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编减法应用题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编减法应用题(数的运算)
【活动目标】
1.学习编5以内的减法应用题。
2.能根据不同的条件编题,初步了解减法应用题的结构。
【活动准备】
(一)材料投放:苹果(或玩具)5个,每桌提供8~10张减法情景图,集合图,积分记录表;数字资源《学习编减法应用题》
(二)环境创设:在活动室角色区利用鲜花或美工区中制作的花,创设“花店”的情境。
【活动过程】
一、结合实物演示,学习描述减法事件。
(一)边操作实物边描述,比较减法与加法事件中结果数量的变化。
1.提问:我买了3个苹果,又买了2个苹果,一共买了几个苹果?这是我们前几天学过的加法应用题,最后苹果的数量有什么变化?(变多了。)
2.提问:我买了3个苹果,吃掉了2个苹果,还剩下1个苹果。谁来学着说一遍?这次苹果的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少了。)
3.引导幼儿感受减法事件最后的数量是变少的,帮助幼儿理解“还剩下”的意思。
(二)幼儿两两结对,描述减法事件。
1.每桌提供8~10张减法事件的情景图,引导幼儿两人一组,自由抽取情景图,根据画面的意思,互相描述减法事件。如:桌上有5根点着的蜡烛,被风吹灭了2根蜡烛,还剩下3根点着的蜡烛;花丛里有4只蝴蝶,飞走了2只蝴蝶,还剩下2只蝴蝶。注意观察幼儿能否完整、准确地描述,纠正描述中出现的问题。
二、在幼儿描述的基础上,仿编减法应用题。
(一)播放数字资源《学习编减法应用题》第2页,引导幼儿描述画面中的减法事件:停车场停了4辆汽车,开走了1辆,停车场还剩下3辆汽车。
(二)引导幼儿将最后一句变成问题:如果把“停车场还剩下3辆车”变成一个问题问别人,应该怎么问?(停车场还剩下几辆车?)
(三)引导幼儿关注减法应用题与加法应用题的不同。
1.引导语:今天编的应用题与我们前几天学习的加法应用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2.小结:像这样最后的数量变少了,问题是问“还剩下多少?”“还有多少?”的应用题称为减法应用题。
(四)引导幼儿再次两两结对,抽选每桌提供的情景图,编减法应用题;倾听幼儿编题情况,给予适时的指导。
(五)师幼分享交流:你们抽到的图是哪一张?图里有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们是怎么编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怎么问的?
三、结合数字资源,梳理减法应用题的结构。
(一)引导语:这道减法应用题里说了一件什么事?先说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显示相应数字)后说什么?提出了什么问题?有几个数?
(二)小结:减法应用题说的是一件事情,要有两个数,这两个数说的是一件事情,最后还要提出一个问题。
四、幼儿分组活动,进一步学习根据情景图、集合图等编减法应用题。
(一)第一组“花店购物”:在活动室角色区创设“花店”环境,将每种花的数量调整为5以内。两名幼儿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顾客每次只能购买1种花,数量不超过3朵。结算时,顾客要把自己买花的情节编成减法应用题,如“花店里有5朵康乃馨我买走了2朵,花店里还剩下几朵康乃馨?”同时自己回答出答案。(还剩下3朵。)售货员审定,顾客答对就可以免费将花带走,如答错则需要重新编题。
(二)第二组“看集合图编题”:提供集合图若干、积分记录表,幼儿两人一组,甲为乙挑选集合图,乙根据图片内容编减法应用题。编对了,则在记录表乙的号数下记录1分(可用数字或符号记录),编得不正确则不计分。然后交换角色,由乙挑选集合图,甲编减法应用题,
继续游戏。最后比一比谁的积分多,谁就获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