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2022-08-20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习本文运用比喻,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来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法。

、理解本文的题旨和“拿来主义”的基本含义。

教学重点:

、课文后半部分,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理解比喻论证、破立结合论证的方法。

、课文前半部分,认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为主,朗读品味为辅。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 / 8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一.导入

暑期央视热播的历史大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有一个镜头,年月日邓小平会见华侨时指出:“世界上最先进的成果都要学习,引进来作为基础,不管那些‘洋奴哲学’的帽子。我们实行‘拿来主义’。”邓小平认为,搞现代化,必须以世界先进水平作为赶超的起点,采取‘拿来主义’态度。“拿来主义”这个提法就是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来的。

二.关于作者的文学常识。

是谁创造性的提出了“拿来主义”的说法呢?那就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代伟人——鲁迅。

谁来说一说关于鲁迅的信息?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品: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

其创作方面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

鲁迅的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

三.提出“拿来主义”的背景以及什么是“拿来主义”。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府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在左翼文艺队伍中,一些人反对继承旧文化,反对吸收外国文化,造成思想混乱.鲁迅

2 / 8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先生就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了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就是针对“拿来”这种现象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

四、下面就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背景和课文思考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倡拿来主义的?(即为什么要提倡拿来主义的原因)

明确:在我们历经了

①、闭关主义,碰了一串钉子行不通;

②、送去主义,子孙后代会沦为乞丐;

③、送来主义,受送来东西的毒害之后。(即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拿来主义的原因)

、我们应该如何拿来?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即我们怎么样实施拿来主义)

明确:我们应当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要求我们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五、拿来主义,是一个十分抽象的一个问题。为了把这个问题阐述清楚,作者采取了那些论证手法?

明确: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3 / 8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对比论证:作者在批判三种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错误态度时应用了对比论证。

不敢进门 孱头 逃避害怕 逃避主义

放火烧光 昏蛋 全盘否定 虚无主义

接受一切 废物 全盘肯定 投降主义破:三种错误的态度

比喻论证:作者在说明如何具体对待文化遗产中不同的内容时应用了比喻论证。

将“文化遗产”比作“大宅子”

鱼 翅 文化精华 使用

鸦 片 益害并存 使用

烟枪烟灯 益害并存 存放

姨太太 文化糟粕 毁灭

立:三种正确的方式

一言以蔽之: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这里,作者在论证上,主要采取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是比喻论证?采用比喻论证有什么好处

4 / 8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明确:用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又叫比喻论证法。这种方法是用容易理解和浅显的事物来说明不易理解和较深的事理,具有形象性, 能将抽象的道理予以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平易生动,从而加强对论点的证明。

小练习: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分析作者怎么运用比喻论证的,阐述了什么观点?

拿洗脸作比方,我们每天都要洗脸,许多人并且不止洗一次,洗完之后还要拿镜子照一照,要调查研究一番,生怕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你们看,这是何等地有责任心呀!我们写文章,做演说,只要像洗脸这样负责,就差不多了。拿不出来的东西就不要拿出来。须知这是要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啊!一个人偶然一天两天不洗脸,固然也不好,洗后脸上还留着一个两个黑点,固然也不雅观,但倒没有什么大危险。写文章做演说就不同了,这是专为影响人的,我们的同志反而随随便便,这就叫做轻重倒置。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参考意见:

洗脸不止一次,还要检查验收。写文章做演说比洗脸更重要,它要“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作者以认真负责的“洗脸”设喻,阐明写文章写演说稿要认真修改推敲的道理,妙趣横生。

中国当代作家冯骥才出访法国时,曾发生了一件趣事。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蜂拥而至,接二连三地向冯先生提出问题。其中以为记者问道:“尊敬的冯先生,贵国实

5 / 8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行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

这时候只见冯先生从容不迫地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

比喻论证:①形象生动②幽默含蓄③化难为易

扩展阅读:

.资料 “情人节”与拿来主义

情人节又要到了,从众多情侣匆忙进出礼品的脚步中便可以看到。圣诞的火爆不亚于春节,互联网成了新经济并开始渐渐左右着发展的脉博。世界在全球化,多极化,拿来主义已不仅仅适用于中国。

拿来主义一词是鲁迅先生首倡的。中国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最集中、最剧烈的莫过于五四前后,与以往历次的文化革新不同,这次新文化的倡导者对旧文化几乎彻底发生了怀疑,传统中国似乎 “老旧”得只剩下了小脚、八股文和染缸似的大家庭,“全盘西化”因此一度一呼百应。可是没过多久,新文学的过份年轻、稚拙就让不少人大失所望,胡适的两个蝴蝶儿几乎成了笑谈.,于是人们发现,一味地模仿西方文化是学不来的,离开人家几千年的根基,这种模仿只能是呀呀学语。针对三十年代这种“发扬国光”的复古潮流,鲁迅提出了他的“拿来主义”。不过鲁迅的拿来主义与五四时期的一味模仿不同,他的拿是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不亢不卑的拿。“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外国好的东西、对中国的进步有益的东西都应该吸收,这应该是拿来主义的真实意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拿来主义也未尝不可。很多人知道鲁迅的“拿来主义”主张,

6 / 8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但鲁迅所说的“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则了解的人较少了。鲁迅一生中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字数几乎与他的创作相等,而这仅是鲁迅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一部分。

同样祟尚拿来主义的日本,在获得喜欢学习,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美名之时,却使自己的文化呈现强烈的相对主义特征,他们折服中国的孔孟之道,但同时又排斥对中国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拒不向中国人民做出道歉。……(沙沙)摘自强国论坛

思考;、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问题?、作者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资料 拿来主义:中国企业的短视

……

以中国的汽车工业为例,中国所能实现的开放为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所不可企及,以至于人们在今天的中国经济版图上很难找到地道的民族汽车工业,而即便是我们花费了如此的代价,却同样没有“引进”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反而连已有的创新能力都丧失殆尽。汽车工业中外合资已经年,%的轿车市场已经让给外方,而绝大部分合资企业没有开发过像样的新车型、新发动机。汽车产业之所以被称为“工业的火车头”,是因为它可以带动装备制造、钢铁、电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如上海大众,连货架、扫地用的清洁机都从德国进口,其他设备的进口不言自明。北京市与韩国现代合资生产索纳塔后,只有四个轮胎和一个电瓶由中国制造。

最大的赢家当然是合资企业中的外方。德国大众在中国合资生产的产量只占全球的%,但是其利润%来自中国。通用汽车公司每辆车在美国国内赚美元,在中国却赚美元。本田公司在广州生产的雅阁牌轿车,售价高出日本国内价格六成左右。但是,令人更难以接受

7 / 8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的是,在合资汽车厂中,不但中方,整个合资厂都没有开发、设计权,中国似乎与汽车产业的高利润无缘。

放眼全局,我们当然可以将问题设想得并没有上述那么恐怖。的确,技术引进本无原罪,可问题的核心在于,引进的最终目标是消化吸收与创新。而就是这一清晰的流程,中国企业却并不能完全贯彻到底。其主要原因是国内很多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十分贫弱。据专家分析,我国目前每花元钱引进技术,只用.元进行消化吸收,而工业成长时期的日本、韩国,是花元钱引进技术,但花元钱进行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 ……

思考:通过对中国和德国的对比,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