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舞蹈老师教学计划

舞蹈老师教学计划

2023-01-26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舞蹈社指导老师学期工作计划舞蹈是人体艺术,他要求舞者良好的体型和必要的舞蹈条件。民族舞蹈以其流畅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生动的体态动作,是反映人的人的身心艺术活动。它对于丰富幼儿审美经验,培养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与能力;开发艺术潜能;发展人的理解、联想、想像、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促进人的动作与身体机能的发展,提高动作协调性、灵活性等有重要意义。1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学生通过基本舞步的学习,掌握舞蹈技能,掌握训练方法,提高舞蹈素养。2、教学任务: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流畅、正确、优美地表演各种风格的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3、教学基本要求舞蹈技能是一门规范性、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应按照幼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三基”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掌握。融会贯通,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1、教学方法:本课程不是纯理论性课程。主要核心是解决实践的问题。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的要求,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同时,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实践环节。2、教学形式:为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示范作为基础,同时,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小组教学和个别指导与之配合。四、特殊说明1、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教学要求中,基本概念和内容按“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具体的舞蹈技能技巧,按“掌握、会、了解”三个层次要求。2、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①本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规范性、实践性较强,为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式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多举实例,善于借助录像课,引导学生互看互学,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②我国幅员广大,各个地方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教学中,既要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实际出发,又要从本地实际出发,突出舞蹈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五教学内容第一星期教学内容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舞蹈的基本舞步。动作有一定的力度和节奏感,舞蹈动作协调。ⅱ、教学内容:一、理论课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中国舞蹈发展简史。2、理解民族舞、古典舞与教育的关系。3、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做舞蹈记录。二、舞蹈的基本训练1、学习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脚位。名族舞蹈的基本手形、脚位、手位、脚形。2、进行不同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胯关节训练,腰的训练、胯的训练,压腿和跑腿训练,走跑跳训练,基本舞步训练,身段组合训练。三、民族民间舞训练1、理解民族舞的风格和动作特点,学习弦子基本步、平步、靠步、撩步、拖步、退踏步、滴嗒步,以及常用手臂动作:撩袖、摆袖、晃袖、献哈达、敬礼。学会弦子组合1—2个,踢踏组合1—2个。第二星期教学内容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通过本星期的学习,要求了民族舞蹈的基本内容。通过舞蹈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舞蹈的节奏感、韵律感、协调性和柔美度。ⅱ、教学内容:1、把握基本功训练:勾绷脚、擦地、蹲、小踢脚,腰的训练、吸腿、大踢腱的节奏变化训练,训练学生的反应力、动作的灵敏性。2、中间动作:大踢腿(前旁后)、基本姿态、舞姿训练。舞蹈技巧训练:身、跳、翻、转、大跳的训练。3、身段组合训练和即兴表演训练4、民族民间舞的训练①俄罗斯民间舞的风格和特点:常用手位、脚位、基本舞步、平步、弹簧步、马步、小跑步、吸跳步、长跑步、踏步、进退马步、摇篮马步、滑紧马步。②基本动作:提、压腕、手位1—8位训练。肩:硬肩、柔肩、耸肩、笑肩、碎抖肩、圆肩、颤肩、骑马手臂动作:勒马、扬鞭、加鞭、挥鞭。③组合训练2—3个。ⅲ、教学建议:基本功训练中,可组织学生成立互助小组,让能力强的学生与能力弱的学生组合成组共同训练。古典舞蹈和民族民间舞应利用录像教材,或组织学生观看专场演出,帮助学生理解民族舞、古典舞的年龄特征的表现,理解和掌握苏联民间舞的动律特点,为学生的创编舞积累素材。第三星期教学内容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掌握舞蹈训练方法,学会民族民间舞和舞蹈表演,能注意手眼身法步的配合,具有一定的舞蹈智能及舞蹈鉴赏力。ⅱ、教学内容:1、汉族民间舞①了解东北秧歌的风格和动作特点②舞蹈动作基本动律练习③动律训练,单一动作训练,单臂花、双臂花、交替花、盖分花、蝴蝶花、展翅花、扬臂花、体花、碎浇花。④基本舞步:秧歌后踢步、秧歌前踢步、垫步、墩步、踢毽步、十字步。⑤组合训练2—3个。2、维吾尔族民间舞①简介维吾尔族民间舞的风格和动作特点②舞蹈的基本动律练习③常用手位1—7位④基本舞步:横垫步、进退步、点步、三步一抬、错步⑤讲解动作特点,并掌握方法,注意情绪配合⑥组合练习2—3个ⅲ、教学建议:本星期的教学重点是民族民间舞,应通过示范讲解和录像教材,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动律特点,从而表现不同民族民间舞的动作风格,并在组合练习中,提高手眼身法步的组合能力,提高舞蹈的表现力。第四星期教学内容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通过本星期学习,了解民族舞、古典舞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能进行民族舞、古典舞的创编。了解教学大纲中舞蹈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掌握舞蹈的基本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民族舞、古典舞蹈教学能力。ⅱ、教学内容:一、舞蹈的基本常识:掌握民族舞、古典舞中舞蹈教学法二、民族舞、古典舞蹈的创作编排和教学实力1、掌握民族舞、古典舞蹈基本动作,舞步2、会律动组合和韵律操3、学习歌表演、舞蹈创编的原则、方法,会创编歌表演和舞蹈。4、学习情绪性舞蹈创编的方法,会创编情绪性舞蹈。ⅲ、教学建议: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创编舞和舞蹈教学。创编舞教学一定要结合不同表演形式进行。舞蹈教学应组织学生到民族舞、古典舞观摩舞蹈教学过程。同时,指导学生进行舞蹈教学模拟课,有条件的参与民族舞、古典舞蹈教学实践,提高学生毕业后的适应能力。六、教学日志王佳影2011/12/13篇二:少儿舞蹈教学计划银河培训学校少儿舞蹈教学计划一、班级特点分析少儿舞蹈班招收的都是5-10岁左右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主要也是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身体各个部分软开度训练,学习舞蹈节奏、舞步组合,节拍练习及舞蹈小节目,以学生动作协调能力为训练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气质,提高艺术修养,增加学生对舞蹈的了解。二、教学重点针对此年龄层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编排和教授这门课程,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中简单的站位,舞姿,动律动作及小的舞蹈组合训练,让学生更充分、正确的活动运用自己的身体,让学生在学完这节课程以后,在柔韧性,模仿能力和表现力都有所提高,也更喜欢这门课程。三、教学效果1、软开度达到一定的标准(横,竖叉下腰压腿)完成。2、模仿能力(能够很快很形象的模仿老师的动作)。3、表现力(跳舞蹈小组合要有一定的表情,自信)。四、教学手段1、有计划的制定出每节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2、每次教授新课由老师表演师范导入教授新课内容。3、有步骤的教授课程内容。如:压腿练习(10分钟)步骤:1、教授正确的把上压腿方法;2、教师正确示范,口数节拍;3、口数节拍,教授学生压腿练习;4、口数节拍,学生单独完成5、配合音乐,完成组合。五、教学计划根据每期课时,分为四大阶段进行训练。1、通过有针对性,有趣味性的地面活动组合,由头到脚的引导学生们活动开身上的每一个关节,每一寸肌肉,进行单一舞蹈动作的训练。2、由单一的动作练习过度到音乐组合中,主要通过单一的动作讲解,示范和反复练习完成,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3、这个阶段是最为重要的训练阶段,在以前课程的基础上,大量加大组合的训练,同时还要不断巩固复习基础课程练习,并且加入舞蹈小舞段的练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舞蹈表现力。全面的复习本学期学习的课程内容。●少儿舞蹈培训班级教学进度表、、中级幼儿舞蹈教案第一节:教学目的主要以培养3-6岁幼儿认识,学校舞蹈为目的,是中国幼儿舞蹈训练课堂必须具备的舞蹈专业只是和技能。课堂训练内容已参考北京舞蹈许愿中国舞幼儿考级教程,再经过自己的选择,创编组合而成的一套芭蕾基本功和舞蹈韵律强的音乐歌舞小组合的课堂教程。第二节:教学任务经过一套综合练习,使幼儿逐渐识别音乐的节拍,并能按照音乐节奏跳舞,把握基本舞蹈元素动作,能够准确的完成。慢慢地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增强他们身体机能的抵抗疾病的能力,提高他们身体灵活性,活跃性及心灵的愉悦感。陶冶自身的艺术感受力,并为有一部分幼儿对舞蹈产生的浓厚兴趣,为将来投身舞蹈事业打下良好基础。第三节:教学内容1)课前热身游戏2)芭蕾舞基本功训练3)音乐舞蹈小组和共6个,这是教学的重点。组合练习分为:头部练习,腿部练习,腰部练习,波浪手,摆臂第四节:教学步骤1)第一至第三课教授a芭蕾基本功,地面练习为,前压腿,旁压腿,竖叉,横跨舞蹈组和地面:腰部训练,站立:头部训练2)第四至第六课教授a芭蕾基本功,地面练习为:前压腿,旁压腿,躺身后压腿,舞蹈组合地面训练:腿部训练,站立:蹦跳步3)第七至第九课教授a芭蕾基训,已复习1-6课内容,提高动作的准确度和规范性4)第十至第十三课教授a组织一个芭蕾基训基本功组合b把小朋友分组,轮流表演基本功组合c通过每一堂游戏的循序渐进,排列队行并加添幼儿生活情趣的小舞蹈。教学大纲一:1、介绍:掌、扩指、摊手、转腕、上翘指。2、考级一:走步:大苹果二:1、手背位置、手背动作。2、保护小羊,你说可笑不可笑三:1、弯腰、转腰、前压腿,旁压腿。2、小钟,小脚四:1、正步位,小八字位,大八字位。2、擦玻璃五:1、头位置,动作,摆肩。2、小鸟的歌,伸手六:1、勾蹦脚,伸坐,双跪坐,交叉盘坐,仰卧,蹦跳步。2、小白兔篇三:舞蹈教学计划少儿健身操兴趣小组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为培养护理学生具有优美的体态,并逐渐形成高雅的气质,为加强自身素质培养和艺术潜力的挖掘,以提高学校舞蹈教学课堂(第二课堂)为核心,以所有的学生都能舞起来为目标。二、教学任务三、授课时间每周星期三下午第二\\三节四、授课地点舞蹈教室五、活动内容基训是舞蹈的基础,也是学生在舞蹈学习中基本功强化、舞蹈气质与舞姿形成的关键。基训在课堂训练中分成几个步骤,一般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在身体训练时掌握“直、绷、软、开”等舞蹈基本功。所谓“直、绷、软、开”是指后背和腿的直立力量,躁关节勾,大小腿绷,腰的柔韧、灵活性,腰和腿的“软度”,肩和髓的“开度”。由于学生身体自然条件方面有差距,在进行训练时可运用各种方法使初学者身体的各部位尽快具备“直、绷、软、开”的条件。篇四:小明星舞蹈学校教学计划小明星舞蹈学校教学计划课程名称: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等级考试授课老师:谢老师教学时数:36课时教学目的:1.以培养学习舞蹈兴趣为目的,使每一个学生在本期的学习训练中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2.本学期有18个训练组合。节拍训练(2个)、手位训练(2个)、眼睛训练(1个)、脚的训练(3个)、腿的训练(5个)、胯的训练(1个)、跳的训练(1个)、肩的开度训练(1个)、2个舞蹈组合。此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富有想象力,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并通过基本功训练,小组合训练及优秀舞蹈小节目,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舞蹈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为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学手段:1.遵循师范教育的教学特点,运用示范、讲解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教学方法,通过系统的、规范的、有代表性以及科学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每一个舞蹈动作。2.有计划的制定每节课的授课内容、教学重点、教学目标,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教学。3.教授新课时进行正确示范、重点讲解、分解练习,以达到学生能准确完成动作,正确示范口数节拍,口数节拍,学生单独完成,配合音乐,完成组合。4.通过生动的、富有童趣的舞蹈小组合对学生的表现力进行训练,达到独立的表达情感。教学重点:1.通过有针对性,有趣味性的地面活动组合,由头到脚的引导学生们活动开身上的每一个关节,每一寸肌肉,解决舞蹈基础中的的四大难点问题(开、绷、直、立)。2.由单一的动作练习过度到音乐组合中,主要通过单一的动作讲解,示范和反复练习完成,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3.通过舞蹈组合训练学生的表现力及舞蹈感,同时不断巩固复习基础课程。教学效果:1.软开度达到一定的标准(横、竖叉、下腰、压腿)2.模仿能力(能够较快并形象的模仿老师的动作)。3.表现力(跳舞蹈小组合要有一定的表情,自信)阶段训练任务:每周2课时,共36个课时。篇五:舞蹈班教学计划2015年樱桃园小学舞蹈兴趣班教学计划任教老师:王玉娟一、教学任务:1、增强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节奏。通过舞蹈表演培训使学生认识、了解舞蹈掌握舞蹈方位、力度、感觉。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树立学生大胆表现的个性。2、增进学生的灵活的形体,培养学生群体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舞台表现能力,增进他们的表现欲。使学生们对舞蹈表演产生浓厚的兴趣,善于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最美丽的一面。3、通过舞蹈特长培训使孩子们的形体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学生们在舞蹈训练中感受舞蹈的乐趣,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4、了解我国不同民族舞蹈和外国个别特色舞蹈,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感受舞台表演使孩子们的特长得到充分展示。通过各种民族音乐学习表演各种民族舞蹈。二、基训:1、练习:压腿(前、旁、后),踢腿(前、旁、后),控腿,腰的训练2、中间动作:大踢腿(前旁后)、大跳,前桥,转的技巧,舞姿训练。3、舞蹈技巧训练:身、跳、翻、转等训练。三、民族民间舞、成品舞蹈教学内容第一阶段:基本内容1、认识舞蹈2、舞蹈的基本功训练第二阶段:兴趣培养、分类舞蹈的基本动作体验。民族舞部分:汉民间舞蹈第三阶段:完整舞蹈小组合的学习1、民族舞蹈2、形体舞蹈3、第四阶段:展示四、教学计划三月份:基本内容:1、认识舞蹈、了解舞蹈、站立的姿势、优美的体态2、正、旁、后压腿、行进中的正、旁踢腿3、把杆上的后踢腿、地面上的踢腿组合4、把杆上的开肩练习、下叉(竖叉、横叉)5、跪立的空腰、跪立的下小腰6、平躺的反手撑腰、直立的涮腰练习四月份:兴趣培养、分类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1、汉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小学生学习舞蹈(花木兰)2、五月份:完整舞蹈的学习(小苹果)(巾帼小英雄)3、分解舞蹈动作的学习4、编排舞蹈动作的顺序进行训练5、完整舞蹈的训练,配乐舞蹈训练6、体能的练习、舞蹈的巩固六月份----七月份:舞蹈的展示巩固舞蹈,进行展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