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
做了十几年的老师,已记不清批过多少本作业,判过多少试卷了,更记不清说过多少遍“把错的改过来……”,可是孩子们对老师的这句话显得有些麻木了,他们总是机械地看一看今天的批语,又开始忙于明天的作业去了。在努力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成绩之际,我从教师每上一节课一反思的方式中受到启发:学生也应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孩子在求知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为了使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不再出现同样的错误,为了使以往的错误变成经验,我让孩子们准备了两个改错本,为的是记录你在作业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用这种方式要求学生不断超越错误,可是效果并不明明,学生对应用改错本的积极性也并不高。
一天我在一本《稳步提高学习成绩》中得到了启发:知道了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具体做法是:首先要求学生准备一个很好的本子,按照学科、时间进行编号,比如“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错题集”,准备好本子以后,就要将错题一一抄录下来,先将题目抄录下来,然后将自己当时为什么做错的真正原因用红笔写上去,最后把正确的答案和步骤清晰地写出来。要求是当日错当日整理,一个星期一小结,一个月一次中结,一学期一次总结。一星期一小结的具体方法是:首先将每天记录下来的错题浏览一遍,在“完全弄懂保证以后不会错”的题目前打上一个“×”,在“不完全明白以后有可能再错”的题目前打上一个“?”,在“不知道为什么错一直没有弄懂”的题目前打上一个“□”。
一个月一中结的具体方法是:首先把每个星期总结出来的“?”级题目想办法彻底解决弄懂,自己不行的话,一定要请教老师把它“消灭掉”,不能客气。而把“□”级题目再行抄录下来,如果一点新的发现都没有,就把它升级为“※”级题目,如果已经觉得可以“消灭掉了”了,就将它降级为“×”。
到期末考试的前半个月,首先将一个月一中结中的“※”级题目整理出来,不惜一切代价把它“消灭掉”,让后再将星期小结和月中结中的“?”级、“□”级,不仅全部从头思考一遍,还要想想当时自己是如何“消灭掉”它们的,把这些题从头到尾再做一遍。这是孩子们已经积累了一本“错题精华本”。
1 / 2
其实,整理错题就是整理学习资源,孩子在整理错题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整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这个好习惯如果一直延续下去,这些经验就会为孩子下一步追求正确提供难得的学习资源。当他们步入社会时,这种好的习惯还将促使他们在实践和反思中锻炼自己、发展自己,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成为祖国优异的建设者。通过我的尝试,这个好的习惯的形成并不难,只要老师跟踪指导一个月它就会变成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不妨请各位老师试一试,你一定会收到一份无意的惊喜。
2 /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