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巴塞尔协议Ⅲ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问题研究——基于16家上市银

巴塞尔协议Ⅲ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问题研究——基于16家上市银

2020-10-25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FINANCE&ECONOMY金融经济 巴塞尔协议Ⅲ下我国商业 银行资本监管问题研究 一基于16家上市银行面板数据分析 赵微薇 (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 南宁530004) 摘要: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颁布之后,我国监管当局积 最低为3%的杠杆率指标。 (2)加人流动性覆盖比率(Liquidity Coverage Ratio)和净 稳定融资比率(Net Stable Funding Ratio)两个指标来监管银 行业流动性,其中,规定LCR不低于100%,NSFR必须大于 100%。LCR是为了应对突发的流动性中断情形,手段是通 极响应,并从我国实际出发,随后颁布了一系列资本监管新 举措,被业界称之为“中国版的巴塞尔协议Ⅲ”。本文从资本 监管角度出发,利用l6家上市银行2008—2013年面板数 据,采用资本充足率、贷款规模增长率、存款规模增长率、经 济增长率、贷款利率五个指标对资本充足率与信贷规模增长 率及经济增长率之问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提出相关政 策建议。 关键词:巴塞尔协议ill;资本监管;面板协整模型 引言 过提高商业银行的短期流动性;NSFR则鼓励银行经营业务 资本来源使用的是稳定资本,常作为衡量流动性错配的一项 指标。 (3)2008年金融危机给我们的一大警钟是,顺周期性的 应对无力以及系统性风险监管不足等现有监管的缺陷,因此 此次巴塞尔委员会提出反周期缓冲资本要求,这是指各大商 快增长时,系统范围内的风险会不断积累,这样反周期缓冲 一、2007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民众开始质疑巴塞尔协 业银行在信贷充分的时候能做好第二手准备,当信贷规模过 议II在资本监管方面的有效性,各国监管当局也开始意识到 巴塞尔协议II在监管方面存在的漏洞,经过数月激烈争执, 2010年9月12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讨论通过了加强银 资本则会降低风险,这一概念的提出体现出《巴塞尔协议Ⅲ》 宏观审慎的目标。 行体系资本要求的改革法案,业界普遍称其为《巴塞尔协议 llI》,随后又相继公布了《巴塞尔第三版协议:更加稳健的银 行和银行体系的全球监管框架》、《巴塞尔第三版协议:流动 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等文件。《巴塞尔协议 Ⅲ》被称为是全球最严银行业资本新规,这一次对银行体系 资本要求的改革可以说是历年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 银行监管领域里实行的最大规模改革。 2009年金融海啸爆发前,我国仍以《巴塞尔协议II}为 实施标准。金融危机爆发后,监管当局对全球的金融形势进 行了全新审视。我国自2009年4月加入巴塞尔委员会以 来,加快了国内金融监管改革的步伐,并将其写入“十二五” 规划中。2011年2月在借鉴《巴塞尔协议Ⅲ》的基础上,银 监会根据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制订出四大监管工 具,确定了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新框架。随后,银监会相继发 布了《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商业 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等相关规 定,分别在资本充足率、贷款损失准备、流动性风险等几个方 面确定了具体适用于我国国情的监管要求。统计数据显示, 二、《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 从具体框架来看,《巴塞尔协议Ⅲ》较之前的版本来说, 在资本的定义和流动性的监管标准方面都可能有所放宽,可 以预计,对正处于后危机时期的全球银行业来说,实施新巴 塞尔协议所可能经受的冲击会有所降低④。此次的修订主要 实行这一系列资本监管后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水平整体上 有所提高,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分别于2010 年上半年增加至l1.1%、186%。 三、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1、变量和模型介绍 关注逆周期的缓冲资本设立、商业银行最低资本金要求、流 动性比率的监管指标等几个方面,具体表现为: (1)新协议规定商业银行普通股构成的核心一级资本占 风险资产的下限提高2.5%,即从2%提到4.5%;一级资本 充足率下限提高2%,即从4%提至6%;资本充足率则保持 监管政策的实质可以说是对资本的监管,我国新监管政 在8%不变,此外还设立2.5%的资本防护缓冲资金及引入 策要求提高资本充足率、引入杠杆率的监管标准,其实是要 ①巴曙松.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的新进展[J].中国金融,2010,(19):98—99。 104 圈圜圃 求银行持有足够多的一级资本来抵御风险,保持稳定性。金 从表2、表3可以看出,上述五个变量的原值在三种检验 融的发展必然会对宏观经济造成影响,宏观经济的发展又离 不开金融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选取了贷款增长率 (LOAN)、资本充足率(CAR)、经济增长率(GDP)三个变量, 并加入存款增长率(DEP)和利率(R)水平,进行资本监管对 经济增长及贷款规模增长的实证分析。由于数据的可获得 性,本文采用2008—2013年16家上市银行的数据来进行研 究,分别为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 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招 方式下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因此,可以认为这五个变量序 列为非平稳,然而从变量的一阶差分来看,这些变量均为平 稳过程,即一阶单整I(1)过程,因此可进行下一步面板协整 检验。 (3)面板协整检验 在进行协整检验时,本文根据Pedroni(1999)提出的协整 检验方法,所有检验的原假设均是“不存在面板协整关系”。 表3面板协整检验结果 检验方法 Panel v—Statistic Panel rho—Statistic Panel PP—Statisitc 商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 行。数据均来自和讯网站及wind资讯,构建的实证模型 如下: △IDANt=aCARt+bADEPt+cAGDPt+dRt+e 协整关系 26.32709f0.0000) 4.120984(1.0000) 一9.358448(0.0000) Panel ADF~Statistic Gmup rho—Statistic Group PP—Statistic 一5.293434(0.0000) 5.377305(1.0000) 一9.157912fO.O000) △GDPt=aCARt+bALOANt+eADEPt+dRt+e 2、实证检验 (1)回归模型 首先,用eviews6.0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本文经过综合 F检验和HAUSMAN检验(结果略)来判断应采用何种形式 Group ADF-—Statistic 一6.736203(0.0000) 从表3的检验结构来看,只有Panel rho—Statistic与 Group rho—Statistic没有拒绝原假设,其余都拒绝原假设,因 为在小样本中,panel adf—stat、group adf—stat检验效果最 的模型,结果显示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优于随机效 应模型的回归结果,因此我们得到两个回归方程为: ALOANt= 一0.452760CARt+0.706680ADEPt一 0.262067△GDPt一3.8 14692Rt+38.56469 △GDPt =0.549198CARt 一0.138554ALOANt + 好,因此,综合来看,方程各变量间均存在协整关系。 (4)面板协整关系估计 面板协整检验的结果只是证实了经济增长率与资本充足 率、贷款利率、存款增长率、贷款增长率之间存在长期关系,具 体协整方程还需进一步估计,之前我们已经判断出采用固定 效应模型更合适,这里仅对以GDP为因变量,CAR、DEP、 LOAN、R为自变量的方程进行检验,具体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4协整关系估计 variable Coefficient 8.404993 0.035937△DEPt+0.122931Rt+8.404993 (2)面板单位根检验 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健性,本文使用了多种检验方法: LLC检验、IPS检验、PP—Fisher Chi—square及ADF—Fisher Chi—square。相应检验结果在表1中列出。 表1面板单位根检验(1】 检验方法 CDP L0AN DEP t—Statistic 0.846930 Prob. 0.3997 C CAR DEP LOAN R 0.549198 0.035937 一0.138554 0.122931 1.83843O O.425942 一1.880568 O.O93087 O.O699 O.6714 0.O639 O.926l 水平检验 一阶差分 水平检验 一阶差分 水平检验 一阶差分 4 41811 一9 94046 一2.855154 一2S 7033 一4.54569 一19.3863 LLc (0.0000) f0.0000) fO.0022) r0.00oo) (0 000) f0 0OO13) ADF—Fiaher 46.66236 61 5621 35.6276 l16 690 42.5344 85.9939 Chi—square (0.04545) (0.0013、 (0.3015) (0.0000) (O.1009) (0.0000) PP—Fisher 54.5a210 6I 5621 36 l202 118.705 55.3348 96 693l 四、结论及启示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通过以贷 Chi—square (0.007 ̄) (0.0013) (o.2820) (o.000o) (O.0064) (0.0000) 款增长率为因变量,其余三个变量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可以 注:括号中的数值为伴随概率p值 得出,贷款增长率与资本充足率成反向变动关系,即资本充 足率每提高1%,贷款增长率会下降0.45%;贷款增长率与 R 表2面板单位根检验(2) 检验方法 CAR 经济增长速度及利率也呈负相关关系,每提高1%的贷款增 长率会分别降低0.26%的经济增长率及3.82%的贷款利 水平检验 一一阶差分 一875.790 水平检验 2.12338 一阶差分 一7.95898 6.4718 LLC (0.2588) ADF—Fisher 28 8098 (o.o000) 65.95O2 (0.9831) 7.89l14 (0.0000) 83.4218 率,经济增长率和资本充足率的变动对贷款增长率变动的影 响较小;二是通过协整方程,我们可得出资本充足率与经济 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但是系数小于1%,相关性并不显著。 这与部分学者得出的结论相同,这可能是因为2008年后,我 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较高,银行资本监管达到要求,短期内 Chi—square PP—Fisher (0.6288) 31.3879 (0.0oo4) 82.7267 (1.oooo) 4.11667 (0.0000) 83.4218 Ehi—square (0.4974) (0.0000) (1.0000) (0.0000) 注:括号中的数值为伴随概率P值 并不会给银行经营和经济增长带来太大的影响,另外,贷款 1O5 FINANCE&ECONOMY金融经济 网上银行小微顾客满意度与忠诚度 影响 因素实证分析 以民生 银行罗庄支行客户为例 张平平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266000) 摘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网上银行的快速崛起.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差异化优势以赢得市场。同 电子银行为银行提高客户满意度提供了有效途径。小微企业 时高水平的服务质量更加可以提高顾客满意度,而高的满意 占全国企业总数的80%以上,小微客户成为各家银行竞争的 度将会带动顾客忠诚度的提升。据调查显示留住一个老顾 焦点。银行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必须瞄准小微客户,而电子银 客的成本远远低于开发一个新顾客的成本,且20%的忠诚客 行与小微客户的结合则是银行留住优质客户的有效途径。本 户能够带来80%的利润,所以研究网上银行顾客满意度和忠 文通过调差问卷的方式获得数据,并运用统计软件分析网上 诚度影响因素,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如何提高网上银行顾客 的服务质量与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关系,最后根据得到的 忠诚度的有效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结果对提高小微客户网上银行忠诚度提出有效建议。 本文试图通过对小微顾客网上银行顾客忠诚度的主要 关键词:网上银行;小微金融;忠诚度 影响因素的研究来解决以上问题。分别讨论顾客满意度、服 务质量的可靠性,响应性,能力,易用性,安全性产品组合等 一、引言 因素对小微顾客网上银行顾客忠诚度的影响,构建网上银行 自1996年中国银行将银行柜台业务延伸到Intemet上, 顾客忠诚度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 中国的银行经营模式,逐渐从实体发展到虚拟的网络。经过 二、模型构建与假设 最近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各金融机构都相继建立了各自的网 (一)变量选择 上银行,不仅为顾客提供转账,查询,理财等方便、快捷的金 服务质量定义,营销学者们认为服务质量的本质是顾客 融服务,还有利于提高顾客的银行整体满意度。据统计,小 对服务的感知。美国学者组合PZB认为服务质量是顾客对 微企业总数占据了我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0%以上,面对庞 产品或服务优越性的全面判断,包含顾客对组织提供的服务 大的小微客户群体,在各大银行都在争相发展集团客户,傍 的期望与实际感知。Parasuraman,Zeithaml&Berry(1985)建 大款的同时,外来投资银行瞄准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 了绩效与期望差距模型,PZB将服务质量定义为顾客感知的 展。小微信贷业务就是通过大数法则把风险分散到千万个 服务绩效与服务期望之间差距。提出了基于顾客感知的服 小客户身上,减少了系统性风险。现在各家大股份银行已经 务质量主要包括1O个测量维度:有形性生、可靠性、响应性、 推出自己的专门针对小微顾客的贷款品种,如民生的“商贷 沟通性、信用性、安全性、胜任性、礼貌性、了解熟悉顾客和接 通”。由服务营销理论可知,高水平的服务质量可以让服务 近性。 \ 利率与经济增长率呈正向变动关系,贷款利率每上升1%,经 [J].西部论丛,2010(10). 济增长速度会提高0.12%。因此,总的来看,新监管标准的 [2]蔡允革.资本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资产 实施,从短期内看,并未对经济增长率和贷款增长率造成较 风险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J].西部金融,2008(1O). 大影响。但是如果从长期看,为了保证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 [3]巴曙松.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的新进展[J].中国金融, 和银行经营的稳健性,我们仍需加强动态的监管政策的建 2010,(19):98—99. 立,各商业银行应采取多渠道补充资本、完善内部评级法和 [4]罗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文献及评述[M].中国金 信息披露制度等措施来应对风险。 融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5]刘巍,陈昭.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6.0建模方法与操 [1]巴曙松.《巴塞尔协议Ⅲ》下的资本监管进程及其影响 作技巧[J].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6). 1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