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当前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当前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当前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摘要:近十年来,因为大学扩招政策的实施,普通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增加,从2003年的200万到今年将近700万。十年的时间,普通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数量增长了将近三倍;然而,待就业岗位的数量增长并不多,相对于大学生就业潮而言,可以说是杯水车薪。许多高校在读学生都想到了创业,但大学生创业面临诸多问题。有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如创新意识不高,创业能力不足;有社会、政府的问题:社会、政府扶持力量不够;有家庭的问题:经济难以支持大学生创业,传统思想的枷锁等等。本文对当前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关键字: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特点,思考

大学生就业难是不用多说的。但是,每个人都要毕业,毕业后自然要进入社会,要自己养活自己。无论是出于经济原因,还是自尊、独立的问题,人人都想尽快脱离家庭、父母的襁褓。经济独立是大多数年轻人朝思暮想的事。既然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太大,很多大学生都想尝试创业,创业的人多了,慢慢就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积极性高,但大学生实际创业比例低

在现在的就业形势下,有许多大学生觉得宁可创业,也不愿意在就业中继续处处碰壁,看尽他人的眼色。许多人都想以创业来搏一搏命运,说不定就能成功。创业的大学生中抱有这种想法的人肯定不在少数。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产生了创业的想法,最后,实际会尝试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其实非常少。创业毕竟不是件简单的事,先不论创业规划的制定的难

度,光是资金来源、规划、备用应急等问题就能难倒一大片年轻人。大多数大学生在创业问题上也只是,叫得响,做得少。

(二)很少能得到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和帮助

大学生要创业首先要得到家庭的支持,不仅是经济支持,更重要的是精神支持。经济是硬件是不能强求的。没有这个前提,再完善的创业计划也只是一个空想。精神支持有多方面,包括鼓励,提点和教育等。这些在当前中国家庭中极度匮乏,用“极度”这个字眼是不过分的。大学生创业也很少能得到社会支持。虽然有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但鉴于目前政策要求高等原因,大多数创业是得不到实际扶持的。企业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也是很少见的。一来,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往往拿不出完善可行的创业计划;再者,大学生的创业风险尤为大,企业毕竟是为利益而驱动的,只有真正的大企业才有做福利的实力,中国这样的企业屈指可数。

(三)创业与学业的冲突

高校在校就创业的学生中成绩优秀的一般很少,大多处于中下水平。甚至有的是因为对学习没多大兴趣,学习成绩很差,既然在学业上没有出路,就走创业之路。创业中,是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管理的。学习又是必须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上课的,另外还有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和各种学校的,专业的考试。鱼和熊掌如何兼得?创业大学生大多顾此失彼,有的甚至抛弃学业,更惨的是创业也没有成功的。“鱼和熊掌”兼得的人势必是当代大学生中的佼佼者,必定是情智双高的人才,这种人不多。对大多数人而言,创业可以说是极大影响学业的一件事,这也成为大多数家庭家庭不支持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原因。老话说的好:“偷鸡不成蚀把米”。

(四)科技含量低

在这个现象上,就以我们本学院的学长们的事迹为例。学校周边的店铺商店甚至地摊中,是由学生开设的也不少。但仔细一看就知道,没有哪个是用到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的。国内的大学生创业中,大多数都是从事零售业,服务业,家教家政等各种低技术含量的行当。即使有以专业技术、知识为基础的,也会尽量避开开发、研发等技术含量较高的程序,或由专业人员承办。大学生都只知道自己所学专业的知识,而创业需要有多方面的知识能力。作为知识经验都不够的年轻人,选择自己觉得简单的是来做也是无可厚非的,但这就大大降低了大学生创业的科技转化率。

(五)大学生创业能力不足

创业能力包含社交沟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创新求变能力、风险承受能力等,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特点。大学中是否有教授这方面的知识,相信绝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即便是开设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课程,也主要是起到启发、引导大学生创业的作用。到底该怎么做,没有地方能学到。现在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中,大多数有扎实丰厚的家庭背景和经济实力,在创业中能够得到来自父母,家族相关企业的各方面的帮助,少数人能幸运的得到政府和社会企业的帮助。整整凭借自己的能力,说服行业龙头,征服市场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的能力,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问题。

(六)当代学生创新意识薄弱

大学生创业最大的特点就是要具有创新性。像家政服务这类行业,从严格意义上讲是算不上大学生创业的。创新意识不是在大学中能培养起来的,需要从小开发,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这一点上,中国还需要做很多努力。不仅是学校方面,父母是孩子的启蒙

老师。父母家庭对小孩从小的教育对一个人人生理念的影响最大。这一点是很难改变的,需要几代人思想开放。看到如今的90后,00后表现出的求新求变意识,我自己就是90后,我觉得中国在这方面在未来大有希望。但现在的大学生创新意识需要学校的培养,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比起西方发达国家晚了数十年。创业本身是一种创造性事业,没有地方可以学习,也没有办法传授。无论他人的道路有多么成功,都只能作为自己创业的一个模版,用来借鉴和参考。如今,国内的创业教育本身也是个创造性事业,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时代对高校,对家庭,对社会提出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对当前大学生创业问题的思考

(一)家庭背景对当代大学生创业的影响

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包着,许多事情都会看父母的意思。父母的思想、能力,对子女的期待等对在读高校经济基本靠家里接济的学生的创业影响尤其大。家庭条件富裕的,家庭对其创业更容易也更有能力提供帮持,普通经济水平的家庭没有那么多的的经济资本、社会关系、社会能力。普通家庭难以给予孩子创业所需要的物质、文化等各方面的支持,这种家庭出身的学生更多得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创业的困难更多,风险更大,承受风险的能力也更弱。

(二)社会经济环境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放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减慢扩大发展的脚步。企业为了控制利

润和成本,会减薪,会减少招聘员工的数量,甚至是裁员。对于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毕业即失业”已不是一句玩笑话,已成为大学生毕业和就业的真实写照。创业成为了一条颇具吸引力的出路。然而,毕业生既没有多少工作经验,又缺少稳定收入,创业更是难上加难,一旦失败,杀伤力可想而知。

(三)传统文化下创新教育意识缺失

中国传统文化中少有创新思想,对中华民族影响最大的儒家思想,主要是程朱理学,注重传承,甚至有“祖宗之法不能变”的观念。在这种思想的熏陶下,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其父母之上的长辈们或多或少都有这个固有的思想。如今的90后,00后稍微做出一些另类的行为,就被长辈认为是叛逆,是搞怪,要制止。但这就是最初的创新意识的体现,是创新能力的自我发展。近二十年来出现的“代沟”的概念,就是最近两代年轻人创新意识和上一辈传统保守观念相互冲击的表现。引用微博上看到的一段话:“中国和外国孩子小时候的差别1. 在墙上乱涂乱画:外国家长认为这是绘画天性的表现,值得鼓励,中国家长一顿毒打;2.放学家长来接的晚了,自己先回家:外国家长认为这是探索精神的体现,值得鼓励,中国家长一顿毒打;3痴迷于某些兴趣爱好,废寝忘食:外国家长认为多些爱好是好事,值得鼓励,中国家长一顿毒打……咱不是崇洋媚外,但咱教育方式是不是需要跟进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