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 271000
2山东岱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山东省泰安市271000
摘要:城市规划作为一种公共政策资源已经得到社会广泛的共识,城市规划的服务群体应该包括整个社会群体,其价值导向是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城乡可持续发展,主要目的是保证城市社会、经济和建设活动能够高效、有序、持续地健康运转,维护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下面,文章重点就城市规划与社区管理融合进行论述。
关键词:城市规划;社区管理;融合措施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日益加快,但在城市发展规划管理工作中往往只是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出发,没有进行综合考虑,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忽视了城市规划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只着重考虑自身利益,没有从整体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进行干预,全面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并做好社区管理,优化配置城市各种资源,加强城市规划与社区管理融合效果。
1城市规划与社区管理基本概念 1.1城市规划管理的概念
城市规划管理是保障现代城市发展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一个全面科学的社会化、公众化、技术化的综合管理体系,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具体内容牵扯到城市发展建设的各个方面,在城市中的一切建设活动都要严格受到城市规划发展管理部门的约束和监督。
在理论上对城市规划管理进行分类类别繁多,其内容具体包扩土地管理、人防管理、市政管理等。规划管理的服务对象包含有资源配置、资源管理、技术管理等。从调控层次角度,可以将城市规划管理分为宏观管理、区域管理、微观管理。实质上它就是对城市规划进行审批、编制、实施等对城市进行管理建设发展的各项工作总称。目前,我国参与城市规划管理的行政主体有政府、行政评审、规划管理、执法单位等。进行规划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保障城市建设的顺利开展进行,同时达到预先要求的效果,进而实现有效利用和科学合理配置城市中的各种公共资源,提高城市经济活动体系的运行效率,为实现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进行现代城市发展规划管理工作中,需要遵循科学化、公开化、法制化、程序化、生态化等原则。
1.2城市规划管理的属性
城市管理规划包含以下几方面特点:第一,具有服务性和制约性。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行政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作用不断提高,行政职能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已经愈来愈小,但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城市管理发展规划依然由行政职能进行控制,避免不法商人在城市建设中通过各种手段谋取暴利,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第二,管理性和技术性。规划管理是比较复杂的综合管理体系,具有社会化、技术化、公众化的特点,所以,管理和技术的双重属性与城市规划管理紧密相连。第三,长远性和近期性。城市规划管理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通常有10年规划、20年规划、30年规划等,大多数情况下,近期比较详细,长远比较宏伟。
1.3城市社区管理概念
城市社区管理模式是在政府领导下,以街道为主导,依托社区组织和成员,对社区的资源合理使用,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发展系统,社区居民的生活需要有一定的社区规范来约束。社区管理要以人为本,鼓励社区成员主动参与社区管理,承担管理的责任,培养社区居民自治的意识和能力。涉及到居民利益的事情,要让居民参与讨论,制定符合广大居民需求的政策。让居民参与社区管理,不仅调动了居民的社区管理积极性,还满足了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有利于促进社区发展。
2城市规划与社区管理融合概述要点
2.1推广应用符合新时代特色的社区管理专业软件
目前社区管理专业软件产品不多且参差不齐,新时代所拥有的5G技术和大数据可以有效整合各自为政的信息管理系统,形成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综合性社区管理软件平台。社区委托软件设计机构应根据各个社区所管辖片区的实际情况,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定制出专业而又具特色的综合社区管理软件。实现城市社区互联,实时信息共享和政务便捷服务。社区管理人员应实时掌握社区居民第一手资料,通过后台数据搜集、分析和比较,做出更加科学和精准的决策。例如现社区独居老人居多,可以将他们的用水、用电和用气的数量与老人的生活状况相关联,如数量出现异常,工作人员可上门询问拜访排查,以免独居老人出现意外。利用社区管理软件里的词条搜索功能来预测相关流行病等。智慧政务服务使得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在家办理业务,节能减排,有利于城市绿色发展,改善生活品质,赋能社区管理。
2.2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社区管理日趋复杂。目前一些发达城市社区都实行网格化管理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网格化管理是借助网格平台进行全面的管理或服务,是从地理或空间意义上划分的一种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网格化管理主要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空间界限,从而实现协同工作、动态开放、资源共享。新时代为社区网格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部分社区管理工作以数字化手段进行,基础信息与社区管理网格紧密结合,促进了数字化在社区的运用和普及,构建了管理信息化平台体系。社区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政策部署中责任重大,社区网格化管理能够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适时传播社会正能量,有效进行舆情监控,及时发布时事政策。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各级数据互通互联,社区管理呈现实时化、动态化、可视化、数据化形式,实现“依数据说话、靠数据做决定、数据化管理、凭技术创新”,实现社区信息与资源在多平台、多终端的共享,从而大大提高社区管理效率。
2.3大力建设智慧社区
新基建将带来数字智能化的进一步普及,社区管理将更加先进方便快捷。用好新基建政策,大力引导支持基层政府和社区以现实场景应用为基础开展智能化社区建设。充分利用人工智能、5G、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对社区开展全覆盖监测,可以快速高效地识别和预防各种风险和隐患。新基建带来的不仅是小区改造、社区设施提升等物质环境的变化,更是强化社区智能化综合管理、居民自治和社区自治的综合变化,它能够有效地吸引居民参与,实现社区家庭互动的共治共享体系。新基建将进一步优化社区建设,如硬件环境、共享交换云平台、数据库、服务保障体系,能助力社区管理更先进、更完善。社区是城市的基础,打造智慧社区,对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将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加快硬件环境建设,加快数据库建设,实现共享云交换平台。提供统一的、高效的地理信息服务,支撑各部门业务系统的建设。整合社区地理信息和人口数据、社区周边企业法人信息数据,结合线下、物联网和互联网配合采集的信息数据录入方式,使社区管理更加实时、准确。建立基层政府、社区、居民畅通的沟通渠道,建立应急呼叫平台,为社区空巢、孤寡老人和特殊群体等提供更及时、更贴心和更便捷的服务。
3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与社区管理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二者都是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各大城市想要进一步增强自身社会影响力,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和发展建设水平,就要注重加强城市规划与社区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优化和完善规划管理体系,全面提升规划设计管理方案的合理性、可靠性及有效性,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阳.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与社区发展[J].智能城市,2016,2(05):268. [2]赵民.“社区营造”与城市规划的“社区指向”研究[J].规划师,2013,29(09):5-10.
[3]徐一大.再论我国城市社区及其发展规划[J].城市规划,2004(12):69-74.
[4]陈眉舞,张京祥,曹荣林.我国城市社区规划的理论构架及其实践机制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45-48.
[5]高鹏.社区建设对城市规划的启示——关于住宅区规划建设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2001(02):40-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