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开展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治理工作方案和举报办
法
根据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经学校研究,决定今年暑期继续开展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建设“四有”教师队伍为目标,开展禁止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二、治理重点
教师对学生实施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有偿家教,教师私自办班或在社会培训机构兼职,教师向学生推荐培训机构、与培训机构合伙谋取私利或为培训组织者招生提供便利等。
三、职责分工
建立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责任分担体系,明确各级职责,列出责任清单,明晰违规成本,层层传导压力。在治理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工作中,校长负第一责任,教师负直接责任。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一)校长管理责任
1.实施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治理“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
2.制定治理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实施方案,出台教师规范从教管理办法,对教师违反职业道德问题作出具体惩戒措施和处理规定。发致广大教师的一封信,宣传师德政策,号召教师自觉抵制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
3.严肃查处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投诉举报。对社会投诉举报的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坚持有报必查、查实必究,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对查实的案件,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进行通报曝光。
4.推进综合治理。深化课程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尽量把教学疑难问题解决在课内。深化家校融合教育,教育家长正确认识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理性对待课外补习行为。
(二)学校主体责任
1.加强师德日常教育。将师德建设、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治理的政策措施列入教师日常教育之中,加强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大力选树身边好教师典型,以身边榜样影响带动身边人。
2.加强对学生的学业辅导。学校要充分利用自习、下午放 学后延时看管等时间,安排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业的辅导,教师用于学生补习的时间与效果纳入教师考核,在绩效工资中予以体现,并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3.加强师德考核。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核心内容, 摆在首要位置。学校制定师德考核的具体实施细则,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在教师资格注册、职称 评审、岗位聘用、评先树优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
4.开展教师集体宣誓活动。每年教师节前,组织教师面向国旗宣誓,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抵制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作为誓词必备内容。
5.开展教师规范从教公开承诺活动。每学年初,学校组织广大教师人人手写规范从教承诺书,将廉洁从教、不参与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作为承诺的必备内容,承诺情况在学校公开栏公开张贴。学校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6.发起教师自觉抵制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倡议。由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发起自觉抵制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倡议书,组织教师进行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危害大讨论,开展自觉抵制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签名活动,教师签名在学校校务公开栏内张贴。
7.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要内容。把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列入“两学一做”问题排查,加强对党员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按照“民主生活会” “组织生活会”的要求,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党员教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照镜子、正衣冠、做承诺、当表率。
8.列入家长课程的必备内容。每学期在家长会上,学校安排讲解教育部门禁止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的政策措施,向家长公开教师不参与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的承诺,接受家长监督。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号召家长自觉抵制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监督教师从教行为。
(三)校长第一责任
1.校长与教师签订师德责任书。每学期初,校长与教师签订规范从教、廉洁从教责任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逐条列明 违规惩处措施。
2.定期研究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治理措施。把治理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作为校长办公会常规议题,每月听取教师规范从教情况汇报、分析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把禁止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等师德问题作为每次教师会的必讲内容。
3.建立谈心谈话制度。校长要了解每名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个别群众有反映、有苗头的老师,早打招呼、早提醒,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把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4.加强节假日巡查。校长要盯紧节假日、寒暑假等关键时间节点,组织专门巡查力量,开展明察暗访。要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节假日教师的生活状态。
5.明确对校长不担当、不作为的制约措施。校长作为治理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第一责任人,要自觉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 己的人 ”。对一学期内发生 1 起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并查实的,校长年度职级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级,不得进档;任期内发生2起以上针对不同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并查实的,校长不得晋升高一级 职级;一学期内学校发生3起以上针对不同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并查实的,校长年度职级考核确定为不合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免去校长职务。
(四)教师直接责任
1.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每一名教师都要认真学习省、市教育局等有关学习内容,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争做“四有”好教师。
2.积极投身立德树人。每一名教师要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 历史使命,把“教好每一名学生”作为事业追求,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关爱特殊困难群体学生,把所有知识在课堂上无私的教给学生,当学生喜欢的教师,当家长敬佩的教师,当受人尊重的社会道德楷模。
3.作出不参与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的承诺。严格遵守上级规定,接受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监督。
4.落实教师参与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的惩戒措施。在职教师参与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并查实的,全区通报批评、扣发全年绩效工资、取消三年内申报高一级职称资格,暂缓其教师资格注册,并视情节按照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开除或者 解除聘用合同的相应处分。特级教师、名师、教学能手等称号 获得者从事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的,由教育主管部门按照批准权限报请相 关部门取消其称号及待遇,通报全区。党员教师从事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的,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先行给予党纪处分,再进行行政处理。
四、组织实施
(一)动员部署。出台学校治理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实施方案,召开动员部署会议,与每位教师签订责任书;完成教师人人承诺,并在宣传栏、网站等进行公开。
(二)营造氛围。在新闻媒体发布治理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工作方案,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形成全社会知晓、支持、监督的治理环境。组织教师学习师德建设政策文件以及纪律处分决 定,教师人人谈认识、谈体会,做出公开承诺,形成教师“人人皆知、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三)加强督查。按照校长、教师责任清单,形成督查报告和问题清单,委托社情民意调查机构开展学校治理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社会群众满意度调查,作为评价学校治理成效的重要内容。
(四)务求实效。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治理,不分阶段、不搞活动,学校畅通举报电话、邮箱等渠道,主动接受监督, 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要按照责任清单,根据时间节点,逐项落实,长抓不懈,持续深化。
学校治理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略
举报邮箱: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