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九年级数学中考备考复习计划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7年九年级数学中考备考计划
(3月20日---6月18日)
临近中考,做好九年级数学复习课教学,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复习应达到以下
目的:(1)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让学生将初中三年的数学知识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更利于学生理解;(2)精讲多练,巩固基本技能;(3)抓好方法教学,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的方法;(4)做好综合题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此目的,九年级备课组特制定了以下复习计划: 一、复习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课标要求、吃透考试大纲,确定复习重点。确定复习重点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⑴.根据教材的教学要求提出四层次的基本要求:了解、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这是确定复习重点的依据和标准。⑵.熟识每一个知识点在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地位、作用;⑶.熟悉近年来试题型类型,以及考试改革的情况。
2.正确分析学生的知识状况、和近期的思想状况。(1)对平时教学中掌握的情况进行定性分析、心中有数;(2)每天对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复习过程侧重评讲(3)对每周所复习的知识进行测试,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查漏补缺。(4)备课组成员每人出好两套模拟试题(按中考模式、题型),优化及共享资源。
二、切实抓好“双基”的训练。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数学运算、数学推理的基本材料,是形成数学能力的基石。一是要紧扣教材,依据教材的要求,不断提高,注重基础。二是要突出复习的特点上出新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复习效率。从复习安排上来看,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主要依赖于系统的复习,在每一个章节复习中,为了有效地使学生弄清知识的结构,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查漏补缺,有目的地自由复习。要求学生在复习中重点放在理解概念、弄清定义、掌握基本方法上,然后让学生通过恰当的训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结论的掌握,方法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 三、抓好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归类、变式的教学。
在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等的功能,既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又是对付考试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复习中根据教学的目的、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实际,对相关例题进行分析、归类,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复习效率。对具有可变性的典例题,引导学生进行变式训练,使学生从多方面感知数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落实各种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理解掌握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形成数学技能技巧,提高数学的能力的前提。通过不同形式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重要数学思想方法。
1.采取不同训练形式。一方面应经常改变题型: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证明题等交换使用,使学生认识到,虽然题变了,但解答题目的本质方法未变,增强学生训练的兴趣,另一方面改变题目的结构,如变更问题,改变条件等。
2.适当进行题组训练。用一定时间对一题型进行专题训练,使学生印象深,掌握快、牢。 五、具体时间安排与复习内容
(一)第一阶段(3月20日——5月12日):
基础知识专题-----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2、按知识板块组织复习。3、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 4、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如函数的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 (二)、第二阶段(5月15日——6月9日):
中考重点题型突破-------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各个讲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激发学生复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复习,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查漏补缺,做知识归类、解题方法归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深记忆。进行六个专题研究:专题一:图表信息与阅读理解、动手操作与方案设计 专题二数学思想方法、函数的应用。专题三: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变换、开放与探索函数及其函数应用。专题四:统计和概率。专题五:图形变换的探究性问题。专题六:运动变化型问题。压轴题、
(三)、中考摸拟(6月12日——6月18日)
1、出好或选好试卷:每位教师出一份高质量试卷。测试试卷要在题量、知识覆盖面、难度、考查知识、重点、各部分知识的比例、分值安排等方面,尽量接近或达到中考试卷的要求。
2、认真评阅试卷:认真评阅试卷能有效地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
3、做好讲评工作:对存在问题及时纠正。4、做好近三年黄石市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总之,在初中数学总复习中,按照自己的复习计划和学校的协调安排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相信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附时间进度安排 时间 内容 周次 第1-5周 ---3.20 3.21 第 6 周 3.21 3.22 3.23 3.24 3.27 第 7.8 周 3.30---3.31 4.3---4.4 4.5----4.6 4.7 第 9 周 4.10 4.11--4.12 4.13--4.14 4.17 第 10 周 4.18--4.19 4.20--4.21 4.24 4.25 第 11 周 4.26 4.27 5.1 5.2--5.3 5.4--5.5 第 12. 周 专题讲解与训练(具体安排按实际情况调整) 5.8 5.9--5.10 5.11 5.12 第13周及试卷 第14周及试卷 第15周及试卷 第16周及试卷 图形的相似、锐角三角函数部分及投影视图 实数的有关概念 实数的运算 整式与因式分解 分式与分式方程 二次根式 一元一次方程及应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及应用 不等式(组)及应用 平面直角坐标系 函数与图像 一次函数及应用 反比例函数及应用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应用 方程(组)、不等式与函数的关系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及分类 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 图形的相似、位似 锐角三角函数及解直角三角形 四边形 与圆有关的性质 与圆有关的位置 正多边形和圆、弧长和扇形的面积 投影与视图、统计与概率 图表信息与阅读理解、动手操作与方案设计 数学思想方法、函数的应用 统计和概率、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变换、开放与探索 综合压轴题 九年级数学备课组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