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减负提质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初探

减负提质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初探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减负提质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初探

张碧泉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作业的设计不在完全是课堂教学附庸。而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同样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行巩固积累的过程,也是反映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如何设计形式多种多样,学生愿意做、喜欢做的作业,成为学习的主人,逐步改善学习方式的目标。我以教学实践和学习体会,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作业设计要具有层次性

就同一个班级里,因为文化环境、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以往的老师布置作业,要么是随堂练习作业,要么是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形式单一,而且面对不同水平、不同基础的学生,实施的是无差异的作业练习,从而导致部分得到了锻炼,而另一部分学生,因为长期无法正确完成,受到老师的批评,最终散失学习数学的信心。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对自己有价值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就不能“一刀切”,而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任何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我在《时、分、秒》作业设计 (一)基础题

1、钟面上最粗最短的那根针是( )针。

2、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大格是( )小时,走一圈是( )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 )分,走一大格是( )分,走一圈是( )分,也就是( )小时。

3、1时=( )分 (二)中等题

1、在( )里填上小时、分、和秒。 (1)做数学作业只要20( ) (2)一天的睡眠时间要达到9( ) (3)系红领巾只需约20( ) (4)跑50米大约用10( ) 2、在( ) 里填上“>”“<”“=” 2时 ( )100分 1时 ( )10分 1时 ( ) 100分 6时 ( )60分 (三)拓展练习

1、回去问问爸爸、妈妈每天工作情况,并完成作息时间表

上午 下午 起床 上班 下班 上班 下班 睡觉 2、记录1分钟你可以做哪些事 ?(实际感受1分钟有多长) 3、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出现了“9:20”?(24时计时法渗透) 二、作业设计要具有兴趣性

孔子①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乐知”才能“乐学”。新课程标准②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趣味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穿插在数学作业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游戏式作业

以前我们多以书面作业为主,根据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玩游戏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内容,特设计游戏式作业。游戏作业带有“玩”的色彩,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学,学中有玩,玩中有学,是学生最喜欢的数学作业。如教学完《图形的认识》后,可以设计“摸一摸”、“拼一拼”,在这一活动中,认识了这些物体的名称,初步感知了这些物体的特点。课后,学生之间玩一玩,,进一步巩固立体图形的特征。如:圆柱、球易滚动;而长方体、正方体不易滚动,只能推动。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数学学习过程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用数学语言与合作学习的能力,由此让学生感觉到数学作业是一个游戏的的、学习的乐园。

2、布置趣味作业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③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趣味性作业应该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作业的设计要注重其趣味性,把知识点融在情景之中,使学生在“趣”中学,“趣”中练,由旧“趣”促新“趣”。如在教学《6~10的认识》后,我设计的有以下几题:(1)在0、1、2、3、4、5、6、7、8、9这10个数字中,你最喜欢的数字是()。 (2)你今年( )岁,再过两年,你就( )岁。(3)0加上0不

是0,请你猜一个数字,这个数字是()。(4)一个星期你在学校上学()天,在家()天。这些源于生活的、不拘一格的数学作业,必然会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在减负提质的背景下,我们的数学作业设计,不能再是那些形式单一,脱离生活实际,缺乏创新意识的,不能再让作业成为学生的“痛”。总之,为了促进每个孩子全面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每个教师的心愿,我也将在着条道路上不断创新,勇于探索,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努力。

【参考文献】

1.出自于《论语·雍也》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著2011年版《全日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3. 乌申斯基的教育著作中,《论公共教育的民族性》(18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