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务员职位选择

公务员职位选择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职位选择

(各类公务员考试大致粗略介绍及公考主要限制)

公务员考试是个大的系统工程,今天只说说如何选择合适的公务员职位,以后有空的话在说些关于如何复习备考的事情,当然如何复习备考也是与大家一同进步探讨的过程。

对于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选择公务员队伍算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就我们外地生源北京院校的毕业生而言,公务员的选择大致分为四类(一 国考公务员 二 北京公务员 三 家乡公务员 四 异地非北京公务员 五 选调生考试 六 司法干警考试)而如果把公务员考试的范围扩大为进入体制内考试,那么我们还会增加的机会有(一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关直属企事业单位 二 地方事业单位考试)以及边缘进入体制内的考试(一 村官及社工 二 三支一扶 三 西部志愿者 四 公益性岗位)。

之所以将这些林林总总的考试放在一起的原因就在于这些考试的考试内容大致一致,都是行测与申论,有的事业单位会考公共基础知识,大致就是弱化版的行测加申论的合体了,所以,只要有几个月对于行测与申论的复习准备,基本上大四一年应付这些考试也就足够了。 就考试难度而言,是国考》某些省市公务员考试(山东,上海之类)》北京公务员考试》其他地方公务员考试。其他考试难度本人不是很清楚,没有参加过,中央机关事业单位各单位自己委托人社部出题,难度未知。

国考公务员大致分为(一 中央党群机关及中央行政机关(在北京) 二 中央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国税海关啥的,大部分不在北京)三 国务院参公事业单位及其直属机关(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及地方的啥啥的)报考难度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考上就是牛逼,其他不说。 地方公务员大致分为(省直机关一级,市直机关一级,县区基层一级)基本对于应届生来说,省直机关与市直机关招录职位少,报考难度大,主要集中于区县基层一级,就自己个人情况酌情考虑。 选调生属于各省组织部管档案的公务员(北京暂时没有具体的选调生),大致上是乡镇干部后备,在很多地方,选调生属于搭着顺风车的公务员,不过升职也是一部分人,反正待遇发展众说纷纭。 司法干警考试属于公检法公务员,报考时间较晚,考上之后单位委培读书后入编,相当不错。

而事业单位也是招募应届生的大头,不过一般谣传事业单位水很深,我算是某中央机关事业单位走到最后一步的人表示全程报考准备都是一个人在努力,当然,最后未能被录取也是完全不知道为何没有被录取的原因,其实奥秘估计我以后也不会知道,相对来说,事业单位也是十分值得报考的单位。

体制内分为(行政编,事业编,企业编),不能粗浅的说行政编就是最好,毕竟中国石油的中层还是相当舒服的,行政编有行政级别,可以自由轮岗调动,也可以保留行政编调入事业单位担任领导,事业单位中少数领导还是行政编的,事业编到一定级别可以转岗去公

务员机关转成行政编(如大学团委书记转任某区团委副书记)企业编的情况不知道,不过国企的高层还是行政编。

对于职位的选择,其实也是对个人基本价值取向和未来职业规划的一个考验,涉及到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你是选择留在北京还是返回家乡或亦是其他地区,二是你是非体制内不入或者心仪机关不如还是一心进入体制内即可。上述两个问题需要着重思考,因为一旦进入某地的公务员队伍,也就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活的开始,公务员不同于企业,流动性不强,机关是个围城,想进行二次选择的机会不是没有,是比较困难,而且重新选择人生道路付出的代价也比较大,因此需要谨慎考虑是否留在北京与是否进入公务员机关。

当然,就现实而言,对于应届生而言,我们能够选择的报考地区与职位其实是不多的,对于我们选择的限制主要有 一 专业 二 本科还是研究生 三 基层工作经验 四 户籍。对于一个法学 外地生源北京院校 本科生 应届 其实选择的余地要远远比 高分子材料科学 外地生源北京院校 硕士 应届 的选择余地大,当然,人家可以去国企和研究院则另当别论。

专业会卡走很多人,目前,公务员机关倾向于招募文科类管理类的学生,所谓的文官制度也是基于文科生治国的基础上,理科其实比例也不低,不过大多局限于部分专业技术单位上,例如国家知识产权局,海关专业技术岗位,质监局,地震局,气象局等等,有一点是因为这些局招募的多为理科生,而理科生的择业倾向中公务员不是最

佳选择,这些岗位的分数往往也很低。而最为坑爹的专业法学肯定算一个,招考人数确实多,不过报考人数更多,加之公务员考试中侧重语言与逻辑,法学专业学生一般成绩不低,所以法学专业毕业生一般都得考到很高的分数才能被录取。当然,还有一些职位的报考要求是三不限(不限专业,不限户籍,不限是否应届等,具体条件不一,一般是不限专业),三不限报考极为激烈,一般不建议报考,每年出现极多人报考的职位一般就是该职位。

对于很多地方而言,倾向于要研究生,不过就现在的情况来说,不是说机关急需高层次人才,而是随着研究生毕业量逐渐增大,进入体制内的门槛也逐步提高而已,研究生应届毕业进入公职机关经过一年见习期后定岗为副主任科员(副科分为副科领导职务和副主任科员),本科生应届毕业一年见习期后定岗为科员,两者工资上有差异,按照北京的工资标准,大致一个研究生会比本科生高出四百至五百元一个月,至于未来的发展来说,北京这边正科以下大致会沿袭(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或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大致一个本科生晋升主任科员为七年左右,研究生晋升主任科员为四年左右,当然,主任科员也是科员,属于非领导职位,有的同志会直接从副主任科员晋升乡科级正职领导职位(处级单位的办公室主任)有的则是继续做一个科员,而能否晋升乡科级正职领导职位则取决于单位在你晋升的年头是否有职位空缺,也看领导对你的赏识了,这些当然都是后话。

不过上述的情况都限于应届生,社会人员非体制内进入公务员机关的话一般是从进入机关起计算升职轨迹的(如一个22岁的本科生进入机关与一个31岁的外企人员(本科生,研究生需全日制)进入机关,四年后,两人均是副主任科员,35岁的原外企人员工资中工龄工资高于26岁的原应届生,大致月收入高数百元左右)如果是体制内的话则可以把以前的身份带至机关之中。

一般就北京而言,在一个正县处级单位(如房山区国税局,和平街街道办事处,朝阳区委组织部)大多数人平稳的升至主任科员或者乡科级正职领导在十年内都能做到,至于升至处级领导干部或者调研员级别(就是处级的非领导职位)则看个人发展,在一个正部级或者副国级单位(如中央纪委,国务院办公厅之类)则是上了处级之后,在进一步上升很困难(不过这种单位里最低科室都是处级,一个副处也是个跑腿的小兵)。

然后就是基层工作经验限制,一般有两年的,也有五年的,大家会很苦逼的发现很多好的职位都是要求基层工作经验,我们面对的大多是基层岗位,偏远地区,不过这也与中央要求的年轻人下基层的要求是一致的,这个不必多虑。

户籍是十分重要的条件,很多地方的公务员仅限招募本省的生源,而有些地方则对外地人十分严苛,例如仅限外地人研究生应届(浙江)仅限外地人应届本科及以上(上海,天津,浙江),而北京公务员仅限北京本地生源,在京读书外地生源与外地生源外地985院校学

生,所以应届生身份是十分重要的,望大家珍惜大四一年的时光,好好利用应届生的身份参考,可以说,大四一年可以参考的公务员考试十分多,粗略算下来至少有十场左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