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天津市滨海新区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天津市滨海新区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解析版)

2020-02-19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天津市滨海新区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物体中,重力约为1N的是

A. 一支圆珠笔 B. 一名中学生 C. 两个鸡蛋 D. 一张课桌 【答案】C 【解析】

【详解】因为G=mg,所以1N物体的质量为m==

=0.1kg=100g。A. 一只圆珠笔的质量在10g左

右。不符合题意;B.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不符合题意;C.两个鸡蛋的质量在100g左右。符合题意;D. 一张课桌的质量在4000g左右。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根据重力和质量的关系G=mg,求出重力是1N的物体的质量,结合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排除有明显不符的选项;从选项中选出与题干质量接近的物体即可. 2.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生活中的水平仪、铅垂线都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题中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做法正确的是如A所示,故本题正确选项是A。 【考点定位】重力的方向及其应用。

3.如图所示的情形中,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能平衡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示可知,两个力大小相等,没有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是平衡力,A错误;B.由图示可知,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但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平衡力,B错误;C.由图示可知,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没有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是平衡力,C错误;D.由图示可知,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D正确。故选D。

【点睛】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对每个选择项中的两个力分析,然后与二力平衡的条件对应,从而确定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 用刀切苹果 B. 用很细的钢丝切肥皂

C. 铁轨铺在枕木上 D. 针头做的很尖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用刀切苹果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B. 用很细的钢丝切肥皂,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C. 铁轨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符合题意;D. 针头做的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针头对皮肤的压强,容易进入皮肤。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5.如图所示,下列装置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 (a)和(b) B. (c)和(d) C. (a)和(c) D. (a)和(d) 【答案】D 【解析】

【详解】(a)茶壶的壶嘴与壶身底部相通,上端开口,壶嘴和壶身在同一高度,倒满水后,液面相平,故茶

壶是连通器;(b)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不属于利用连通器原理;(c)托里拆利实验是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不属于连通器原理;(d)乳牛自动加水器左右两个容器上端开口,底部相连,构成了一个连通器。因此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和(d)故选D.

【点睛】连通器的结构特征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判断是不是连通器要根据这两个特征. 6.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来维持 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D. 力是保持物体静止的原因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维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是依靠物体的惯性,不符合题意.;B.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需要力的作用,所以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符合题意; C. 物体产生运动包含物体由静止到运动,也包含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时,一定需要力的作用,但是物体保持运动时,不依靠力,而是依靠惯性,不符合题意;D. 保持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都是依靠惯性,所以力不是保持物体静止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1)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2)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这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一定需要力的作用的.但是保持物体的运动不一定需要力的作用.(3)维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是依靠物体的惯性.(4)物体不受力时和受平衡力时,物体都可以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7.某同学用如图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容器中加入液体后,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下列图形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液体越深,液体压强越大,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A橡皮膜两边装有同种液体,而且深度相同,故压强相同,橡皮膜不应发生形变,不符合题意;B容器装有同种液体且左边的液体深度小于右边液体深度,故右边压强大于左边压强,橡皮膜向左凸起,不符合题意;C容器装有不同液体,深度相同,右边盐水密度大于左边水的密度,故右边压强大于左边压强,橡皮膜向左凸起,不符合题意;D容器装有不同液体,深度相同,右边盐水密度大于左边水的密度,故右边压强大于左边压强,橡皮膜向左凸起,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考点:液体压强

视频

8.如图所示,是小强同学自制的气压计,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当外界大气压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细管内液柱高度上升 B. 细管内液柱高度不变 C. 细管内液柱高度下降 D. 瓶子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答案】A 【解析】

(1)当外界大气压减小时,瓶内压强大于大气压,因此细管内液柱高度会上升; (2)由于物体的质量不随气压的改变而改变,因此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故选A.

【点睛】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做成气压计,探究大气压的变化、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判断,学以致用。 9.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由空中A处释放的小球经过B、C两位置时具有相同的

A. 速度 B. 动能 C. 机械能 D. 重力势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1)不考虑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考虑空气阻力,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

(2)机械能=动能+势能.

(3)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4)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解:(1)小球下落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小球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2)小球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具有弹性势能.机械能=动能+势能.机械能不变,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小球质量不变,速度增大. 故选C.

10.用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和机械效率为

A. F甲>F乙;η甲<η乙 B. F甲>F乙;η甲η乙

C. F甲=F乙;η甲=η乙 D. F甲<F乙;η甲<η乙 【答案】B 【解析】

【详解】对于拉力:甲图中采用定滑轮提升重物,则

=60N,所以

>

=G=100N,乙图采用动滑轮提升重物,则

;对于效率:两幅图中的W有是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是相同的,但乙图

中拉力做功要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功,比甲图中做的总功要多,所以结合机械效率公式η可知,有用功

相同时,总功越大的,机械效率越小,所以>;故选B。

【点睛】解决此题要知道定滑轮是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动滑轮是轴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费距离;求解机械效率可以利用公式η=中

是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

是拉力做的功.

,其

二、多项选择题

11.下列生活实例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有

A. 小车在推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

B. 用尽全力搬石头,搬而未起

C. 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

D. 物体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升高

【答案】AD 【解析】

【详解】A.小车在推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有力作用在小车上,小车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符合题意;B.搬而未起,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没有移动距离,所以不做功,不符合题意; C.提着滑板在水平路上前行,人给滑板一个向上的力,滑板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滑板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 D.物体在绳子拉力下升高,人对物体施加了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移动了距离,所以人对物体做功,符合题意;故选AD。

【点睛】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一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12.如图所示,两个长方体铝块A与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高度相同,A的体积大于B的体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对桌面的压力一定等于B对桌面的压力 B. A对桌面的压力一定大于B对桌面的压力 C. A对桌面的压强一定等于B对桌面的压强 D. A对桌面的压强一定小于B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BC 【解析】

【详解】从题中可以看出量大小,根据m

,但不知道具体数值,而A.B 的材料相同,即密度相同,所以能确定二者的质

可得,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即A对桌面的压力一定大于B对桌面的压力故A错误,B

正确。由于密度相同,高度相同,根据P选 BC.

【点睛】(1)已知:铝块A的体积大于B的体积,铝块A的密度和铝块B的密度相等,所以能确定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故也能确定其重力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大于B物体对桌

,

A和B的形状规则,面的压力。(2)它们的高度,材料相同,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

所以可以用公式p=ρgh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比较.得出A对桌面的压强一定等于B对桌面的压强。 13.图示为﹣杆秤,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秤砣上吸附一块磁铁,将使测量值大于物体的真实质量 B. 在秤砣上吸附一块磁铁,将使测量值小于物体的真实质量 C. 用B提纽时,该秤的最大称量值比用A提纽时的最大称量值小 D. 用B提纽时,该秤的最大称量值比用A提纽时的最大称量值大 【答案】BC

【解析】

【详解】在秤砣上吸附一块磁铁相当于改变了秤砣的重力,重力变大,力臂变小,从秤砣是读取的数变小,将使测量值小于物体的真实质量。所以A错误,B正确;用B提纽时,改变了支点位置,相当于物体的力臂变大,该秤的最大秤量值比用A提纽时的最大秤量值小。所以D错误,C正确。故选BC.

【点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来分析,在物体质量不变,力臂不变的情况下,在秤砣上吸附一块磁铁相当于改变了秤砣的重力,重力变大,力臂变小,将使测量值小于物体的真实质量.用B提纽时,改变了支点位置,相当于物体的力臂变大,该秤的最大秤量值比用A提纽时的最大秤量值小.

三、填空题

14.把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物受到的重力是_____N,质量是_____g.(g取10N/kg)

【答案】 (1). 1.8 (2). 180 【解析】

【详解】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G=1.8N,由G=mg可得,物体的质量:m=1.8

【点睛】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利用G=mg求物体的质量.

15.匀速上升的物体,若它所受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该物体将做_____运动(选填“向上匀速直线”“向下匀速直线”或“静止”),其原因是物体具有_____。 【答案】 (1). 向上匀速直线 (2). 惯性 【解析】

【详解】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若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由于具有惯性,所以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

16.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拉力沿水平方向拉着重为100N的小车前进了0.5m,在这个过程中,拉力做的

功是_____J,重力做的功是_____J。 【答案】 (1). 25 (2). 0 【解析】

0.5m=25J;(2)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而物体是在水平方向上移【详解】(1)拉力做的功W=Fs=50N×

动了0.5m,没有在重力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做功为0J.

【点睛】(1)根据W=Fs求出拉力做的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17.如图所示,密度为ρ0的液体中有体积均为V的A、B、C三个实心物体,A正在向上运动,B静止,C正在向下运动。此刻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A、FB、F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_____,B物体的密度为_____。

【答案】 (1). FA=FB=FC (2). ρ0 【解析】 【详解】如图,都为V,所以体受到的浮力:

,因为ABC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所以三个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大小,所以他们受到的浮力:

.由题知,B物体静止,全浸入液体中,B物

.

,B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所以B物体静止在液体中,即

【点睛】由题知,三物体的体积相同,浸没在同一种液体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出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由题知,B物体悬浮,B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B物体重,B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 18.当居室前后窗子都打开时,“过堂风”有时会把居室侧面摆放的衣柜门吹开,这是因为_____;高原边防哨所战士必须利用高压锅才能把饭煮熟,这是因为高压锅内_____。

【答案】 (1). 衣柜外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压强减小 (2). 气压大,沸点高 【解析】

【详解】(1)屋子中吹过“过堂风”时,居室侧面摆放的衣柜的门外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减小,小于柜门内的大气压,产生了一个向外的压强差,将柜门压开;(2) 因为气压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高,气压越低,高原地区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低于100℃,所以用高压锅使锅内气压大,沸点高,所以高原边防哨所的战士用压力锅才能把饭煮熟。

【点睛】(1)屋子中吹过“过堂风”时,居室侧面摆放的衣柜的门外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衣柜门里面的大气压大于外面的气压;(2)气压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低,

沸点越低.

33

19.排水量为1000t的轮船在河水中航行,满载时船及所装货物总重为_____N,如果河水密度为1×10kg/m,

船排开河水的体积是_____m3(g取10N/kg) 107 (2). 1×103 【答案】 (1). 1×【解析】

【详解】轮船所受浮力为受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所以

=1×=1×

kg/

×10N/kg=1×

N,根据物体沉浮条件,轮船漂浮时所

=1000

N,由于v,所以V=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用公式表示就是

。1、浮力等于重力时,轮船受力平衡,漂

浮在河水中;2、知道排水量,可以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轮船的浮力,轮船满载时的重力等于浮力;3、知道了排开河水的质量和密度,根据密度公式即可计算出船排开河水的体积。

四、综合题

20.如图所示的是生活中常用的钢丝钳。这种工具在设计上、结构上或使用中应用了不少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请你在表中写出三处应用物理知识的地方和所依据的物理知识。

【答案】见解析所示 【解析】

【详解】力学:剪口很锋利,是通过剪口面积小,可增大压强;钳子把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钢丝钳的钳把较长是省力杠杆。(2)电学:钳子把套有橡胶皮,橡胶皮是绝缘体,使用时防止触电。故答案为: 例 ① 应用物理知识的地方 钳口前端刻有多条槽 剪口面积小 依据的物理知识 增大摩擦 增大压强

② ③ 胶把是绝缘材料 整个钢丝钳 可以绝缘 是省力杠杆,可以省力 【点睛】钢丝钳上利用了很多的物理知识,可以从力学、电学两个方面打开思路.力学中主要涉及到摩擦力、压强、杠杆等;电学主要涉及到绝缘体的知识.

2

21.【2017•宿迁卷】如图所示,一位质量为48kg的同学乘电梯上楼,每只脚与电梯接触的面积均为0.015m.电

梯向上匀速运动时,2s内上升的高度为4m.g取10N/kg.求:

(1)电梯静止时,该同学对电梯的压强; (2)在2s内,电梯对该同学做功的功率. 104Pa (2). 960W 【答案】 (1). 1.6×【解析】

10N/kg=480N 试题分析:解:(1)电梯静止时,人对电梯的压力等于其自身重力 F=G=mg=48kg×

Pa

/

4m=1920J (2)解法一:电梯对该同学所做的功 W=Fh=Gh=480N×

解法二:

m/s

104Pa。 答:(1)电梯静止时,该同学对电梯的压强为1.6×(2)在2s内,电梯对该同学做功的功率为960W。考点:压强 功率的计算

22. 建筑工地上,工人师傅将图所示的滑轮装配成最省力的滑轮组,利用它站在地面上向下拉绳提升重物。(1)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2)利用此滑轮组,工人用500N的力将1200N的重物匀速提升4m,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1)

(2)80% 【解析】

滑轮组的绕线, 机械效率的计算。

(1)滑轮组绕行如图,人在地面上拉,所以最后一根线一定是往下拉的;

4m/500N×3×4m=80%。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Gh/Fs=Gh/3Fh=1200N×

视频

23.小明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匀速滑动,从而测出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毛巾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如图所示。

(1)比较甲图和_____图所示实验,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 (2)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说明在_____相同时,接触面越_____,摩擦力越大。

(3)小明在进行乙图中实验时,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摩擦力f摩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压的关系图线如图丁所示,由图可知f摩=_____F压.若木块与砝码的总重力为10N时,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N,如果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N,则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N。

【答案】 (1). 乙图 (2). 压力 (3). 大 (4). 0.25 (5). 2.5 (6). 2.5 【解析】

【详解】(1)要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的关系时,必须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观察三个实验可知,符合要求的是甲图和乙图;(2)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可知,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所以摩擦力不同,且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说明在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3)由摩擦力F摩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压的关系图线可知,当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为2N时,摩擦力为0.5N;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为4N时,摩擦力为1N;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为6N时,摩擦力为1.5N;所以摩擦力F摩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压的关系是:0.25

,若木块与砝码的总重力为10N时,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摩擦力的大小与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无关,仍是0.25N.

【点睛】(1)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要研究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必须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要研究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必须控制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根据图象中压力和摩擦力的数据,找出其关系;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受的不是平衡力,拉力大于摩擦力,物体将改变运动状态.

24.据《杭州日报》报道:“2001年6月22日,在杭州动物园内,一位物理教师利用杠杆原理,仅用小小的弹簧测力计就测出了一头大象的质量。”小聪看到这个报道后想测量书包的质量。他找来细线、质量可忽略不计的长硬棒、刻度尺、一瓶600ml的矿泉水,瓶子的质量忽略不计。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帮助小聪设计实验方案测出书包的质量。 要求

(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2)写出书包质量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要求质量的单位为kg) 【答案】见解析所示 【解析】

【详解】(1)将细线系在硬棒的中间,将书包和瓶装水分别挂在硬棒两端,调节细绳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出细线位置到瓶装水的距离为

到书包的距离为

表达式m

kg。

2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底面积为S的薄壁容器,内装适量的水(水的密度为ρ0)。在水面上方有一长方体物块吊在弹簧测力计下,从距水面某一高度处匀速下降,缓慢进入水中。如图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块下降的高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当h=h3时测力计的示数刚好为0,请解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物块入水前,所受力的示意图; (2)求物块的密度;

(3)物块入水之前,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见解析所示 【解析】

【详解】(1)入水前,长方体物块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从重心沿力的方向画出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2)物块的质量为m,物块的体积为,物块的密度为(3)容器内水的体积为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点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