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建筑节能形式严峻
在能源危机席卷全球的今天,能源消耗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据我国国情,节约能源已成为当前的一项迫切的任务。据统计,1990年我国的建筑能耗1.13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1.5%,到2000年末,我国建筑年消耗商品能源共计3.76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27.6%,而建筑用能的增加对全国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率已经达到了25%。建筑节能:包括(结构构造、材料选型、设备系统、自动控制等)一直是我国节能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从规划设计到使用管理的许多方面,节能建筑投入少,产出多,因此,重视和研究建筑物的节能设计问题已经成为建筑节能的当务之急。我国能源极为匮乏,而对能源、能量的消耗和浪费又非常惊人,表现在建筑上,能耗是欧洲住宅能耗的三倍。而中国城市和居住区的整体环境比欧美城市居住环境更为恶化。因此,我认为中国发展建筑高科技,重点应放在节能和生态方面,以节能为核心目标,更加关注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二 国内外建筑能耗现状
我国自1986年建设部颁发〈〈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以来,已陆续建设了一批节能试点小区,取得了一些经验。今年来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高档旅游宾馆,高级写字楼的大量兴建。其耗能量高出普通住宅建筑的6~7倍,于是又相继制定了《旅游旅馆建设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等。但是从标准的执行情况来看,除少数北方城市外,大部分地区尚无行动。为确保有关标准的贯彻执行,
北京等一些大城市纷纷出台建筑节能行政法规,开展建筑节能研究,如墙体材料革新,节能窗,太阳能建筑技术等,一些成果也在相当范围内推广应用。然而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其中建筑设计就是一个薄弱环节。 三 建筑的环境性能
3.1 建筑原材料的获取过程
建筑的一生要从自然界中获得大量的原材料,而大规模的从自然界获取的原材料必然会对自然界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例如大量的开采煤炭,石油,伐木取材等。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3.2 建筑材料的制造和运输阶段
建筑材料的大量制造和运输阶段,将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渣和粉尘,造成温室效应和酸雨等污染。据统计,我国的钢铁工业每吨钢的综合能耗折合成标准煤为1.66吨,需耗水48.6吨,同时放出1吨的二氧化碳气体,并产生130公斤的粉尘。 3.3 建筑的建造过程
再进行的施工阶段,除消耗大量的能源外,还将产生大量粉尘、噪音等。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3.4 建筑的运行过程
建筑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所谓的热岛效应,高层建筑使得一些地方的日照面积减少,日照时间缩短。有些建筑由于外墙大面积的使用玻璃幕墙,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光污染。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建筑再运行过程中还会给室内环境带来大量的污染,导致病态建筑综合症等相关的疾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
3.5 建筑的拆除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