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混凝土砌体外墙渗漏原因及防渗措施
【摘要】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新型墙体材料,具有密度小、自重轻、保温、隔热、造价低、取材广泛并且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率等多重优点,但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缺点。比如容易开裂、渗漏、热工性能较差等。本文针对加气混凝土砌块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渗漏问题,分析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产生渗漏的原因,依据施工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阐述了防渗措施,提高了施工技术,保证了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加气混凝土砌块;裂缝特点;原因分析;控制措施 一、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的特点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的部位与出现具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在砌筑后次年出现。其部位及主要特点如下:
1、水平裂缝:多出现在填充墙中部、顶部和梁板交接处以及门窗洞口过梁下方,有时也出现在墙体与地面交接处。大多数水平裂缝可以沿墙的厚度、长度方向贯穿整个墙体。
2、竖向裂缝:多出现在填充墙中部、与框架柱或剪力墙连接处或砌体交界处,通常宽度较小。
3、斜裂缝:斜裂缝一般出现在梁柱交接处、主次梁交接处和门窗洞口处,裂缝宽度和、长度都较大;其裂缝沿边角斜向上出现延伸贯穿性裂缝;正八字裂缝一般出现在建筑物上部的窗口转角、窗间墙、窗下墙的外墙及内墙上。纵墙两端容易出现斜裂缝,这种裂缝往往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且在窗口处裂缝宽度较大,向两边逐渐收缩变小;在少部分建筑物下部的窗口转角、窗间墙可能会出现形如倒八字形的裂缝。
4、粉刷层空鼓裂缝:裂缝主要发生在砌块内外墙抹灰层,其裂缝方向无规则,有大有小,有细有粗,裂缝位置粉刷层会空鼓,严重时可能导致空鼓脱落。
二、渗漏原因分析
1、砌体材料质量不合格引起的渗漏
进入施工现场的加气混凝土砌块未按要求进行堆放,且在两次装卸过程中损坏较多,在使用后导致外墙局部坑洞,采用砂浆修补后,因砂浆收缩变形形成裂缝而产生渗漏。
2、砌体材料收缩引起的渗漏
加气混凝土砌块材料吸水率大,干缩变形显著,含水率在不大于5%时干缩
变形才稳定。砌块干缩变形过大容易出现裂缝,当干缩变形带来的拉应力超过砌块之间强度时裂缝就出现在灰缝;当砌块之间砂浆粘接强度高于砌块抗拉强度时砌块就可能开裂;砌块在28天龄期内干燥收缩较大,如使用龄期较短的砌块更容易产生干缩裂缝。
3、施工洞口、脚手架、支模孔洞封堵不密实引起的渗漏
在物料提升机、脚手架、模板拆除后,对施工洞口、脚手眼、支模孔洞封堵过程中,未按要求封堵密实,导致此部位因收缩变形留有缝隙而发生渗漏。
4、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质量不合格引起的渗漏
在施工前未将砌块浇水湿润,导致砌筑后,砌块毛细作用吸收了砂浆中的水分,造成砂浆不饱满,强度低,引起灰缝砂浆开裂、抹灰层空鼓裂缝等施工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砌筑灰缝砂浆不饱满,特别是竖缝容易产生瞎缝、透明缝、饿缝,导致发生渗漏;砌筑方法不当引起砂浆强度偏低,粘接力变差,灰缝抗渗性能相应降低,导致发生渗漏;砌块填充墙直接砌筑至梁、板底,出现灰缝沉缩而使墙体与梁板间水平方向出现裂缝;抹灰砂浆强度过高、弹性模量大、变形收缩小,收缩变形小与墙体变形不一致,会造成抹灰层空鼓、开裂等现象;砌块墙体的砂浆未达到一定强度,水电就在墙上开洞凿槽安装施工,敷设管线,导致墙体振动出现裂缝;在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混凝土剪力墙、梁、柱相连的接缝处,墙面管线槽部位未增加铺贴耐碱玻纤网格布等抗裂措施;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设置间距过大,框架柱和墙体的拉结筋设置间距过大,墙体与主体框架连接处构造措施不合理,建筑物层高较高时未合理设置圈梁,外墙大面积饰面层未设置分隔缝等,都容易造成填充墙开裂。
5、窗台裂缝引起的渗漏
窗台裂缝是砌体外墙的质量通病,由于加气混凝土的强度低于灰砂砖和混凝土砌块,在安装、固定窗框时,容易导致加气混凝土砌块产生裂缝而引起渗漏。
三、防渗措施
1、加气混凝土砌块原材料的选择
砌块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砌块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规定,各项性能指标、外观质量、块型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国家标准《加气混凝土砌块》(GB/T11968-2006)的要求。
2、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运输与存放
加气混凝土砌块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雨措施,装卸时宜采用塔吊配合人工进行,严禁抛掷和倾倒,防止砌块摔裂和碰坏棱角。现场存放要有防雨措施,特别在夏季多雨时,应尽量把加气混凝土砌块堆放在楼层内,防止砌块含水量过
大,存放高度不得超过2m。
3、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养护时间
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为水泥胶凝增强的块材,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干燥变形的特征是早期较快发展,如果将砌块放置28天就能完成50%的干缩变形。所以为了控制砌块的收缩裂缝,必须确保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龄期应满足《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的规定,超过28天。当加气混凝土砌块干燥时,应在砌筑前1~2天向砌筑面适量浇水,但含水率宜小于15%。
4、施工洞口、脚手眼、支模孔洞需封堵密实
在物料提升机、脚手架、模板拆除后,要安排专人对施工洞口、脚手眼、支模孔洞进行修凿并冲洗干净后,用C20细石混凝土嵌实,或用半砖内外镶砌并比原墙面缩进约10~15mm,再用水泥砂浆补平、养护。
5、砌筑砂浆质量
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与抹灰必须使用专用砂浆。采用水泥、石英砂、粉煤灰、聚合物添加剂等材料混合制成。加工成成品干粉砂浆袋装后运至施工现场。并经监理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强度等级根据设计要求,因为普通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与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性能差异较大,难以保证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施工质量。
6、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施工方法 1)、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前应先进行排版。底部现浇C15素混凝土坎台,其高度不小于200mm,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0mm计算立匹数杆。根据门窗洞口位置,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5mm排列加气混凝土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砌块应使用手动电锯进行切割,不得使用瓦刀随意砍割。砌体转角处和交接处部分要同时砌筑。同时砌筑有困难时,应按要求留斜搓,接搓时必须清理搓口,采用挤压砂浆至砌块灰缝饱满。
2)、需控制砌筑高度。为了使砌筑砂浆有一个沉降凝固时间,应严格控制每天的砌筑高度不超过1.2m。砌块砌筑至距离梁、板底部约20~25cm左右时,至少停留7天,待下部砌体沉降变形稳定后再砌。顶部采用灰砂砖进行斜砌,且必须与梁板底部挤紧,以保证砂浆凝固时间,减少顶部出现裂缝。
3)、在框架柱、墙上设置拉结筋。砌体与框架柱、墙交接处,应设置拉结筋,沿柱、墙每600mm高左右设一道26带弯钩拉结筋,拉结筋伸入墙体长度不少于70cm。
4)、控制水电管线的暗埋。水电管线的暗埋必须待墙体完成并待砂浆达到一
定强度后方能进行,对墙面开槽,打洞应使用轻型电动切割工具,开槽深度不宜超过墙厚的1/3,与墙面夹角不得大于45度。管线埋设后的空隙处应用专用修补砂浆填实,并沿槽长外粘贴大于200mm宽玻璃纤维网格布增强抗裂措施。
7、抹灰控制措施 1)、抹灰操作宜在砌体完工七天后进行,且应在砌体工程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
2)、抹灰前墙面涂刷专用界面剂。在施工现场把界面剂液料与粉料按1:2的比例掺和使用电动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应在5分钟以上,以保证充分搅拌均匀成浆后即可直接使用。用粗毛刷或滚筒进行涂刷,于基面形成一凹凸不平的砂浆表面涂层(1~3mm),不得有漏刷现象。
3)、为了减少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与混凝土梁、柱、墙因膨胀和收缩系数不同而引起的裂缝,在抹灰前对加气混凝土填充墙与混凝土梁、柱、墙交接处挂30~40cm宽的钢丝网加强。钢丝网固定必须牢固,否则起不到防裂作用。
4)、抹灰应分层压实,并惨入防水剂。使用抗裂专用砂浆抹底层灰,底层灰应为粗糙面。砂浆终凝后,每天应喷水养护不少于3次,养护不少于2天。抗裂抹面砂浆、底层灰的粉刷厚度控制在5~8mm。每连续墙面面积超过16㎡的抹灰面均应设置分隔缝,纵缝间距为5m,缝宽为5mm左右。待抗裂抹面砂浆完全干燥后方可进行后续工序的操作。
8、窗台渗漏的控制措施
由于加气混凝土砌体强度较低,宜在窗洞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上部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下部设置钢筋混凝土带,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窗两侧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上部钢筋混凝土过梁截面尺寸为:墙厚×200mm,窗下部钢筋混凝土带厚度不小于60mm。窗框安装采用后塞口法施工,应使窗框固定牢靠,避免在窗框塞缝后出现裂缝而渗漏。
9、墙面防水施工控制措施
外墙防水宜采用涂膜防水。防水层施工前基层表面应坚实、平整,无浮沉、油污,表面湿润但无明水。穿墙的管根、管道支架根部等部位应先做一层防水,再进行大面积施工。防水层与基层必须粘接牢固,涂刷应均匀,可分多次涂刷,使表面平整不留气泡。
四、结语
加气混凝土砌体外墙只要严格控制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原材料选择、运输与存放、养护时间,使用的砌筑砂浆和抹灰砂浆,加强砌筑、抹灰、墙面防水等施工措施,是可以减少或杜绝外墙渗漏,满足建筑物使用要求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S].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蒸压加气混凝土用砌筑砂浆与抹灰砂浆(JC890-2001)[S].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