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

2020-11-25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摘 要:基于近五年的信息化数据,对不同区域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并指出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的信息化建议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信息化;指标体系;纵向分析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8-0179-04

党的十八大将信息化纳入“新四化”的范畴,信息化是其中的核心,是联结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纽带,在新四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信息化水平是新四化建设的重要指标。本文建立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我国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进而给出促进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信息化概述

信息化最早由日本学者提出并由学者翻译后传播到西方,是伴随着信息产业、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信息化指的是社会或企业层面运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实施管理的过程,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对企业生产运营的各个环境进行整合和优化,并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有了新的概念,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涌现,企业运营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特征逐渐明显,使得企业的制造向着智能制造方向发展。 二、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信息化的评价主要是涉及六个方面,即: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产业,信息网络设备、信息人才、信息政策和标准。对于江西省的信息化水平评价来说,需要根据江西省的省情,在基本的六要素前提下建立信息化评价指标。 信息资源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它包含了很多方面,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一样的说法,可以按照信息资源的来源来分、内容来分、存在形式来分等等。本文为了数据方便的处理,选择了按照存在形式划分依据,把信息资源用专利授权量和人均报刊发行量来表示。 信息网络主要是包括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应用系统。为了直观地对信息网络发展水平测评,本文主要是根据各种信息传播设备来衡量的,主要分为局用交换机总容量、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 信息产业范围也是很广泛,本文主要是从经济角度上考虑,为了更好更方便地收集数据。本文主要从邮电业务总量和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两方面来衡量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 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本文衡量信息化人才发展情况主要是选取高校大学生数和r&d人数。

在中国一个行业的发展是否蒸蒸日上,很大程度上要靠国家政策上的支持,毕竟我们的国情不一样。本文对信息政策发展水平只用了一个指标来衡量,那就是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三、信息化水平纵向分析

根据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通过查找中国统计年鉴,得到中国信息化相关数据(如下页表所示)。

下面我们从信息化水平的六要素来看我国信息化水平发展的情况,单看一年的情况是发现不了什么的,必须与历史做比较。

我国这五年来信息资源发展还是比较快速的,一直都是增长的趋势。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我国对人才的重视也在加强,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方面的科技人才需求越来越多。要想把经济各方面建设好,首先要广纳人才。

通过图表可以发现,国家也很重视信息的发展,2011年这个转折点应该是与国家当年的国情相关。 四、小结

通过分析发现,我国信息化建设水平逐年增长,势头良好,但不能忽视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不能忽略农村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如今的文盲都不是传统上的定义,认为不识字就是文盲,九年义务教育几乎扫清了传统意义上的文盲,但是新时代的文盲是对计算机不会简单使用,新时代的文盲大多数存在中国的农村。为了提高本省的信息化水平,就需要重视农村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政策资金上支持一些比较贫穷的乡村学校和乡政府单位。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信息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就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做好饭必须有米”。

第二,加大信息化资源开发的程度和提高信息化增值能力。不要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滞后成为制约信息产业市场可持续发展。为了加强对信息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视,积极宣传号召大家多去相关信息网站了解开发信息。

第三,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政府应在政策上对信息服务业给予倾斜,创建良好的信息市场,加大投资力度。

第四,大力培养信息人才,吸引信息人才。要吸引人才,需要建立有效的吸引人才的制度环境,提供各种优惠政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