和知识 (四)价值和技术

三、价值和反价值(P43读)

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既有积极的意义,又有消极的意义。有价值的存在,就必然有反价值存在。从理论形态而言,社会工作的反价值包括操纵和家长作风。 (一)操纵(P43读) 操纵是同社会工作的自由和自我决定的价值相反的。长期以来,操纵环境一直是社会工作的一个目标。但是对案主的操纵显然是被禁止的。不管是在利益上操纵其他人,还是代表案主的行为都是违反社会工作价值规范的。 (二)家长作风 家长作风涉及对另外一个人自由的某种干预限制。即使在缺乏预见性、成熟等条件下,家长作风也不应该在社会工作中存在。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

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植根于西方文化之中。信仰科学、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是西方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念。这些核心的社会价值观念产生于新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社会改革运动。因此,新教伦理、人道主义和社会福利观念成为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深厚基础。 (一)新教伦理 新教伦理的核心概念是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其在神学领域里树立起个人的权威,在世俗领域中产生思想解放作用,诱发自由、民主、自立观念的产生。 (新教伦理的假设P44读) (二)人道主义 其实质就是反对神学,提倡人学;反对神权,提倡人权;反对神性,提倡人性;反对愚蒙,提倡理性;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反对神道,提倡人道。人道主义是以人为中心,它有如下组成部分:第一,哲学上的人本主义。第二,经济上的自由主义。第三,政治上的民主主义。第四,伦理上的人道主义。(P45读HPU观点假设) (三)社会福利观念 社会福利观念是社会工作价值的灵魂。社会福利的描述定义分为两个范畴:第一,作为非市场经济让渡的社会福利,它以免费的方式向需要者提供食物和服务。第二,作为满足基本需

要服务的社会福利。人的基本需要不仅是身体上的和物质上的,而且包括个人和社会功能的增强。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P47读) 二、西方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体系

在西方社会工作发展中,但影响最大的有三个范畴:第一是由社会工作实务操作定义所代表的价值范畴体系,第二是由比斯台客所发展的价值范畴体系,第三是由泰彻所发展的价值范畴体系。

(一)操作定义的价值体系 美国社会工作实务的操作定义包括六条价值叙述: (1) 个人是社会首先要关心的对象。 (2) 在社会和个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 (3) 它们具有相互的社会责任。

(4) 尽管对每个人来说,他们都具有共同的人类需要,但是每个人从本质上来说是唯一的,

与其他人是不同的。

(5) 民主社会的一个基本属性就是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实现每一个人全部潜能和社会责任假

设。

(6) 社会有责任提供各种方式,克服或阻止在个人和环境之间存在的自我实现的障碍。

操作定义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与新教伦理中的价值观念的根本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完成了从个人责任向社会责任的过渡。这种价值理念是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得以建立的哲学基础。 (二)比斯台客的价值体系 他认为:

(1) 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

(2) 人在生理、智力、情感、社会、审美和精神方面具有天赋的潜能和权利 (3) 人具有实现其潜能的天生的驱动力和义务

(4) 人具有选择的能力,并且由于其有自我实现的义务,他具有自我决定的权利 (5) 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并且他有这样被考虑的权利和需要 (6) 为了其潜能的实现,人有要求合适的手段的权利

(7) 每一个人需要在其社会提供的权利和社会保证的机会方面和谐发展,以满足他在身体上、

心理上、经济上、美学上和精神上的基本需要

(8) 人的社会活动在其自我实现的斗争中是最重要的 (9) 社会有义务促进个人的自我实现 (10)社会通过其个体成员的贡献有权利变富 (三)泰彻的价值体系 泰彻认为:

(1) 每个人都有作为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2) 每一个人都应该收到尊敬和得到周到的对待 (3) 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影响他的决策

(4) 每一个人都应该自由发展他自己的能力和天赋 (5) 每一个人都应该公平地分享对货物和服务的控制

(6) 对于为了理性行为所必须的信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完全和自由获得的权利

(四) 三种价值体系的比较 泰彻的价值体系与操作定义的价值体系是比较接近的。但是,仔细比较起来,操作定义和泰彻的价值体系还有相当的差异。首先,前者更多的是从社会的立场说话,而后者,则主要是站在个人立场上说话。其次,前者采用更加肯定的语气说话。而后者则多采用虚拟语气说话。这是其基本立场的不同所致。最后,前者更加一般化,更加接近知识范畴;而后者则比较具体化,更加接近价值范畴。

与其他两个体系相比较,比斯台客的价值体系居于二者之间,兼有上述两个体系的特征,比斯台客价值体系更能代表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更能发挥持久性的影响。 三、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矛盾和争论 (一)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工作价值的对立 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长期受到西方社会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钳制和束缚。社会学曾经被当作社会主义而受到限制,以实施社会福利为目标的社会工作更容易被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扣上“社会主义”的帽子而受到限制。这尖锐地反映了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价值观的矛盾和对立。西方社会把一切与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有关的社会工作都标定为“激进的社会工作”,就是证明。

(二)不同学派之间的价值观之争(P49读) 在社会工作内部,不同学派之间在价值观的内容、重点和取向上亦存在着争论,作为代表的是功能学派和治疗学派的矛盾和对立。功能学派认为,社会个案工作的技巧并不是精神病学的附属物,而是基于帮助而不是治疗这一特殊过程概念之上的一项完全独立的技术。治疗学派主要以精神分析的理论化、扩展的人格类型、心理—社会和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具有特色的防御机制和个人成熟水平等为方法论基础。治疗学派把其服务看成是可以精确度量的,功能学派则反对这种对“治疗”一词的使用。

(三)社会、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三者在价值观上的矛盾(P49读) 一般而言,社会工作者的价值体系是由社会价值所决定的,是受到机构价值影响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这三者并不总是处于和谐一致的状态,有时候它们会出现尖锐的对立和斗争。西方社会的社会价值是受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影响的。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运作方式,并不能保证社会都认同社会工作者所信奉的价值体系。机构的价值应该反映社会的价值,有时候机构并不能忠实执行社会的价值。 (四)价值从理论向实践转化过程中的矛盾(P49读) 专业的价值在执行过程中并不总是一致的。在把抽象的叙述转变成针对具体情境中的运用时,在价值的操作上可能出现问题。

第三节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 一、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方法论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需要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包括三个来源: (1) 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需要借鉴和创新) (2) 中国古代社会工作实践的价值理念(批判与继承) (3) 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综合与发展) (一) 借鉴与创新 在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不受任何文化观影响的共享的部分,承认社会工作中某些

核心价值的普遍性,是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前提。资本主义在其工作化和都市化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制度,就是资产阶级对人类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我们应该吸收和借鉴,用以发展我们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要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改造、创新工作,赋予它们以新的形式和内容。 (二) 批判与继承 中国古代社会工作实践的价值理念是建立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丰富源泉,我们要批判其封建性的形式,继承其爱人助人的内容。 (三) 综合与发展 三大构件组成了中国当代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 (1)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2) 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 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要提炼共性,进行综合,使之成为统一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 二、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构建

根据我们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借鉴和创新,对中国古代社会工作实践价值理念的批判和继承以及对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和综合和发展,我们认为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拟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即社会价值、专业价值、专业伦理价值和操作守则。 (一)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是整个大社会所崇尚的基本价值,它们是由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理念所决定的,是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基础层次。它们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是和国际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观相平行而发展的。 (二)专业价值 结合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应包括敬业、接纳、自决、个别化和尊敬人。 1、 敬业

敬业是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和实践的根本态度,是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基础。 2、 接纳

接纳是拒绝判断,积极地追求理解,意味着接受、相信和尊重。 3、 自决

自决即自我决定。自决就是提醒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案主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当事人自决必须有两个前提:第一,当时人绝对清醒,有自决的意志和能力。第二,自决的方向和后果对当事人绝对无害。 4、 个别化

个别化是一种分别逐一对待的方法,体现了传统的社会工作价值。它把每一个人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个别化原则体现了对个人的尊重。 5、 尊敬人 (三)专业伦理 专业伦理是指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操守。它们是受社会价值和专业价值决定的,同时又是前两种价值的具体表现,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规定的社会工作的伦理法典包括六个层面的内容(P53-54读)

(1) 社会工作者的行为举止 (2) 社会工作者对当事人的伦理责任 (3) 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4) 社会工作者对雇主和雇佣组织的伦理责任 (5) 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 (6) 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伦理责任 (四) 操作守则 表现为社会工作的各种原则和技术。

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第一节 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一、社会工作需要理论

所谓“社会工作理论”则是对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过程当中所运用的各种理论知识的总称。

社会工作需不需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加以指导? 一些人认为社会工作是依赖于社会工作者个人的经验与悟性,而不是以来于系统的理论知识。这种将个人经验的作用置于系统的理论知识之上的观点,导致社会工作者中间一种轻理论重经验的不良倾向,对于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从社会工作所处理的对象与问题的变异性、特殊性中,得到理论对于社会工作无用或用处不大的结论,这种推理过程至少有两个错误。第一,过分夸大了社会工作所处理对象与问题的个性、特殊性、变异性。任何事物都是个性与共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体,只要我们认真去观察、分析和研究,就能把这种共性寻找出来,这种被我们寻找出来的共性,与我们的个人经验一起,总是能构成我们知识中一个有用的部分。第二,对“理论概括”做了不当的理解,以为“理论概括”必须是很强的共性、普遍性、恒常性的概括,通过理论概括所得到的知识必须在很大的时空范围内有效,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知识。其实,社会工作实务的多变性、具体性,并不排斥社会工作理论的形成和运用。

个人经验与理论知识的关系(P58读) 二、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功能(P59辅助性的解释,读)

(1)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与原因。 (2)根据其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所做的解释,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 (3)提出一套达到上述目标的实务工作方法、技巧与模式。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与逻辑结构 一、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P60读) 第一个阶段可以称之为“调查”阶段。 这是社会工作的最初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社会工作者主要关注的是他们所从事的实际工作,而很少对这些工作的本质、过程与方式方法等进行理论的思考。社会工作者对理论及理论的用途完全缺乏明确的认识。

第二个阶段可称之为“精神分析学”阶段。 在这个阶段上,一部分社会工作者开始意识到单以经验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是不妥当的,社会工作应该是一门科学,然而这一时期唯一被社会工作者采用的理论是精神分析学理论。

第三个阶段是“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者学派”并立的阶段。 “功能主义学派”的新的社会工作观,在关于人的本质、关于社会工作的过程与方法等问题上与精神分析学都有着巨大的分歧,对精神分析学派来说,个体的行为被视为过去实践尤其是儿童时代人生经历的结果。只有洞察了一个人心理世界所经历的早年过程,才有可能将他从当前行为模式的羁绊中解救出来。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探寻和治疗服务对象的心理疾患。功能主义者则认为个体的行为主要是他当前所处情境的结果,当前所处情境即包括环境也包括社会工作机构的功能。个体行为不是被过去实践所决定的。给予一定的机会,在一种结构性和社会性的关系中,个体能够改变他自己。因此社会工作的任务不是对服务对象加以治疗,而是要与服务对象一道,建立一种有助于服务对象潜能得以发展的积极的、开放的相互关系,使服务对象的能力与行为发生变化。社会工作过程的中心也不再是社会工作者,而是服务对象本人。 第四个阶段(被大卫豪)称为“获得”的阶段。 20世纪60年代,可应用于社会工作的理论在数量上获得了巨大的增长。社会工作者竞相从佛洛依德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借用指导性理论。社会工作的职业知识空间被迅速而非系统地充实起来。

第五个阶段则可称为“盘点”阶段。 到20世纪60年代末,许多社会工作者感到有必要对这些理论做一次清点、整理和评估,以便对社会工作的“家底”有一个确切的把握。 第六个阶段是“理论统一”阶段。 竞相发展一种能把各种社会工作方法整合在一起的“一元论”的理论框架。 第七个阶段可称之为“理论归类”阶段。 多元理论并存被当做一个既定的事实,社会工作者们不再去追求构造“统一”的理论框架,而是通过对纷呈复杂的各种理论进行整理、归类来使理论空间有序化,其结果则是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分类模式。

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结构

一个完整的社会工作理论至少应该包括两大部分内容,分别称之为“为社会工作的理论”部分和“社会工作的理论”部分,这两部分,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区别:第一,它们的内容互不相同。“为社会工作的理论”主要是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的机制进行说明,“社会工作的理论”则是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与方法进行说明。第二,它们的功能互不相同。就它们对人与社会发展的作用而言,“为社会工作的理论”侧重于讨论“如何解释人与社会”的关系,而“社会工作的理论”则侧重于讨论“如何改变人与社会”,就它们对社会工作本身的作用而言,“为社会工作的理论”主要是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一套抽象的背景式假设,而“社会工作的理论”则主要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一套具体的行动指南。第三,它们的地位互不相同。“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在整个理论架构中处于前提的地位,“社会工作的理论”在整个理论架构中则处于“结论”的地位。第四,它们与社会工作在联系上的紧密程度互不相同。“为社会工作的理论”是社会工作可以使用但并非仅有的社会工作才能使用的理论,其也可以为许多其他学科或领域使用,而“社会工作的理论”则是只有社会工作才需要加以使用以及只有社会工作才能够加以使用的理论,它是社会工作专业独有的理论领域。

“为社会工作的理论”与“社会工作的理论”二者之间的联系则表现在:第一,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种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与方法的具体说明,都必须把某种对人与社会的本质,对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的机制的相应理解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或逻辑前提。一种“社会工作的理论”只有置于一定的“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之上,才有可能获得较为充分的理解。反过来,任何一种关于人与社会的本质、关于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机制的理论,都必须与一定的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与方法的说明相联结,才有可能进入社会工作领域,成为真正的“为社会工作的理论”。第二,他们之间在逻辑上是相互蕴含的。任何一种关于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与方法的具体说明在逻辑上也总是蕴含着一定的关于人与社会的本质、关于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机制的理解。

皮拉利思等人的社会工作理论模型,并将其与大卫*豪的模型相比较(P62理解) 第三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 一、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P66-67读) (一)心理分析学理论 这是以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们的著作、学说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也是迄今为止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所控制的。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由各种本能集合而成的“本我”同“自我”、“超我”之间关系的失衡(“本我”受到过度压抑或“自我”、“超我”发育不全等)。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平衡,并应用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 (二)认知理论 这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中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能得到正确的、理性的指引。 (三)行为主义理论 这是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服务对象的不适当行为进行治疗和纠正,它是应用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如条件反射、条件运算等)与方法(如实验等)来完成这一任务。它认为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不恰当的反应,社会工作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恰当的反应模式。 (四)社会系统理论 这是以一般系统论及其社会学版本—结构功能主义等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把人与生活环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或各个元素之间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时,系统均衡就会受到破坏,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恢复各个子系统或元素之间的均衡关系,使它们能够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协调。 (五)标签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许多人之所以成为“有问题的人”,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成“正常人”。 (六)沟通理论 强调人际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社会工作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消除这些沟通过程中的障碍,使人们的相互沟通得以顺利完成。 (七)人文主义理论 它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意义世界”当中,而每个人的“意义世界”都是通过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或“解释”建立起来的,当人们的理解或解释过程发生了困难(如现在与过去的理解不一致,自己与他人的理解不一致)时,问题就出现了。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努力“理解”这些人(服务对象)的“意义世界”及其内在矛盾,帮助他们顺利重构自己的“意义世界”。

(八)激进的人文主义理论 作为一种人本主义,它也认为人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意义世界”。然而作为激进人本主义,它又指出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公正的事实。 (九)马克思主义理论 这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决定社会结构及形态的变迁等)为指导形成的一套社会理论。它主张从社会存在、经济基础、阶级压迫中寻找社会问题的根源。 (十)“增权”或“倡导”理论 这是从马克思主义变通而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这种理论主张在宏观的社会变革未发生之前,社会工作者应协助服务对象为了他们的利益向现存的社会结构争取权利,促使现存的社会结构做出一些有利于服务对象的制度或政策安排。 (十一)女权主义理论 它主要关注女性所受到的压抑,认为女性所遭遇的许多社会问题都是性别压制的结果,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探索并消除社会中由于性别主义所造成的女性痛苦,促使她们有更多的自由,有更大的能力去追求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整理归类(P67-71)

范式是科学家库恩提出的一个概念,意指一群科学家共同享有的一组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背景假设及相应的方法和技术类型,在对社会工作理论进行整理归类的过程中,用范式概念整理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讨论中,李康特、伦纳德、大卫·豪等人的工作具有较大的影响。 (一)李康特提出,可以根据理论构造中所隐含的哲学性背景假设和专业性背景假设来分析、比较社会理论。理论构造中的哲学性背景假设包括五个方面: (1) 理论构造的抽象水平;

(2) 理论构造中的现实观点与价值定位; (3) 理论构造的概念化程度; (4) 理论家在理论建构中的视点 (5) 理论构造的模式

专业性背景假设则包括两个方面: (1)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 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根据理论与构造中蕴含的这两组假设内容上的不同,李康特将社会工作理论区分为规范取向和经验取向两种基本类型。

(二)伦纳德则提出了另一种范式分类模型。他首先依据各种社会工作理论在世界观与方法论

上的差别,将它们划分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大范式。 伦纳德的四范式分类模型: 自然科学范式: 观点A:社会科学应追求自然科学的地位,客观性和测量的重要性;社会知识是由感觉资料决定的。

观点B: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客观性和方法上的一般相似性;强调自然科学的不精确性;或然性在两类科学中的重要性。 人文科学范式: 观点C:主观理解对社会科学的决定性意义;问题是价值相关的,回答却能够是戒指无涉的。 观点D:社会科学是被社会决定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处于中心地位;研究理论的社会社会经济背景的重要性。

(三)大卫·豪对其四范式模式的解释 1:功能主义者(调停者)

包括的主要理论:弗洛伊德主义、行为主义、认知理论、结构功能主义或系统论等。 对人与社会的看法: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功能上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客观有机体。 社会工作过程中理论:

1、问题定义:个体对社会来说是一个问题,他在应付社会方面存在着问题。 2、问题评估:引起问题行为的原因。

3、目标:对个人及问题进行治疗、纠正、维护、控制和监督。 4、方法:改变行为、提供支持和维护性服务,控制和保护个体。 2:解释者(意义的探求者)

包括的主要理论:标签理论、沟通理论、人文主义等

对人与社会的看法:社会是个主观的意义世界,是个人通过符号互动过程建构起来的。 社会工作过程理论:

1、问题定义:个体的经验,他或他所处的情况存在着问题。 2、问题评估:理解个体经验的个人意义。

3、目标:促进个体的自我理解,实现个人的潜力。 4、方法:个人劝告,帮助理解经验的意义。 3:激进人文主义者(觉悟的提高者) 包括的主要理论:激进人文主义、女权主义等

对人与社会的看法:社会是个主观的意义世界,但却是一个充满了不平等和不公正的世界。 社会工作过程理论:

1、问题定义:社会对个体来说存在着问题。 2、问题评估:个人是政治性的。

3、目标:给人们自由,提高人们的觉悟、使他们觉醒,对个人自己的情境与经历的控制。 4、方法:提高觉悟,恢复对个人自己的情境与经历的控制 4:激进结构主义者(革命者)

包括的主要理论:马克思主义、增权或倡导理论等。

对人与社会的看法: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内部存在着不平等、压迫、冲突与斗争的强制结合体。

社会工作过程理论:

1、问题定义:社会对经济上的非生产性是一个问题。 2、问题评估:经济体系的不公平、不正义。

3、目标:改变经济秩序,对财富和权利实行再分配。 4、方法:批判经济体系,为弱者的权利与资源而斗争。

第四节 总结和发展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P72读)

中国的社会工作者要想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也必须加强自己的理论意识,自觉将实践与理论结合,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这里包括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的任务。首先,是要虚心学习、了解和研究西方国家已有的各种社会工作理论。应该肯定,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方面,当代西方国家在发展程度上显然要高于我国。第二,要认真研究和总结我国社会工作者自己的历史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参照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概括和发展出我国自己的社会工作理论。

第五章 社会福利制度

第一节 社会福利的内涵、分类与功能

一、社会福利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内涵(P75看理解) (一)福利的概念与哲学内涵 (二)社会福利的定义(P76中西方) 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标志之一,社会福利是各国社会制度建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部分。从广义上说,社会福利是指同改善公民生活素质、促进社会发展与提高社会总体文明水平相关的一切物质、活动与相关服务。狭义上说,社会福利是指国家(或政府)针对社会中有特殊需要的个人和群体提供的津贴、物质和社会服务。 (三)社会福利制度的内涵 社会福利制度是满足社会中个人、群体和社区的福祉,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福利的内容与特征不仅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也受到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在社会福利制度中,主要构成要素有资源(物质和金钱)、组织(机构)、人力(社会工作者和其他专业服务人员)、服务对象、外在制度和环境系统等。对一个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而言,社会工作专业是必不可少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为满足公民的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而设置的专门制度,它必须透过社会服务体系来实现上述目的。 二、社会福利的分类

通常来说,社会福利的分类包括二分法和三分法 (一)社会福利的二分法 1、剩余性社会福利与制度性社会福利

在一个社会里,个体的需要主要通过家庭、市场和国家这三种主要渠道来满足。然而,在不同的社会里,满足个人需要的机制构成是不同的。剩余性的社会福利是指当家庭和市场等常规机制瘫痪时,国家的干预必不可少,从而满足公民的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这种福利带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排他性,同时多数福利项目也需要通过家计调查的监督与评估手段来完成。制度性的社会福利是指为所有公民提供的福利津贴或服务,这种福利不需要通过家计调查来完成,它有利于公民之间实现社会平等,并消除社会差异。就剩余性社会福利而言,政府在福利方面扮演的角色是边缘性的,但就制度性社会福利来说,政府扮演了全面的角色。

2、积极的(社会)福利与消极的(社会)福利

根据福利的目标(或功能)、影响与后果,社会福利还可分为积极的福利与消极的福利。消极的福利意外着福利的给予须附带辱化条件,通常接受者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如标签作用给福利接受者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而积极的福利是指福利本身不是单纯为了经济的目标,而是在满足经济利益的基础上促进个人的人格发展。从各国当代社会福利改革的经验来看,其中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将过去为边缘人提供的消极福利改变为积极的福利,将福利与个人就业和价值等充分联系在一起,减少因接受福利带来的负面的心理影响,努力促进福利接受者的社会融合。

3、公共福利与私人福利

根据福利提供者的区别,还可以将社会福利区分为公共福利与私人福利。公共福利是指由国家提供的、用于满足公民的社会需要的资源和相关社会服务,其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与社会整合。因此,公共福利又可以被称为国家福利,其中国家是生产并分配福利的主要行动者,而私人福利主要是指由市场与家庭提供的用以解决公民个人需要,改进个人物质与精神状况的物质资源与相关的社会服务。 (二)社会福利的三分法 将社会福利归结为三种模式,分别是剩余性社会福利、工业成就—表现模式和制度再分配模式。第二种模式体现了社会福利作为经济发展产物的意义,不仅总体社会福利同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而且个人福利也同其在就业市场中的业绩表现紧密联系在一起。对政府来说,制订社会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社会需要的满足应该以工业发展的业绩和生产力的表现为基础。第三种模式则是指以公民需要为原则,在市场外通过国家再分配的方式为所有公民提供的福利津贴和社会服务。 三 社会福利的功能 第一、社会福利通过资源分配与再分配来改善公民的收入分布,从而减轻公民之间的不平等,促进社会平等目标的实现;

第二、社会福利作为一种社会控制与社会发展的手段,可以通过资金与社会服务,促进解决社会问题并改善社会关系,提升人的社会功能;

第三、作为社会福利制度的一个重要促成部分,社会工作专业发挥着解决个人、家庭、社会以及社会问题的作用,为有需要的公民提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第四、社会福利服务本身是一种有益的社会投资,有利于促进公民的人力资本的增加,同时对改善公民与政府的关系也有积极的作用;

第五、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社会福利不仅会改善弱势人群的生活素质,提升社会总体的文明程度,而且社会福利服务本身也可以通过相互帮助的过程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从而促进社会中利他主义精神的发展。

第二节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

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福利制度中的服务发送或传递体系。通常来说,社会福利作为一个改善公民的社会功能与减轻人类痛苦的资源和服务体系,包括社会行政系统与社会服务体系。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重要的实施社会助人的行动系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社会福利制度完善或成熟的程度。

一、社会福利作为人—资源—行动的综合系统 首先,社会福利制度中最基本的是人的系统,包括一般的公民、社会福利工作者与社会福利对象。在这一系统中,人及其需要的满足是核心问题。为满足一般公民与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社会需要,需要通过社会行政人员和社会工作者来策划并传递社会服务。

其次,社会福利制度功能的正常运行还必须依赖必要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金钱、物质、津贴、服务、相关的理念及政策。经济资源是社会福利发挥效力的前提,而理念与政策则是保证社会福利制度效率的重要基础。

最后,社会福利制度作为一个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必然要通过具体的社会行动来完成社会服务的规划与传递。 二、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体系 在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中,社会服务的组织、传递与评估等都需要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来完成,从而保证社会服务本身的效率与公平。

社会工作作为为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体系,其作用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社会福利资源分配和政策实施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着核心的角色。

第二,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对象包括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社会工作的实施可以使服务更有效地惠及服务对象。第三,社会福利制度要实现既定的社会目标,必须通过社会行动来完成,而这一行动必须以专业实践来达到,社会工作是这一行动的内容。第四,社会是不断变迁与发展的,社会福利制度必须对上述过程做出反应,而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应对社会变迁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因此,社会福利制度中的公正、理想、技术、人性和非人格化的服务都必须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来体现,而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的提升将有利于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 三、社会福利模式对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发展的影响(P82读)

社会福利模式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福利的理念、政策与实践所表现出来的总体特征,在社会服务领域具体表现为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等行动者如何实施社会政策,完成既定的社会目标。

当今社会福利模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即普惠主义模式、剩余主义福利模式和混合福利模式。第一种福利模式下,福利分配采取涵盖所有公民的普惠主义原则,其目的主要是消除差别,建立公民之间的完全平等,从而促进社会正义和社会整合。通常来说,在普惠主义模式下,国家干预社会福利的角色是主导的和控制性的,具有明显的家长控制色彩。

在剩余主义福利模式下,国家只为公民承担最低限度的社会福利和相关社会服务,市场、非政府组织和就业者个人等则承担了主要的社会福利责任。混合型的社会福利模式是上述两种模式的综合,它的社会福利政策路线是“中间道路”,其经济发展的方式是公私混合的模式。混合的社会福利模式既强调政府对公民的社会保障责任,又积极主张非政府部门、私营企业、社区和家庭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中发挥作用,在福利服务领域实行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

第三节 当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建立与发展(P83) (一)福利国家的内涵与意义 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产物,是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不仅隐含深刻的政治企图,也包含着对经济活动调整的意蕴。福利国家既有均等化的效果,

也形成新的社会分层。

(二)工业化进程与福利国家的发展(P85读) 在资本主义制度里,社会福利的扩张既是一种公民权的体现,也是一种民主内容本身的发展。

1、工业化进程对社会福利发展的影响

工作革命的发展不仅改变了西方经济发展的模式与进程,而且使社会结构与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

2、产业革命的发展及其社会后果 3、工业化进程中社会福利发展模式的发展 (三)福利国家的危机与改革(P88) 二、中国社会主义福利制度与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施了计划经济模式,同时在社会福利方面也形成城乡二元体制。在城镇建立了以就业为基础的单位社会福利制度,而在农村则实行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有限的社会保护机制。中国自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是影响并推动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体制改革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我们仍不可忽视政治环境与全球化趋势等因素对国家社会福利体制与社会政策发展轨迹的影响与制约。 (二)社会转型与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和国际交流的增加,民政部加快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改革措施。同时,随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兴起,政府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和努力。

第八章 社会工作教育

社会工作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制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早期,社会工作教育开始在大学里取得立足之地,这一方面标志着社会工作走向专业化发展阶段,另一方面,社会工作教育又成为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重要机制。 第一节 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与性质 一、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P365-366) 社会工作教育在欧美国家的早期发展源于对志愿者的训练。早期的志愿服务组织为了保证服务水平而对志愿者进行训练,以适应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是对社会工作服务发展的直接反映。

当服务内容超越了简单的物质救济品的提供之后,个人的经验以及热情就不足以应付服务的要求了。因此,接受教育,训练就成为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的必然要求,然而这又是以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为前提的。当服务需求不断增大,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的时候,志愿者的服务无论从量的方面还是从质的方面都不足以满足要求,职业化就成为必须的,而职业化又为社会工作教育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19世纪末,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服务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同时服务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入,有组织的慈善服务机构以及受薪社会工作者开始取代志愿服务和志愿者。社会服务机构雇佣专门人员开展社会服务,开始了社会职业化的阶段,也同时推动了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

英美等国的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P365读)

20世纪30年代末期出现了两年制的硕士学位课程。社会工作教育发展比较迅猛的时期是20世纪50-60年代,公立大学设立社会工作系科,成立社会工作学院,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学科确立了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特性 (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职业训练 (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一种价值观的训练 社会工作教育作为职业社会工作者的训练过程,首先必须保证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价值观上认同专业的追求。社会工作专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会直接影响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目标的实现。 (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过程是对实践经验和方法总结的过程 (四)它是以实践为目标的社会工作理论的诠释 (五)专业教育教育学生接受专业的价值观

三、社会工作专业中的教育与训练 (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取向 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应用社会科学,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专业理论和专业的价值观,另一部分是实施专业过程的方法技能。前者是一个知识积累和价值观养成的过程,后者则是一个技能的熟练过程。这就注定了社会工作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和训练两种取向。 (二)不同教育层次对教育和训练不同要求 一般来说,教育层次高的,其教育目标就更偏重于培养学生创新、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和能力;教育层次相对较低的则偏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

四、学院教育与继续教育

(一)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必须与社会同步发展 学校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的知识是有限的,专业社会工作者要想适应社会发展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要求,就必须不断地接受再教育,不断地掌握新知识。这就要求社会为社会工作者的发展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

(二) 继续教育史共同的趋势,也是社会工作专业的要求 继续教育史现代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特殊要求。社会问题不断变化,新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学习新方法,新技能。 第二节 社会工作教育的目标与课程

一、专业目标、专业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 (一)社会工作的专业目标 社会工作专业是通过调动人的潜能、促成各种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来实现它的专业目标的。 (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目标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目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社会工作者,这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直接目标;其次是推动专业理论的发展和专业技能技巧的创新。 (三) 专业目标和专业教育目标要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 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目标的内容

(一)基本文化素质和专业价值观的培养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使专业的价值观内化为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价值观。 (二)基本知识与技能技能的传授 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目标的主题部分,专业目标的实现是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前提和手段的,没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就不可能实现专业目标。 三、专业教育目标与课程

(一)课程是目标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 (二)课程和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四、课程设计的依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