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父亲树林和鸟教学设计

父亲树林和鸟教学设计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父亲树林和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黎、凝”等5个生字,会写“朝、雾”等13个字,会写“父亲、童年”等15个词语。(重点)

2. 默读课文,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能结合课文内容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重点)

3. 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表达的丰富性,能简单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并选择句子摘抄。(难点)

教学过程:

一、渲染气氛,课题导入

播放鸟鸣背景音乐

师生一起板书父亲 树林 鸟。观察顿号和“和”字。点明朗读时需稍做停顿。齐读课题。过渡到父亲、树林和鸟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走进文本。

二、归类识字,循序渐进

出示三组词语开火车读,找出共同之处。第一组都是描写父亲的词语,第二组都是描

写树林的,第三组是描写鸟的。提醒尝试使用归类识记法!再读生字词!

三、以疑串文,细读文本

1.由“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引导学生谈感受,启发学生质疑“父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先看阅读提示。

2、生汇报,相机引导学生品析父亲对鸟的熟悉。(板书:知鸟)

找出父亲知鸟的句子进行赏析:

预设1: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着。

学生谈感受。他是怎么判断出来的?抓住了哪些关键词?(“上上下下”“望了又望”“闻了又闻”)引导学生表演一下这些动作,这说明了什么?(父亲观察仔细)

预设2:“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动着的那几片叶子。

生谈体会。抓住“仔细”一词,体会父亲观察仔细,对鸟熟悉。引导学生发现前面一句的含义,连鸟儿在哪根树枝上父亲都知道,感受知鸟。

预设3:“鸟也有气味?”

“有。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黎明时,所有的鸟都抖动着羽毛,要抖净露水和湿气。

“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引导学生关注为何没有后引号,并解析引号的用法。

预设4:“鸟要准备唱歌了。”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父亲闻得出鸟的气味,知道它们何时歌唱,他对鸟的生活习性简直是了如指掌!

预设5: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是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的时候,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父亲竟然知道何时打鸟最好!设想一下,假如父亲是位猎人,会发生什么?生谈感受。

过渡:百发百中的父亲为什么做不了猎人呢?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因为父亲——爱鸟。(板书:爱鸟)

从文中找到证据。

预设1:“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着。

“喃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轻声呢?指导朗读。

预设2:“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鸟。

抓住“轻声”和“生怕”两个词语体会父亲爱鸟。提示抓关键词来体会句子的方法。指导朗读。

父亲具备了做猎人的能力,却没有猎人的狠心。对于父亲来说,鸟是他的亲人、朋友,是他最喜欢的精灵。那么,我为什么感到高兴?因为我也是一个爱鸟、护鸟之人。我为父亲不会伤害鸟儿而高兴,更为父亲知鸟、爱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指导朗读,回扣中心。

抓住几天后父亲的补充说明,体会父亲希望孩子以后不要做猎人,把这种爱心传承下去的良好愿望。回扣中心句,齐读文本,加深理解和感受!生做小结。

四、体会语言、增加积累

学习并感受语言的丰富性。

示例1: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引导学生发现树林的环境,找出关键词幽深、雾蒙蒙,出示树林图片。深挖句子内涵谈体会。引导学生发现是父亲因为爱鸟,所以才知鸟!美读句子。

方法总结:当自己想要通过一个句子表达多个含义的时候,可以连续使用多个修饰语,让语言更具丰富性。在理解这样的句子时,一定要层层深挖,多问几个为什么!

合作交流,方法迁移。

找出句子,使用上面分析句子的方法来体会语言的丰富性并上台汇报。

预设1: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生谈体会,师补充,指导朗读。

预设2: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生谈体会,师补充,美读句子。

再次赏读三个句子,感受语言的丰富性。

方法总结:引导学生平时多阅读、多积累、多摘抄,并且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五、布置作业,巩固内化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搜集爱鸟格言。3.摘抄文中多个修饰语连用的句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