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
榆阳区王家楼小学 曹业强
伴随着教材改革的春风,新课程走进了每一所学校,按照新课程标准,教材应由国家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组成,因此,校本教材的研发、编写就成了我们一线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实际操作中,校本教材的开发、编写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标准难以统一
编写一本学生喜欢、使用方便、富有教育意义的校本教材,应该结合本校实际,选择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学生周围的、常见的生活实例编入教材,充分发掘地方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较强的适应生活的能力,因此,在我校的校本教材编写中分学校篇、家乡篇、安全篇,对学生进行校情教育、家乡名胜鉴赏、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在编写完成后,我们对教材能否使用产生疑问,因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使用的教材都是在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由教育专家编写的统一教材,应该有统一的课程标准作依据,对教材涉及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数等问题做一个总的指导。校本教材以什么为依据,跨年级、跨学科的校本教材以什么为标准呢?
二、经费难以保障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大,很多地方都实行一费制,农村学校普遍实行“两免一补”政策,这对加快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有限的
公用经费,只能保证日常的办公、教学工作顺利进行,而对于校本教材的开发,从资料的收集、教材的选择、教材的评审、教材的编排、印刷,到教材的出版都需要花费不少钱,这一部分钱从哪来?就是一个大难题。
三、 时间难以保证
编写一本校本教材,不是一个人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去发现、探讨、调查、研究,作为一线教师,除了要搞好日常的教学工作外,每天还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练习教师基本功,学习教育技术技能,还要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哪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教材编写这些大事,老师们普遍认为,编写教材是上级的事情,自己只管教好书、育好人就得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