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村镇环境保护规划编制的初步研究_secret

村镇环境保护规划编制的初步研究_secret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村镇环境保护规划编制的初步研究

摘要: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城市化/城镇化的速度,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导致了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村镇是社会组织机体的基本单元,小城镇的迅速发展和政府对其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使得一些污染性的工业有向村镇转移的趋势,而广大村镇脆弱的环境污染防治体系根本就没有能力来接纳和处理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小城镇 环境问题 村镇 环境保护规划

The primary research on the amendment of the village and tow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n

ABST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y,it accelerates the speed of the urbanization and the small city and the town。But lack of reasonable planning,it causes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The country and town are essential part of the community。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mall city and town and the government highlight more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ake some pollution industries transfer to the country ,but the weak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of the mass countries has no capability to accept and tackle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

Key Words: small city and the town; environmental problem; the country and tow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nning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迅速发展时期。从各国城市化的发展规律上看,当城市化率到达30%以后,城市化速度将大大加快。我国的城市化率1978年为17.9%,1993年上升到28.4%,现在已达30.4 %[1],我国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一般发展规律上的告诉增长期。有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50%。 1. 小城镇的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战略性选择。如果按到2020年城市化率达到50%估算,将会有4亿农村剩余劳力需要转移,若建设大中城市,需要100万人口的大城市400个或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800个,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从中国国情出发,重点发展小城镇,让多数人依托乡镇企业或是进入小城镇,或是使小城镇发展为中小城市,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是逐步实现具有中国特

1

色的乡镇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2. 村镇是构成小城镇的单元 我国现有建制镇19216个,乡村自建小城镇五万多个(人口1.6亿),各类行政村,自然村不计其数。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际,城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要战略决策,开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研究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众多的村镇作为社会组织机体的细胞和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复合系统中的基础单元,其生存形式与发展态势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村镇及农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泛的资源,广阔的空间,廉价的劳动力和巨大的环境容量;另一方面,村镇建设空间结构和布局的无序和非理性以及发展进程中无组织,无约束行为,导致经济上的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低效益和自然资源的迅速衰竭以及生态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

3. 小城镇环境污染特点和问题 随着城镇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种环境问题不断暴露。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环境污染的治理。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均存在着起步较晚,起点较低的事实,目前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重点与主线还在城市,有关的工艺技术,机械设备,甚至技术标准和管理规程也都是与其配套或以其为基础开发,制定的。 3.1 小城镇的环境污染特点

一些环境容量小,人口密度高,工业相对集中的小城镇里,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不亚于大中城市或工业区,只是由于目前基本上没有小城镇的环境污染监测数据,无法通过统计或其他方式进行定量描述,小城镇及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和小城镇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即便是一些环境容量比较大的小城镇,环境问题也在迅速发展。由于小城镇的类型复杂(大体包括综合服务型、工业型、商业型、交通枢纽型、矿业聚落型、渔港型、边贸型、风景区旅游型)。因此,环境问题差别很大,即使同是一种类型,如工业型,由于小城镇的支柱行业不同,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大不一样;潜在危害很大,是指小城镇的环境污染问题深入农村腹地,发展迅速,难以控制,一旦成为普遍性问题,根治起来非常困难。 3.2 小城镇的环境污染问题

小城镇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来自于生活垃圾,其次来源于乡镇企业。

[3]

[2]

2

3.2.1 乡镇企业主要分布在村以下的地域范围内

据统计,1992年,全国乡镇企业总数中聚集在县镇的为1%,在建制镇的占7%,其余92%分布在村以下,虽然分布在县与建制中的乡镇企业的规模较大,单位企业的排污量较大,但总体来看,由于绝大多数的乡镇企业分布在村一级范围内,这种情况在近几年来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变,所以乡镇企业的污染在小城镇建成区范围内不占主要地位。 3.2.2 道路建设大大滞后于车辆增加,交通污染严重

从1991年到1993年,全国公路民用汽车数量增加了34.9%,而与此同时,公路线路年末里程只增加了4.1%。从1992年到1996年,在全国城市中,公共汽(电)车增加了31.6%,出租汽车增加了275.4%,而人均道路面积只增加了55.6%。在农村中,交通工具的增加主要是摩托车的增加(1992年至1995年,农村中自行车增加了17%,摩托车增加了246%)在小城镇中,道路长度与人均铺装道路面积的增加是很少的,交通污染严重。 3.2.3 主要污染物

鉴于小城镇的主要污染源来自于生活污染,其次才是来源于乡镇企业。因此,小城镇的主要污染物是居民生活排放的废水和垃圾,燃烧排放的SO2和烟尘,道路二次扬尘,交通噪声和废气以及局部地区的乡镇企业污染,建筑噪声和固体废物等。在一些以乡镇企业发展兴起的小城镇中,乡镇企业污染是这些小城镇的主要污染物。

4. 村镇环境保护规划编制的初步研究 小城镇环境问题虽已得到政府和公众的日益关注,但其相应的村镇及农村的环境污染治理刚刚起步。由于村镇是构成城镇的基础单元,因此从小城镇的污染状况可以大致得出村镇的污染情况,从另一个层面也可以看出村镇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所以村镇环境污染的防治问题刻不容缓。 4.1 加强村镇的规划布局

合理的规划布局是解决村镇环境问题的基础,在进行村镇的规划时必须同时进行高起点的环境保护规划。

4.1.1 确定村镇的合理规模

规划村镇布局时,要从村镇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就业结构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多种因素,合理布置村镇居民点体系及确定村镇的合理规模,深入研究村镇规模与环境自净能力,环境容量的关系[4] [5]。是村镇的规模控制在环境承载力之内,保证村镇建设既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为居民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3

4.1.2 合理的功能分区

进行村镇规划时候,要深入研究当地的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环境因素的特点,掌握本地区的污染情况及污染物的解释,扩散的规律,充分应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成果,根据村镇个地段不同的环境质量进行功能组织,是生活居住区选择在环境质量优良的地段,有污染的工厂布置在村镇的下风,下游,或者单独划定工业区,将生产协作关系紧密的企业组织在一起,是其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4.2 村镇环境保护规划的研究

我国大部分小城镇没有建设规划,即便有建设规划也没有将环境保护规划纳入其中,小城镇建设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构成小城镇基础的各个村镇那更没有规划可言,村镇布局零乱,没有合理的功能分区将工业,居住,教育,商业等分开来进行规划;生活污水和垃圾的处理能力极低,有的近乎于零;某些工厂选址不合理,或靠近居住文化商业区或位于村镇的上风向,或位于村镇饮用水源旁而无“三废”治理措施,污染了村镇环境同时也损害了居民的健康。乡镇企业工艺设备比较落后,技术含量低,粗放式经营。即通过对资源的加速开采利用和大量的人力投入来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对国土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而且乡镇企业资金是靠企业积累和农民的筹资,实现再积累,再投入,因此,乡镇企业的资金不可能投入到企业的环境设施和技术的研究中去,从而没有很多的力量进行污染的防治。

在调查当前环境质量的基础上,根据环境质量保护目标,确定环境能够容量,作为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限值,在村镇环境保护规划中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在编制环境保护规划时,如果没有环境容量来界定污染物排放总量,就无法确定村镇的最大污染负荷,进而就不能确定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上的村镇的人口规模和社会经济发展会不会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村镇环境管理的重点,它直接决定了村镇环境质量的好坏。按照环境要素分类而言,环境保护规划可分为:污染防治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两大类。污染防治规划则可以按照水,大气,固体废物,噪声及其它物理污染等要素划分不同内容的规划。本文只研究村镇的污染防治规划。 5. 结论 村镇环境保护规划不宜太长,可操作性要强。从时间跨度而言,一般为5年以下。规划过程中的调查资料,计算方法等可作为规划的附件,另行成册。规划文本应重点突出环境质量目标,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污染治理措施,环保资金投入,村镇绿化等。使得重点突出,让当地的行政首脑和环境管理人员一目了然,便于实施。

[6]

4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 [Z]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2] 中国小城镇建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潘秀玲

[3] 农村城镇化的环境保护问题 [J] 村镇建设,1999,122(9):43 [4]《环境规划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郭怀成等编

[5]《区域环境规划方法指南》 化学工业出版社 刘天齐等编

[6] 国家环境保护局保护司.中国生态问题报告 [R]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