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会写“腊、粥”等12个字,正确读写“腊八粥、感觉”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了解本文的表达顺序,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重难点
抓住人物动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会写12个字。从字音上来说,要注意“粥、匙、稠”是翘舌音, 注“腻字是鼻音n;从字形上来说,“腻”字右边不要多写一撇,“褐”字是衣字旁,不是示字旁。在进行生字教学时,要结合词语来进行。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搅和、沸腾”等词语的意思。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请同学们分成男女两组比赛,在每组每人5秒内说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活动)
以中国传统节日导入,创设出浓浓的节设计意图
导入 2、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诉说着古往今来细细碎碎日氛围,学生初步感受( )分钟 的无数动人的往事,勾勒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情感画卷,或
腊八喝腊八粥的习俗,赞美,或怀念,或憧憬佳节的团聚以及这自然的馈赠,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粘的腊八粥包裹着的却是中国人浓浓的情,深深的谊,一切融化在粥里,流露于笔尖。今天,我们师生一起欣赏现
代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腊八粥》。【出示课件1】 (板书:腊八粥 沈从文) 一、复习字词 1、选出正确读音。
汤匙(chí shí) 唾沫(tuò chuí) 肿胀(zhǒng zǒng) 嘟囔(náng nɑng)
自主学习 搁板(gē gé) 黄焖鸡(mēn mèn) 2、解释词语。 浓稠: 可靠: 糊涂:
走进学生,了解学情 (时间:5 分钟 )
找出文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读一读,和全班交流,互动评价 趣味操练 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时间:20 分钟) 二、品读课文评论
1.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八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合作探究 2.明确任务:课文是如何写八儿嘴馋的?
3.读文探究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八儿特点的句子,作批注。 2)小组交流 4.集体汇报
1)描写动作的句子。 2)描写语言的句子。 3)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5.小结:全文围绕“八儿”全家吃妈妈熬煮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的图画。表现了一家的其乐融融。 三、指导朗读评论
1.本篇课文人物对话描写较多,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
巩固练习 2.通过揣摩人物心理,联系提示语来指导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 3.组织朗读比赛,互相点评,取长补短。
查找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进一步了测评反馈,及时矫正 拓展延伸 解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时间: 4 分钟 )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盘点收获 2、我的问题是: 2、 腊八粥
板书设计 孩子天真可爱 教学反思
布置练习,引导完成 (时间:6分钟 )
总结归纳,导学反思 (时间:2 分钟 ) 布置作业
过了腊八就是年,请同学们上网查一查腊八粥的来历或者查一查关于腊八节有哪些有趣的传说和故事,查到之后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教学板书]
2.腊八粥
腊八粥等粥 盼粥迫不及待
分粥苦苦等待 猜粥美妙猜想
看粥亲见惊异 八儿天真活泼
聪慧可爱 体贴善良
[教学反思]
八儿心理活动的变化以及精彩的对话构成了本文的行文主线,抓住这两点来进行阅读和赏析便能把握文章的主题。因此,我在教学时采取了分角色读、默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读和悟。通过“那我饿了”“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是啊!孥孥说得对”等对话来感知八儿的稚拙纯真与可爱、妈妈的慈爱逗趣;通过对煮腊八粥以及八儿猜腊八粥、看腊八粥的精彩描写,来感知沈从文的语言魅力……整篇文章的架构,小说所传导出的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便逐渐在学生心中清晰起来,比较到位地进行了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的浸润。
【素材积累】
1、成都,是一个微笑的城市,宁静而美丽。几千年前的三星堆、金沙,是古蜀人智慧的结晶,以忘怀的文明,静静地诉说着古人们的智慧……刘备,孟昶等,多少为成都制造机会,创造美丽的人啊!武侯祠中诸葛亮摘悄悄的感叹成都的美……杜甫草堂,有多少千古名句,虽然简陋却给了杜甫一个温暖的港湾。 2、早上,晴空万里,云雾满天。太阳公公把一切都搞得有一层薄薄的金黄色。一群小鸟,摘老松树的枝头上欢蹦乱跳,叽叽喳喳地唱歌,这些小淘气们一跳上去,那些晶莹的小露珠旧滴一声,跳到了地上,继续进行它们的旅行。空气摘早上也是非常的清新,你深深地吸一口气,仿佛可以把自己所有的心烦事都忘得一干二净,这旧是我家乡早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