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考语文复习--中国诗词大会作文素材

高考语文复习--中国诗词大会作文素材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22中国诗词大会》作文素材

今年的“中国诗词大会”继续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十场节目分别聚焦“江山”“少年”“燃”“遇见”“稻香”“韵”“天地”“味道”“飒”“出发”十大关键词,解锁十种古今对话的独特视角,每种视角都让诗词成为折射时代风貌的一面镜子。

看点篇:◆看点01·中国古典诗词的美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古典诗词与二十四节气倒计时融为一体,将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传递给了全世界。中华民族的情感、哲学、历史,以及我们面对自然与世界的一种姿态,都在传统文化的翩然盛放中,尽显生生不息、熠熠生辉的生命力。而《中国诗词大会》用连续七季的创新与引领,持续激活中国人的诗心。

◆看点02·百人团Vs.千人团

手阵容分为现场百人团和云中千人团。现场百人团由少儿团、青年团、百行团、家庭团组成四大阵营;云中千人团则来自天南地北,从事各行各业。在节目徐徐展开的“诗词图鉴”中,最美的风景是这些怀揣诗心的普通人和他们在新时代努力奋斗所绽放的生命光彩。

人物篇:◆人物01·王逸玘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节目中,来自南京市聋人学校的王逸玘同学和妈妈一起合作,她神采飞扬地用手语演绎并大声吟诵了一首《将进酒》,自信的表情、坚定的眼神,令不少观众为之动容。

“由于听力方面的障碍,我和大家有点不同。小时候妈妈用古诗教我说话,让我一点一点地喜欢上古诗词,我可以从中感受到很多美好的东西,能在诗词大会上吟诵《将进酒》特别开心,我最爱李白的潇洒豪迈。”对于听障人士来说,他们无法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不能通过听觉来学习发声。而为了学习一个拼音“g”,王逸玘甚至用了整整12年才学会。在妈妈的不懈帮助下,她的勤加练习中,学习古诗词让她也变得阳光、自信、开朗,生活也因此多了一份诗意。

◆人物02·陈江山

节目中,贵州小伙陈江山弹奏古筝曲《渔舟唱晚》,获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让大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陈江山说:“我弹的这首曲子叫《渔舟唱晚》,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虽然他是一名建筑工人,但在工作之余会在工棚里自学古筝,而古筝和诗词也一路陪伴他走南闯北。

时评篇:◆央视网:最诗意的舞台

通过“ 赏诗词之美、寻文化之根、铸民族之魂 ”,重温丰富灿烂的中国诗词文化,从中汲取智慧,涵养情操,滋润心灵,积蓄力量。初心不改已七年,全面创新再出发。让更广泛的人群参进,打造中国最诗意的一方舞台。

◆中国诗词大会:初心不改

《中国诗词大会》自2016年创办以来,以广泛的参与性、浓郁的文化性和鲜明的时代性,成功将前人的审美境界、文化品格与当下生活方式、思想理念相互映照,掀起“全家老小齐上阵,天南地北共此情”的现象级诗词热潮。

开场词篇:人生自有诗意,诗意岁岁相期。“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歌拥有那么美丽的语言、那么美丽的音乐、那么美丽的节奏,一直在拨动每个人的心弦,表达我们的情感。希望诗歌的种子播撒进千门万户,呼应着春天,呼应着时代。

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那些唯美的诗意开场词吧!

《2022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开场词

01 主题 江山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我们可爱的祖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从黄河落天走东海,到青海长云暗雪山;从吹面不寒杨柳风,到铁马秋风大散关。有多少壮丽的山河,就有多少豪迈的传奇;有多少伟大的人

民,就有多少光明的未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今天就让我们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再次跟随中华文明的步伐,走遍祖国的山川湖海,再次感受中华诗词的韵律,向伟大的中国人民致敬。

02 主题词 少年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自古沙场征战,英雄多出少年,从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的霍去病,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辛弃疾。少年英雄,策马扬鞭,锋芒所向,锐不可当。自古文章盛事,俊杰亦多出少年。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王勃,到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苏东坡,少年俊杰,锦绣满怀,妙笔生花,经纶天下。可以说,少年是一种精神,一种风采,更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它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它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怀;它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迈;它是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使命情怀。奋斗吧,我中国少年,前进吧,我少年中国。

03 主题词 燃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一首《沁园春·雪》,燃起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对大好江山的无限向往,对深厚历史的无限感怀。可以说,燃,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状态,它更是一种价值追求、理想情怀。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多少英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多少豪杰,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然而真正的英雄,真正的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也正在今朝。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只有当千百万人民大众共同燃烧起理想信念的火种,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中华民族才必将迎来,它伟大复兴的光辉时刻,而这,也必将是燃的最高境界,最美华章。

04 主题词 遇见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人生最美是遇见,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遇见爱人,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遇见故人,是“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遇见又是珍贵的,沙湖道中遇雨,有了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行军途中遇雪,有了毛泽东“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感慨,可以说千万次美丽的遇见,定格了诗词无数次动人的瞬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今天就让我们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遇见最美诗词,邂逅十里春风,拥抱伟大时代。

05 主题词 稻香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是种子的力量,也是成长的力量,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丰收是稻谷真正的香味,小邑犹藏万家室,富足才是农家真正的开怀,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从古至今,民本才是稻香真正永恒的真谛。今天就让我们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呼吸着稻香,徜徉于麦浪,致敬深爱的土地,歌颂永恒的阳光,让诗意与奋斗,继续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

06 主题词 韵 蜀僧抱绿绮 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大千世界,气韵勃发,处处都有韵的回响,时时都有韵的节拍。“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是闲居山野的典雅的风韵。“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纵横笔墨的浩荡神韵。“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是扬帆天地的雄阔气韵。“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这是心忧家国的深沉雅韵。回望历史,沧海桑田,高情远韵,令人荡气回肠。展望未来,神舟大地,古韵新妍,中华再度辉煌。

07 主题词 天地天地有正气 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 上则为日星 一首文天祥的《正气歌》,完美地诠释了中国人的天地观 、天地情与天地境界。天地的核心在于时代风云、人间正道,“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代诗豪,深居陋室,天地灵秀,尽在人心。“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盛唐气象,雄浑刚健,如江河山川。“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大宋神韵,浑成豪迈,如日月星辰。历代英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从此丹青垂史,与日月同辉、与天地齐寿,天地之心就是人心,天地在,

人心在,人心永在,天地永在。

08 主题词 味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世间万物有灵,每一种食物都自有其味道,每一种人生也自有其况味,但这一切,都化作了诗人笔下诗意的描绘。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豪爽,开怀畅饮,三百杯里有苦酒,更有美酒。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被贬惠州,激情依旧,三百颗里,有酸味,更有甜味。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杜甫热情好客,虽是浊酒几杯,依旧情谊醇厚,耐人回味,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陆游一生壮志难酬,个中酸楚难以言表,正所谓,人间烟火五味俱全,诗意人生百般滋味,今晚就让我们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一起品中华诗词,尝人间百味。

09 主题词 飒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飒,是声音的回响,是精神的激荡,它是金风与万物的共振,也是人生与天地的交响。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平交王侯的豪气之飒,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这是巾帼红妆的英武之飒,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这是革命青年的担当之飒。飒,在世间每一个角落回荡,也激扬起每一位追梦者的理想风帆,今晚就让我们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共赴一场诗词盛会,共筑一段飒爽传奇。

10 主题词 出发风帆扬起 高歌远航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年梦想始于出发,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是新年的开始,也是新春的出发,新的出发,就有新的理想,新的开始,孕育新的希望,回首来时路,雄关漫道真如铁,试看脚下路,而今迈步从头越,今晚,我们迎来了《2022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之夜,谁能凌绝顶,万里一峥嵘,就让我们一起出发,邂逅十里春风,拥抱伟大时代。

《2022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姜震:一名00后警校生的自我修养

3月14日《2022中国诗词大会》冠军之夜,来自铁道警察学院的大三学生姜震获得年度总冠军。00后、警校生、诗词大会总冠军,几个关键词统一到姜震身上,记者忍不住想跟他聊一聊。

“诗词,早已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姜震说,“诗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如果失去了它,生命都会变得索然无味。我想,古诗词从来不是故纸堆里那些佶屈聱牙的生僻字,而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灵魂和不屈的精神。”

姜震来自山东省胶州市,和他一起来诗词大会的,还有他的父亲,来自青岛铁路公安处胶州北站派出所的基层民警姜方程。父亲正是在他诗词之路上是一个引路者和同行人。

姜震觉得,陆游的“暂别亦不恶,益重父子情”,用来形容他和父亲的关系再恰当不过。因为工作忙,父亲经常不在家,自己又在外地上学,父子间聚少离多。但因为有诗词这一条纽带,父子关系不但没有疏远,反而更加亲密。

姜震真正开始对古诗词、历史文化更深一步接触,是源于他小学五年级时发生的一件趣事。那天放学,姜震跟小伙伴们玩“三国杀”,突然联想到电视上正在热播的动画片《三国演义》,觉得这段历史很有意思,回到家就开始读《三国演义》原著。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不仅了解了相关历史事件,还去解读里面的古诗词。

初中时,姜震读了王力的《诗词格律》,对古诗词有了新的认识,“在这之前,我觉得有些古诗词根本不押韵;从这之后,才更加体会到诗词中的韵律美”。姜震最喜欢的诗人,是“本家”——南宋词人姜夔。因为他有一个独特之处,不仅能写诗填词,还能自己创作词牌。他创作的那些词牌很多成为传世经典,比如《暗香》《疏影》。

高考时,姜震想报考父亲的母校,姜方程提醒儿子:“这个行业并非你想得那么容易,会经常回不了家、会很辛苦,你要考虑清楚。”但姜震很坚定:“既然我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就一定会坚持走下去,会成为像你一样优秀的铁路警察。”“他觉得做好自己就可以,不会就是不会,也不丢人,不会就去学,做个正直的人”。大学后,父母工作越来越忙,姜震和他们相聚的时间并不多。但只要有时间一起出去旅游,一家三口就会在车上背诗词、玩飞花令、聊历史。

在诗词大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点评嘉宾康震说:“这些年来,年轻人对诗

词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年轻人一方面从传统文化中学习到知识,从中学会礼敬先贤,学会尊重民族的文化历史。同时也积极地将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我们生活当中的日常文化。”和大多数学生一样,姜震从小到大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考试,中考、高考,进入警校后还有军训,警校管理也比普通院校要严格很多。“诗词是我感到不顺利的时候的精神支柱,当我感到悲伤的时候会读一些振奋人心的诗词,会读一些边塞诗,边塞诗可以让我的人生变得更有力量,更有信心去面对未来。”

姜震笑着说,自己看过一个挺有意思的说法,学诗词可以“当我们看到下大雪的时候会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而不至于只会说‘哇,好大的雪’”。“这个例子可能有一些功利,但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古诗和现代生活之间的关联。不论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平凡,我们也能从古诗中寻找到古代与现代之间的一种桥梁,或者说是一种纽带。诗词让古人和我们能够近距离地对话,让古代的诗词能够在现代的环境中焕发新的生机。”姜震说。

“诗词,不仅仅是记录当时的一种载体,同时也为我们当代人解读现在的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姜震看来,“虽然经典诗词写的不是当下的时代,但是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全新的解读。”比如,诗词大会的创意知识题,用古代诗词来形容现代的体育项目或现在的食品,“当我们用当代视角对诗词进行解读,会发现古意昂然的诗词正青春”。(节选自《中国青年报》3月17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