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议高一化学与初中化学的教学衔接

浅议高一化学与初中化学的教学衔接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31卷第6期 2015年6月 昔 I呻t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College Vol_31.No.6 June.2015 浅议高一化学与初中化学的教学衔接 刘敬艳 (安顺市第二高级中学,贵州安顺561000) 摘要:高一化学的学习是学生适应高中化学学习的一个过渡时期,教师需要高质量地完成高中化学课 程的教学目标,做好高一化学与初中化学教科书知识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和学习方法的衔接,激发学生 学*-7化学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顺利完成高中 化学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高中化学;教科书知识;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98(2015)06—0054—04 Brief abscission on the teaching cohesion of the chemistry in the first year of senior high school and junior high school LIU Jing—yan (Anshun No.2 Middle School,Anshun,Guizhou,561000) Abstract:The learning of the chemistry in the first year of the senior hi gh school is a transitional period for the students to adapt to high school chemisty learrning.Teachers are required to accomplish the teaching goal of high school chemistry with high quality,to ensure the cohesion of the knowledge in the chemistry textbooks for junior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together with the cohes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cohesion of learning methods.In addition,teachers should stimulate students curiosity for chemistry,improve students scientiic lifteracy and scien— tific inquiry ability,and develop students capability of li ̄long learning,which will help students lay a solid foun— dation for their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high school chemisty lrearning. Key words:middle and high school chemistry;textbook knowledge;teaching methods;learning methods;eo— hesion 高一化学的学习是学生能否适应高中化学学 习的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教师必须要针对教学 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 “知其然”。高中化学课程是在初中化学学习的 基础上,对高中学生学习化学提出了进一步的要 求,要帮助学生获得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基本 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学策略。做好高一化学 与初中化学的教学衔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 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 为学生更好地完成高中化学的学习奠定良好 基础…。 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明确初中化学和高中 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在联系与差异:初中化学课程 要求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 技能和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 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三方面全面发展 J,其知识层次则要 求学生不仅要踏踏实实的掌握化学知识,还要能 够灵活的应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初中、高 中的化学课程目标对初中与高中化学过渡教学提 出了明确的发展性要求,教师在循序渐进的完成 初中与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逐步实现帮助 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 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注重学生创新潜能的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 本过程和科学方法,其知识层次则是要求学生 收稿日期:2015—05—10 作者简介:刘敬艳(1964一),女,辽宁锦州人,中学化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化学教学。 圜 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教学目 标‘2]。怎样才能做好高一化学与初中化学的教 学衔接呢?笔者在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中体会 发,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复习的教学过程中, 针对学生熟悉的知识进一步提出问题: 1.根据粗盐中含有的成分,进行提纯操 到,高一化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做 好高一化学与初中化学教科书知识的衔接、教学 方法的衔接、学习方法的衔接,帮助学生顺利进入 高中化学的学习。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作后得到的是比较纯的氯化钠吗?可能还有 什么杂质,用什么方法进行检验? (初中学过的粗盐的提纯实验只能除去 不溶性的杂质,如果含有可溶性的杂质怎么 除去?) 把握初中与高一化学教科书 一、知i:}:的对接 高一化学教师要熟悉初中和高中化学教科书 的知识体系,准确按照教学要求把握教科书的深 度和广度,重视初中与高一化学知识在内容与能 力上要求的差异。实际上高中化学中有很多知识 都是初中的化学基本知识的延续和升级,例如:在 量化上初中化学要求用质量或质量分数等宏观量 进行计算,高中化学升级到更符合实际要求的物 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等微观量进行计算;元素 化合物的知识在初中化学中只要求熟记几种常见 的重要化学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其变化,高中化学 升级到从物质的分类和物质的结构特点科学的推 断物质的化学性质,从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 的本质认识和掌握化学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氧 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在初中化学中,要求从化学反 应中反应物得到氧和失去氧的角度认识氧化反应 和还原反应的概念,高中化学延续上升到从氧化 还原反应的外部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氧 化还原反应的内在本质——电子的转移的观点深 入全面的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J,并要求学生具备 灵活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高一化学教科书知识与初中化学教科 书知识相比较更兼顾科学性和逻辑性,更注重学 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结合初中和高中化学教科书 知识体系的特点,在高一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提升 对教科书的运用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化学 知识,结合化学学科以实验为主的特点,恰当的创 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景,提出富有思考性 的问题,指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激发学 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进行合 作交流,亲身体会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带来的 乐趣,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让你学”自觉地转 变为“我要学”,为有效地完成高中化学的教学目 标创造有利条件。 例如:在进行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 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学中,可以引用 初中学过的粗盐的提纯实验,其中包含了较 多的混合物分离的基本操作:溶解、过滤、蒸 2.如何除去粗盐中混有的可溶性的杂 质:CaC12、MgC12、硫酸盐等?试剂的加入顺 序和用量有什么要求? (遵循溶液中除去杂质的基本原则:不 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主要成分的含量,要合 理设计试剂的加入顺序和用量。) 问题的层层深入,吸引学生积极进行讨论分 析,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探究方案, 让学生体会到获得知识的探究过程和科学研究的 一般方法,锻炼了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达到了提 高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目的。 在进行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 子反应概念的教学中,以学生熟悉的酸、碱、 盐在溶液中的相互反应为铺垫,设计如下的 教学方案:逐步深入的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 生进行推理判断,深入浅出的得出酸、碱、盐 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离子反应, 将抽象的微观粒子间的化学反应变得直观 明了: 1.提出问题 判断下列化学物质是否可以导电,为 什么? Na2SO4溶液 MgSO4固体 K2CO3溶液 Na2C0 固体 (电解质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原因是:溶 于水时发生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阴、阳离 子,明确可溶性的电解质在溶液中是以离子 形式存在的。) 2.实验探究 第一组 向盛有Na S0 溶液的试管中 滴加BaC12溶液;向盛有MgSO 溶液的试管 中滴加Ba(NO ) 溶液。 第二组 向盛有稀HC1的试管中滴加 K:CO3溶液;向盛有稀H2SO 的试管中滴加 Na2CO3溶液。 (学生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第一组两 支试管中产生的都是白色沉淀,第二组两支 试管中产生的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为什么 在每组实验中用的试剂不一样,却可以产生 目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相同的实验现象呢?) 3.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分析 每组实验中反应物虽然不一样,但都是 电解质,溶于水后都发生电离产生了自由移 动的离子: 第一组 Na2SO4=2Na +sol— BaC12=Ba +2C1一; MgSO =Mg +sol— Ba(NO3)2=Ba +2NO3- 第二组 K2CO3=2K +c0;一; HC1=H +C1一: Na2CO3=2Na +c0;一; H2SO4=2H +SOl一 实际上两组实验中化学物质之间发生的 都是离子之间的反应,由于每组实验中参加 反应的离子相同,必然会产生相同的的实验 现象即 Ba“+SO:一=BaSO4; 2H +col一=H20+c02 f 4.学生归纳结论获取新知识 电解质溶液之间发生的反应,实质上是 离子之间的反应,即为离子反应,酸、碱、盐在 溶液中相互发生的反应就是离子反应。 可见,教师只要在高一化学与初中化学的教 学衔接过程中,有意识的从学生已学过的化学知 识的角度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在引导学 生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了新知识的传授;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让学生充分体会 学习化学知识的科学方法,顺利带领学生完成高 中化学的学习。 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化 学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倡导的是以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要积极自觉地 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获取化学知识,提高运 用化学知识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可是,经 历了紧张的初中升学考试进入到高一年级的学 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由于初中化学教师忙于备 战紧张的升学考试,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 主体地位,在教学方法上较多地采用灌输式的传 授知识的方法,学生习惯于被动性的接受化学知 识,缺乏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的主动学习意识;根 本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化学的教学 模式。 圈 针对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现状,这就要求在 高一化学的教学中,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获得发 展必需的化学知识,又要注重学生化学学习能力 的培养;为了顺利完成高中化学教学,在高一化学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改变传统 的教学模式,注意渗透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展开以 学生为主体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比如可以采 用创设教学情境——学生探究讨论——师生互动 交流——学生归纳总结——知识巩固拓展的教学 程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问题的意识,自觉融 入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真正体会到自主学习获 取知识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实现学 生从对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机械性的记忆 转化成本质上的理解应用。 高中化学的教学无固定的方法,可以结合化 学与社会、生活联系的热点事例,让学生明确化学 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学习化学知识的重 要性,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欲望。 例如:在进行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富 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教学中,可以 引入如下的一个化学与生活有关的典例: 《家中的两种液体一旦混合使用,马上引起 死亡》,某女士在家里清洗卫生间时,由于缺 乏基本的化学知识,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 合使用,导致中毒身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 的悲剧呢? 问题的设置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对氯及其化合 物有关知识学习的求知欲,学生会全神贯注的主 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进行探究学习,在谜底解开 的同时学到了新的化学知识:洁厕灵的主要成分 是次氯酸钠,具有氧化性;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 是盐酸,具有还原性。两种液体混合后会发生如 下的氧化还原反应:2HCl+NaCIO=NaCI+Cl,+ H O,产生的氯气是一种剧毒物质,空气中氯气含 量超过1mg/L就会引起人中毒。 另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化学教 科书上已有的“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科学探 究”等资源设计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 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问题 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分析问题 的灵活性,使学生通过深思熟虑更加深入认识化 学知识的规律性和化学变化的内在本质,高效率 的实现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实现学生学习化学方法的 转变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面面俱到的对化 学知识进行了系统详细的总结归纳,初中学生学 习化学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知识的机械记忆、试题 的反复重现模仿;在学习上对教师产生了严重的 依赖性,缺乏主动学习和自学归纳能力;这样死板 的学习方法和被动的学习习惯,无法适应高中化 学注重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及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的教学要求。高一化学教学内容多、知识的信息 量大,在教学中高中教师除帮助学生获得发展所 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注重教 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化学?为什么要这样去学习化 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具体到怎样 才能学好高一化学,就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 会主动学习,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归纳总结,学会 触类旁通;真正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体现出自己 的主体地位。 针对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与高中要求的 化学学习方法的截然不同,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 高中化学的学习,高一年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 以指导学生按下面的环节开展高中化学学习:制 定学习计划——课前自学知识——专心细致听 课——课后巩固思考——归纳运用知识,有目的 地指导学生转变学习化学的方法;也可以根据高 中化学教学的内容,设计出互联网时代翻转课堂 的微课程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空间, 将学习的主动权移交给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化 发展,实现学生由被动性、依赖性的学习转变成主 动性、自觉性的学习。 例如:在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 要的金属化合物》中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教学 中,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 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课前学生自己观看教 师制作的有关氧化铝和氢氧化铝性质及演示 实验的微课视频进行学习,并完成教师提出 的下列问题,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勤于思 考,勇于发现问题,创造性的探索解决问题的 方法: 1.写出下列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1)氧化铝中分别加入稀盐酸和氢氧化 钠溶液: (2)氢氧化铝中分别加入稀盐酸和氢氧 化钠溶液: (3)氯化铝溶液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 液和氨水至过量。 2.不用任何试剂,设计实验怎样鉴别氯 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3.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含有少 浅议高一化学与卡玎中化学的教学衔接 量的氧化铁和二氧化硅杂质,请设计合理的 实验方案制备纯净的氧化铝。 4.以铝为主要原料,列举出制取氢氧化 铝的方法(不能少于三种),并评价出最佳实 验方法。 课堂上,开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讨 论学习的成果,对学生分析思考的问题进行评价总 结,让学生亲身感受了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应用知 识的有效学习方法。只要学生持之以恒的坚持主 动学习的方式,必然会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的学习 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学生学习方法的 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高一化学教学过程 中要遵循高一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内容和进度不 易偏难偏快,也不能急于求成,要根据学生的认知 水平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程序,逐渐提 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学习, 倡导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总结 出适合高中化学学习的行之有效的多样性的学习 方法,让学生更好的进行高中化学的学习,逐步达 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 总之,教师在高一化学与初中化学的教学衔 接中,要面对高一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上的诸多 不适应,耐心细致地做好高一化学与初中化学教 科书知识、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三方面的衔接;在 初中化学和高一化学的过渡教学中,教师要充分 把握初中高中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延续性,保 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求知欲望,遵循新课程的教 学理念,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调动 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自主开展探究性学 习,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教师要不断总结和完善高一化学与初中化学 衔接的教学策略,更好地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好初 中化学到高中化学地学习;在帮助学生掌握和应 用化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领悟获取知识的科 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为 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安荷香.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J].中学教 学参考,2013(8):94. [2]课程教材研究所.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 出版社,2007:1—7. [3]汪宁.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中化学教科书中位置的分析 [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9):86—87. [4]化学必修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7. [责任编辑:袁向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