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策略

浅析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策略

2020-05-22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Doors&Windows

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浅析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策略李志伟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摘要:新时期中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建筑行业,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已经从单纯的住宅要求变为了更高等级的功能性要求,这对于建筑公司来说是更大的考验。想要满足人民群众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的质量尤为重要,传统的建筑施工方法很难适应当代建筑物的质量要求,通过对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能够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策略1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民生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各行各业在此背景下都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建筑行业。随着居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于建筑物的要求也不仅仅只局限于其具有居住的功能,从外形到使用功能都有了更好的要求,尤其是在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上,施工工程的质量更为重要。想要保证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加强对其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强管理的要求下再配合更为专业的技术人才开展相关工程,才能更好地产出优质的施工质量。处理过程复杂,相应的时间成本比较高昂,导致相关单位的经济利益受损。不仅如此,安全事故会对施工人员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会导致工程进度不能按时交工。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施工单位自身,不能够按照标准进行施工和对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有些松懈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从企业自身出发,想要更好的解决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人员安全问题是企业提升自身经济效益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3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因素2建筑管理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行业抓住当前发展的机遇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果,但这并不表示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存在任何问题,再具体问题中具体分析这问题有助于找到相关的解决办法。想要更好的对建筑工程进行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是非常有必要的。对这些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大体可以分为两部分即: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3.1主观因素2.1工程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想要保证建筑的工程智联个,对工程进行合理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传统的建筑行业承包模式中,通常采用的都是分化承包的这种方式,这种模式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很多工程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来自于分化承保这一模式。分化承包对于开发商与施工方来讲有利有弊,首先对于开发商来说,这种承包方式肯定是他们喜欢的方式,因为分化承包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相反的,对于施工方来说,分化承包的方式有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分包单位会推脱责任,工程责任无法落实到工程实际的施工中,这就导致工程管理工作很难进行下去,无法加强对工程的监管一个是无法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在于解决问题时需要的时间将不确定,有可能会延长工期,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在建筑行业中,相关的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在工程中施工的人又不在少数,无法控制的人员质量会导致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在实际操作中最典型的表现就应该是施工程序错乱,材料质量不能达到标准或者是材料缺失拖延工期等状况。因此集中来说建筑行业在工程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承包方式,另一个是人员从业素质低下。在建筑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客观的施工条件只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方面,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是工程质量能否达标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于其他的工作,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强主观性强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主观性强的工作往往是问题频发的工作重点,在实际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工程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传统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了,但相关人员却不能与时俱进,很快的接受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在实际工作时的工作态度较为消极。传统的工程管理技术在新时期的工程项目中不仅不会提升工程的管理水平,甚至还会拖慢工程的施工进度,但整个行业对于传统的管理方式还是比较认可的,他们很难意识到传统管理方式存在的弊端,从而限制工程管理工作和工程质量控制的发展。3.2客观因素对于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影响客观因素对于建筑工程的工程管理过程中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具体来说,客观因素主要是指处建筑单位外的其他部门带来的不利因素。外界条件的限制是工程管理很难进行的原因之一,这其中包括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的不健全,整个行业发展的不均衡,监理制度的匮乏等等都是影响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客观因素。2.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4建筑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建议一个质量过硬的建筑工程,绝不是单一部门能够完成的,是需要多个部门间相互配合,要对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和过程严格把关,才能够有效的进行工程管理控制,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对施工过程的控制是影响最终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主要的控制者还是施工方,一般来说在这一环节中,施工单位都非常的重视,对于施工过程的监管相对来说还是非常严格的。但即便是严格,这其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对建筑工人的安全保障方面,很多施工单位虽然在安全方面把关严格,但一些意外状况仍然时常发生,安全事故永远是工程施工中的重大问题,不能掉以轻心。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虽然人员的安全问题不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但一旦出现安全事故相关单位处理事故时间长,通过对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分析以及前文提到过的施工过

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现实的工程施工过程,有以下极点对策及建议。4.1明确质量控制标准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的重要,制定相关的施工标准时整个工程质量保证的前提,在制定施工标准时,施工的目标应该永远以工程质量为主,其他的入施工材料的需求,施工设备的需求以及参数的定义,这些内容应该算作是制定标准的辅助内容。在制定相关的工程中质量控制时,应该以国家行业规定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工程的建筑质量。在落实控制标准后,相关操作人员对其进行落实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将标准落实到现场工程中去,才能够切实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工程的施工质量。118

2019.05

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4.2合理的掌握施工进度工程进度的顺利推进可以很好地节约开发商的经济成本,所以在施工之前制定合理的工程施工进度是十分有必要的。施工进度的制定不应该是盲目无计划的,应该请有经验的工作人员结合现实的施工过程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该计划应该全面考虑到施工的各个环节,包括施工合同,施工周期,工程所需的各种工程材料,在建设建筑时施工的设备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投入使用都应该纳入该计划之中。不仅如此,想要最大限度的保证建筑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制定还应该尽可能多的考虑到一些可能发生的未知因素,并且要为这些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考虑好解决的措施,以应对在工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在施工计划制定之后一定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施工步骤,尽可能的将计划中的每个细小部分落实到实际的工程中去,只有将每一个细节落实到现实中,才能保证施工工程不会拖延。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制度,将双方工作人员全部纳入监督体系里,才能更好地对工程进行有效的工程管理以及质量控制。Doors&Windows

建筑工程行业说到底所追求的还是更大的经济利益,成本的控制时投资者非常关心的问题,企业还是希望用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回报,因此更加需要做好工程管理工作,有效的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相反的,管理工作不到位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做好工程的工程的管理工作是每个企业最希望看到的事,不仅能够保证工程质量,还能够帮助企业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5结束语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民生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各行各业在此背景下都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建筑行业。有效的工程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很好地保证工程质量以及经济利益。所以相关的企业负责人应该对该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参考文献:[1]聂善兴.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9.[2]白晓庆.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6).当灌注至桩底部时,会造成钢筋笼的上浮,因此要严格控制导管,利用提拉导管减少影响,确保导管底在桩内混凝土面层以上1m~2m,发现上浮现象应立即叫停灌注,提拉导管后再进行灌注,直至达到设计标高超灌0.5m~1m左右。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灌注工艺和操作,抽动导管使混凝土面上升的力度要适中,保证有序的拔管和不间断灌注,升降的幅度不能太大,如大幅度抽拔导管则容易造成混凝土冲刷孔壁,导致孔壁下坠或坍落,桩身夹泥。在混凝土灌注即将结束时,应加大灌注量及导管埋深,使砼压力增加,加强桩头部分混凝土密度。4.3科学规划施工成本(上接第116页)

与桩中心位置偏差不大于20mm,底面标高误差不大于50mm,钢筋笼就位后要进行固定,保证灌注混凝土过程中笼不会上浮。钢筋笼安装后会造成孔壁塌落部分泥皮,因此完成此道工序后需进行二次清孔。2.2成桩过程的质量控制砼灌注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施工中需要加强控制和管理。用导管法灌注混凝土时,应使用在安装前已完成气密性试验的导管。采用符合配比要求商品砼,检查核对搅拌站出具的配比和质检报告,保障质量。灌注过程中,首灌压浆非常重要。应采用至少一方以上的漏斗,盖好盖子,利用灌注的冲力,冲开沉渣,使得桩端与持力层能较好的结合,防止夹泥。根据混凝土流动扩散理论,导管埋置于混凝土中过深将致使管内混凝土难以流出管道,导管埋置过浅将导致导管外的泥渣和泥浆混入混凝土,使得混凝土夹泥导致断桩。通常来说,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深最好在1m~2m处。在浇筑混凝土时应该定时测量导管内外的混凝土深度并实时提升导管高度合理控制导管的拆卸长度,尽量避免导管提升过高导致断桩。(上接第117页)

签证的有效处理可降低施工变更导致的问题和矛盾,保证合同履行效率。一旦出现施工签证问题,款项在核算中势必会存在较大出入,与实际情况不符,进而影响款项结算,导致矛盾产生,影响造价管理效果。因此要严格签证权限制和签证手续程序,提倡只签客观实际情况而不签造价,只签实际工作量、点工数、施工措施而不签造价。3结论和建议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只有牢记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掌控包括成孔和成桩各个环节的质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规范进行操作,加强管理,才能保证质量。参考文献:[1]毕杰明,王秋莹.浅谈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10).综上所述,加强合同管理对于提高造价控制水平,规范工程建设行为有着重要意义。故而在工程建设中,应加大对合同管理的重视力度,结合工程建设要求,合理规划合同条款内容,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上,以此促进合同法律效益的发挥,并对工程建设进行标准规范和约束,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降低资金成本损耗,保证工程整体经济效益。同时,合同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有助于保障建设双方权益,避免索赔、纠纷等问题的产生,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参考文献:[1]汪国辉.建筑工程造价咨询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及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8(21).[2]何明.现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及其策略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1).[3]张雨,赵儒博.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管理问题思考[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2).[4]周允国.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简析[J].四川水泥,2017(12)[5]陈唱.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7(50).作者简介:李静平(1977—)学历:本科,现职称:中级工程师,专业:土木工程。4.3索赔处理现阶段,工程项目建设采用的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单项工程的综合单价较为固定,且不会随着施工难度的增加、施工技术的改变而做出任何调整,一旦出现问题,承包单位就无法做出索赔申请。而发包单位则可根据工程量变化情况申请索赔事项。这使得承包与发包商之间的矛盾分歧逐渐加大,影响了工程项目整体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具体而言,该模式存在的弊端有:(1)承包商可根据工程量的变化导致造价控制不平衡性,这样不仅可以为自身谋求更多经济效益,还可对承包方提出索赔;(2)工程量的增加导致施工难度加大,承包方可基于此提出索赔;(3)竞标环节内,承包商选取不平衡报价,当出现施工变更问题后,使得实际造价与设计内容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承包商和发包商进行重新规划,这时就很可能变成承包人的索赔。基于此,在实际作业开展前,需要对设计文件中的工程量估算进行严格审核,避免施工中出现变更,保证图纸及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实现工程造价的合理管控,降低索赔问题的影响。5结束语2019.05

1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