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外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及经验启示

国外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及经验启示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06年第3期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41

  【比较职教】

国外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及经验启示

张 灵

(上饶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江西上饶 334001)

摘 要:从20世纪开始,教师教育已成为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目前,我国师范教育的结构调整和逐步开放,使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借鉴国外教师教育的经验,对加强和改进我国的教师教育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使之更加理性化。

关键词:国外教师教育;历史沿革;美国;英国;日本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16(2006)03-0041-03      *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发生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标志着工业社会即将转入信息社会或知识智力社会,它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智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教师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地位。然而,无论高质量的教育还是高素质的教师,归根到底都离不开教师教育。因此,重视教师教育,已成为目前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1990年7月,来自20多个国家学术界、政府、管理和国际组织的40多位教师教育和培训专家聚集在安特卫普,专门讨论与“教师教育大学化”(UniversitisingofTeacherEdu-cation)相联系的趋势和问题。由此,在西方教师教育研究领域,教师教育大学化作为研究命题令人关注,它的主要问题是大学与教师教育之间的关系。1991年,《欧洲教师教育杂志》第三期的主体就是“教师教育与大学”。芬兰学者还提出了“什么是教师教育最理想的大学环境”这一问题。可见,借鉴国外教师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美国教师教育的历史发展

美国建国初期并没有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机构,当时的中小学教师一般由没有受过专门教育训练的神职人员担任。19世纪初期推行导生制,并

[1]

在文实中学内兼师范班,直到1823年才由佛蒙特州康考德市的教师霍尔创的师范学校升格为州立师范学院,以后其他各州也纷纷将条件好的师范学校升格为师范学院或教育学院,条件差的则逐渐被淘汰,最终,中等师范学校全部为高等学校所取代。到20世纪60年代,师范学校这个名称已成为美国教育的一个历史名称了。

美国综合性大学从19世纪末就开始注重发展教师教育,1832年,纽约大学开设教育哲学讲座,1850年,布朗大学正式成立师范教育部。此后,一些州立大学亦效仿布朗大学,成立师范教育部,以后又逐渐更名为教育系。美国在二战前师范学院在师资培养上还占优势,到二次大战后,师范学院逐渐衰亡,纷纷改为大学或文理学院,取代师范学院的是综合大学和文理学院。据20世纪60年代的统计,师范学院培养的中小学教师仅占全国总数的20%,80%的教师则由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和文理学院教育系培养。可见,发展教师教育已成为综合性大学一个显著的特征。近几年来,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美国许多综合性大学建立了教育研究生院,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教育管理人才及教育学科教学和研究人才。在目前美国的3000多所大学中,有一半左右的教育机关以各种形式提供师资培养课

*收稿日期:2006-01-18

作者简介:张 灵(1968—),男,江西上饶人,硕士学位,上饶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教师。

42

张 灵:国外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及经验启示             第3期

程,发展教师教育已成为绝大多数美国综合性大学的重要内容。“美国的师资培养课程都设在大

[2]

学”。

为什么师范学院会逐渐演变为综合大学、文理学院的一个组成部分呢?主要原因有:其一,美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需要;其二,提高师资质量和办学条件的要求;其三,国际竞争的要求;其四,教育实验的促使。实践表明,综合性大学无论从师资质量、经费与设备的来源和充实方面,还是从学生知识的宽厚和深度以及结构的组成、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都比单一的师范学院更有利于培养高质量的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公布实施以来,英国教师教育开始出现由中央制定统

一监督机制,发挥各地方、各大学办学的积极性,鼓励到中小学校去培训教师,加强实践环节,强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师范学生的真才实学和操作能力的新气象。目前,英国实施教师教育的机构主要有大学教育系、多科技术学院、高等教育学院和艺术教育中的艺术学院等,形成了多种机构并存的局面。

(三)战后日本教师教育的历史发展

战后日本教师培养制度有了根本的改变,将战教师。通过以上几个阶段可以看出美国的教师教育是随着社会的需要逐步地向高层次专业化方向发展,对提高师资的质量是向前迈进了一步,并不是削弱和取消了教师教育。

(二)英国教师教育的历史发展

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教师教育任由宗教组织、民间团体或个人自行办理,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均不适应教育事业和社会的发展。当时整个英国尚未建立起系统的学校教师培训体系,教师主要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新教师主要从老教师的经验中学到一点如何当教师的经验。如“导生制”和“门生制”在英国延续了一个世纪左右。进入20世纪后,英国政府才直接参与教师教育。当时英国一些大学附设了走读制的教师教育机构,以满足社会对教师的需要。1902年,英国首相巴尔福提交的教育议案被国会通过。这是英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法案,法案确立了英国公立学校教育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鼓励各地政府开办师范学院,形成大学培养中学教师,师范学院培养小学教师的双轨制。

战后英国对教师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47年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和激烈辩论成立了“地区师资培训组织”(ATO),加强大学与地方教育部门及私人团体在教师教育方面的协同一致。英国各大学(除剑桥外)都负责举办教师教育,举行教师证书考试,组织地区培训等。20世纪60年代,由于出生率下降,学生人数增长速度放慢,压缩师范教育规模势在必行。1972年詹姆士报告及同年政府发表题为《教育:扩展的结构》的白皮书,废止地区师资培训组织,其业务和行政职责由大学教育学院承担。一百多所教育学院(不属于大学性质的公立高等学校)和多科技术学院(同教育学院性质相同)经过调整,一些规模较小、条件较差的被关闭,一些并入大学和其他多科技术学院,成为公立高等教育的一部分。20世

前的以闭锁的师范学校为中心培养小学教师、通过高等学校或一般大学培养中学教师的做法,改为中小学教师目标统一的、全部以高等教育为主、开放式的培养教师制度。“教师培养在大学”理念的提出使“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以前在任何其他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进行的师范教育必须完全取消。教师教育大学化扩大了教师教育的空间,也就是通过国家的有关认定手续,任何大学均可以开设教师培养课程,那么只要在这个大学中读够教师职业课程的学分,通过教育实习的学生,不管其主专业是什么,都可以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有资格参加教师录用考试,成为教师后备军中的一员。到1990年,日本设有教师培养课程的大学共有1186所,占大学总数的75.5%。

日本教师教育大学化不仅是为了提高师范生的学历水平,还为了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以及加强教师教育的学术性。目前日本的师资培训机构包括大学、短期大学和教育大学,均招收高中毕业生。大学一般修业四年以上,获学士学位和初中、小学一级教谕或高中二级教谕。短期大学修业两年,获教师合格证书和小学、初中二级教谕。教育大学一般修业五年以上,获硕士学位或在研究生院学习一年以上,并获高中一级教谕。

二、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师范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师资,支撑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基础教育体系。20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素质教育的提出,新的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小学教师的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据预测,到2010年,高中需要新增100万左右的教师。同时,将有60万左右小学教师和40万左右的初中教

第3期             张 灵:国外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及经验启示

43

师富余。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教师缺口也很大。因此,借鉴国外教师教育的经验,确立教师教育的发展道路已成为必然。

(一)打破单一的师范教育体制,鼓励多渠道和多形式培养师资

当形势的发展需要师范教育作出变革时,并不能简单地否定一种体制,应该从国情出发建立具有本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制。我国《教师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鼓励非师范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中小学或职业学校任教”,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非师范院校应当承担培养和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任务”。为建立多元的师范教育体制奠定了法律基础。

(二)教师培养的高层次化

由国外教师教育的近期发展可以看出,教师教育是随着社会的需要逐步地向高层次专业化方向发展。西方一些国家的小学教师基本上都具有学士学位,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较高,而我国《教师法》第十一条规定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这个要求应该说是对教师学历的最低要求,随着我国教师教育大学化的不断推进及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不久的将来对教师的学历必将有更高的要求。

在我国教师教育发展中,不论中学教师,还是小学教师,或是幼儿教师,都应由高等教育层次的机构来培养。师范甚至师专应撤销、停办、合并或升格,以满足人们对教师教学水平和学历提出的要求。接受高等教育必须成为我国各级学校教师任职的必要条件。

(三)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开放化和综合化目前我国培养师资的体系仍然以定向型为主,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定向型的师资培养模式已

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师资的来源渠道,加大由综合大学培养师资的力度。

总的来看,国际上的“学士后教师教育”基本都要求学生在获得学士学位以后再接受教育专业训练。可以看出,这些国家的教师培养模式都是开放型的,非常注重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认为,“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应该是所有国家优先考虑的问题。”20世纪以来,我国教师培养的基本模式是:学生进入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后,自动获得教师资格。随着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定向走向非定向,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改革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师培养模式,在采取定向型(占主导地位并长期存在)和开放型师资培养体系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从我国教育实际出发,适应新课程的需要,进一步扩大师资的来源渠道;同时严格对未来教师的职业意识和教育能力的培养,真正提高我国教师的整体素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师资源的巨大需要。

参考文献:

[1]朱旭东.应当实施教师教育大学化战略[J].中国高等教

育,2002,(9).

[2]徐永明.国际师范教育改革的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

教育出版社,1999.

[3]吴文倪,杨汉清.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89.

[4]苏 真.比较师范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5]S

拉塞克,G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

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郄海霞.西方教师教育大学化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

究,2004,(2).

Thehistoryofforeignteachereducationandenlightenment

ZHANGLing

(ShangraoTeacherCollege,Shangrao334001,China)

Abstract:Sincetheendoflastcentury,withthestructuraladjustmentandprogressiveopeningofteacheredu-cation,therehasbeenagreatchangeinitstrainingmodes.Learningfromtheexperienceofforeignteachereducationmaycontributetoimproveourteachereducationtrainingmodesmorerationally.

Keywords:foreignteachereducation;history;America;English;Japa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