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随着时间推移,秋季节的来临,许多季节性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开始流行,秋季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分两大类:一是食源性疾病的防治,二是呼吸道传染病防治。
一、 食原性疾病防治
秋季依然是食原性疾病多发季节,此时,更应该把好“病从口入”关,注意方方面面的食品卫生问题,防患于未然。
什么是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指人摄人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后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所出现的而非传染性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属于食源性疾病的范畴。食物中毒既不包括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也不包括因一次大量或者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性为主要特征(如致畸、致癌、致突变)的疾病。食物中毒的特点是潜伏期短、突然地和集体地暴发,多数表现为肠胃炎的症状,并和食用某种食物有明显关系。
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是该类疾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传播。特别是夏秋季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气候干燥,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导致食物腐烂变质,如预防措施不力,极易引起急性肠道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腹泻、呕吐、腹痛、腹胀是很多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共同症状,部份患者出现畏寒发热,甚者还可出现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意识不清等症状。由于致病因素不同,患者症状表现也不一样。霍乱表现为无痛性腹泻,水样便,不发热;痢疾的腹泻伴有腹痛,发热,里急后重,脓血便;食物中毒的腹泻常伴有腹痛,呕吐,多为先吐后泻;细菌性食物
中毒多伴有发热;其他感染性腹泻也常有腹痛等症状。
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疾病的发生应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增进人体抵抗力着手,严格把好“病从口入”关。预防措施如下:
(1)要选择购买新鲜的水果、饭菜,奶制品应购买有质量保证的产品。
(2)不要食用腐败变质的禽、蛋、肉、水产品以及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要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包括一些野生植物、野果等)和水。
(4)在学校食堂及家庭用餐,不要在外面小店用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饮用安全卫生的水,不要喝来历不明的水,避免喝生水,尽量饮用开水。
(5)加强个人体质锻炼,做到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6)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同时及时向学校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水痘等。学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学校又是这些易感人群聚集的场所,一旦有传染源的传人,即可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学生中造成疫情扩散,甚至引起局部暴发。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初起畏寒、发热,体温迅速升到39—40℃,全身不适,剧烈头痛,腰、背及四肢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少数患者有腹泻。大部分患者2—3日后才出现喷嚏、鼻塞、流涕及咳嗽。体温和上述症状多在1—2日内达到高峰,3—5日热退,症状明显好转。
预防
(1)生病后隔离和治疗一星期。
(2)室内可用紫外线或食醋熏蒸,进行空气消毒。
(3)流感流行期暂停集会和集体活动,不到病人家串门。
(4)流行期间,可用抗病毒药物作预防服药。
(5)流感灭活疫苗或减毒疫苗注射,在半年到一年左右有预防同型流感的作用。
2、流行性脑膜炎
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常在冬春季节引起发病和流行,是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
该病的一般表现症状是: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传染源:带菌者和病人;传播途径:病原菌主要借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腮腺炎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同时肿大,2-3日内达高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过敏,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颔下腺。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流行季节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4、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PC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人为主要传染源,通过呼吸道及病人用具传播。主要症状:潜伏期1—2周,发病初期伴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及上感症状。1—2天后躯干皮肤出现斑疹,数小时后转化为丘疹、疱疹,伴搔痒,抓破后能留下斑痕。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7—10天,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有条件者可注射免疫球蛋白。流行季节前注射水痘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总体原则为以下六点:
1、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加强卫生宣教,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教室、寝室注意经常开窗通风。
4、学校开展晨检制度,以便及早发现病人,采取措施。
5、适当的采取预防性服药措施。
6、针对性的开展预防接种。
健
康
教
育
讲
座
题目:秋季传染病防治
时间:2010年9月
地点:校广播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