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
戴清芬
(江西省德安县蒲塘小学 江西德安 330400)
摘 要:当今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重视,所以只满足于课本的教学,是远远跟不上教育要求的。群文阅读,能够有效满足新时代的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概述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模式,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视了。群文阅读,按照字面意思就是进行群组文章阅读。具体到它的概念,其实就是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围绕一个议题,展开一系列文章阅读,这些文章不是杂乱无章的选择,而是要切合议题,与它紧密联系。学生通过大量的关联性阅读,可以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最终完成知识的建构[1]。
根据群文阅读的特性,教师需要做出合理的指导,明确群文阅读不是大量杂乱文章的堆砌,而是要符合议题思想,在内容上有自己的可选性。因此,它要求教师要科学地选定阅读范围,保证阅读可以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在不离题的同时,教师还要保证阅读内容的拓展性和新颖性,让学生可以得到不一样的启发。所以在这种新型的阅读模式之下,学生往往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使自己的阅读思维得到一个开拓性的发展,而且在文章多样性特点的引导下,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避免了阅读局限化和思想僵化的不良后果。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典型的“单篇教学”,一整堂课,教师都会围绕一篇文章进行讲解,将文章的里里外外进行详细分析,这种分析的可信性姑且不说,单是枯燥的模式就让学生厌烦。在“单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全程都在灌输知识,不管学生是否能够接受,都会不做保留地倾泻出来,而学生也只能被动听课。同时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为了将内容充分展现,经常会提出一些设定好的问题,成了为教学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思考性。
群文阅读打破了这种僵化局面,教师在布置群文阅读任务之前,就会要求学生完成相应任务,促进学生在阅读中主动思考,在阅读中产生疑问,并在阅读中解决疑问,即使是没有解决的也可以在阅读之后提出来,共享疑问。这种问题才是学生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教师为学生设定的问题,只有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才会让学生产生更浓郁的思考兴趣,进而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
1.紧扣主题,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
只有优秀的文章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水平,所以在群文阅读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选择恰当的阅读内容,也就是紧扣学习主题的文章,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得不偿失。为了做到合适的阅读指导,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选择,将教材内容划分成几种形式。比如说按照题材划分,分别有“神话故事”、“民间故事”、“游记”、“诗词”等等,其中《盘古开天地》就是一则典型的神话故事,教师可以将阅读内容扩展为《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记金华双龙洞》是一篇游记型文章,教师可以按照题材,选定《颐和园》、《雁荡行》、《黄果树瀑布》等等。
除了题材划分,还可以按照文章内容、人文主题、表达方式等形式进行划分选择,让学生有规律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总结。
2.合理布置阅读任务
小学语文教学的群文阅读不是盲目地选择内容,也不是随意地安排阅读任务,以阅读文章的问题设计为例,教师要提出一些有针对性和比较性的问题,让学生可以充分调动大脑去思考,在反复比较之后得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具有矛盾性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思考兴趣,加深对问题的探究,从而促进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感悟。
3.有效利用阅读与听说的互助作用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科目,考验语文功底的不只是阅读,还有听说写,它们之间不是没有联系的分散关系,而是有着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群文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进一步发掘它的作用,让阅读与听说写结合起来。具体做法就是教师让学生选择一些感情丰富、语句优美的文章进行朗读,让学生在倾听和朗读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从中引发共鸣,提升阅读效果;还可以让学生对优美的语句进行摘录,扩充自己的语言知识储备,增长见识,最终促进语文的学习。
参考文献
[1]褚丽霞.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7(2).
[2]李婷婷.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与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16(17):116-116.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意义
1.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当前处于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没有跟紧时代的步伐,就会被残酷地甩在后面,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想学到更多的知识,就需要大量的阅读。群文阅读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点,课堂上,教师会根据学习的内容,划分出一系列相关阅读内容,要求大家尽可能在一定的时间里进行最多的阅读,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阅读更多的内容,获取更多的知识,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学生的阅读量提升上来,知识拓展也随之丰富起来,对于语文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语法、词汇、语句都得到一个充分的积累,成绩就不难提高。
2.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一个人一生的学习积累根本就是无限的,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就需要不断地去学习积累,这个时候,学习的高效性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高效的学习积累需要高效的阅读效率,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对于阅读并不感兴趣,阅读的效率也不尽如人意。群文阅读可以很好地改进这种状况,教师将群文阅读应用在语文课堂中,让学生在单位时间里进行高效阅读,比拼学生的阅读效率,让学生的阅读速度在长期的坚持下逐步提升起来,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可以看到,群文阅读既能够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量、提升阅读速度,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篇文章往往十分简短,学生阅读它们大多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则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述,通过划分段落、语句分析、问题设问进行课堂的教学,这种模式形式单一,方法大同小异,内容比较枯燥呆板,学生极易产生厌烦,对语文的学习滋生出抵触心理。而教师采用群文阅读的模式,则可以在一样的课堂时间里,向大家展示更多不一样的精彩内容,一方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则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自我思考、总结,得到更全面的提升[2]。
4.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课题编号为:17PTYB048)《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
8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