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与治疗原则

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与治疗原则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2年8月第10卷第23期 ・临床研究・263 原发性高血压的I临床分析与治疗原则 高春颖 (长春市绿园区第二人民医院,吉林长春130052) 【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的・I每床特点,总结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诊治的107例 原发性高血压惠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存在高血压家族史64例;吸烟、饮酒、高盐饮食、运动缺乏、精神紧张等68例;以1、2级中、高 危高血压多见。结论应遵从小剂量、联合应用、尽量应用长效制剂和个体化的原则,联合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有效降压并防治并发 症和靶器官损害。 【关键词】高血压病;原发性;临床分析;治疗原则 中图分类号:8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2)23—0263—02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最常见的慢性病, 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占高 血压的90%以上。原发性高血压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 致 ],病因尚不明确。原发性高血压不仅引起与高血压本身有关的症 状,还可随病程进展而累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最终可导 致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及慢性肾脏病等严重并发症。积极的 降压治疗可保护器官功能并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病风险,有效提高患者 的生存质量及降低疾病负担。本文对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 1.1一般资料 在本组107例中男性62例,女性45例,年龄31 ̄79岁,高血压病史 均在半年以上,所有病例均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高 血压的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 张压>/90mmHg,并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 1.2血压情况 根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pJ,按血压水平分类为高血 压1级28例,2级66例,3级13例;高血压危险分级为低危7例,中危46 例,高危33例,很高危21例。 诊治的1 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探讨总结治疗原发 性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J。 1.3临床特点 仅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被发现息有高血压,症状缺如或不 1资料与方法 2.1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均达到甲级愈合。术后未发生一 构,使其丧失生育能力,对女性的精神创伤也大 。 官腔纱条填塞术虽然也可起到确切的止血效果,但手术时间较 长、出血量较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一种 例再次出血。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较短;术后出血量 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 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 ±s) 简单易行的新型缝扎技术,尤其适用于经一般处理方法无效的剖官产 后宫缩乏力性出血。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可减少盆腔动脉压,通过机械 性纵向挤压子宫平滑肌,使子宫壁的弓状血管血流明显减缓,使血流 凝固而止血。行子宫背带缝合术时,注意双手紧握子宫体,适当用力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使子宫呈纵向收缩状态,有效挤压子宫肌壁间血管、被动关闭血窦, 使子宫被动不能反弹至原来状态而达到止血目的【6】。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可 2.2术后并发症比较 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数(%)】 以取得较满意的近远期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蒋红清,刘亚杰,刘海艳.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官产产后出 血的临床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11):689-692. [2]丁华.子宫背带式缝合在剖宫产大出血的应用体会[J].安徽医 注:与对照组比较, <0.05 药,2011,15(4):477—478. 3讨论 [3]张继萍.子宫背带式缝合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实 用医药,2011,6(16):40-41. 造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 滞留等,其中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约占7O%~80%。导致剖宫产产 [4】吴淑红,张芬.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3例分析[J]冲外 医学研究,201 1,9(1 8):126. 后宫缩乏力原因包括精神紧张、过度疲劳、镇静剂和麻醉剂使用、多胎 妊娠、巨大儿、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肌纤维退行眭病变等 。 目前临床对于剖官产产后出血尚无有效的预测方法,当产后出血 [5]郑贤芳,干宁.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中的应 用效果[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1,28(3):329-331. 发生后,传统的处理方法包括按摩子宫、缩官药物、官腔填塞纱条、 子宫血管结扎、切除子宫等。子宫全切除不仅破坏女性盆腔解剖结 [6】姜慧萍,宋跃娟音0宫产产后出血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术后 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7):600—601. 264・II缶床研冤・ 明显者14例;有症状如头痛、头晕、心悸、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 中、耳呜等者93例;存在并发症者28例,包括脑卒中、脑栓塞、冠状 August 2U1 Z,vo1.1 u,No.23 死、心功能不全、慢性心力衰竭及肾功能损害者有良好作用。 ̄ARB 作用与ACEI相似甚至更强,其降压效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 在实际治疗中,1级高血压且不合并临床状况的患者可采用单药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眼底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功 能受损等。有高血压家族史者42例;高钠低钾饮食、超重肥胖、中度 作为初始治疗;而对于2级高血压和(或)伴有多种危险因素、靶器 官损害或临床并发症的患者,应在初始治疗时合用两种甚至更多种降 压药。 2结果 以上饮酒、吸烟、精神紧张、血脂异常等76例。 1.4治疗原则 原发性高血压最重要的表现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并常伴有各种 危险因素和并发症,需要进行综合干预。抗高血压治疗包括药物治疗 和非药物治疗,应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单纯的药物治疗只能暂时地控 制血压,解除躯体症状,为了使血压下降并稳定、治疗效果持久则应 该结合必要的非药物治疗措施,并且长期坚持治疗,持续有效地将血 压控制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 1.4.1降压目标 一存在高血压家族史64例;吸烟、饮酒、高盐饮食、运动缺乏、精 神紧张等68例;以1、2级及中、高危高血压多见。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治疗的4个原则是小剂量、联合应用、优先选 择长效制剂和个体化。①小剂量是指初始治疗时常采用较小的有效治 疗剂量,之后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剂量,目的是为了减少药物的不 良反应。②联合用药要求药物作用机制不同,联合应用可以达到减轻 般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是140/90mmHg以下;65岁及以上 的老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 50mmHg以下,在能耐受的情况下可降 更低;对于高危患者的降压应个体化,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降至 130/80mmHg以下。在达到降压目标后,进一步降压应坚持个体化原 或抵消不良反应、协同降压、提高降压效果,从而达到降压目标水平 且最大程度地保护各器官不受损害[5】。③选择长效制剂可维持稳定的 血药浓度,一天一次给药降压作用能持续24h,从而有效控制晨峰血 则,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降压切忌血压高低起伏不稳定,为使降压 效果稳定持久,应使用长效降压药,长期连续治疗。降压应循序渐 进,根据病情,在数周至数月内逐渐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尤其是对 老年患者、病程较长或已有并发症或靶器官损害的患者,必须减慢降 压速度。 1.4.2非药物治疗 压和夜间血压,使降压作用稳定而持久,还能有效避免发生心脑血管 并发症。④个体化是在降压时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病程、血压升高 程度、并发症、患者的耐受性及个人意愿,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和给 药方法,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此外,停药时也应避免骤然撤药, 应经过数日或lO余日的逐渐减量过程,然后停药,否则会导致原有症 状加重、恶化,表现为血压反跳性升高,或出现新的症状,如震颤、 焦虑、头痛、出汗等,即产生撤药综合征。 从本组病例可发现,高血压家族史者42例,占39%;有高钠低 钾饮食、超重肥胖,中度以上饮酒、吸烟、精神紧张、血脂异常等 76例,占71%。遗传因素是不能控制的,但通过有效地控制原发性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可以预防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并发挥辅助降压、 预防并发症的作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应清淡,减少盐、胆 固醇和脂肪的摄入量,增加钾、钙、优质蛋白和纤维素的摄入;生 活方式方面应控制体质量、加强体育锻炼,戒烟限酒;对患者进行 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解除紧张焦虑、抑郁消极、猜忌多疑、好胜烦 躁等不良情绪,建立平和乐观的心态,心理治疗有助于增强药效并 降低药量 J。 1.4.3药物治疗 治疗高血压过程中,患者的配合也尤为重要,服药依从性的好坏 直接影响降压效果,因此,在遵从上述治疗原则的基础上,应对患者 进行疾病宣传和教育,加强于患者沟通,强化家庭帮助,发挥家人的 关怀、监督和支持作用,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降低血压 l,最大程度地降低并发 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因此,应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对所有其他的可 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等)进行有效 干预,并对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积极处理。对于高危患者,尽管 经过调脂、降压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干预,患者的心血管“残余危险” 仍然存在,长期预后难以根本改善。因此早期防治尤为关键,通过对 低、中危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对检出的各种亚临床靶器官损害进行 常用的降压药物有五类,包括利尿剂、0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 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 体拮抗剂(ARB)。①利尿剂中常用噻嗪类利尿剂控制血压,可有 有效治疗,就可以预防或延缓此类患者的疾病发展进入高危阶段,减 少并发症的危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效降低舒张压,还对靶器官损害有一定保护作用,并可降低高血压并 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但大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可导致不良反应,故 参考文献 [1】郑昱,王建华.美托洛尔治疗大学生高血压病16例疗效分析[J].中 国校医,2010,24(1):23—24. 应用时应采用小剂量。利尿剂特别推荐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 高血压或伴心力衰竭的患者。②D受体阻滞剂可用于高血压患者的初 【2]刘芳,曾爱平,吕孙成,等.老年及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现状的 比较[J].实用老年医学,2006,20(4):280—28 1. 治和长期治疗,特别适用于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慢性心力 衰竭、交感神经活性增高以及高动力状态的高血压患者。§受体阻滞 剂对预防心脏发作事件作用较强些。③CCB降压作用显著且稳定,且 不影响糖脂代谢,长期应用可降低心脑血管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 【3]陆春华.老年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干预调查[J].齐齐哈尔医学院 学报,2009,26(23):2955—2956. [4]邓世周,王兵,吴秀忠,等.军队青年人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特点分 析[J]冲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10):914 915. 率。CCB预防脑卒中的作用较强,此类药物可与其他四种药物合用, CCB与ACEI联合与其它联合治疗方案相比,可更有效预防这种心脑血 管并发症的发生。④ACEI对靶器官保护作用较好,单用ACEI降压效 果较好,与利尿剂合用或限盐可增加其降压效果。初始剂量为半片, 根据血压情况再调整剂量,防止血压降至过低。ACEI对于合并心肌梗 [55] 江香娥.系统健康教育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观 察【J]_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6(2):258—260. [66] 杨婷婷,林玲,袁洪.心理干预治疗对降压疗效的影响[J].国际精 神病学杂志,2007,34(4):249—25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