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红(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如今,工业文明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社会也在不
断向前发展。其中,合成氨技术对人类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氨在化学上用NH3表示,常用于制作尿素、化肥等化工材料。此外,硝酸和铵态肥也可由氨制成,而一些氮肥和强氧化剂以硝酸为原料。由此可见,社会对氨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需要努力推动合成氨工艺技术的发展。接下来笔者将简要介绍合成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关键词:合成氨技术;基本现状;发展趋势
然界煤的储存量比石油更丰富,大约是后者的十倍。正因为储
量丰富,所以价格相对比石油更加实惠,当使用煤制备氨气时,无需高昂的成本,从而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其次煤气化和煤液化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任何煤气化和液化都会产生一定的收益。从煤本身的性质来看,煤的气化和液化能够生成不同的化工原料。此外,一定程度上还能够调整我国的能源结构。因为煤燃烧时如果氧化得比较充分,会产生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和煤灰,当这些物质进入空气就会污染空气。不仅如此,这部分热量在释放后没有被充分利用,煤中含有的具有高附加值的有机物由于被燃烧没有得到利用,从而就浪费了能源。而煤的气化燃烧的并不充分,会产生具有还原性的一氧化碳,降低了生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概率,并且能量的释放过程分为两个步骤,既让煤中含有的高附加值的有机物得到利用,也提高了煤的利用率。
由此可知,煤气化和液化都能带来相当明显的益处,应当对国家号召的环保低碳给予积极的响应。一般情况下,物质的分离过程也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煤气化是考虑到我国能源结构而做出的决定,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利用率,是可供选择的一种优秀原材料。
1日常生活中氨气的具体应用
(1)首先对氨的化学性质进行简单介绍:氨的化学式为NH3,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7.03。在标准状态下,氨是无色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氨具有较强的极性,极易溶于水。氨气是一种有毒气体,若大量吸入会损害身体。(2)目前制备尿素使用最多的原料即氨,尿素的制备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环节。尿素本身可看做生理肥料,在工业上也常被用来制备肥料。这种方式制备的肥料与其他化学肥料有较大的区别,它对土壤没有伤害作用。而其他化学肥料如果长期使用会让土壤盐碱化,从而对土壤造成破坏。(3)硝酸和铵态氮肥也可以由氨制备。硝酸在工业上有着非常重要的用途,而且能够继续和氨气反应生成硝酸铵。铵态氮肥具有比较高的吸收率,常用作农作物的增色剂。(4)氨在人类日常生活中还可用作制冷剂。
4合成氨技术的未来发展
2合成氨技术
合成氨工艺技术是无机化工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它由许多种综合技术组成,包括化工、化学、物理等专业知识,是一门比较复杂的技术。(1)制取半水煤气(以煤合成氨为例):在造气炉中通入适量空气,加入原料(煤),使其燃烧升温,再间断通入空气和蒸汽,使蒸汽与炙热的碳发生反应生成H2和CO,空气中的O2被消耗掉,剩下N2,在此过程中产生其它一些杂质性气体和粉尘,去除粉尘,回收余热,就得到半水煤气。(2)净化原料气体:这个过程主要是为了脱去半水煤气中的硫,再进行特定的变换,除去气体中微量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杂质气体。(3)合成氨:氨的合成反应主要在合成塔中进行。在一定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下,原料气体混合生成氨气,此过程是典型的工艺流程,遵循物料平衡原理。
就目前而言,由于总值是固定不变的,未来合成氨工艺技
术的发展趋势变化不会很大,基本是向着减少成本、保护能源、提高效益的方向发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大型集中化的生产,使其经济效益和生产周期都得到提高。笔者总结如下:(1)合成气设备是合成氨工艺技术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设备,在此设备中主要进行的环节有:净化合成气、合成氨气、压缩合成气体。(2)以“油改气”为主的调整技术是合成氨最为有效的途径,有利于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坚持此种方案,可以应对资源短缺的困境,寻找到更为合适的能源。(3)设备向着自动化、集中化、大型化方向发展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因为以此为中心,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能源消耗,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在资源短缺的时候及时补充。(4)此种合成氨工艺技术,体现了保护环境的绿色生产观念。在其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污染大气的产物和污染环境的废物,从源头上实现了零排放。
5结语
3合成氨技术的基本现状
因受到原材料的限制,合成氨的生产装置具有较为明显的
缺陷,下面对这些缺陷进行简单介绍:(1)石油的价格昂贵,且市场需求量也比较大,将其作为制备氨的原材料会产生非常高的成本。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对石油的需求量也因此剧增。再考虑到其他领域对石油也有些较大的需求量,石油的价格不断上涨。若将其作为制备氨气的原料,将带来难以负担的高昂成本,因此石油不能用作制备氨气。(2)如今,现代人们对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轻油”和“重油”因为受到经济因素和生产装置的局限,应用的比较少,并且这两种材料的市场竞争力比较低,所以“轻油”和“重油”不是生产氨气的合适原材料。目前,大多使用“轻油”和“重油”来制备氨气的装置正在筹划如何改造和调整结构,甚至是处于停滞状态。因此,制备氨气时越来越趋向于使用煤和天然气为原材料。(3)使用煤来制备氨气具有两大鲜明的优势。首先:在自
随着工业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资源逐渐变得匮乏。我们应
当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控制这种现状。例如采用低能源、降低污染物排放,在最大限度的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忘保护环境。本文提出要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并发挥新能源的作用,对合成氨装置进行改善,对国民都有极大益处。笔者也希望能够尽早完善这项大业,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呈果.合成氨工艺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化工管理.2014(33).
[2]刘化章.合成氨工业:过去、现在和未来——合成氨工业创立100周年回顾、启迪和挑战[J].化工进展.2013(09).
[3]李建强.合成氨工艺流程的系统分析与节能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2(08).
作者简介:王建红(1970-),男,甘肃兰州,本科,高校讲师,研究方向:化学、化工教学、管理。
28
2018年05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