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 (5分钟) 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 (25分钟) 教案设计 1.出示扁担图,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板书:扁担)指生认读。仔细观察,你知道这是谁的扁担吗?(补全课题:朱德的扁担)齐读课题。 2.教师介绍朱德同志。 1.学生自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 ①各自拼读,读好翘舌音“志、站、师、士”,前鼻音“扁、担”,整体认读音节“志、伍、师、士”。“扁担”的“担”读轻声。 ②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③识记生字。 组词、扩句识记:如“志、伍、敌、仗”等字,可组词“同志、队伍、敌人、打仗”,认读词语后再出示句子“朱德同志带领一支队伍与敌人打仗。”让学生在语境中识记生字。 换一换:但-亻+扌=担 站-立+戈=战 减一减:偏-亻=扁 (2)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把字音读准、课文读流利。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 3.学生边听课文录音,边看书,想一想:课文讲了朱德同志与扁担之间的一件什么事?(学1.认识“朱、德”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难”,会写“扁、担”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认识本课的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 课件、生字卡片。 幻灯片示例 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 (25分钟)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6分钟) 生听录音,认真思考) 4.指导观察字的间架结构,书写生字。 (1)志:上部分是“士”,不要写成了“土”,下部的“心”字要宽。 扁:注意最后三笔是一横两竖,不要多写一横或一竖。 战:注意部首“戈”的写法,点最后写。 (2)指导按笔顺描红,提示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3)学生练习书写,展评。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朱德同志,了解了他和战士们的感人故事,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巩固字词,将会写字在本子上抄写3遍。 教学板书 本节课我突出了识字教学和朗读教学的重点,安排了大量时间指导学生识字、写字,留出足够的时间带领学生随文认字,做到“字不离句,词不离句”,音、形、义相结合地识字解字。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复习旧知 巩固字词 (5分钟) 教案设计 1.认读生字新词。 2.听写:扁担、同志、带领、队伍、会师、红军、来回、战士、白天、起来。 3.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教师讲述“井冈山会师”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背景。 2.读第1自然段,师领读。 3.自由读第2自然段,思考:红军为什么要下山挑粮食?学生思考、交流问题;老师引导探究,理解课文内容。 4.精读第3自然段。 (1)师出示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图片上的朱德同志,重点引导观察他的穿着并且思考大家为什么藏起他的扁担。 (大家心疼朱德同志所以藏了他的扁担:从环境恶劣,朱德同志整天都很忙碌体会朱德同志的辛苦。) (2)朱德同志为何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意思是这条扁担是朱德同志专用的,任何人都不能拿走,表明了朱德同志挑粮的决心及其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5.读第4自然段,提问:大家为什么越发敬爱朱德同志? (大家被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感动而敬爱他。)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的原因。 2.揣摩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神情的语言,感悟人物的品质。 感悟革命领袖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以及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无比敬爱之情。 课件。 幻灯片示例 精读课文 读中感悟 (25分钟) 提取信息 叙述故事 (6分钟) 总结全文 延伸拓展 (4分钟) 1.朗读课文,将表现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相关句子画出来。 2.从“朱德同志为什么要挑粮、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同志的扁担、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扁担上写名字”这三个方面讲述一下这个故事。 1.总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挑粮的故事,虽然我们没有见过朱德同志,但是我们却能感受到他的优秀品质。我们大家都应该向朱德同志学习。 2.拓展:你还知道哪些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课后搜集一下,向爸爸妈妈讲一讲他们的英雄事迹。 教学板书 由于学生对朱德同志知之甚少,因而在教授本课时,我主要引导他们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来感悟文章内容。我向学生介绍了当时的背景,以便他们更能感同身受,理解课文。在教学时,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通过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使他们对朱德同志与大家同甘共苦的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