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西方音乐史论文

西方音乐史论文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和特点 作者北京交通大学

摘要:欧洲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和特点,不仅贯穿了整个19 世纪漫长的历史,而且也激发了2O 世纪许多新的音乐灵感,影响了许多新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体裁、音乐理论及音乐技巧的发展。这一时期决不是音乐界的一个个别的事件,依据其深厚的哲学,美学基础在风格和情绪上的变化,是整个欧洲文化精神的激剧演变在音乐上的必然体现。 关键词:欧洲 浪漫主义音乐 音乐特色

根据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色,可以大致分为初期〃中期〃末期三个主要时期。 1 浪漫主义初期

19 世纪20 年代,德国的狂飙运动风起云涌,浪漫主义思潮从德国的文学诗歌开始,浪漫主义是一场文学运动,很多音乐家首先都是在文学和哲学方面很有成就的人,他们音乐创作的主要题材来自于浪漫主义的诗歌文学作品,拉马丁、雨果、歌德的文学和诗歌文本都是交响诗音乐的灵感来源。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贝多芬 帕格尼尼 韦伯 舒伯特 柏辽兹 舒曼李斯特等人。

这一时期,李斯特的《爱之梦》堪称典范。它是一首bA大调的曲子,6/4拍,小快板,用复三部曲式写成;它的旋律出现在钢琴的内声部,而右手的分解和弦则为它伴奏;乐曲的第二主题情绪比较激动,好像在带着激情在诉说着什么。其主旋律依然在内声部,伴奏也依然采用分解和弦。但是,由于它有着离调的倾向,形成一种绚丽多姿的色彩;乐曲经过一小段“华彩”,第一主题在B大调中再现。主旋律从内声部转移到高声部,和声显得丰富多彩,情绪也显得非常明朗。第二主题再现时转到C大调。主旋律在高声区出现,并且用和弦音奏出。此时的音乐情绪显得十分热情。当乐曲的情绪推向高潮时,它又转回bA大调。再经过一小段“华彩”,第一主题第三次出现。经过发展,乐曲在幸福,宁静的气氛中安详地结束。李斯特追求的是一种令人眩晕的,有着炫技特性的钢琴演奏风格;极快的速度,响亮的音量,辉煌的技巧,狂放的气势,令当时的人们为之陶醉;这种辉煌浪漫,极富个性的钢琴演奏风格,确立起欧洲钢琴演奏艺术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 2 浪漫主义中期

1830 年法国七月革命号角的吹响,这一时期的音乐家都是在贵族的“保护”下生存的,这时他们处于依附他人的社会地位。他们的社会地位的变化促进了作曲技法和演奏技巧的

发展。他们凭借“内心的冲动”创作,这一时期音乐尤其能反映人的这种精神冲突,让情绪得以宣泄。这一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有大小约翰施特劳 普契尼 门德尔松 舒曼 威尔第 柴可夫斯基 勃拉姆斯等人。

这一时期,门德尔松的《无词歌》说明了他的灵感并没有具体的来源,表现了浪漫主义音乐抒情性的特征,诗的意义是何其的重要,这些作品的高度价值就在于作曲家们都是在大自然中歌唱,他们从不懂得如何去刻意,他们认为自然天成是何其的美好,这些正好对应了舒曼的一句名言: “我不愿意为任何人所理解”。在创作技巧上,他们能运用钢琴伴奏对歌词进行一些细节描绘,用旋律准确地抓住几乎每一种情绪,运用同主音大小调的色彩变化,来区分古典风格的厚重;《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被瓦格纳本人称为乐剧,是他对传统歌剧进行改革后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最能够体现他音乐创作风格的杰作。在作品中,他确立了以半音和声为基础的音乐语言,这种由半音运动所赞成的不谐和性音乐,调性模糊、音乐动荡、情感强烈,具有极大的感染力, 乐剧的序曲结构较为自由,具有浓重的抒情性和悲剧性,音乐在痛苦、渴望、温柔、热情和阴郁等情感中荡撼,将剧中的主题思想-爱情与死亡表现得淋漓尽致。 3 浪漫主义末期

1848 年革命失败,一直到世纪末,在这个社会充满动荡,艺术不断变革的世纪里,一大批才华横溢的音乐家集合在浪漫主义的大旗下,以空前的热忱和勇气,为实现浪漫主义的艺术理想而奋斗不懈,这个时期,可以说浪漫主义的音乐从思想内容到创作技巧真正开始实质性的裂变。

主要代表人物有查理施特劳斯 格里格 居伊 马勒 莫索尔斯基等人。

选取查理施特劳斯和格里格,具体介绍一下。理查施特劳斯作为一位作曲家,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交响诗方面,他完善了交响诗的结构形式,精心创作主导动机以及专门描写人物、地点、情景的音乐片断,他的管弦乐配器方面同样显露了卓越的才能,他的作品线条思绪极尽各种乐器之性能,使他的作品中一个极平常的动机或主题也能发出最迷人的光彩。施特劳斯的歌剧创作主要受瓦格那的“乐剧”的影响,作曲技巧虽然高超,但内容比较苍白,与瓦格那的作品相比较要单薄得多;而格里格呢,他在许多以个人精神生活为题材的抒情歌曲里,表达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之情,歌颂了爱情、母爱和友谊,为“消逝的日子”写过叹惜的哀调,为“孤独的流浪汉”唱出了同情的短歌。如在《我爱你》 (1864)、 《茅舍》(1869)、 《游吟艺人之歌》(1876) 《母亲的忧伤》 (1868)等形象单一并具有随笔性的浪漫抒情歌曲里,他着力于细腻的心理刻划和独具一格的艺术意境,笔调简洁,形象真切,渗透着强烈的挪威民族的浪漫主义感情色彩,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回顾这一百多年的西方音乐历史,涵盖了贝多芬晚期的作品到勋伯格“不协和音解放”之前初期的作品以及那些被“现实主义”拒绝的作品,这又何尝不反映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蓬勃〃衰退的发展缩影!总体而言,浪漫主义音乐在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得以演变,浪漫主义时期是一个打着“艺术的自由”旗号的时代,浪漫主义鲜明的色彩性让人们无数次的陷入了梦境中,丰富多彩的旋律确实让人很销魂。这一时期呢,诞生了一批又一批接触的音乐巨匠,他们呕心沥血,不仅给世人留下了经典的音乐作品,也为西方音乐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抹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时至今日,依旧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百度知道”之浪漫主义相应时期代表人物 《西方音乐史》部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